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珍望故乡: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3:20:53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1 19:47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2 17:24  冲突与融合:儒家伦理文明三原色(1)
  
   下面不得不介绍一下《千字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为什么是不得不呢?因为那是一个血腥的、混乱的时代,说起来全是眼泪啊。为了简捷易懂,仅仅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入手进行一点点片面的解读吧。
   先讲点貌似有学问的知识吧。
   在工业革命之前,全人类文明进程的阶段划分大致如下:
   首先是神话时代五大文明:爱琴文明(地中海周边)、两河文明(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核心,“美索不达米亚”就是两河之间的意思,也就是现在饱经战乱的伊拉克一带)、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这个文明最先消失了)、哈拉巴文明(古印度)、夏商周文明(就是我们伟大的老祖宗亲自开创的文明)。
   其次是英雄时代的四大文明。除了消失的埃及文明外,其他四大文明在面对雅利安等游牧民族的冲击下气喘吁吁地传承了下来:希腊罗马文明、波斯文明、古印度文明、秦汉文明(秦汉是朝代名不是演员名噢!)
   最后是宗教时代的四大文明。面对匈奴人和亚欧草原游牧民族的大入侵,四大文明再度幸存了下来,但存在形态已经发生本质变化,四大宗教或伦理价值体系已经确立: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印度教文明、儒家伦理文明。
   同志们,终于讲到关键了:“儒家伦理文明”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基。但我们文明的发展过程和其他文明一样,不是一帆风顺的,文明内部及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伴随着文明发展的全过程。文明内部,主要是体现在儒家和道家;文明之间,主要是儒家伦理文明和佛教文明。
   唉,本来不想说这些臭氧层子,但是没办法,要讲《千字文》产生的历史背景,儒、道、佛的冲突与融合是不能回避的,只好硬着头皮抓紧时间慢慢说吧。
   东汉时候,佛教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有一天汉明帝梦见金人,,可能是为了圆梦吧,就派郎中蔡谙等十八人去天竺国出使,算是去了一趟古印度比较大的城市旅旅游。这一去可这是大开眼界:天竺人穿的衣服不用缝,更没有缝隙。为什么呢?因为天竺天气太热,人们穿衣服只要拿一块遮羞布一围就行了,根本不用裁剪,估计也没有裁缝这个行当。成语“天衣无缝”就来源于此。
   快乐的旅程很快结束了。在回洛阳的时候顺便带了点天竺国的土特产:几个天竺僧人和一些经书。也有人说蔡谙等人根本就没到天竺,只是到了西域的大月氏国,正好碰见带着经书的天竺僧人,就给带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的是什么经书呢?
   金庸迷们可能十分熟悉,这些经书就是《四十二章经》。
   为了宏扬国际主义精神,安置好远来的和尚与经书,朝廷出资在洛阳建了一座寺院。因为是经书白马驮来的,寺院就命名为白马寺。
  但当时佛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可能还是语言障碍,对于天竺僧人的“胡说八道”(此成语原意确实如此,源于西汉时中原人对西域胡人语言的不理解),基本听不懂。
   到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失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不到一点光明,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佛陀身上。统治阶级一看,佛教可是个好东西,广大人民群众自从信了它,腰不酸了,背不疼了,造反也没劲了,于是政府开始明里暗里支持佛教的传播,此后出家人才慢慢多了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鼎盛时期。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教的矛盾冲突也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书生、道士、和尚一样,分别亮出金笔、拂尘、禅杖,随时都会绞在一起乱打一通。不过,三教的斗争的主导思想是“要文斗不要武斗”,主要是以辩论的方式决定胜负,大家都是文明人嘛。只有在辩论急眼的时候,才偶尔会撕掉文明的面罩老拳相见。但文斗的结果有时候更惨烈,比如著名的“三武灭佛”,无数寺庙被焚烧、无数僧人惨遭杀害。
   如果你在两晋时代作官,如果有人说你是个“清官”,绝对不是什么赞誉之词。当时清谈之风盛行,所谓“清官”,就是除了清谈其他什么事都不去干的官。而当时的僧徒也以谈玄论道的方式来宣扬佛理。因此佛与道两教为了共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相互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随着佛教的日益发展,信徒越来越多,寺院等产业也丰厚起来,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了主要以儒家伦理为主导思想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儒佛之争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大举进攻。像两个国家之间开战一样,儒佛之争也必须找一个借口,也可以说导火索或切入点什么的,说白了就是得为点什么,关公战秦琼还得问一句“你在唐来我在汉,我俩打仗为哪般”,不能什么平白无故就直接短兵相接进行肉搏。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3 16:19  冲突与融合:儒家伦理文明三原色(2)
  
   东晋时儒佛之争的导火索就是礼制问题。晋成帝时,僧人觐见皇上,不跪不拜,顶多也就施个佛礼,因为佛教主张的是众生平等,这与儒家的“君为臣纲”及相应的繁缛礼节是格格不入的。主政的儒家大臣时虞冰看不下去了,心想你和尚比我多条胳膊还是少条腿啊,见了皇上都不用下跪,心里极端不平衡,于是纠集了一堆儒家大臣,围绕着“和尚见皇上是否应该跪拜”的辩题,跟僧人展开了激烈辩论。经过一辩二辩三辩的单独发言、自由辩论和四辩的总结陈词,结果还是没有辩过对方辩友。到桓玄篡晋的时候,又提出同样的辩题,最后还是没辩过和尚。最后,经过大赛评委裁定:这次交锋,正方儒家失败,反方佛家胜利。
   就在周兴嗣所生活的时代稍早一点的时候,宋齐年间,道教见儒教败下阵来,于是挺身而出,和佛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双方斗争的方式并不光彩,跟小孩打架互相骂娘一样,而且其基础都是建立在谣言之上的。
   道教以西晋道士王浮胡编乱造的《老子化胡经》(就是前面在解释“杜撰”过程中提到的那个)和刘宋末年道士顾欢杜撰的《夷夏论》为理论依据,说佛教实际上是老子西度流沙后到印度创立的,是道教的儿孙辈。
   佛教也不示弱,同样搬出谣言来进行反击,顺便连儒家也捎上,说佛教的尊者菩萨三人来到中国,化身为老子、孔子和颜回,道教和儒家都是佛教的儿孙辈。
   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最后也没辩出个黑白来。杜撰对谣言,半斤八两,谁也没有十足的胜算,但还是佛教占了上风。
   转眼到了梁武帝时代。梁武帝是个“和稀泥”高手,他主张三教同源,大家都是一家人,恩恩爱爱的一家人,不要再争了,和和睦睦过日子吧。
   当然,屁股决定脑袋,梁武帝是从皇帝的角度出发,看到三教都具有教导人们安于现状不要反抗的共同特点,才有这个主张的。但在塑造顺民的实践中,他慢慢发现,还是佛教最适用,于是开始大兴佛教,并逐渐痴迷。为了表示自己对佛教毫无保留的笃信,梁武帝把自己的住宅贡献出来,取名光宅寺,并让周兴嗣撰写《光宅寺碑》。估计是周兴嗣写的不错,得到了皇上的赞赏,为后来《千字文》的光荣诞生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还不算完,梁武帝为了表示对佛教的虔诚,先后四次亲自舍身当“寺奴”,躲到同泰寺里不肯出来。皇上不出来,可急坏了大臣,通过和尚问皇上怎样才能出来,和尚手指一捻,意思是说你拿银子啊。于是大臣门三番四次地从国库里拿出大量银子把皇上赎回来。
  同泰寺,原址位于南京市城北鸡笼山右,后面濒临玄武湖,东面正对紫金山,简直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真是个好地方。现在这里也是一座寺庙,叫鸡鸣寺。应该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了吧。
  
   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儒、道、佛三教在互相攻击的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阶级友情,特别是在梁武帝高超的“和稀泥”手法下,三教相互吸收对手的思想和观点,呈现出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原色。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可以算得上梁武帝佛学导师的傅翕大士(大士,是佛教对菩萨一词意译的简称),作为中国禅宗开山鼻祖级的人物,他经常以“道冠僧衣儒履”的打扮招摇过市,表现出衣以道学为首要、以佛法为中心、以儒学为基础的中国禅宗主旨,简直是一场流动的“三教合一”行为艺术表演。
   《千字文》诞生的年代,应该是梁武帝正埋头苦干、兴高采烈地致力于“和稀泥”的时候,但周兴嗣在《千字文》中严格地秉承了儒家的思想,并没有迎合梁武帝营造的“三教合一、偏重佛教”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中丝毫没有涉及佛教思想,稍有一点道教思想也是被儒家吸收和认同、或本身就是儒道相通的内容。联系到当时社会自上而下的尚道崇佛的大环境,,《千字文》的出现也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仍以儒学为根基的主流思想,对儒家来说,起到了拨开浮躁、正本清源的作用。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16 09:17  苇管窥佛:千丈悬崖能撒手,不知谁是个中人(1)
  
   接下来的这段内容,主要说说《千字文》中只字未提的佛教相关内容,再不说后面没机会了。加上这段内容,也不知道是在锦上添花,还是在画蛇添足。
   大凡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正常成长起来而最后皈依佛门的,有两种人居多,一种是悲情人士,历经苦难、饱经风雨,从而看破红尘,期待从佛教中寻求解脱的,这种信众在佛教中差不多是最多的。另一种是成功人士,虽有波折,但最终得偿所愿,达到追求的彼岸,却发现彼岸的风景不过如此,从而内心失落,期待从佛教中再度寻找人生真谛的,比如弘一法师李叔同,还有不久前的李娜、陈晓旭等。本人不才,也曾因一点点挫折而心灰意冷,开始参禅悟道求超脱,因而对佛教教义也略知一二,了解一些禅宗公案。但这东西太哲学,研究起来太损伤脑细胞,加上没有天分和缘分,很快放弃了。
   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会发现,总有看不见的手,强行把甲和乙分开,把乙和丙牵到一起,使人不得不在这悲欢离合中安于恩怨相缠的命运。生命就是这样身不由己,在放不下过去的同时又要盘算如何把握未来,更加让人无所适从。
   如果所有幸福可以信手拈来,那快乐对于我们或许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就这么一个谁都明白的简单道理,却没有人愿意从容接受。宁静源于孤独,暗淡孕育星光,平淡催生梦想。有人虚拟了一个月光宝盒的故事,赚取了数以吨计的年轻人的眼泪。
   但实际上,现实不容假设,时间不能重来。执着的人就是因为时间的一维性而难以想通,进而皈依佛门。
   想起电影《一轮明月》中李叔同出家一幕: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李叔同的日本妻子雪子:“叔同——”李叔同:“请叫我弘一”。雪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啥也不说了,眼泪话哗哗地。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如果在一个黎明或黄昏、在一个温暖或凄冷的时刻,你站在日夜守侯的窗前,想着被天使带走的春天,或许你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啊,真是错综复杂、乱七八糟!”那么我要恭喜你:等你到了六十岁,可以研究《易经》了。
   按《易经》中的精神进行预测,所谓八卦中前六挂都是有吉在内,而第七挂游魂卦和第八挂归魂卦都是凶挂,故称“乱七八糟”;而“错挂”和“综挂”的变化最多,所以说“错综复杂”。这两个成语都源于《易经》。
   为什么说要到六十岁以后才能研究《易经》呢?这是孔老夫子说的,可能是因为担心对哲学和未来知道的越多思想越消极。作为儒家哲学经典著作,《易经》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在后面还将继续探究。
  
   现在回到佛教的一些问题上来。
   由于本人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并不是佛教信徒,所以说的不一定对。为了避免出太多错,我只说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佛教的宗派。
   在传入中国后,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渐衰落了,而中国佛教则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到《千字文》诞生时期(时刻不能忘了我们的主角),也就是梁武帝年间,中国佛教已经发展为四个宗派:
   净土宗,是东晋时期慧远法师创立,以印度马鸣、龙树、世亲菩萨为宗师,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修证法门;
   成实宗,是西域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于东晋年间创建(这位高僧大概就是金庸《天龙八部》中鸠摩的祖先吧)。
   三论宗,也是鸠摩罗什亲自创立的佛教宗派。
   禅宗,是达摩菩提在梁武帝年间不远万里从印度带来的佛教宗派,印度宗师就是那位“拈花微笑”的迦叶尊者,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除了上述宗派外,在从梁以后到唐朝,又有律宗、天台宗、俱舍宗、化严宗、法相宗、密宗等六个宗派。
   佛教十个宗派中,影响力不一,其中净土宗和禅宗影响最大,分别占据着北方和南方的佛教阵地。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阿弥陀佛。
   不了解佛教的人也知道,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与佛教关联上了。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念呢?
   在佛教里,如来是佛的统称,所有的佛都叫如来,而且佛不光叫如来,还有九个名号,如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世尊,等等。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教主,即娑婆世界教主。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为什么叫做娑婆世界呢?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 娑婆世界也就是堪忍世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就是于不堪忍受、要奋起反抗的世界,但佛教是不主张反抗的。佛经说:娑婆世界垢秽不平,此中众生苦难逼身, 堪能忍受,不肯出离,故而得“堪忍”之名。由此判断,“堪忍”大概相当于“还能凑合着勉强忍受”的意思。
   在佛教认为宇宙有三千大千世界,除了娑婆世界还有无数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个佛在主持工作。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兼导师。
  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除了娑婆世界,还有东西两个世界,在东方净琉璃世界,主持工作的佛是药师佛,而西方极乐世界中主持工作的佛,就是阿弥陀佛。在那个极乐世界,还有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共称为西方三圣。
   有人问了,为什么佛教信众都向往去西方极乐世界而不去东方琉璃世界呢?
   琉璃世界和极乐世界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个说生,一个说死;一个当生既能受益,一个死后往生极乐净土。而且去琉璃世界不如去极乐世界容易。就拿时下来说吧,生了病想去医院看看,必须拿大把银子出来,如果没有,那就等着去西方极乐世界吧。所以相比之下,还是去西方极乐世界简单方便,不用交通工具接送,到时候自然就去了,比坐飞机都快。所以,念“药师佛”不如念“阿弥陀佛”。
   在《西游记》最后一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的末尾,唐僧师徒修成正果,众人念佛:“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一共念了六十三个佛,离“三千大千世界”的佛总数还差很远。第九个是“阿弥陀佛”,第十个是“无量寿佛”。而实际上,“阿弥陀佛”与“无量寿佛”是同一个佛。不知道是为了强调,还是作者根本没弄清楚,这得问吴承恩老先生自己了。
   “阿弥陀佛”的梵文是“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之意。据说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有关,总称“无量光佛”,第十三种与寿命方面有关,称“无量寿佛”。“南无”是梵文的音译,有“向某某致敬”之意。“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语解释就是:“向敬爱的阿弥陀佛致敬!”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念阿弥陀佛是净土宗修行的法门。净土宗认为,日念阿弥陀佛一千遍,可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西方净土,因而称净土宗。禅宗以禅定为修行的法门,也可以念佛的,“念自佛”,就是念什么佛自己定,只要达到“观现前一念之心,而顿入明心见性之境”,念什么佛都无所谓。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