龙头凤尾 pdf: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4:07:09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10-03-24 08:00  
继续以蜗牛冲刺的速度盖楼,希望艰辛的日子快点过去……
  ——————————————————————————
  一百五十九句 昆池碣石(2)
  
  碣石山上观沧海
  
  古往今来,人们对神秘的大海总是充满无限的憧憬和向往,特别是内陆人,而历代皇帝没有一个是海边出生的,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在百忙之中特地抽出宝贵时间去看海。
  看海需要找个高点的地方,那样才能看得全面,于是从秦始皇开始就选中了碣石山这个天然的观海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亲临碣石山指导工作,站在山顶向大海里张望了许久,没看够,修建了行宫住下来,看了好几天海,还是依依不舍,在石头上刻下了类似于“伟大的秦始皇到此一游”的语句之后离开。此后,很多人学习秦始皇,来碣石山看海,他儿子秦二世也有样学样,煞有介事地来到碣石山逛了一趟。
  实际上,秦始皇登碣石山,目的不是为了看海,而是为了求仙。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入海求仙,四年过去了,秦始皇在京城傻老婆等乜汉子似的,徐福一直音信皆无,秦始皇决定自己专程去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碣石山看看。于是,公元前215年秋,秦始皇东游碣石山,找了好几天,也没看到一个神仙,只好命人在石头上面刻下了一些类似于“伟大的秦始皇到此一游”的语句,希望仙人看到了之后主动找上门来。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登临碣石山,他此行的目的与秦始皇一样,是来求仙的,结果也一样,没求着,只好在在山顶修建了一座望海台,希望神仙能到这里来歇歇脚。
  公元207年,曹操率军远征乌恒,胜利班师途中登上了碣石山,留下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当年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不明白确切意思,只是对最后一句印象很深,“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得好啊,也不知道怎么个好法,反正就是好!后来看到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其他四首诗之后,发现每首诗结尾都是这两句,才知道这两句不过是套话官腔,其性质和“先感谢国家”是一样的,但能把套话官腔说的这么有质感、有张力,也是需要很高的水平。
  《观沧海》问世之后,碣石的求仙之旅变成了纯玩。北魏太安四年(公元458年),文成帝拓跋浚带领着群臣组团来这里看海。《北史 魏本记》载:“登碣石山,观沧海,大飨群臣于山上,班赏进爵各有差。改碣石山为乐游山,筑坛记行于海滨。”皇帝带着群臣上山顶、看海景、有吃有喝有官封,多么和谐的场面啊!北齐天保四年(公元553年),文宣帝高洋大败契丹军后,也登碣石观沧海,以庆祝胜利。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分别在率军东征高丽途中登碣石山看海,可惜他们俩在走下碣石山之后的战争中都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看来,碣石山要打完仗登,不能打仗前去。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喜欢看海。1918年冬天,年仅25岁的毛主席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和朋友坐火车一起到天津大沽口看海,结果只看到一大片冰块,悻悻而归,回去坐车时还遭遇警察搜包,着实郁闷。作为一个小人物,无论多么小的愿望,实现起来都可能困难重重。到了1954年,61岁的毛主席到北戴河看海,同样是看海,小人物变成了大领袖,于是主席抚今追昔,填词遣怀,其中就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等豪气干云、深沉入海的句子。
  说了半天,这碣石山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可比较难回答。一直以来,关于碣石山的位置,史学界争论不休,有人说在山东无棣,有人说在辽宁绥中,有人说在河北秦皇岛。
  相信碣石山在山东无棣的人,主要是从文献典籍中找到了很多的证据,比如,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记载:“厌次县,相传以秦始皇东游厌气,至碣石,次舍于此,因名之。” 厌次县是秦代设置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含现山东无棣县在内的一大片地区。这里的“厌”,和我们曾在第一百二十六句“家给千兵”里说过的“厌胜钱”中的“厌”是同一个意思,古通“压”,是压制、克制的意思。这个记载给出了秦始皇登碣石山除了求仙之外的另一个理由:去压制某种气——什么气呢?我们看看《史记 高祖本纪》中的记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原来秦始皇东临碣石是想用自身的气场去压制东南方向的天子气,结果他车跑偏、走过辙了:刘邦的天子气在江苏,而秦始皇一口气走到了山东海边。“次”是什么意思呢?《左传 庄公三年》中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驻军一晚上叫做“舍”,两晚上叫“信”,超过两个晚上就叫“次”。也就是说,秦始皇在碣石附近驻扎了好几天时间。厌次,是“厌气、次舍”的缩写。这样一来,碣石山肯定是厌次境内了。
  对于上述证据,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耳闻为虚,眼见为实,书上记载得再详细,也不如考古发现证明力强。1982年,在辽宁绥中姜女石的海边高地上发现了一大片秦汉建筑群遗址,根据发掘成果和周围的景物,可以确定这里就是秦皇汉武东临碣石的行宫。因此,传说中是孟姜女投江之地的姜女石就是碣石山。
  不过,先别太早下结论。1986年,考古人员在秦皇岛市北戴河海滨也发掘出一座比较完整的大型秦代皇家建筑遗址,建筑的规模和等级同样也可以确认为秦皇汉武东临碣石的行宫,周围景物也符合曹操《观沧海》中的描述。
  这下麻烦了,到底哪一个才是秦皇汉武登临的碣石山呢?您先别急,又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新说法:前面那几个碣石山,都不大靠谱,在秦皇岛市昌黎县有一座山,自古就叫做碣石山,而且附近也曾发现汉代皇家建筑遗迹。
  至今碣石山的位置还没有定论,有人寄希望于曹操墓中能发现点蛛丝马迹,但估计没什么希望,人家那边忙得很,一边宣称不搞商业开发,一边推出了高陵旅游项目。或许,秦皇汉武曹操等人登临的本来就不是同一座山,因为“碣石”不一定是一座特定的山名,其本意为高大的岩石,海边随便一座山、一些大石头都有可能被称为碣石。想想看,我们现在无论在哪座山、哪块石头上看海,是不是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为什么只有一句呢?因为对于多数人来说,接下来的内容已经记不牢靠了。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10-04-06 09:33  不知道哪个词不河蟹,尝试多次都无法更新,只好每个字后面加空格,还是无法更新;每个字后面加*,依然通不过……
  liwang仙去三千年,guoren依旧做寒蝉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10-04-06 21:24  一百六十句 巨野洞庭(1)
  
  打黑除恶
  
  远古时期,泰山和济水之间因黄河携带泥沙的淤积,逐渐形成了一片比较开阔的平地,鲁人西出群山看见这一块平野,很是惊奇,称之为大野,也叫钜野。在这片平野中,有一大片湖泽,叫大野泽,也叫钜野泽。隋唐以前,这片湖泽南北东西绵延百余里,从现在的巨野县城向北一直到现在梁山县城。唐代以后,由于黄河屡次决口,这片湖泽因泥沙淤积而逐渐干涸,只剩下北部的梁山泊,到了现在,这片湖泽已经差不多全干了。虽然钜野泽基本消失,但这个地名却留了下来,只不过钜野现在变成了巨野。
  古代巨野一带的山峦、平原和湖泽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左传》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详,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意思是说,公元前481年,鲁国贵族去巨野打猎,叔孙氏的手下有个叫鉏商的人,逮到一只长相奇特的野兽,大家都认为是不祥之兆,就把它赏赐给了鲁国国土资源局局长。经大师孔子鉴定确认: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
  麒麟本是祥瑞之兽,传说孔子他妈怀了孕后去尼丘山祈祷,遇到一只麒麟后生下了孔子。七十一年后,孔子见到了鉏商捕获的这只麟麟,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据《兖州府志 圣里志》记载,鉏商在捕捉麒麟时弄断了它的一条腿,叔孙氏认为不祥,将其丢弃在城外,派人去对孔子说:我们逮到一只四不像,你看看是个啥玩意。孔子看后,悲痛地说:“麒麟啊,你这是何苦呢,不该来的时候咋就来了呢?”说完就用袖子抹眼泪。徒弟子贡就问了:“您老人家哭什么啊?”孔子说:“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之。”之后,孔子为《春秋》一书写下了最后几个字:“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从此绝笔,两年后去世。孔子遇到麒麟而生,又遇麒麟而死,正应了那句话:人生啊,就像一个牙缸,你可以可以把它看做是杯具,也可以把它看做是洗具。
  传说往往是人们对历史的主观补充,不可当真。传说中的麒麟,可能就是一种鹿,和人的命运没有任何关系。明代郑和下西洋,带回了一只麒麟,有人觉得太难得一见了,赶紧画了下来,使我们有幸看到这只麒麟的尊容:它就是一只长颈鹿。不过,“西狩获麟”这一典故还是体现了巨野的文化积淀,唐代还因此把这块地方命名为麟州。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10-04-06 21:32  一百六十句 巨野洞庭(1)
    
  打黑除恶 续
  
  巨野地区靠山近水,独特的地理条件为开展游击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哺育了当地英勇无畏的人民群众,《水浒传》中说的就是北宋巨野人民反抗朝廷的故事,只不过现在巨野的行政区划已经不包括梁山。巨野地区的人民起义有很多次,比如秦末的彭越、明代的徐鸿儒、清代“巨野教案”等,如果从统治者角度来看,这里刁民实在太多。后周时期,统治者对巨野地区啸聚山林、出没水泽的盗贼等黑恶势力非常头疼,于是朝廷选派政绩卓著的任汉权去巨野当济州刺史,希望能够把当地的治安搞好。
  任汉权到任后,雷厉风行地展开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率军征剿招抚,并深挖背后的保护伞,铲除黑社会滋生的土壤,没多久,黑恶势力土崩瓦解,社会秩序明显好转,百姓安居乐业。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经皇帝批准,大家在巨野为任汉权立了一块“屏盗碑”,以表彰他打黑除恶的伟大功勋。《宋史》中记载:“会群盗攻劫居民,进率镇兵平之,部内清肃,民吏千余人诣阙请立《屏盗碑》,许之。”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10-04-06 21:35  一百六十句 巨野洞庭(1)
      
  打黑除恶 再续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宋史》中的这段记载与任汉权没有关系。没错,不要以为在文章中隔三差五引用几句古文就会显得很有文化,其实用这种方式蒙人的也不少,不就有位博士说“卧CAO泥MA”出自《战国策》吗?
  《宋史》中的这段记载说的是北宋名将郭进,他在登州刺史任上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搞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得民心,因而为之立“屏盗碑”。郭进的这个被写入了史书的碑立于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比任汉权那个还早三年,可惜,这个碑没能完整地保存到现在。相比之下,任汉权的那块碑虽然在史书中无记载,又在金元时期碑身下陷几乎全部沉入地下,但别忘了杯具和洗具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块碑因祸得福,埋在地下的大部分碑身一直没有遭到破坏。抗战时期日本鬼子想把这块碑挖出来弄走,文革期间也有革命小将想把碑弄出来砸碎,但都没有成功,直到2002年,有关部门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这块碑迁出并保护起来。
  在公元前100年左右,古罗马执政官塔西佗根据自己的执政经验提出: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同样会得罪人民。这个说法后来在西方政治学中被叫做“塔西佗陷阱”。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想避开这个陷阱,或者从这个陷阱中跳出来,打黑除恶应该是政府重塑公信力的首要举措。不信你看,在西南那座城市,一块无形的“屏盗碑”已经高高地耸立了起来。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10-04-07 22:18  一百六十句 巨野洞庭(2)
  
  叶落知秋
  
  洞庭,指的是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论湖水面积,在中国的淡水湖是数一数二的。洞庭湖是由古时候的云梦泽变迁而来的,而云梦泽和巨野泽一样,是一大片湖泽的统称,经过相类似的地质变化和时间考验,成了今天的样子。
  洞庭湖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一般认为来源于湖中的一座山。《山海经》中记载,湖中的山叫洞庭山,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居住的地方。如此看来,洞庭湖是因洞庭山而得名的。后来,楚人根据屈原《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结合舜帝与二妃的传说,将洞庭山改为君山。
  “洞庭”一词,最早见于《楚辞》。屈原在洞庭湖畔度过了近二十年的流放生活,因而在诗作中多次提到“洞庭”,比如《湘夫人》的开头:“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思是说:湘夫人你快上岸,忧郁的我眼望穿。秋风萧瑟吹叶落,洞庭湖面泛波澜。
  让屈原想不到的是,他这么一两句描绘的洞庭秋色来抒发抑郁心情的文字,竟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模仿,比如:南朝刘宋的谢庄在《月赋》中有“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梁武帝的侄女婿王褒在《渡河北》中有“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唐代许浑在《早秋》中有“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等等。要不怎么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呢,好歹古人多是借用意境,在用词上会做一些改动,不像现代人这么不要脸,一篇医学论文在10多年里竟然能够被16个单位的25人进行了6轮连环抄袭,真是连一丝遮羞布都不要的赤果果啊。
  秋风和落叶往往会引发人的种种离愁别恨,特别是洞庭湖这里的秋色,自打屈原老先生那时候开始就蒙上了一层抑郁的面纱,因此洞庭的秋风和落叶经常作为抒发种种抑郁的载体。
  唐代张谓任潭州刺史时写过一首《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洞庭湖在潭州境内,张谓虽在此当官,但也想回家,谁愿意抛家舍业地长期在外地生活啊?只是为了养家活口或更为远大一些的抱负而迫不得已。如果我买彩票中了五百万,现在立马辞职回家,可惜运气太差,连个五块钱都没中过。张谓比我还惨,连彩票都没的买,只好从洞庭秋入笔,表达了浓厚的思乡之情,想回去和京城及洛阳的老朋友一起去玩。
  男人在洞庭秋色中容易抑郁,女人更会因为洞庭落叶而伤神。唐代上官昭容在《彩书怨》中写道: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曾建议唐高宗废掉武则天,后被武氏杀害,上官婉儿被配入皇宫内庭。按理说,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有血海深仇,但接触多了,她发现武则天这个人并不坏,国家也治理得很和谐,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你好我也好,还是算了吧。慢慢地,上官婉儿得到武则天的信任,并凭借自己的才华成为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后在李隆基发动的政变中被杀。
  这首《彩书怨》以一个军人妻子的口吻,以片片洞庭落叶牵扯出无尽的牵挂,抒发了对远在边关守卫国土的爱人无尽的思念。如果用经典老歌唱,应该是《十五的月亮》,唱起来是这样的:“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加拿大,宁静的夜晚你也舍不得我也放不下。你在国外平平安安,我在国内复出赚钱,你肩负着最大的走私案,大家都盼着你被遣返……”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在被流放的途中遇赦,虽然勉强算是件好事,但心里仍然比较抑郁,于是老朋友裴隐邀请他游览洞庭湖,放松一下心情,同游的还有刚由汝州刺史贬为岳州司马的贾至。抑郁的贾至在洞庭湖这个抑郁的地方碰到了同样抑郁的李白,于是就写下了《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这是一篇由三首七言绝句构成的组诗,题目中的数字是李白和裴隐在家族兄弟中的排行,当时流行这样的称谓。诗人歌咏洞庭湖,在秋风落叶中怀古论今,寄托深而寓意长,俊逸清畅中又充满忧伤和苍凉。虽然都觉得抑郁,但生活还是要继续。感受秋风之凉爽和秋叶之静美,忘却无尽烦恼和满怀忧愁,在湖光山色之间与旧友畅游,这才是珍惜现在、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113.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