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意象的古诗: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1:25:31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6-06 08:15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6-08 15:59  第十七句 海咸河淡(1)
  
  海,河流会聚之处。《说文》里时这样解释的:“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如我们经常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这个意思。这句话出自《论语》,说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有两个哥哥,分别叫向趔、向巢,哥俩准备在宋国造反,司马牛说你们别整那些没用的,跟对抗政府是没有出路的,但是那哥俩吃了秤砣铁了心了,根本不听这一套。司马牛很伤心,就和同学子夏说:“人家都有兄弟,就我没有!跟独生子似的!”子夏安慰他说:常言说的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只要你尊重别人避免过失,谦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海”还引指容量大,比如:小时候吃饭用的大海碗;我写的东西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海涵;现在所说的“大忽悠”,实际上就是夸海口。还引指数量多,如:“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变得有情谊……”;平时我们形容什么东西多,就会说“海了去了!”
  听评书时,讲到两军对垒,描述出场大将的相貌,经常会说:“剑眉虎目,海下长髯飘洒胸前……” 这里的“海”就是指大嘴巴。
  咸,这句里时指一种味道,人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俗话说:“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含盐的东西味道就是咸的,含量越多越咸,含量越少越淡。但“咸”这个字本来是“杀”的意思,“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长嘴的器官,就是脑袋,拿大斧子砍脑袋不就是杀嘛!后来这个意思基本没了,而是用来表示“全部”。
  盐打哪儿咸?打海里咸呗。《汉书 晁错传》中说:“煮海为盐。”要煮海,得要多大个锅啊?这里的海指海水。
  河,这个字没什么好解释的,只是要说一点,河的本意就是指黄河。《说文》中说:“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淡,与咸相对,指味道不浓,含盐少,引指浅、薄,含某种成分少,或不热心,如淡酒、淡妆浓抹、冷淡。更深的一层意思指无关紧要、无聊,如:母鸡屁股栓绳——扯淡(蛋);老太太不认识电灯泡——闲扯淡(线扯蛋)。
  这句的意思是:海水是咸,河水是淡的。——就这么简单吗?就这么简单,好文章也不一定字字精彩、句句深刻,这句只是在说一种客观存在。
  
  精卫无穷填海心
  
  “精卫填海”是一个成语,说精卫这种鸟不停地衔来小石子,决心填平大海,原比喻深仇大恨,你好毒你好毒,我一定要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这个成语源于《山海经 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读“笑”音)。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大意是:在长着很多柘树的发鸠山上,有一种鸟,除了脑袋是花的、嘴巴是白的、爪子是红的之外,长相和乌鸦差不多,这就是精卫,其叫声和它的名称差不多。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泳,不小心淹死了,就变成了精卫鸟,对大海怀有刻骨的仇恨,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要看好自己的小孩,不要让小孩自己到海里游泳。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添枝加叶,改变成神话,相当于把一部电影改成三十集电视剧。精卫这种鸟也被叫做“冤禽”。因为监护人失职而导致未成年人丧命,确实有点冤。
  发鸠山,位于山西省长子县西,海拔为一千六百多米,据说山势雄伟壮观,山顶云遮雾罩,翠奔绿涌,像仙境一般。《山海经》的上面一段记载,造福了发鸠山当地人民,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古往今来,发鸠山一带修建了很多精卫鸟有关的庙宇,在东边山脚下就有一座泉神庙,后改为灵湫庙,规模宏大,造型别致,传说是炎帝为纪念其女儿所修建的。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晋代诗人陶渊明读了《山海经》中的这一段之后,在其读书笔记《读山海经》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把小小的精卫鸟与顶天立地的宇宙巨人刑天相提并论,这种悲壮千百年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当然也有个别人骂傻帽的。有一位很哲人的网友说过:“你写的文章与尾声抱柱、精卫填海等故事一样,不会让所有人都觉得好,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说得太狠了,有点过。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香港发表演讲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总理说:“我不多加解释,只把最后两句说一下,就作为我的祝愿,让我们同胞们以杜鹃啼血之情,热爱我们香港,热爱祖国吧!以精卫填海之心去建设香港,去建设祖国吧!”
  这首诗名叫《赠梁任父同年》。从总理引用过之后,很多人都记住了这首诗。但是,有人就因为读错了这首诗而当众出丑。本来,一般人读不出来也无所谓,而且当时这首诗是用小篆体写的,特别难认,但这位读错的人是我国最著名学府的校长。
  2005年5月11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清华大学演讲。清华大学校长向宋楚瑜夫妇赠送纪念品:一幅篆字书法作品,写的就是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校长把诗念了一遍,这一念就出错了:“侉”念成“分”,“力”念成“云”,“无”字辨认了好半天才认出来。
  一个普通人犯点小错误不算什么,但一个知名人士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其校长的身份和那种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能看到的场合,于是引起大家的热议。
  我只想说两个字:宽容。谁能不有点小失误呢?偶尔出现一点小失误是无伤大雅的,只要用一点点小智慧、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就可以化解尴尬。可惜的是,当时的现场没有人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精卫填海力量太薄弱了,填到现在都好几千年了还没见到什么成果,真急人啊!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急了,想用自己去填海,人的躯体总比一粒小石子大吧?
  这个人就是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
  鲁仲连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忽悠,能用一番话使敌军后退,更绝的是能把人活活给忽悠死!
  公元前260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七年、赵孝成王六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将廉颇坚守不出,进行战略防御,秦军有劲没处使,急得直挠墙,有火没处发,急得直骂娘。后来秦国丞相应侯范睢运用反间计,使赵王用赵括取代廉颇指挥战争,结果长平一战,赵军大败,四十余万赵国士卒被秦将白起用欺骗的手段活埋了,只释放了年纪尚小的二百四十名士兵。赵国上下笼罩在恐慌之中。秦军乘胜追击,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国却三心二意,救援的部队驻扎在汤阴不敢进兵,同时派新垣衍来劝说赵王屈服,尊秦王为帝。
  在这个赵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鲁仲连先生终于出手——不,是出嘴了。他找到新垣衍,用鲜活具体的事例、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道理,指出了尊秦为帝的弊端,使原本不愿意见鲁仲连的新垣衍心服口服,不敢再提尊秦王为帝,而秦将听说这事,全军后退五十里。此后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赵国之围得解。
  平原君私下里就想了:鲁仲连人家一个齐国人来帮助赵国解围,怎么也得为点什么吧?无利不起早嘛,而且齐国的老祖宗姜太公在《太公兵法》里也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于是他就准备给鲁仲连一个官当当,鲁仲连说不干,当官怕腐败,平原君又送他千金作为酬谢,鲁仲连说不要,拿钱怕被抢。最后鲁仲连说:“做好事不留名才是真正的见义勇为,如果要回报,那是生意人的行径,我可不是生意人。”权利和金钱的糖衣炮弹都没能打倒鲁仲连,高人啊!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二十多年之后,燕国采取闪电战的方式,一口气夺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危机时刻,齐国的田单挺身而出,在即墨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随后收复了齐国大部分国土。不过,在收复聊城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攻打聊城一年多,士卒死伤惨重,就是攻不下来。把田单给急坏了,就问守城的燕国将领,说你那么玩命守城有什么好处啊?燕将说:有人在燕王面前说我的坏话,我要是回燕国就会被杀掉,索性我就在沙家浜扎下去了。田单说你别占着我们齐国的城池啊,要不我给你找座山,你上去当齐天大圣都行,把聊城还给我吧,别让我费劲了。燕将说:你要我就给你,那我多没面子啊?有种你打进来啊!
  攻城还在继续,但仍是没有进展。这时候鲁仲连先生来了,跟田单说:你不要攻城了,在错误的道路上,就算你跑得再快也没有用。看我的吧,只要写一封信,保证把燕将给忽悠死。于是鲁仲连就写了一封《遗燕将书》,系在箭上射进城去。
  燕将看了鲁仲连的信,哭了好几天。想要回归燕国,怕被杀掉;想要投降齐国,觉得自己杀死和俘虏的齐人太多了,恐怕投降之后也没好果子吃。最后长叹说:“与其让别人杀死,不如自绝于人民。”然后就自杀了。聊城大乱,田单很轻松就搞掂聊城,然后向齐王报告,说鲁仲连立大功了,齐王想让鲁仲连当官,又赏赐钱财。鲁仲连心想你们怎么都会搞这一套啊,人除了当官发财,就没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了吗?俗!真俗!“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就是说我与其富贵而屈身侍奉于人,还不如贫贱而轻视世俗放任自己的心志。最后鲁仲连自己跑到海边隐居起来。
  鲁仲连在劝说新垣衍不要尊秦为帝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意思是:如果秦王无所忌惮地称帝并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跳进东海里淹死,我可不愿意当秦国的顺民。
  于是就产生了“鲁连蹈海”这一成语,表示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和伟大情操。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留学日本前写的一首诗中就用了这个典故:“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005年4月29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他祖父在日本统治台湾时期的一封信里写的“鲁连蹈海,义不帝秦”,某著名网站在记录连战演讲时竟把这八个字写成“乳连到海,一步嫡亲”。真不愧是搞新闻的,虽然历史知识差了点,但是人家联想猜测和胡编滥造的水平,那真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啊!
  至于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鲁仲连是否还在世,史书上就没有记载了。我大胆估计,如果他还活着,以他的个性一定会跳海自杀。古代这么有个性的人不多啊,不像现在,男人想要潇洒,女人想要漂亮,不男不女的要个性,所以有个性的人越来越多了。
  胸有成竹、舌灿莲花的鲁仲连身上具备的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淡薄名利、追求自由的高尚品格为后人所敬佩和赞美,但是,真正能达到他那种境界的人太罕见了,也太难了,如果大家对统治阶级不满意就去蹈海,那精卫可乐坏了,因为那样的话填海的进程会大大加快,两千多年来,东海可能已经被填满了。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6-11 21:45  第十七句 海咸河淡(2)
  
  人间咸淡谁掌控?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实际上就是一件事:填饱肚子。
  为了填饱肚子这一人类永恒的目标,人们辛苦奔波着。元代杂剧《刘行首》中说:“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明朝文学家唐伯虎在《除夕口占》中写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好惨啊,大过年的,吃没的吃,喝没的喝,看着人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自己只好饿着肚子跑到寺里看梅花,物质生活不行,咱用精神生活来弥补嘛。
  作为必要的生活物资之一,食用盐自古至今在世界各国基本都是政府垄断的物资,在历史上盐税曾是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盐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有人会觉得奇怪:盐来自海水,海水有的是,盐可以从中提取,要多少就有多少,现在一斤上好食用盐也就一块钱吧,至于那么重要吗?
  盐是百味之基,虽然我国的饮食习惯基本是“北咸南淡”这样一个布局,但这只是一个盐的用量问题,人一点也不摄入盐份是不行的。在古代,人们的饮食相对比较单调,调味也基本靠盐,不像现在,味精鸡精蘑菇精、花椒大料十三香,五花八门,到处都有,所以古代的盐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冶盐技术等因素限制,再加上统治阶级的高盐税,盐卖到老百姓手里时价格就会很高,成了老百姓奢侈的必需品,不买不行,多贵也得买,实在没钱买不起盐,就清汤寡水煮面条,凑合着吃吧。苏东坡在《山村诗》中就写到了这种状况:“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孔老夫子听了韶乐之后非常兴奋,说韶乐真是太好听了,比什么乡村、摇滚、圆舞曲好听一万倍,听得我味觉和听觉混乱,三个月尝不出肉的味道,还以为是在吃地瓜呢;山里的老百姓也是好久吃东西没有味道了,但不是听音乐听的,而是因为买不起盐而没盐吃,嘴里都淡出鸟来了,很快就会出现白毛女了。
  老百姓吃盐困难,那么广大盐业工作者不会缺盐了吧?未必。前面提过,旧时有童谣说“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当奶妈的卖儿郎,淘金老汉一辈子穷得慌”,实际上,盐业生产者倒不一定因为没有盐而喝淡汤,可能只有盐吃而买不起其他生活物资,而卖盐的盐贩如果没有被官府捉到或干脆买通官府,其利润是相当丰厚的。
  清代的吴嘉纪写了一首《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这首诗平淡而真实地反映出盐民的异常艰苦的劳动场景。
  苦点累点无所谓,只要能赚钱养家活口就认了,谁让咱是普通劳动人民呢,但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也很难实现。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曾担任过盐场的监督官,他饱含着对盐民的同情写下了一首《煮海歌》,由于盐民实在是苦大愁深冤如海,所以这首诗也写得比较长: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何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流成卤。卤农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为雪。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货充糇粮;称入官中充微值,一缗往往十缗偿。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期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盐民艰辛地煮盐,而官府把盐的收购价格订得很低,还远远不够成本呢,同时官租私租层层剥削,到头来不光什么都没剩下,而且还要赔本,越来越穷了。
  有人又问了:盐民辛苦劳累结果没钱赚,而盐价格又虚高得厉害,那么中间的差价都被哪些王八蛋赚去了呢?答案请看下面这首诗: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愿盐商千斛舶。大农课盐折秋毫,凡民不敢争锥刀;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末进士杨维桢。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曾请杨维桢到京城议订各种仪礼法典,事成后请归,朱元璋命百官于京城西门外设宴欢送,归后不久逝世。这首诗主要写人无论是当官还是发财,都不如贩盐。官府课盐税一分钱都不能少,一般老百姓谁敢和官府砍价啊?盐商虽然出身不好,但人家有钱啊,其财富简直可以与豪门望族相比。埒,本来指矮墙,这里是“等同”之意。诗中可以看出,政府和盐商所获暴利,全部来源于老百姓的腰包。
  历史上很多与盐有关的名人典故,如某盐号曾请人撰写一幅对联,上联是:“胶鬲生涯,桓宽名论”,下联是:“夷吾煮海,傅说和羹”。围观的老百姓一看,都说这个盐号真奇怪啊,对联写得根本找不着辙、对不上牙,和盐一点关系都没有。
  实际上此联中的四个典故都是与盐有关的,而这四个典故有三个在《孟子 告子章句下》中说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接下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胶鬲是商朝人,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盐贩子,后投奔周文王,然后打入商纣集团内部,玩了个无间道,进行策反工作,协助周武王完成大业;桓宽是汉人,公元前81年,桓宽作为作为记录员参加了一次会议,会议记录整理出来后就是著名的《盐铁论》;夷吾就是管仲,齐桓公时为相,在任期间为发展齐国经济,大力发展盐业,并首创盐业政府专营;傅说是商朝武丁王中兴时期的名相,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盐的迫切需求,用版筑的方法修建了运盐道路,还用盐和梅调和鼎鼐制作出鲜美的饮食。下联说的这两位我们在后面的“桓公匡合”、“说感武丁”两句中还会细讲。
  胶鬲与管仲,作为第一个盐商和食盐专营的创始人,与海盐生产的创始人夙沙氏一起,被誉为“盐宗”,旧时泰州祭祀盐宗的庙里供奉的就是这三位老哥。
  这几位都是历史上隶属于统治阶级阵营的所谓“正面”人物,更有“反面”人物出身于盐业的,最有名的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旧唐书》中说:“黄巢,曹州冤句人,本以贩盐为事。”《 新唐书 逆臣下》中记载:“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
  黄巢,山东曹州人,祖祖辈辈的传家本领就是贩盐。盐业是由政府垄断经营,所以盐贩子们只能偷偷摸摸贩私盐,虽然也赚了大把的银子,但也是提心掉胆,说不准哪天被逮个现行就两手抱脑袋——完(玩)蛋了。于是黄巢就准备改行,想读书考功名,只要有了政治地位,就可以光明正大贩私盐了。读书读到“稍通书记”,自我感觉良好,就去长安赶考。考试结果一公布,黄巢发现自己落第了,非常不满,就写下了一首题为《不第后赋菊》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从这首诗的文采来看,黄巢的文学素养的确是一般化,马马虎虎,难怪榜上无名,但诗中表现的气势可真是非同小可。后来黄巢与另一个盐贩子王仙之造反,杀到长安,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覆灭。一千多年以后,有一部名导演加名演员加大把钞票打造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横空出世,人们满怀期待地走进电影院,但走出来的时候,除了一些波霸宫女之外,好像没什么值得记忆的内容了。
  盐掌控着人间饮食的咸淡,而古代是统治阶级和盐贩子掌控着盐。如果你不满,敬请来造反。造反的成本太大了,黄巢不是反了吗?但他只取得了短暂的胜利,当了两年多皇帝就兵败自杀(也有人说是他杀),劳动成果被朱温窃取了,还不如继续贩私盐呢,只要小心点不被逮到,至少不愁吃不愁穿,还能有个善终。
  “咸”和“淡”不仅形容是盐分多少的,也用来表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或观点,如俗语“咸吃萝卜淡操心”,意思是人家吃咸萝卜,你担心他齁死,指爱管闲事的人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在那里瞎操心、帮倒忙。所以,不该管的事不管,管不了的事别管,管好你自己对关心你的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人生的咸淡是谁在掌控呢?自己?别人?还是命运?
  台湾的综艺节目里,会搞几个人来,一起吃同样的东西,其中有一个人吃到了难吃的,如咸的、辣的、苦的,让大家猜是谁吃到了。很少有人能猜对。吃到什么味道的东西,你自己不说也不表现出来,谁知道呢?生活的滋味也一样,是咸是淡,别人看不出来,只有自己体会。饥饿的时候,一碗稀粥加一碟咸菜就是人间美味。有时候,咸点淡点都无所谓,只要你能很好地搭配。
  在雨中停下来流泪,你会知道:咸的是泪水,淡的是雨水。当雨水和泪水都干了之后,你抬起头来,会看见晴空,除了忘记咸淡继续前行,你没有选择。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