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全集: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9:30:16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21 20:34  
第十一句 金生丽水(2)
  
  生命之源:今天你喝了吗?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知道人渴死要比饿死容易,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水,那就等于宣布一切都完蛋。目前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体赖以生存的水都是淡水,海水淡化的探索还在进行中,初步实现小批量的淡化,但成本太高,干不起。所以即使全球变暖导致地球变水球,也并不意味着到处都有饮用水。
   小时候家里没有自来水,用的是井水,觉得水这东西真丰富,随便挖个坑就能弄到;后来看到城市里的自来水,觉得更方便了,只要一拧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长大以后一直在东部上学、工作,对于缺水没有切身体会。直到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到大西北去出差,才真真切切地体会了缺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光秃秃的山、萎靡的树、干裂的农田、拉饮用水的牛车。这是西北一些缺水地区的最普遍景色。由于地下水水位太低,农村无法用水井取水,只好在山顶山脚等处挖水窖,收集雨水,叫“高山集流”工程。用来蓄雨水的水窖里经常是青蛙呱呱叫、蛤蟆蹦又跳,就是这样的水也要精打细算,节省使用。如果一家有三个小孩,那么早上洗脸的工作流程基本是这样的:三个小孩站成一横排,大人嘴里含一口水,逐个朝小孩脸上喷,然后用毛巾擦干,三个小孩的脸就洗完了,一共用了不到一百克水。
   还有很多难以描述的因缺水而导致的不正常生活方式,真是目不忍视,耳不忍闻。在那种环境中,你生活的全部,就除了为水而奔波、忙碌和发愁。到了那种境地,你再念念清代李渔在《笠翁对韵》中的“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榼,读“科”音,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一句,心里会做何感想?
   在煤炭资源丰富而水资源不足的山西,流传着“油锅捞钱、三七分水“的故事。这个故事太老套了,大家可能已经听了无数次,但是我在这里采取全过程记录的方式来讲述,可能和你听过的单纯的故事不大一样。
   说山西霍泉在洪洞和赵城之间,两地百姓为了争夺用水权经常大打出手,轻的腰打断腿打折、肋巴扇子干骨折,重的闭眼登腿、看阎王见小鬼。两地人越打越狠,后来双方断绝了一切关系,除了打架时候见面之外,老死不相往来。《山西通志》记载:“洪赵争水,岁久,至二县不相婚嫁。”
   这么打来打去也不是个办法啊,据说打到了唐朝,上级责成两地官员想办法解决纷争。
   洪赵两地官员也不知道是谁出了个馊到家的主意:举办一个挑战赛,在煮沸的油锅里放十枚铜钱,两地各选代表捞钱,捞几枚就得几分水。两地官员担任挑战赛评委,当然不会在油锅里加醋、硼砂等材料玩骗人的鬼把戏,所有比赛道具都是真材实料。这种丧尽天良、没人性的办法真亏他们想得出。
   两地老百姓也傻实在,对这种猪脑子想出来的办法竟没有人提出异议,而且积极参赛。一名赵城青年杀将出来,从油锅里捞出七枚铜钱,自己严重烫伤而死。为了纪念这位有为青年,赵城人把他评为年度十大杰出青年,还在泉边修建了一座好汉庙。现在当地还有这样的民谣:“洪赵二县人性硬,为争浇地敢拼命,油锅捞钱断输赢,分三分七也公平。”
   这个故事只流传于民间,未见于任何史书记载。同样在山西,太原晋祠难老泉也流传着如出一辙的传说。如果你现在是去晋祠旅游,可以清晰地看到难老泉还在喷涌。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那是假的,是人造泉水。难老泉已于一九九四年彻底断流。
   洪赵两地是不是通过油锅捞钱的方式决定三七分水难以考证,但是从唐初开始二渠确实就开始实行了三七分水。可是两地百姓的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不打不正常,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反正中国人向来是善于打内战的。用于分水的设施经常被破坏,直到清雍正四年,当地知府刘登庸铸造铁柱十一根,用来分水,这下谁也砸不动了。现在这十一根柱子就在霍泉分水亭下面。
   这下分水的格局已经固定了,再打架也没有用了,而且打了上千年,也该歇歇了吧。但是两地人民群众充满了“与人斗其乐无穷、与自己人斗更是其乐无穷”的战斗热情,坚决要把打架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1931年,赵城一名管水官员巡水,不知哪根筋出了毛病,把洪洞方面的渠口给堵上了,洪洞民众纷纷抄家伙,冲过来将其打死。
   打死了官员,这下麻烦了,但是法不责众,最终也只能让洪洞人交罚款了事。据说好汉庙根本不是为了纪念油锅捞钱的有为青年,而是为了纪念这位被打死的管水官员。
   新中国成立后,困绕了千年的难题一下子就被解决了:在行政区划上将两地合二为一。这个简单有效的办法真是太有创意了,足以惭愧死历任行政长官。有时候,好的创意就源于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法。
   我那次西北之行,坐火车途经甘肃景泰县境内的一个小站,站名叫“狼抱水”。不解,询问当地人,得到的解释是:从前有一只狼,口渴得要命,什么好吃的都顾不上吃了,估计你扔一块牛肉干给它,它都会一脚踢开,它就想喝口水。找了好久终于在山石缝隙里发现一点泉水,狼赶紧把脑袋伸进去喝,而这点水是附近山民的救命水,大家看见狼来偷水,立即抄家伙冲上去一通暴揍。要是平时,狼早跑了,可这回狼真渴坏了,就是赖在那不走,死也要死在水源旁边,直到壮烈牺牲,就像醉鬼死抱着酒瓶子,嘴里说着“舍不得,路易的”、就是不肯给别人喝一样。
   或许某一天,人类也会像那只狼一样,付出了生命,却换不到一口水。
   今天你喝了吗?喝了多少?没喝赶紧喝,喝一口少一口啊。如果你希望你的后代像那只干渴的狼一样,那就趁现在水价还不算太高,赶紧尽情地浪费水、挥霍水吧。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22 22:53  第十二句 玉出昆冈(1)
  
   玉,象形字,就是一根绳子,串着一些乱七八糟的石头,本意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玉自古以来就是个稀罕玩意,《礼记 曲记》中说:君无故玉不去身。佩戴玉饰的品种、成色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周礼 春官 大宗伯》中说:“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把玉器作为最高统治者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周礼》还说:“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持镇圭,公持桓圭,侯持信圭,伯持躬圭,子持谷璧,男持蒲璧”,就是通过玉器的不同来区分爵位的高低,跟时下广告宣传的各种“尽显贵族风范”的“豪宅”一样,不同权势、地位、财富的人拥有不同档次的东西。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要求撤掉带有这类宣传的广告,但是房子价格只升不降,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真是“豪”得很啊,把广告撤了就能解决什么问题吗?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蒙眼卖房。
   玉除了指好看的石头外,还用来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比如一般用来形容美女的“玉色瑗姿”,就是说美女容貌如玉、举止大方高雅。瑗,也是玉器,是一种大孔的玉璧。“玉溜”指目光,类似秋波。还有“亭亭玉立”、“冰清玉洁”等,多美啊。
   “玉”也可以用来比喻有美德的贤才,如《礼记》上说“君子比德如玉”。“玉笋”既指美女的手指,又指长得好看又有才华的人,“玉堂金马”则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的人,这样的人可不好找。玉堂,就是翰林院。
   总之,玉是美好之物的代名词。有个成语叫“蒹葭倚玉树”,蒹葭与玉树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贵贱、美丑相差悬殊,所以用来比喻人与人不能相互比较,相当于俗语“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我们常说诗经中的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到底是什么呢?蒹,指未秀穗的芦荻;葭,初生的芦苇,两者都是常见的、不值钱的草。
   这里的“昆”应该是“崑”字。“崑冈”指中国西部的昆仑山系,也是中国最大的山脉,西从帕米尔高原起,经新疆西藏之间,通过青海西南到四川西北部, 分三支向东分布,长两千五百多公里,光七千米以上的高峰就有多座,所以一般在文学作品中都会说“巍巍昆仑”。在这一大片山脉中,藏着很多质地上乘的美玉。
  
  
  心中自有玉如颜
  
   古人对玉是情有独钟的,但凡有点身份的人都要佩戴玉饰,其普及率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手机,有身份的人都能弄个手机玩玩——有身份的人,就是指有身份证的人。据说玉可以辟邪,可以替主人挡灾,如果你戴个玉饰,哪天不小心“咣当”被车撞了或“吧唧”摔个大马趴,玉碎了,你没事!——如果真有这种好事,世界上就没交通事故了。
   《论语 先进》里面说了这么个事儿:孔子的学生南容,喜欢背诗,特别喜欢《诗经 大雅》中的那首:“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经常反复朗诵吟咏这首诗。孔子听了之后,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
   看来取媳妇挺简单的,什么也不用干,念几句酸诗就行了。
   其实没那么简单。孔子对南容的评价是:“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这才是孔子嫁侄女的着眼点。南容“三复白圭”,说明南容非常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白圭有瑕疵,可以磨掉,要是说错了话,可就收不回来了,南容对这个道理特别有感触。孔子通过长期培养和观察,觉得南容这个小伙子真不错,如果生在太平盛世肯定能有所作为,不会埋没,如果碰上乱世,也能安稳活下来,所以才嫁侄女给他。
   有个成语叫“蓝田种玉”,出自晋朝干宝写的《搜神记》里的一个故事。
   说洛阳人杨伯雍,原来是做生意的,非常孝顺。父母死后,葬于无终山,索性就住那里的。山高无水,杨伯雍一看,闲着也是闲着,就做点好事吧,提了些水放在路边免费给行人喝。
   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不做坏事,也不做自己的事,那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杨伯雍做好事一直做了三年,不知道他靠什么养活自己的,或许免费供水的同时也卖点方便面、火腿肠什么的,要不然就没生活来源了啊。
   有一天一个人喝完水之后,给他一斗石头子。杨伯雍说这玩意到处都有,我不要。那人说:你找块好地并有石头的地方种下去,能长出玉来,而且你还能娶个好媳妇。说完就不见了。杨伯雍知道不是冲着神了就是撞着鬼了,就按要求把石子种了下去。过了几年,还真看见玉长出来了,好在别人不知道,否则早被偷走了。
   杨伯雍也是个远近闻名的老光棍了,该娶媳妇了,听说右北平这个地方有徐氏女不错,很多人去求亲都没成功,杨伯雍也凑个热闹,去求亲。徐家说你有什么资本啊,疯了吧?真可笑!如果你能拿一双白璧来就答应你。杨伯雍就到种玉的地里,挖了五双白璧当聘礼。徐家大惊,本来是出于“逗你玩”的心态说的,现在没办法了,只好嫁女儿。皇上听说这件事后,封杨伯雍当官,把他种玉的地方叫“玉田”,就是现在的河北省玉田县。
   “蓝田种玉”原指遇仙获助而成家立业,后来演变成男女姻缘或两家通婚之意,现在人们用这个成语时,省略了成家立业、通婚等过程,直奔主题,指让女性受孕,与“珠胎暗结”意思差不多。
   可是,蓝田在陕西省,杨伯雍种玉在今河北省玉田县,两者相隔几千里,是怎么扯到一起的呢?因为在秦岭北麓有一溪水名称蓝溪,盛产良玉。《长安志》中记载:“蓝田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亦名玉山。”可能是因为同样与玉有关,后人就把这“蓝田”和“种玉”两个合在一起使用了。
   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有一座桥,叫“蓝桥”,这座桥可大有来头,前面我们将过“尾生抱柱”的故事,那个为了等秋水伊人而抱着桥柱子不肯走、最后被淹死的大傻帽尾生,当时抱的就是蓝桥的柱子。
   如果你没专门研究过玉器,你会发现玉器店里价格万八千的玉饰,和路边卖的十块钱三个的好像没太大区别。科技的进步和人性的狡诈相的紧密结合,让人真假难辨,而我们在抱怨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同时,自己是否始终坚守着如玉的道德准则?书中自有颜如玉,心中自有玉如颜。守心如玉,讨个老婆有何难?
  
  ———————————————————————————————————————
  第十二句 玉出昆冈(2)
  
  昆仑王母很生气:我与玉帝没关系!
  
   在神话传说中,玉帝是天上神界的最高统治者,王母是玉帝的妻子。这种观念在中国老百姓中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但是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玉帝和王母,谁也不认识谁,八杆子打不着。
   玉帝,就是玉皇大帝,是道教中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神界、人间、地府的全部大事小情,没有不归他管的,真是日理万机啊。后人考证说玉帝的原形是道教中的东王公,而东王公的原形是东汉时期的道教祖师张道陵,那么玉帝这个概念产生的时间,最早也应该在汉代。而王母呢?按照《山海经》、《瑞应图》、《尚书大传》等文献的记载,王母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两者简直相隔了千秋万代。
   玉帝是一些人躲在小黑屋里按照原形编造出来的,但王母不是。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王母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在距今三千至五千多年前,在我国西部存在过一个叫“西王母国”的牧业国度,疆域还不小,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之间的广阔地带。西王母古国当时的首都,可能就在今青海天峻县一带。
   《山海经》中说:“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说明西王母国就在昆仑山脉一带,从装束和举止上来看,活脱脱的土著形象嘛。
   《竹书纪年》中记载:“黄帝时西王母献白环,舜帝时又献之”,“尧,西王母献其白。”其他典籍中也有很多关于西王母国的记载,主要内容是西王母给中原政权献玉,反正咱昆仑山有的是这玩意。到了夏朝,王母嫌中原统治者不厚道,渐渐失去了和平共处的耐心,而以武力相威胁。看来在夏代的时候,西王母国已经具备了与夏朝分庭抗礼的实力。
   西王母国与在我国民间传说中的有西方女儿国可能是一回事,王母并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这个国家统治者的称谓,就像我国古代无论是姓刘的姓司马的,还是姓李的姓朱的,只要取得了统治者的地位,一律称为皇帝。女人能当老大,而且代代相传,说明西王母国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晋代人从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一本叫《穆天子传》的先秦古书,不知道是谁写的,有人认为它是晋人的伪造的。这本书中记载了周穆王西巡的故事:
   周穆王十七年,天子乘八匹骏马(就是徐悲鸿的“八骏图”中画的那八匹马)拉的车西巡昆仑,会见了西王母国首领王母,受到了隆重而热情的接待,王母在“瑶池”设盛宴给周穆王接风。瑶池,据考证就是今天帕米尔高原阿克陶境内的喀拉库勒湖,附近盛产美玉。
   在宴会上,周穆王与王母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双方在关系到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中原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之间水乳交融的现状表示满意,并一致认为应该珍惜相互之间的深厚情谊,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会谈结束后,王母舍不得让周穆王走,就唱了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咦?放错碟了,换碟!
   王母唱的是:“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毋死,尚能复来?”(歌词大意: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之间有山坳/走万水啊过千山/尊贵的客人来到我身边/多年以后你是否还能保持康健/再次来到我这里旅游观光?)
   周穆王也有点乐不思蜀,当场也唱了一首歌:“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留下来陪你每个春夏秋冬……”,呵呵,对不起,和你预料的一样,又放错碟了。
   周穆王唱的是:“于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歌词大意是:我要回中原去/治理好全国各地/老百姓的幸福记心间/然后再来你这边/估计时间不会久/三年之后我就往这边走)
   后来周穆王有没有如约而来呢?没有记载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写道:“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样看来,周穆王爽约了。
   即使周穆王来了,也可能找不到王母了,西周时期西王母国正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当时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王母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国家元首,可能很快王母的统治地位就被男人取代了。
   实际上,周穆王这次西巡,并不是为了出访西王母国,而是为了征讨戎狄,开疆扩土。此后西王母国便在中国历史上悄悄消失了。
   后来王母就被人们尊为王母娘娘,成了神仙,并给她安排了个蟠桃园,后羿还从她老人家那里讨过一颗不死仙丹呢。人们是怎样把一个母系氏族的首领培养成神仙的呢?这个过程和东王公成为玉帝一样,很难说清楚了。
   中国人总是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故事,既然有“东王公”又有“西王母”,何不撮合撮合玉成此事呢?于是也不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直接替玉帝和王母到民政局登了记,成为合法夫妻。包办婚姻不光害人,连神仙也不放过。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