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战蚩尤 三色坊: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5:26:54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24 22:07  
第十三句 剑号巨阙
  
   剑,是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一种兵器,其长相基本是这样的:长刃,双锋,中间有脊,短柄。《说文》中说:“剑,人所带兵也。” 在冷兵器时代,剑在步兵对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制敌法宝,人送外号“百兵之王”,在短兵相接时,剑的优劣能够决定一个士兵的生死,进而关系一个国家的军事强弱。
   由于剑具有长短可选、软硬兼施(有缠在腰间的软剑)、贵贱由人(好剑贵、一般的便宜)、携带方便等特点,成为古人居家旅游、打架斗殴的必备兵器。
   这句的意思是:质量最上乘的剑,要数“巨阙”了。
   “巨阙”是把什么样的剑呢?请继续往下看。
  
  巨阙:好大一把剑,铁锅能刺烂
  
   现在我们能找到的关于最早制造宝剑的记载,主要是在《吴越春秋》、《越绝书》中,春秋时越国人欧冶子是铸剑界的鼻祖。
   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青铜宝剑,分别是巨阙、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全都锋利无比,而以巨阙为最。“巨阙”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巨阙剑刃长三尺有三,柄长七寸,刃宽约五寸,重约五斤,挥动时剑气纵横,当然一般人也挥不动,弄不好还能把胳膊给挥脱臼了。
   这把剑刚铸好的时候也不知道叫什么名,估计是太笨重,没有被领导重视。后来允常的儿子句践当上了越王,有一天在外面坐着打麻将(那时候还没有这玩意),忽见宫中有一马车失控,横冲直撞,句践随手拔出一把剑,指向马车,想叫人赶紧去拦住惊马,但就这么一指,手中的剑气已经把马车砍为两段。
   句践有点不相信,想找个人指一下试试,吓得大家都抱头鼠窜。于是句践叫人拿来一个大铁锅,用剑一刺,就好像切米糕一样,铁锅被刺出了一大个缺口。因此,越王句践便将此剑命名为“巨阙”。阙,就是“缺”。
   这五把宝剑是欧冶子平生铸的最好的青铜剑,其中胜邪剑和鱼肠剑是短剑,另外三把是长剑。谁要是碰上拿这几把剑的对手,恐怕凶多吉少了,于是本来代指这五把剑的“三长两短”就变成了用于表示意外灾祸的成语。
   按照历史典籍中的记载,公元前514年,吴公子光宴请吴王僚,派专诸假扮厨师上菜,从鱼肚子里拿出匕首把吴王僚杀掉,从而获得王位,就是吴王阖闾。然后他把伍子胥、孙武等高人收罗到手下,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吴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公元前510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允常把欧冶子所铸的湛卢、鱼肠、胜邪三把剑献给阖闾。阖闾得到三把宝剑后,当成了心肝宝贝,差点供起来。也有人说这三把剑是越王允常的儿子句践被阖闾的儿子夫差打败之后献给吴国的。
   但是,问题来了:专诸刺王僚用的不是鱼肠剑吗?按越王允常送给吴国的说法来计算,王僚也已经被刺死四年了,难道说刺杀的时候临时向越国借用的吗?作为敌对国家,人家也不能借啊?
   还是那句话:真理越辩越明白,问题越想越晕菜。
   不过仔细看看《史记》,你就能发现,专诸藏在鱼肚子里的那把短剑并没说就是欧冶子铸造的鱼肠剑,可能只是一把普通的小匕首而已,也没说吴王僚当时穿了三层普通匕首刺不透的铠甲。你想想,穿三层铠甲去赴宴,那还怎么吃饭啊?连拿筷子都费劲。所以,很可能是后人为了突出鱼肠剑的锋利,强行安排鱼肠剑提前好多年在吴国出场的。
   东汉袁康所撰的《越绝书》中记载了一位叫薛烛的宝剑专家,越王勾践把五把宝剑给薛烛点评,给出专家指导价。薛烛认为,巨阙剑的金锡游离于铜之外,不能算宝剑,而湛卢剑才是最好的。
   《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一个越国女子,“生于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尤好击剑之道”。后来被范蠡发现,推荐给勾贱,被封为“越女”,并作为军队武术总教头,传习剑术。这个故事被金庸老先生作为其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的基本素材。
   《吴国春秋》中还说,湛卢剑被送到吴国后,觉得呆在吴国没前途,自己跑到楚国王宫里去了。楚昭王睡觉醒来,发现了床上有把剑,很奇怪,就召来宝剑专家风胡子(这个名字很有创意)问这把剑的来历。风胡子捋了捋被风吹乱的胡子,说:“这就是越王献给吴王的湛卢剑,可是把好剑,不仅锋利无比,还通人性,哪里的老大仁义就去哪里,所以来到楚国。”楚昭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把湛卢剑当作了宝贝。但是觉得一把宝剑太少了,就派风胡子去越国请欧冶子来给再铸几把好剑。越国希望楚国帮忙收拾吴国,就答应让欧冶子给楚国帮忙。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看来湛卢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据传到了晋代,湛卢剑被大将周处得到,就是除三害的那位老哥,后来又不知道怎么传到南宋名将岳飞手中,再后来就不知去向了。
  
  
  技术不断进步 铁剑新鲜出炉
  
   欧冶子答应给楚王铸剑,但楚王的要求比较高,说至少要超过那五把青铜剑。
   青铜剑是在铜里要加一些锡铸成的。青铜的硬度比较高,但也比较脆,稍微长点就容易折短,所以作为长剑的巨阙才铸得那么厚、那么重。欧冶子铸造青铜剑的技术虽高,但好水搅好泥,好虎长好皮,好树开好花,好花结好梨,以青铜为材料,再好也超不过那五把剑了。
   于是欧冶子大胆尝试技术创新,把目光转向了当时只用来铸造农具的铁。铁的硬度比铜要高,而硬度是决定一把宝剑优劣的关键因素。
   经过实验,欧冶子发现通过调整铁中的含碳量(当时还没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心得体会而已),铁剑既能造得比青铜剑长,又能更锋利。但当时存在的问题是铸剑的铁矿原料去哪里找,同时铁的熔点比较高,怎么达到那么高的温度也是个难题。
   没办法,欧冶子开始四处转悠,找符合条件的铸剑场所。功夫不负苦心人,瞎子走常了也能摸到门,最终他选定了浙江的秦溪山下,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铸剑过程。
   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的呢?首先,这个地方盛产铁英沙,原料随手可拾,其次,当时那一带有着大片的松树原始森林,为冶炼提供了充足的燃料,更重要的是,用松木可以制成松炭,松碳内多含有松脂,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剂,降低铁的熔点。
   万事已具备,只要不怕累。按理说很快就能铸成铁剑了,但是欧冶子干了三年才成功。为什么呢?
   欧冶子三年的工作主要是把铁烧红了敲打,敲打完了再烧,烧完了再敲打,没完没了。目的只有一个:提纯,把铁中的杂质清除掉。这个过程也增加了铁中的含碳量,使其强度增加,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淬火,就是把烧红的剑放到水里突然冷却。我以前经常想:你着急个啥劲呢,等它慢慢自己冷却下来不就行了吗?
   其实淬火也是提高铁的硬度的一个好办法,其原理就是剑在加热的过程中,内部的碳原子会在温度的作用下浮积到剑的表面,此时突然冷却,这些碳原子就会来不及逃跑,被老老实实地限制在铁原子之间,从而达到提高硬度的目的。
   淬火之后再经过打磨等小工序,铁剑就新鲜出炉了。欧冶子苦干、实干加巧干,三年时间里造出三把绝世好剑,献给了楚王交差。风胡子给这三把剑起了名字:龙渊、泰阿和工布。到了唐代,为了避开国皇帝李渊的讳,龙渊剑改叫龙泉剑。
   《越绝书》中说,晋王得知楚王搞到了三把好剑,十分眼馋,明目张胆地说你把剑给我吧。楚王说凭什么啊?我的剑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晋王说你不给是吧,我打死你个小器鬼。于是派兵围攻楚国都城,围了三年,把楚王饿得头昏眼花,就带着那把泰阿剑爬上城楼,对着下面围城的晋军挥舞,刚要说“我把剑给你们,别再围城了”,结果剑气一挥,城下面的军队全部被剑气击中,死伤无数,晋王大败而去。
   这也太夸张了吧?如果那几把剑那么厉害,早干嘛去了?拿出来比划一下不就行了吗?我们只能认为这是强调先进武器在当时的重要性。《战国策》中说:“龙渊、泰阿,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看来威力虽没那么夸张,但也确实不小。
   干将和莫邪两口子也是当时的铸剑高手,而且和欧冶子关系密切。有人说干将是欧冶子的师弟,也有人说干将是欧冶子的徒弟、莫邪是欧冶子的女儿,但却没有人说欧冶子把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师弟。
   前面说过,越王把欧冶子所铸的湛卢、鱼肠、胜邪三把剑献给吴王。吴王得到后还不满足,让越国派欧冶子来多铸些好剑。欧冶子当时正给楚王铸铁剑呢,没工夫搭理吴国,但是越国也不敢得罪吴国,就派干将、莫邪去(也有说是吴王自己派人找两人来的)。
   吴王让干将莫邪给铸的也是铁剑。两人在铸炼时,同样遇到了达不到铁的熔点这一难题,炼了三天三夜还是炼不成,也来不及去找欧冶子探讨技术问题,只好采取了一个比较惨烈的做法:莫邪投身炉中,同时加大火力,两把剑终于炼成了,就是干将剑和莫邪剑。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人跳进熔炉后,人体内的磷等物质迅速燃烧,产生高温,从而将炉内铁矿熔化。宝剑炼成后,干将藏了一把,而吴王为了不让干将给别人铸剑,把干将也杀了。《搜神记》里说干将莫邪是给楚王铸剑的,后来他们那个眉间广尺的儿子找了个侠客去杀了楚王。但是史书记载中找不到这样死掉的楚王,基本上属于胡说。
   唐朝时,政府在欧冶子炼剑的地方设县,以宝剑命名,叫龙泉县,一直叫到今天。为了纪念欧冶子,后人在那里修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直到今天,龙泉这个地方还在沿用欧冶子的铸造技术,生产了大量的龙泉宝剑,在各地的商场都能买到。你可以效仿楚王的办法,买一把用现在产的龙泉剑指一下你的敌人,看看剑气能不能把敌人击伤,但是你要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否则会被敌人逮住暴揍。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25 11:13  
作者:老佛爷23098 回复日期:2007-5-25 8:52:38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沙发没有抢到, 遗憾!
    据说巨阙剑刃长三尺有三,柄长七寸,刃宽约五寸,重约五斤,挥动时剑气纵横,当然一般人也挥不动,弄不好还能把胳膊给挥脱臼了。
    不能是五斤吧?5斤的剑可不算重!
  -----------------------------------------------------------------
  不好意思,少写了一个字,应该是十五斤。也有人说三十二斤的,不过都是传说,没有查到相关记载。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25 13:08  作者:马猴老师 回复日期:2007-5-25 11:47:59 
    楼主这次讲的可有点不严谨了,涉及到科学技术领域的,还是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讲,以免误导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心接受批评。但要说明的是,这一部分内容采用的史料多非正史,难免有很多夸张、矛盾、失实之处;关于涉及科学技术的内容,主要依据央视的一期关于古代铸剑技术的节目。不对之处还望详细指正!

   关于“史质野文”网友提出的问题现解答如下:
   宋代为了避赵氏始祖“玄朗”之讳,《千字文》中也将“玄”字改成“元”,“朗”字改成“晃”。此外宋代还有其他字为了避讳而写白,如南宋高宗赵构写的《行书千字文》中,为避太祖匡胤
  而将“匡”字改成“辅”,为避宋钦宗赵桓的讳,将“桓”字写成“泰”,还有其他10个字为了避其他列祖列宗的讳而被写白。宋代后这些字被改回来,到了清朝,“玄”字再次因避讳被写白。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29 00:20  第十四句 珠称夜光(1)
  
   珠,本义为珍珠,就是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小圆球。
   珍珠形成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沙粒等异物窜入蛤蚌壳内,蛤蚌很不舒服,想把它取出来,但是又没长手,想找人帮忙又怕被吃掉,取不出来怎么办呢?鸟儿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蛤蚌受到异物刺激,就分泌一些物质,把异物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形成珍珠。
   汉代魏伯阳在《参同契》中就说过:“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槚,一种茶树。成语“鱼目混珠”就是用来比喻以假乱真,而且乱得比较低级,很容易被揭穿。但这个成语还有一层深意:如果进入蛤蚌体内的异物不是圆形的,形成的珍珠也就不那么圆,于是人们在人工饲养珠蚌事曾经试图向其体内塞圆圆的鱼眼睛,以期待生成很圆的珍珠,但是后来发现放鱼眼睛进去之后,珠蚌根本不用分泌物去包裹它,无法形成珍珠。
   珍珠一般是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珍珠多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如“口吐珠玑”,比喻很会说漂亮话,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珠联璧合”,把珍珠联成串,把美玉放在一起,比喻人才或其他美好的事物遇到一起并合作愉快;“珠圆玉润”,可以用来形容人长得丰满好看、文字写得优雅圆熟、歌声唱得美妙动听。
   这句的意思是:最好的珍珠,要数夜明珠了。
  
   夜明珠:你照亮了黑夜 我却看不到你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寻找光明。珍珠本来就是个稀罕物,而夜明珠则更是珍珠中的极品。人类在心理上就惧怕黑暗而渴望光明,在没有电灯的古代,夜明珠这种夜间能自动发光的东西正好满足了人们既想看到光亮又不想花钱点蜡烛的心理。
   但绝大多数夜明珠都不是平常说的珍珠,夜明珠多是矿石珠,蛤蚌壳里生成的珍珠能发光的则比较少见。
   我国最早关于夜明珠的记录,是上古时代神农氏所有的“石磷之玉”,号称“夜明”,至于晚上发不发光、有多亮,只有神农氏知道了;《史记》中记载:魏王向齐王夸耀说我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看来那时候夜明珠已经很普遍了;据说秦始皇陵墓中就有很多夜明珠,用来代替蜡烛。人都死翘翘了,不知道还要光亮干什么?可能是秦始皇焚书之后后悔了,想地下好好学习一下那些被他烧掉的书,热爱学习的好同学啊!汉光武帝刘秀的小舅子郭况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把夜明珠挂在房檐上,“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晚上可以当路灯用,真是太有财了!晋代王嘉《拾遗记》中说:有种长得很像猪的野兽,嘴里衔着夜明珠,像蜡烛一样亮。看来不仅仅是好白菜都让猪拱了,好夜明珠也让猪叼去了;唐睿宗时,一颗名为“水珠”的夜明珠售价亿万;据说元朝曾派官员远渡重洋,去斯里兰卡采买红宝石夜明珠和石榴石夜明珠;据说明代皇宫大内有好几块祖母绿夜明珠,晚上比蜡烛还亮;据说民国时东陵大盗孙殿英从死了好多年的慈禧嘴里抠出一颗超大个的夜明珠,估计上面还粘着慈禧两颗门牙呢,后来孙殿英把这个宝贝送给了宋美龄。
   上面说的这些夜明珠,多数属于传说,所以我基本都在前面加了个“据说”。历史上关于夜明珠的传说太多了,如果这些传说都是真的,那么夜明珠至少也有万八千颗,但真正的夜明珠你见过吗?见过的举手!没有吧?反正我是没见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人都认为夜明珠就像幸福一样,只是一种传说,现实中永远也找不到。到1982年广东一位姓霍的人在钨矿床里发现了能在晚上发光的萤石之后,大家才有点相信,夜明珠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很多人开始寻宝,于是夜明珠陆续被发现,如钻石夜明珠、水晶夜明珠及锂辉石夜明珠等。据说2002年1月,一颗将近三斤重的萤石夜明珠在深圳和上海亮相,如果这两地的朋友看见过,麻烦把这个大家伙的长相描述一下。
   专家说,夜明珠之所以能够发光,是由于组成矿物晶体的原子或离子在受到激发因素作用时,其外层电子发生跃迁而引起的,其发光机理为“吸收、储藏、转换、释放”。这些大道理一般人搞不太明白,反正我们只知道夜明珠能发光。可惜,至今为止,所谓夜明珠都是在采矿过程中发现的,而且到了晚上也没有传说中那么亮,广大考古工作者没有挖出一颗古代的夜明珠,极大地打击了我们这些猎奇者的信心。
   但是有人说看见过真的古代夜明珠,而且是慈禧用过的。
   据说慈禧这个恶婆皇冠上有九颗夜明珠(也不怕压出颈椎病来)。到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慈禧和光绪皇帝从北京逃往西安,为了讨好洋人,将四颗夜明珠作为礼物,派一个小宫女送给洋人。这个小宫女心想: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给外国人啊?他们打你你就给他?我伺候你这么多年了你怎么不给我呢?早知道我也胖揍你一顿啊!真是个贱坯子。越想越不爽,真是“王八钻灶坑——憋气带窝火”,于是她就带着这四颗珠子跑了。到了解放后,在西安发现了四颗明珠,经郭沫若同志考证,说这就是小宫女藏的那颗夜明珠!据报纸上说,把这四颗明殊放在抽屉里,晚上进屋未开灯,一拉抽屉就能看见满屋子的白光。后来这四颗珠子被送到国库保管,在交接过程,很多人都看见过。
   令人不解的是,慈禧可能派一个小宫女去送珠子吗?事关国际关系,为什么不派外交大臣去?还有,郭老先生根据什么确定是慈禧的那四颗珠子呢?这四颗珠子现在哪里?能让我等劳苦大众也开开眼吗?请告诉我在哪个国库里保管呢,哪怕花一百块钱贿赂一下看门的,我也要去看看。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