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小珠山: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6:15:32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14 00:40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14 01:02  第七句 闰馀成岁(2)
  
  我不怕不怕啦:太岁头上敢动土
  
   前面说过,木星又叫岁星。古代天文学家很早就发现木星绕天走一圈是12年(实际上是11.86年),就用岁星来纪年。但是由于岁星运行的方向与太阳运行的方向不一致,于是就根据岁星假设一颗“太岁星”,它也用12年绕天球走一圈,但行走的方向与岁星相反,这样一来观星纪年就不用反着来了,于是就产生了“太岁纪年法”。
   后来在民众学习天文知识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的,“太岁”成了一个很厉害的神,太岁神在地上,与天上的岁星相应而行,太岁神到了一个地方,就会化身为一块肉状的东西,你要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要是跟你翻脸你就要倒霉了,你哪斗得过神啊。因此就产生了“太岁头上动土”这句俗语,比喻冒犯了有权有势惹不起的人。
   人们对太岁的敬畏,主要是源于道教。道教中所说的太岁神,就是根据天文上的太岁星演化来的。太岁神是诸神之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统摄众神,人送外号“年中天子”。太岁神共有六十位,各有姓名,轮流值班,从来没有偷懒的,从甲子年的金赤大将军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将军,依六十甲子分别来当轮值主席,叫“流年太岁”。古书上说:“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至于这是哪本古书上说的,我没查到。)可见太岁够厉害,简直就是凡间老大、人世一霸,谁敢得罪他老人家啊?
   但是有时候不是你想得罪他老人家,而是避不开,因为他老人家太霸道了:你到了本命年,说你“年冲”他了;本命年之后第六年,说你“对冲”他了;你的出生年如果与当值太岁神所属生肖相差三年,就说你“偏冲”他了;如果过你的名字里有和当值太岁相同的,也属于冒犯他了。反正都是你的错,人家太岁都是对的,谁让人家是凡间老大呢?
   大家总是得罪太岁他老人家,怎么办呢?想点招儿吧:本命年系个红腰带什么的,辟避邪;在冲犯太岁之年的新春之际求个“太岁符”来保保平安;实在不安心,到庙里去拜拜太岁,求他老人家原谅。 这样一来谁高兴啊?当然是管理求符、拜太岁场所的那些人,也就是道教的教徒们,你能空手去求符和拜太岁吗?多少也得意思意思吧,拿少了还怕太岁神不高兴报复你,所以只有多出点血。
   你说我就不信这套行吗?如果在古代你这么说,就会有人给你举一堆例子,来说明太岁之厉害。
   唐朝段成式写了一本名为《酉阳杂俎》的志怪小说,里面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个叫王丰的人,不信邪,在太岁头上挖坑,挖到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能动,王丰害怕了,赶紧埋上,但是那块肉随填而长。王丰吓坏了,扔下铁锹跑回家。过了一晚上,王丰就死了,他家里的其他人也在几天之内全部死光光,只有一个女儿幸存。
   金代诗人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也讲了一个得罪太岁的悲惨事例:说一个叫何信叔的人,领着仆人挖坑,挖到一个肉块,像盆那么大,大家很害怕,赶紧七手八脚给埋上了。何信叔不久就病死了,家里十余口人也相继死亡。
   但是古人也想出了对付太岁的办法。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欺人太甚的东西,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来解决问题。
   唐代戴孚在《广异记》中记载:有一个叫晃良贞的愣头青,是个傻大胆,天不怕地不怕,每年都要在太岁头上挖土。有一次挖出肉块,用鞭子打了几百下,扔到大路上喂狗,狗也不敢吃,简直是狗不理。当夜有人看见有些神仙骑马坐车来慰问那肉块,并问:“太岁兄,你为什么受他辱打而不报仇呢?”太岁回答:“那人血气方刚,我干不过他。”天亮后“太岁”就不见了。
   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载:徐坛长到京城考试,有一次上厕所,发现一块浑身有洞的大肉块,一看就知道是传说中的太岁。惊恐之余,忽然想起书上说有情人千里能共婵娟,可是我现在就想把你手儿牵——扯淡,那时侯哪里顾得上想这些啊?徐坛长想到的是一本书上说“鞭太岁者脱祸”,于是赶紧叫人抄家伙,取来大棍皮鞭,与家丁轮流痛打那块肉。当年,徐坛长考中了进士。看来多看点书还是有好处的。
  
   所谓“太岁的肉身”是否真实存在呢?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作为一种具体的生物,“太岁肉身”是真实存在的。在《山海经》等很多古籍中均有详尽记载,称其为“肉芫”、“视肉”、“土肉”、“聚肉”等。《本草纲目》中把“肉芫”归到“菜”部“芫”类,其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发现了所谓“太岁肉身”。如2004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红旗村发现一个长、宽、高大约52、40、20厘米的“太岁”,据说其手感和肉一样,夏天不会因高温而腐烂,冬天也不会因低温而僵硬,它身上的“伤口”能够自动愈合,无异味且在不断地长大;2005年沈阳新城子区清水台也发现了一个,这个是有根的、黑乎乎、软绵绵的东西,有点像海绵;2006年伊春西林区发现了一个圆柱形、重2公斤、浑身呈肉红色的“太岁”;等等。
   目前,国内专家们通过高科技的DNA鉴定,基本肯定“太岁”是黏菌群复合体,有专家还大胆推测说这可能是一切动物的祖先。不过黏菌群复合体这一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还不能清楚解释“太岁”为何种物种。
   有一点专家们给出了一致的意见:就是“太岁”不可轻易食用。因为“太岁”属于原生动物及真菌类,品种十分复杂,加之其来源于土壤,自身可能会附着各种有害生物或者有毒物质,弄不好会患病或中毒。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解释一下古人“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原因:“太岁”是一种生长于土壤内的生物,相貌丑陋怪异,而且还可能携带病毒,古人把它挖出来,可能会被其很有创意的模样给吓死,也可能是被其传染上疾病而死,所以引起人们的恐慌,从而对其进行神化。另外,“太岁”这种肉块状的生物,在其生长的土壤里就像蚯蚓一样,把土质给弄得十分松软,在上面建屋、筑室、大兴土木是非常不适合的,从建筑安全的角度来看,“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是对的。
   现在我们基本没人相信“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一套了,每天有无数个建筑工地在施工,谁有工夫搭理什么太岁?我就在你头上动土,怎么着啊?小样,我要是把你挖出来,看我怎么揍你!一定要把你腿打折、腰打断、肋巴扇子稀烂,打你一个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14 16:44  勘误:"一定要把你腿打折、腰打断、肋巴扇子稀烂,打你一个生活不能自理!"应为"……肋巴扇子打稀烂……",是本人参考原说法杜撰的。唉,发帖太着急,真实错误百出啊!还望大家见谅!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14 21:39  第八句 律吕调阳
  
   “律”和“吕”,《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律,均布也”、“吕,脊骨也”。合起来就是均匀分布的脊梁骨——这算什么玩意啊?实际上是指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一排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吕。
   《释名》中说:“律,述也,所以述阳气也。”这里的“述”是遵循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律,就是遵循,遵循的就是阳气。
   《史记 律书》开篇说:“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规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更是把律提高到了“万事根本”的高度。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进一步解释了十二律吕的名称:“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是也。”
   成语“黄钟大吕”说的就是十二律中第一和第一吕,引申为洪亮的声音,用来形容音乐的庄严、文辞的庄重或场面的热烈。
  
  
  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中国传统的“律吕之学”从创建之初就与天文历法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后汉书 律历》中认为:“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皆所以纪斗气,效物类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把音乐与天文历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古人利用不同季节地球辐射声频波的能量强度来调整音律和天文历法。这种方法很有趣,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所需材料:不同尺寸的律管十二支(竹管或铜管)、葭莩灰(就是苇子腔内的薄膜烧成的灰)若干、封口薄膜十二个(不知道用什么东西做的)。
   组合方式:找一个上圆下方的三重密室,依一定方位把十二支律管竖直埋置地下,上端与地面持平,管内填充葭莩灰,用薄膜封口。
   操作结果:到了冬至时刻,其中最长的那支律管必有葭莩灰喷出来,如果你当时正趴地上观察它,肯定被喷一鼻子灰,同时还发出“嗡”的一声。这支律管就是标准的黄钟律管,那一声响就是黄钟之音。同理,若其余十一支律管尺寸无误,同样现象将于二十四节气中另十一气时发生。
   这种方法在《后汉书》、《晋书》等多部文献中都有记载。
   好玩吧,奇怪吧,有创意吧?古人就是用这种看起来不太现实的方法来确定节气是否准确,以调和阴阳历法。《吕氏春秋 音律》中列举了十二律具体对应的节气:“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仲冬日短至,则生黄钟;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簇,仲春生夹钟,季春生姑冼,孟夏生仲吕,仲夏日长至,则生蕤宾,季夏生林钟,孟秋生夷则,仲秋生南吕,季秋生无射,孟冬生应钟,天地之风正,则十二律定矣。”
   至于这十二支律管的具体尺寸,《史记》上说,最长的黄钟律管“长八寸十分一”,最短的应钟律管“长四寸二分三分二”(这是个什么长度呢?),但那时侯的尺寸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如果为了调整音律,那么绝对长度不重要,重要的是十二支律管之间的相对长度。所谓“律数”,就是五音以及十二律管长度的比率数。律数的确定基本方法是三分损益法,就是“先三分减一,后三分加一”。十二律中任何一律都可当作宫声,但是只有以长度为八寸十分一的黄钟管作为宫声,最得五声之正,高低度最合适。确定了宫声,在按照规则分别确定徵、商、羽、角,这样五个全音就都出来了,然后再确定变徵、变宫这两个半音。这样,“五音七律”就都确定下来了。由于本人对乐理知识一窍不通,所以具体的定音方法就难以做出更详细的解释了。
   有人认为,汉代的尺寸是9进制的,黄钟律管“长八寸十分一”,按9进制折算,就是九寸,计算其他律管的长度是以9为基数的,同样按照 “先三分减一”的三分损益法计算,就是三个九相乘,再减掉一半,得数是364.5,这就是阴历年加闰以后的天数,与太阳历的365只基本一致,从而达到用律数调整勘定和调整节气的目的。这种算法不太容易理解,姑且存疑。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说“律吕调阳”,不得不提一个人: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而且在以律吕调整历法方面也很有造诣。《后汉书》中《律历志》和《天文志》等好几篇都是出自蔡邕手笔,我们前面介绍的很多内容是蔡邕记载的。
   蔡邕和司马迁一样,出生史官世家,又声名显赫,身居要职,治史口碑甚佳,是当时历史界的权威兼劳动模范。由于他博学多识,辞赋和书法都写得很好,并精通音律,真实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生逢乱世,又生性耿直,注定了其悲剧的命运。
   汉灵帝时,召蔡邕当官,拜郎中。但由于他总是直言劝谏,不仅得罪了宦官,连灵帝也越来越讨厌这个不会拍马屁的家伙,再加上有小人进谗言,皇上就把他全家流放朔方(在今内蒙境内),仇家派刺客于路上暗杀,但刺客被蔡邕的一身正气所感动,没有动手。
   不久,皇上大赦天下,让蔡邕回家,但因担心遭到仇家报复,蔡邕不敢回乡,而是跑路到吴地,也就是现在江浙一带。这一跑就十几年,直到汉献帝时,由于董卓的威逼利诱,才被迫出来当官。但董卓对大名鼎鼎的蔡邕还是十分敬重的,曾经在三天之内连升三级。
   后来董卓被杀,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错,不由轻轻叹了口气。不巧的是,当时他旁边坐的是当权派司徒王允,就是《三国演义》里让貂禅同时勾引董卓和吕布的那位仁兄。王允认为他是董卓一伙的,把他抓了起来。蔡邕请求说你把我“黥首刖足”都无所谓,只要让我活着把汉史写完就行。王允说你以为你是司马迁啊,不行!并顶住了众多大臣的说情风,坚决把蔡邕投进监狱。结果蔡邕死在了狱里,王允这才后悔了,但已经晚了。
   蔡邕在音乐方面是个天才,史书上有例为证:
   有一次,蔡邕的邻居请他吃饭喝酒,大家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里弹琴,蔡邕走过去听了听,不禁大惊失色,掉头就跑。主人赶紧把他追回来问:“你是喝多了还是偷我家银子了?跑什么啊?” 蔡邕说:“弹琴的人要杀我。”大家十分惊愕。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捕蝉,蝉马上就要飞了,那个傻螳螂还在那犹豫不前。我担心螳螂捕不到蝉,心里替它着急。难道这种杀意在琴声里表现出来了?” 蔡邕笑着说:“看来就是这个原因。”
   当年蔡邕隐居吴地的时候,有一家在做饭,以木头为燃料,蔡邕听见木头燃烧的声音,就知道这是一块好木头,就赶紧跑过去从火里头抢救出来。这家主人说:那可不是烤红薯,红薯在锅蒸着里呢。蔡邕说:我就要这块木头。于是把木头做成琴,果然声音优美。由于木头的一端已经烧焦,所以大家就叫这把琴为“焦尾琴”。可惜后来这把琴失传了。
   蔡邕的女儿名叫蔡琰,也就叫蔡昭姬,晋朝时为了避司马昭的讳而改为蔡文姬。由于遗传基因的作用,她和老爹一样,很有才华。蔡邕死后,关中地区长期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抓去了,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本着“美女少,先紧着领导”的原则,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
   于是蔡文姬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虽说强扭的瓜不甜,但左贤王对她很好,也就对付过吧,总比当难民强。一晃十二年过去了,蔡邕的老朋友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得知老朋友的女儿蔡文姬在匈奴,就派使者来接她回中原。左贤王舍不得啊,但是不敢得罪曹操,只好放蔡文姬回去。而蔡文姬就像神经了一样,一会喜一会悲,一会哭一会笑,为什么呢?回老家当然高兴,但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觉得悲伤。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她写下了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蔡邕写过一首题为《饮马长城窟行》的诗,当然很多权威的专家认为这首诗不是蔡邕写的,那是谁写的呢?专家说不知道,所以很多收录这首诗的书上都写作者为“无名氏”。但是诗中表达的思念家乡、盼望书信的情感和当初蔡邕被流放朔方时的心情应该是一致的。不管是不是蔡邕写的,这首诗写得还是不错的,我们有必要欣赏一下,而且你会发现,第一句很熟悉: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