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泽整容: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7 03:15:47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0 10:50  
霜寒十四州 回复日期:2007-4-10 1:21:03 
    楼主,听说当时周兴嗣写成千字文时候有重复一个字,已经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修正过来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天我会贴关于重字内容的,敬请指正!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0 13:12  疯狂与忠实:同样是粉丝,差距咋这么大呢?
  
   周兴嗣是在公元521去世的,而梁武帝萧衍的在位时间是502年 到549年,周兴嗣去世的那年,萧衍56岁。周兴嗣做《千字文》的时候,萧衍还未到晚年,尚佛的程度应该还不深,否则对于充满儒家思想的《千字文》不会有多大兴趣。领导不喜欢,流传下来的几率就很小了。
   萧衍可以算是《千字文》的粉丝,但不是《千字文》最忠实的粉丝。
   粉丝是否忠实,并不是以粉丝对偶像的狂热程度来判断的。狂热就意味着非理性。比如说甘肃的那个杨某,三十来岁了,心智可能有点问题,拽着一家人对刘德华穷追猛打,像白云想见赵钟祥一样,非常想见刘德华。见了还不行,非要再见一面,刘德华搞不清楚她到底想要干什么,说我可是一正经人,别来找我了。
   最后闹到老爷子跳了海,杨某又开始怪刘德华狠心,要索赔。你追星要死要活,从头到尾跟刘德华都基本没什么关系。爱你爱到骨子里,恨你恨到杀死你,转换如此之快,真是人心难测、爱恨无常啊。这件事充分反映了一些粉丝、某些媒体的不正常,不仅不符合文明的发展潮流,连基本的人性都在疯狂中丧失了。
   个别粉丝的疯狂举动并不会有太大影响的,毕竟林子大了,保不齐会有那么几只得禽流感的鸟,如果没有媒体铺天盖地的爆炒,也许不会到这种地步。而从小环境来说,如果杨某从小不是被父母溺爱,而是接受了《千字文》之类的传统教育,结果会怎么样?谁知道呢,可能会好,可能更糟。因为这不是简单的个体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包括启蒙教育在内的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等大环境。
   其实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比《千字文》成书早二百多年的时候,就发生偶像被过分狂热的粉丝活活“看”死的事情。
   这件事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三国演义》里面有个知名人士叫邓艾,大家可能都知道。邓艾是被谁设计冤杀的?是魏军监军卫瓘。到了西晋,卫瓘已成为当朝权臣。
   晋武帝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这位太子先天性脑缺氧,比板凳少俩腿儿,比死人多口气儿。有一天,武帝在皇宫的凌云台大宴文武,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卫瓘假装喝醉,走到司马炎面前跪下,抚摩着龙床,嘴里含含糊糊地反复念叨:“这个座位太可惜了,真是好白菜都让猪拱了。”司马炎假装听不懂,借口卫瓘酒醉把他轰了出去。
   这件事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卫瓘位高权重,又深受皇帝信赖,说点过头话皇帝也不在意;二是卫瓘的儿子肯定比司马炎的儿子强。卫瓘的儿子怎么样不好说,但他的孙子卫玠可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
   卫玠是清秀俊美、健谈擅论的优秀青年,且待人宽恕,有君子之风,平生不见喜愠之色,简直就是个完人,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超级偶像。根据《晋史》上的记载,卫玠年幼时就已经帅得惊动了全城百姓,这位小帅哥在洛阳市区一露面,就会赢得众多粉丝的围观,“观之者倾都”,真是美到影响社会治安了。等长大成人了,卫玠更是飘逸洒脱得不得了。卫玠他舅舅也是个有名的老帅哥,“俊爽有风姿”,但是每次见到卫玠,就感慨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成语“自惭形秽”就出于这个典故。
   后来西晋为匈奴所灭,中国北方常年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下,卫玠全家避难南下,到豫章(现江西南昌),当时王敦镇守豫章,卫玠从言谈举止中看出王敦不是国家的忠臣,就赶紧走人,去了建康。事实证明卫玠果然不只是个花瓶,这个判断最终应验了。有关王敦的故事后面还要讲,暂时先放在这。
   “卫玠来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整个健康城上空久久回荡,建康城的粉丝们蜂拥而出,把卫玠团团包围,“观者如堵”。那阵势,真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粉丝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这个卫玠真不简单!围追堵截,尖叫哭喊,估计也少不了握手、签名、拥抱、索吻之类的活动。卫玠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粉丝们这一折腾,“劳疾遂甚”,很快冰消玉殒了,“时人谓玠被看杀”,也就是说卫玠是被粉丝们活活“看”死的,年仅二十七岁。
   这些粉丝致人丧命的疯狂、甚至变态的行为,很难让人说他们是忠实的。个人感觉,评价粉丝是否忠实,要看他对崇拜对象做出多少理性的贡献。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千字文》最忠实的粉丝,首推陈隋之际的智永禅师。为什么呢?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智永禅师钟情于《千字文》也是有原因的。
   智永俗姓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早年为避灾祸出家为僧。可能是因为遗传基因在起作用吧,智永也很喜欢书法,特别是对老祖宗王羲之的书法,更是大有继承老一辈优良书法传统之意,悉心研究取自王羲之帖字的《千字文》,苦练数十年,共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一带的寺院,成为后人学习王羲之书法不可多得的范本,为老祖宗书法艺术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智永禅师练书法,还有一些小故事。
   智永禅师在吴兴永欣寺内练习书法,来向他求字或是请他题写匾额的人流如市,终日不断。他住的那间斋室,门槛都让来人踩穿了,后来用铁皮裹上,人称“铁门槛”。诗人范成大诗云:“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就是出自这个典故,后来曹雪芹活学活用,将寓意藏于“铁槛寺”、“馒头庵”中,成为《红楼梦》中两个经典的地名。
   智永禅师练字用废的秃笔头共攒了十瓮,每瓮都有好几千支。智永禅师将十瓮笔埋葬了,起名为“退笔冢”,自己为它撰写、题刻铭文。这还不算,后来可能是所有的瓮都满了,用废的笔头只好丢在大竹簏(一种类似竹篓的容器)内。这种竹簏每只可以装一石米,一共装了满满五簏秃笔。
   可见,只要工夫厚,铁笔磨秃头;道精于勤、荒于嬉;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后受罪。
   还有一些有名气的粉丝,如宋元时期的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自称二十年来写《千字文》数百,临智永的《千字文》“尽五百纸”,并为元朝皇帝书写《六体千字文》。元代以后最著名的《千字文》帖本就是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后来一些粉丝开始模仿《千字文》进行再创作,宋元以来,不下数十种,如《续千字文》、《广易千字文》、《叙古千文》《正字千字文》等,但无法与周兴嗣的《千字文》相比,有狗尾续貂之嫌,都没有流传开来。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没有创新的纯粹模仿是很难出佳作的,就像近年来出现的翻拍电影风潮,虽然技术在进步,手法在更新,但翻拍的电影整体评价能超过原创的少之又少。
   其实历朝历代《千字文》的粉丝多不胜数,很多文学创作中都引用过《千字文》中的语句,简单举几个例子:
   《大唐新语》卷二五《惩戒》中说到,唐初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流誉丹青”的说法,左相指当时立有赫赫战功的姜恪,右相指著名画家阎立本。“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就出自《千字文》。
   唐代人侯白的《启颜录》中“乞社文”是用四十六个《千字文》中的句子联缀而成的:“敬白社官三老等:切闻政本于农,当须务兹稼穑,若不云腾致雨,何以税熟贡新?……终冀勒碑刻铭,但知悚惧恐惶,实若临深履薄。”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厅》第十七折《道觋》中,用了《千字文》六十六句,而明代西湖渔隐主人所著“艳情”小说《欢喜冤家》(又名《贪欢报》)第九回“乖二官骗落美人局”的一段话,共用了《千字文》中的一百三十四句,这恐怕是活学活用《千字文》数量最多的了。粉丝们把《千字文》使用到这个程度,恐怕也有点接近疯狂了。
   在这里之所以不引这两部作品中的原文,是因为《牡丹亭》和《欢喜冤家》中的两段轻佻不雅,有许多《千字文》中的词句都别有所指,流于猥亵,虽然古人说得不那么直白,和现在的一些诸如什么“宝贝”之流的小说家们的大胆放浪相比,要隐晦得多、艺术得多,但毕竟有点涉“黄”,还是不多说为妙。(为什么“黄”色代表色情?答案在本书后面的内容里找。)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1 13:24  高高山上一头牛?六六六?全没了?
  
   现在介绍《千字文》的文章,多数最后都附一个“重字表”,说文中《千字文》实际不够一千个字,有重复的。
   一种说法是说《千字文》通篇有一个重字,实际只有九百九十九个字,即“洁”字重复,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
   另一种说法是有六个重字,实际只有九百九十四个字,除了“洁”字之外,还有以下几个:
   发——周发殷汤、盖此身发
   巨——剑号巨阙、巨野洞庭
   昆——玉出昆冈、昆池碣石
   戚——戚谢欢招、亲戚故旧
   云——云腾致雨、禅主云亭
   上面所列的重字表,看上去好象很有道理的样子嘛。
   还有人说,《千字文》是奉皇帝敕命编纂的韵文,谁有皇上大啊,弄些重复的字在里面鱼目混珠来凑够一千个字,想不想要脑袋了?所以说一千个汉字不可能有重复的。
   到底谁说的对呢?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到古旧书店、马路市场、夜市等地方买一本《千字文》的字帖,智永的、怀素的、赵孟頫、赵佶的,都行,拿回家仔细找找,看看有没有所谓重字,不就齐活了吗?
   当然,如果您买的字帖是盗版的,其中的重字可能还多得多呢。
   我看到的字帖是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当然不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而是地摊上买来的,只不过质量还不错,基本忠于了赵孟頫的原作。
   看完了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我终于可以确认:《千字文》中并没有重字。
   误解的来源出于汉字的发展和演变。
   在汗漫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文字是不断变化的。自秦汉以来,汉字变化最剧烈的一次莫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文字简化运动,简化之后的汉字成为简体字,之前的称为繁体字。自1956年开始,简体字在中国大陆取得了正体字的地位。台湾方面的正体字是繁体字,据说台湾还要为繁体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呢。
   文字简化运动为民族文化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记忆和使用起来也方便、快捷得多,但这并不是文字改革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铺垫,按照当时的观点,拼音化才是汉字改革的最终目标。
   下面有一个名单:
   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孙中山、章太炎、陈独秀、毛泽东、章士钊、吴稚晖、周恩来、瞿秋白;教育学家蔡元培、胡愈之、陶行知;文学家和文学翻译家:鲁迅、周作人、俞平伯、刘半农、朱自清、徐志摩、闻一多、沈从文、巴金;批评家:成仿吾、梁实秋、胡风、朱光潜、李长之;文史学家: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钱钟书;语言学家:赵元任、黎锦熙、王力。
   列这个名单干什么?难道是同时出席了什么重要活动吗?
   这些人,全部都是汉字拼音化的支持者。他们基本代表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全体。
   早在1935年,文化界名流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大腕儿们共688人提出《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其中热血沸腾地指出:“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我们必须教育大众,……但这教育大众的工作,开始就遇着一个绝大难关。这个难关就是方块汉字,方块汉字难认、难识、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 鲁迅先生更是极端地下了断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建国后,1951年,伟大领袖毛泽东教导我们说:“文字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化方向。”领袖一发话,就基本没有讨论的余地了,大家就等着多、快、好、省地实现汉字拼音化了。当然也有个别耿直的人敢于站出来反对,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提出:“在没有好好研究以前,不要太快的宣布汉字的死刑。”“文字这东西,关系了我们万万千千的人民,关系了子孙百世,千万要慎重从事。”但就是因为这么几句充满理性的建议,他很快被扣上“反对文字改革”的罪名,遭到迫害而自杀。
   汉字也觉得自己很冤枉,说我招你惹你了,刨你祖坟了还是抱你孩子扔枯井里了,你们知识分子为什么对我怀有如此强烈的仇视感呢?原因是相当复杂的,要都写出来估计要万八千字。简单来说,是由于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列强而激发的一种文化层面的自卑感。人们对中国落后的反思无限上纲上线,直到对全部中国文化产生怀疑,从而产生彻底抛弃、推倒重来的思潮。汉字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首当其冲受到否定。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方向推进,我们现在看到的汉语文字,也都是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的拼音了。但是文字的生存能力是异常顽强的,它代表了一种文明的生命力。拼音化并没有实现,汉字还活着,而且活得比任何时候都好。在计算机在世界开始应用的初期,有人担心洋人发明的东西可能无法实现汉字输入,但是现在,汉字输入法多的是,你想用哪种就用哪种。
   朝鲜、韩国、日本、蒙古、越南这些汉字文化圈里的国家都曾经进行过类似汉字拼音化的改革,都没有取得实质性成功,有的还失败得很惨痛,如越南。日本汉字假名夹杂汉字算是也只能半拼音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形势,我国在拼音化的政策上做了调整,可以说是拼音化改革的急刹车。实际的表明,汉字是最适应我国国情的语言载体,没有必要改为拼音文字。此后,持汉字必须拼音化道路观点的人越来越少,但直到现在竟然仍然有那么一小撮人,可能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没事干,抱着“吃冰棍拉冰棍——顽固不化”的态度宣扬和推行的所谓汉字拼音化运动。
   汉字的优越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是任何文字无法替代的,在汉字拼音化的问题上我的观点是一边倒的,说话也毫不客气。到底谁是谁非,历史的发展会证明一切,我们还可以抓紧时间慢慢等。
   汉字简化的一个遗憾就是我们在研究以繁体字作为乘传载体的文献时会遇到一点麻烦。比如看《千字文》的简体文字版,就会觉得有重字。现在我们近视眼戴眼睛——解决目前问题,把简体文字版《千字文》中的重字打回原形看看:
   重复的简化字 简化字《千字文》 重字在原版《千字文》的原形
   发 周发殷汤 周發殷湯
   盖此身发 蓋此身髮
   巨 剑号巨阙 劍號巨闕
   巨野洞庭 钜野洞庭
   昆 玉出昆冈 玉出崑岡
   昆池碣石 昆池碣石
   戚 戚谢欢招 慼謝歡招
   亲戚故旧 親戚故舊
   云 云腾致雨 雲騰致雨
   禅主云亭 禪主云亭
   洁 女慕贞洁 女慕贞絜
   纨扇圆洁 纨扇圆潔
   所以说,如果用《千字文》的重字个数来划拳行酒令,你认为有一个重字,说“高高山上一头牛”,他认为有六个重字,说“六六六”,我认为没有重字,说“全没了”,那么你和他都输了,罚酒吧!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