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强为何讨厌黄贯中: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0:06:06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1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6 13:12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7 10:38  苇管窥佛:千丈悬崖能撒手,不知谁是个中人(1)(稍做修改)
  
  接下来的这段内容,主要说说《千字文》中只字未提的佛教相关内容,再不说后面没机会了。加上写这段内容,也不知道是在锦上添花,还是在画蛇添足。
   大凡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正常成长起来而最后皈依佛门的,有两种人居多,一种是悲情人士,历经苦难、饱经风雨,从而看破红尘,期待从佛教中寻求解脱的,这种信众在佛教中差不多是最多的。另一种是成功人士,虽有波折,但最终得偿所愿,达到追求的彼岸,却发现彼岸的风景不过如此,从而内心失落,期待从佛教中再度寻找人生真谛的,比如弘一法师李叔同,还有不久前的李娜、陈晓旭等。本人不才,也曾因一点点挫折而心灰意冷,开始参禅悟道求超脱,因而对佛教教义也略知一二,了解一些禅宗公案。但这东西太哲学,研究起来太损伤脑细胞,加上没有天分和缘分,很快放弃了。
   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会发现,总有看不见的手,强行把甲和乙分开,把乙和丙牵到一起,使人不得不在这悲欢离合中安于恩怨相缠的命运。生命就是这样身不由己,在放不下过去的同时又要盘算如何把握未来,更加让人无所适从。
   如果所有幸福可以信手拈来,那快乐对于我们或许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就这么一个谁都明白的简单道理,却没有人愿意从容接受。宁静源于孤独,暗淡孕育星光,平淡催生梦想,于是有人虚拟了一个月光宝盒的故事,赚取了数以吨计的年轻人的眼泪。
   但实际上,现实不容假设,时间不能重来。执着的人就是因为时间的一维性而难以想通,进而皈依佛门。
   想起电影《一轮明月》中,李叔同出家一幕: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李叔同的日本妻子雪子:“叔同——”李叔同:“请叫我弘一”。雪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啥也不说了,眼泪话哗哗地。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如果在一个黎明或黄昏、在一个温暖或凄冷的时刻,你站在日夜守侯的窗前,想着被天使带走的春天,或许你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啊,真是错综复杂、乱七八糟!”那么我要恭喜你:等你到了六十岁,可以研究《易经》了。
   按《易经》中的方法进行卜挂预测,所谓八卦中前六挂都是有吉在内,而第七挂游魂卦和第八挂归魂卦都是纯粹的凶挂,故称“乱七八糟”;而“错挂”和“综挂”的变化最多,所以说“错综复杂”。这两个成语都源于《易经》。
   为什么说要到六十岁以后才能研究《易经》呢?这是孔老夫子说的,可能是因为担心对哲学和未来知道的越多思想越消极。作为儒家哲学经典著作,《易经》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在会面还将继续探究。
  
   现在回到佛教的一些问题上来。
   由于本人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并不是佛教信徒,所以说的不一定对。为了避免出太多错,我只说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佛教的宗派。
   在传入中国后,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渐衰落了,而中国佛教则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到《千字文》诞生时期(时刻不能忘了我们的主角),也就是梁武帝年间,中国佛教已经发展为四个宗派:
   净土宗,是东晋时期慧远法师创立,以印度马鸣、龙树、世亲菩萨为宗师,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修证法门。
   成实宗,是西域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于东晋年间创建(这位高僧大概就是金庸《天龙八部》中鸠摩智的祖先吧)。
   三论宗,也是鸠摩罗什亲自创立的佛教宗派。
   禅宗,是达摩菩提在梁武帝年间不远万里从印度带来的佛教宗派,印度宗师就是那位“拈花微笑”的迦叶尊者,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除了上述宗派外,在从梁以后到唐朝,又有律宗、天台宗、俱舍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等六个宗派。
   佛教十个宗派中,影响力不一,其中净土宗和禅宗影响最大,分别占据着北方和南方的佛教阵地。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阿弥陀佛。
   不了解佛教的人也知道,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与佛教关联上了。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念呢?
   在佛教里,如来是佛的统称,所有的佛都叫如来,而且佛不光叫如来,还有九个名号,如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世尊,等等。
   佛教把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 娑婆世界也就是堪忍世界,对于我们无产阶级来说,就是不堪忍受、要奋起反抗的世界,但佛教是不主张反抗的。佛经说:娑婆世界垢秽不平,此中众生苦难逼身, 堪能忍受,不肯出离,故而得“堪忍”之名。由此判断,“堪忍”大概相当于“还能凑合着勉强忍受”的意思。
   佛教认为宇宙有三千大千世界,除了娑婆世界还有无数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个佛在主持工作。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兼导师。
   为中国老百姓所熟悉的,除了娑婆世界,还有东西两个世界,在东方的这个世界叫净琉璃世界,主要管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兼收红包、吃回扣的,主持工作的佛是药师佛;在西方的那个世界叫极乐世界,主持工作的佛,就是阿弥陀佛。在那个极乐世界,还有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共称为西方三圣。
   有人问了,为什么佛教信众都向往去西方极乐世界而不去东方琉璃世界呢?
   琉璃世界和极乐世界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说生,一个说死;一个当生既能受益,一个死后往生极乐净土。但是,去琉璃世界不如去极乐世界容易。就拿时下来说吧,医院的功能就相当于琉璃世界,但不是生了病医院就给治的,必须拿大把银子出来,如果没有银子,对不起,请去西方极乐世界吧,那里不用排队挂号,也没有医托。所以相比之下,还是去西方极乐世界方便、快捷,不用花钱,也不用交通工具接送,到时候自然就去了,比坐飞机都快。所以,从心理上来说,念“药师佛”远不如念“阿弥陀佛”经济、实惠。
   在《西游记》最后一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的末尾,唐僧师徒修成正果,众人念佛:“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一共念了六十三个佛,离“三千大千世界”的佛总数还差很远。第九个是“阿弥陀佛”,第十个是“无量寿佛”。而实际上,“阿弥陀佛”与“无量寿佛”是同一个佛。不知道是为了强调,还是作者根本没弄清楚,这得问吴承恩老先生自己了。
   “阿弥陀佛”的梵文是“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之意。据说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有关,总称“无量光佛”,第十三种与寿命方面有关,称“无量寿佛”。“南无”是梵文的音译,有“向某某致敬”之意。“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语解释就是:“向敬爱的阿弥陀佛致敬!”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念阿弥陀佛是净土宗修行的法门。净土宗认为,日念阿弥陀佛一千遍,可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西方净土,因而称净土宗。禅宗则以禅定为修行的法门,也可以念佛的,“念自佛”,就是念什么佛自己定,只要达到“观现前一念之心,而顿入明心见性之境”,念什么佛都无所谓。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7 10:40  苇管窥佛:千丈悬崖能撒手,不知谁是个中人(2)
  
   第三个问题是佛教的五毒心。
   佛教的五毒心是什么?
   甲说:“吃、喝、嫖、赌、抽?”
   不对。
   乙说:“坑、蒙、拐、骗、偷?”
   也不对。
   丙说:“奸、懒、谗、滑、坏?”
   更不对。
   还有人说:“一定是阴、损、毒、辣、油!”
   仍不对。
   丁说:“那肯定是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了!”
   恭喜你,还是答错了。
   正确答案是:“贪、嗔、痴、慢、疑。”
   贪。贪者趋其利,愚者不避死。贪有多种,一般人主要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对于修行者来说执着或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称之为贪。
   在现代社会,后两贪基本不用太多考虑了,因为温饱问题解决了,“贪食”简直太没档次了,而我们的“娑婆世界”中有那么多诱惑,谁还有工夫去“贪睡”啊?就剩前三贪了。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贪欲很好地利用起来做生意,就应运而生了财物贿赂、性贿赂、名声贿赂。
   前两中贿赂方式比较常见,名声贿赂相对少见些,但也却有其用。当年的厦门远华案,赖昌星一伙想拉拢海关一副关长,但该副关长并不贪图财色,无从下手。经过详细考察论证,赖昌星一伙发现这位副关长还是有贪心的:他贪名。于是频频请热爱书法艺术的该副关长题字,并广为宣传,给他在书法界扬名立腕,慢慢地这位副关长就上钩了。现在赖昌星还赖在加拿大希望继续过快活日子,而这位副关长,不知道在监狱里是否还有心情练习书法。
   所以说:“有求皆苦,无欲则刚。”这句话不光指修行的境界,对世俗的我们来说,也应该是经常敲响的警钟。
   嗔。简单讲,就是生气、郁闷、不快活。嗔与贪的关系就像电影《大话西游》里的紫霞和青霞,非此即彼:贪是为了追求快乐的境界而产生的念头;嗔是追求快乐追不到而产生的念头。
   痴。不明事物的因果关系,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妄加判断,称为痴,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表现。比如现在正当红的某网络名人,长的样子像恐龙和猪的混合体,整个一猪身龙面像,自己非说像杨贵妃,还频频出来露脸、作秀。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可经常出来恶心人就是你的不对了。这就应该属于痴的范畴。
   慢。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是一种虚荣的心理,与痴相对应,痴是认为自己行、自己对,慢是认为别人不行、不如自己。
   疑。就是无端的怀疑和否定,对于佛法相关内容有怀疑或迷惑也是疑。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毒心”,在此不多解释了。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木鱼。
   木鱼曾经是佛教专用乐器,后来民间也有使用。和尚诵经的时候会用敲击木鱼的方式来掌握诵经节奏,这是一种木鱼,还有挂起来再寺庙斋堂外的木鱼,一敲这个木鱼,和尚就可以开饭了。如果你去寺庙看见挂起来的木鱼,可千万别当称腊鱼给吃了。
   木鱼是怎么来的呢?《晋书 张华传》记载,吴郡临平岸塌方,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张华取四川桐材雕成鱼形击鼓,石鼓果然大鸣,声闻数里。这是木鱼的雏形。但张华并不是佛教徒,木鱼被佛教拿来用,主要基于其象征意义。
   主流观点认为,由于鱼是不闭眼睛(当然,死鱼除外),所以把木头雕成鱼形进行敲击,用来警醒修行者的懈怠之心,集中精力念经,不要闭眼入睡。“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自警是和尚们之所以敲木鱼的宗教内涵。
   后来也有改鱼为龙的,寓意鲤鱼跃龙门,表示从凡夫俗子也能成佛之意。另外,还包含这修习佛法的人会无牵无挂、像鱼儿水中游一样自由自在这么一层象征意义。这都可以看成自警之意的延伸。
   关于木鱼的起源还是有一些传说的。《增修教苑清规》根据《婆沙论》说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僧人生前不守规矩、不听老师劝导,死后托生为鱼身,背上长一棵树,水中风涛冲击,经常出血,十分苦痛。他师父渡海,碰见这条鱼,鱼对他老师说:“你不好好教导我,致现在我变成鱼了,我要报复你!”他师父问:“这个胖头鱼,你谁呀你?我认识你吗?”鱼说:“我就是你徒弟某某某啊。”他老师让他忏悔,又给做了个道场。睡觉时梦见鱼说:“我已脱鱼身,现在托生在寺庙前面,‘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那就是我。”师父果然看见一棵树,就把树刻成鱼形,悬挂警众。
   还有人引用玄奘《指归曲》中的内容,说木鱼是这样发明的:
   玄奘从印度回来,风尘仆仆的样子,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往长安走。有一长者丧妻,有儿仅三岁,后妈讨厌这个小孩,趁长者不在家,从楼上将小孩扔于水中。长者悲哀,摆了斋饭请客,正好遇到玄奘,便迎请入座。玄奘并不吃斋饭,说:“我走了好几钱里路,累死了,想吃点好的,你给我整点鱼肉吃吧,红鳟啊石斑什么的都行。”在座的人都很惊讶,私下议论说这和尚要杀生,整个一花和尚啊!长者要出去买鱼,估计也不大情愿。玄奘嘱咐说:“我要吃大鱼,别拿小的来打发我。”长者还真是一厚道人,果然出去弄回条大鱼,往菜板上一扔正要杀鱼,竟听见他儿子在鱼肚子里哭,赶紧弄出来,毫发无损。长者乐得屁颠屁颠的。玄奘说:“这小孩上辈子不杀生,故今虽被鱼吞,不死。”长者问如何报鱼思,玄奘说:“木雕鱼形,悬之佛寺,斋时击之,可以报鱼德。”
   还有一个不知出于何处的传说,与《西游记》中的情景很相似,不知道谁模仿谁:
   说琅琅鹅够,有一位和尚去印度取经,遇到洪水无法渡河。正发愁时,一条大鱼游过来说:“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我修行多年,今日您遇难我相助,您帮我问问佛祖我何时才能变为菩萨。”和尚满口答应。过了些年,和尚带着许多经书返回。归途又遇到洪水,正在发愁,大鱼又非常及时地出现了。大鱼游到河中心问道:“你帮我问了吗?”和尚说:“对不起,我忘了问。”大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抖鱼身,连人带书都给掀到河里去了。和尚被人救起,可经书却被洪水冲走了。和尚回到寺里后,非常生气,就仿做一个鱼头雕像,用木锤狠狠地敲鱼头。奇迹出现了:他每敲一下鱼头,鱼就张一次嘴,还吐出一个字来。和尚大喜,于是有空时就敲,没几年功夫,被水冲走的经书内容从木鱼的嘴里全部得到了。
   上面三则只是传说,娱乐娱乐完了,不足为据。
   还有人说敲木鱼原本不是用以警醒自己的,而是用来警醒鱼的。
   鱼还要和尚来警醒吗?这事说起来也够话长的了,多长呢?大概七千年前吧,够长的吧?
   首先还得说一个成语:“蓬莱仙境”,出自《列子 汤问》。
   《汤问》里讲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说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分别叫蓬莱、方壶、瀛洲、岱舆和员峤,都是神仙的根据地,山上的环境那叫一个美呀,简直美掉渣了。但是因为施工队偷工减料,仙山的地基打得不好,所以五座山经常在海上飘移,严重影响了神仙们的工作和学习等日常生活。于是玉皇大帝派人弄了十五只巨鳌来做地基,每三只固定一座山,总算把山给稳定住了。可惜好景不长,龙伯国的巨人路过,在这里垂钓,钓走了六只巨鳌,把岱舆和员峤两座山的地基给毁了,这两昨山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慢慢沉入海底。两座山上的神仙一看老巢都被人给端了,赶紧去玉皇大帝那里告状。玉皇大帝虽然很生气,但六只巨鳌已经叫龙伯国的巨人给煮熟吃了,而且没有备用的巨鳌了,只好把龙伯国的人身材给缩小了,省着他们吃惯了嘴、跑惯了腿,还惦记着剩下的九只巨鳌。
   后来用“蓬莱仙境”来比喻景色美好的地方。
   美丽的传说吸引了无数人到海边来寻找神山,自秦汉以来,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名士都想寻觅仙踪。与列子同一个时代的庄子,在其著作也说过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鳌的寓言。《千字文》中的“均巧任钓”一句就说到了这位任公子,我们在后面相关部分会认识一下这位放长线钓大鱼的高手。
   据说人们为了惩戒鳌鱼的失职,就用木鱼象征鳌鱼,并请和尚朝朝暮暮地敲打它,使它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被钓。这就是和尚敲木鱼的原始象征意义。
   《汤问》中的神话故事,实际上背后是七千年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的一次海水侵蚀陆地现象。考古资料表明,七千年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使浙东平原成了浅海,太湖以东尽成泽国,杭州市区变成个海湾。对于这种自然现象,当时的人无法解释,只好用想象去描述,用神话来记载。到战国的时候,经过列御寇先生的综合提炼和再创作,就产生了前面的故事。
   将神话和现实对应起来,当时所说的渤海比现在渤海范围要大得多,包括我国东部所有海域,而蓬莱等没有沉没的三座仙山,实际上就是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沉到海里的两座,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舟山群岛和嵊泗列岛。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说仙山对应的地点是在山东沿海的。
   不管是警醒和尚还是警醒鱼,从前面的各种说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木鱼是中国佛教的特产,印度本土佛教应该没有木鱼的。
   这个结论对吗?
   不一定对。也有证据表明木鱼来自印度,虽然其证明效力不高,但也代表了一种说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记载说,有一白衣问天竺长老:僧舍皆悬木鱼,为什么?答曰:用以警众。白衣又问:“为什么必须刻鱼,刻个阿猫阿狗多好看啊?”长老不能答。
   天竺长老也够笨的,既然木鱼来自印度,他应该知道原由的,即使不知道也可以随便编一个,反正也没人知道。这是我们现代这些俗人不厚道的想法,出家人是不打诓语的,而儒家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诚信问题上,现代人的水准太低了。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