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咒语 豆瓣: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3:05:38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29 16:53  
第十四句 珠称夜光(2)
  
  做点善事,终归是好的
  
   历史上最有名的夜明珠,要数隋珠了。
   隋珠的故事,在《淮南子》、《搜神记》、《水经注》中均有记载,说的是东周时期隋国(在今湖北一带)的老大隋侯,有一次出去玩,看见路边有一条大蛇,吓得赶紧跑,手下人说老大别怕,这条蛇受伤了!隋侯回来一看,果然,蛇身中部皮肤断裂了。手下人说:老大,我们把它弄回去吃了吧,估计要比鳝鱼的味道好。隋侯说:你以为我们是连果子狸都敢吃的广东人啊?这条蛇这么大,可能是个灵异之物,我们帮帮它吧。于是让人给蛇敷药,蛇慢慢爬走了。过了一年多,这条蛇衔了一颗明珠来报答他。明珠的直径足有一寸,纯白色,夜间能发出月亮一样光,就被叫做“隋侯珠”,或“灵蛇珠”,又叫“明月珠”。
   “隋侯得到了一颗夜明珠!”这个消息像接吻一样,从一张嘴传到另一张嘴。经过社会各界的炒作,隋珠很快出了名,各诸侯国都以得到它为荣、以失去它为耻。“隋侯之珠”也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卓越的才华。据说后来这颗珠子被秦始皇得到了,秦始皇就像眼下炒股的人对待手里的股票一样,死了也不卖,最后用来陪葬了。什么时候时机成熟,我们国家开始挖秦始皇陵,就能知道这颗珠子的庐山真面目了——如果没有被盗墓贼偷走的话。
   有个成语叫“蛇雀之报”,是说报恩的。“蛇”说的就是上面这个故事,“雀”的故事见于《后汉书 杨震传》中李贤引《续齐谐记》做的注,说杨震的老爸杨宝小的时候,看见一只黄雀被老鹰抓了一下,身受重伤,掉到树下,动弹不得。蚂蚁一看,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真是太好了,招呼了几万名同事,冲过来吃鸟。杨宝一看,把黄雀捡起来,拿回家好吃好喝养着。养了一百多天,黄雀养好伤就飞走了。杨宝心想这个没良心的,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当天晚上,有个黄衣童子出现了,对杨宝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感谢你的救助。”拿出四个白玉环送给杨宝,还说:“它可保佑你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行为像这白玉环一样洁白无暇。”果然,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都官至太尉,而且品行端正,为后人所传诵、羡慕并嫉妒。
   还有“结草衔环”这个成语,也是指感恩报德。“衔环”的故事刚刚说完了,“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说公元前594年,那是一个秋天,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大打出手,杀得难分难解。杜回是个大力士,魏颗渐渐招架不住,三十六计走为上,转身跑吧,杜回就在后面追。追着追着,杜回被一个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了脚,这位大力士站立不稳,摔了个狗抢屎、倒栽葱、嘴啃泥,当场被俘,魏颗大获全胜。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应该给你父亲陪葬的那个女子的父亲,今天来报恩了!原来,魏颗的老爹魏武子有个爱妾,魏武子生病的时候嘱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然后就翘辫子了。魏颗没有把老爹的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上面三个被成语穿成糖葫芦的故事,都是讲做善事有善报、做好人有好报的,这也是古人一直在宣扬和努力维护的社会基本道德准则。
   好人一定有好报吗?未必。例子多的是,比如《三国演义》里说,曹操刺董卓未果,,反而把宝刀给丢了,逃命到吕伯奢家,听见后厨有磨刀声,就怀疑吕伯奢要杀他,于是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把吕家八口人都杀了,结果看到后厨捆着一头猪,原来人家磨刀是要杀猪的,老曹把自己当猪了。但老曹没有歉疚之感,而是出去把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给杀了,而且还按照猪的逻辑说了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位倒霉的吕伯奢,曾经和曹操老爹结拜为兄弟,结果被兄弟的儿子灭了门。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但就现在的状况来看,非人的人好像不在少数,那些制造和贩卖黑心棉、毒大米的人、那些置矿工生死于不顾的矿主、包括那位害得我们卖不起药看不起病的、刚刚被判死刑的国家药监局原局长在内的贪官污吏…… 相比之下,坚持“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原则的人反而显得高尚了许多,虽然他们不利人,但至少也不害人。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用现在话讲就是:越没钱越大方,越有钱越抠门。看看我们社会上的富人们吧,都忙着捞更多的钱,也有少数几个热心慈善事业的,但每次捐点钱都要大张旗鼓宣传一番,目的也是为了打广告,赚更多的钱,真正老老实实、不声不响、一心一意做善事的有钱人凤毛麟角,只有像我等无产阶级,潜意识中还残存些许纯粹做善事的愿望,穷大方嘛。
   但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我就曾因为做了一次小小的善事而受到小小的打击,在我本来就不太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阴影。
   那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去坐火车出差。在北京站前广场上,一个穿着简朴、长相老实的中年妇女小心翼翼的出现在面前,问我能不能给几块钱打个电话,我说凭什么给你啊?她说她是一个外地来京的老师,钱包被小偷偷了,想打个电话让家里给汇点钱来。我拿出一百块人民币给她,说够买张回家的票吗?她说:“够了谢谢啊你真是个好人把你的姓名地址写给我吧我回去就还钱……”我说:“停停停,不用说了,我忙着呢。”然后就走了。可是走了不远我觉得有点不对,回头看看,那个女的还在那站着,又拦住一个人问要钱。原来是个骗子!我气坏了,冲过去揪住她的挎包(因为我的一百块在里面)说:“你这个骗子,跟我见警察去!”那个骗子一看露馅了,猛地拽过挎包,夺路而逃,我就追,没想到骗子跑得还挺快,但再快没我快,人家都叫我“神行太保赛刘翔”。眼看要抓住她了,谁知她突然一回手朝我扔暗器,我一躲,她就朝地铁里跑去了。不过我也不想追了,因为地铁里可能有她的同伙,更重要的是,她朝我扔的暗器,是我给的那一百块人民币。
   当你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地段闲逛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斜刺里杀出一个浑身脏兮兮、拖着长鼻涕的小孩,死死抱住你的腿,你不给钱小孩就不放手,还可能往你衣服上蹭鼻涕,无可奈何,你多少得出点血。后来有人告诉我一个对付这种情况的妙招,大家可以试试看,保证小孩不向你要钱了,而且扭头跑掉。这个妙招很简单,就是抓住小孩说:你跟我走吧。小孩马上就会跑掉,如果你抓住不放,旁边就会有大人冲出来把小孩抢走。利用这种方式赚钱,那些大人真是缺了八辈子大德了。
   虽然受过小小的打击,但遇到真正有困难的人,我还是会力所能及地帮一把,给流浪者一点饮食,给乞讨者几枚硬币,给公车上的老弱病残孕让个座,给迷路的人领个道,这些小事情还是应该做的。五代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说:“善不为名,而名随之,名不为禄,而禄从之。”我们做一点点小善事,不会带来、也不希望带来什么名禄,只是出于人类起码的同情恻隐之心。如果我们都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只能使这个社会更加冷漠。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5-29 16:54  第十四句 珠称夜光(2)
  
  做点善事,终归是好的
  
   历史上最有名的夜明珠,要数隋珠了。
   隋珠的故事,在《淮南子》、《搜神记》、《水经注》中均有记载,说的是东周时期隋国(在今湖北一带)的老大隋侯,有一次出去玩,看见路边有一条大蛇,吓得赶紧跑,手下人说老大别怕,这条蛇受伤了!隋侯回来一看,果然,蛇身中部皮肤断裂了。手下人说:老大,我们把它弄回去吃了吧,估计要比鳝鱼的味道好。隋侯说:你以为我们是连果子狸都敢吃的广东人啊?这条蛇这么大,可能是个灵异之物,我们帮帮它吧。于是让人给蛇敷药,蛇慢慢爬走了。过了一年多,这条蛇衔了一颗明珠来报答他。明珠的直径足有一寸,纯白色,夜间能发出月亮一样光,就被叫做“隋侯珠”,或“灵蛇珠”,又叫“明月珠”。
   “隋侯得到了一颗夜明珠!”这个消息像接吻一样,从一张嘴传到另一张嘴。经过社会各界的炒作,隋珠很快出了名,各诸侯国都以得到它为荣、以失去它为耻。“隋侯之珠”也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卓越的才华。据说后来这颗珠子被秦始皇得到了,秦始皇就像眼下炒股的人对待手里的股票一样,死了也不卖,最后用来陪葬了。什么时候时机成熟,我们国家开始挖秦始皇陵,就能知道这颗珠子的庐山真面目了——如果没有被盗墓贼偷走的话。
   有个成语叫“蛇雀之报”,是说报恩的。“蛇”说的就是上面这个故事,“雀”的故事见于《后汉书 杨震传》中李贤引《续齐谐记》做的注,说杨震的老爸杨宝小的时候,看见一只黄雀被老鹰抓了一下,身受重伤,掉到树下,动弹不得。蚂蚁一看,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真是太好了,招呼了几万名同事,冲过来吃鸟。杨宝一看,把黄雀捡起来,拿回家好吃好喝养着。养了一百多天,黄雀养好伤就飞走了。杨宝心想这个没良心的,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当天晚上,有个黄衣童子出现了,对杨宝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感谢你的救助。”拿出四个白玉环送给杨宝,还说:“它可保佑你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行为像这白玉环一样洁白无暇。”果然,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都官至太尉,而且品行端正,为后人所传诵、羡慕并嫉妒。
   还有“结草衔环”这个成语,也是指感恩报德。“衔环”的故事刚刚说完了,“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说公元前594年,那是一个秋天,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大打出手,杀得难分难解。杜回是个大力士,魏颗渐渐招架不住,三十六计走为上,转身跑吧,杜回就在后面追。追着追着,杜回被一个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了脚,这位大力士站立不稳,摔了个狗抢屎、倒栽葱、嘴啃泥,当场被俘,魏颗大获全胜。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应该给你父亲陪葬的那个女子的父亲,今天来报恩了!原来,魏颗的老爹魏武子有个爱妾,魏武子生病的时候嘱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然后就翘辫子了。魏颗没有把老爹的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上面三个被成语穿成糖葫芦的故事,都是讲做善事有善报、做好人有好报的,这也是古人一直在宣扬和努力维护的社会基本道德准则。
   好人一定有好报吗?未必。例子多的是,比如《三国演义》里说,曹操刺董卓未果,,反而把宝刀给丢了,逃命到吕伯奢家,听见后厨有磨刀声,就怀疑吕伯奢要杀他,于是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把吕家八口人都杀了,结果看到后厨捆着一头猪,原来人家磨刀是要杀猪的,老曹把自己当猪了。但老曹没有歉疚之感,而是出去把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给杀了,而且还按照猪的逻辑说了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位倒霉的吕伯奢,曾经和曹操老爹结拜为兄弟,结果被兄弟的儿子灭了门。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但就现在的状况来看,非人的人好像不在少数,那些制造和贩卖黑心棉、毒大米的人、那些置矿工生死于不顾的矿主、包括那位害得我们卖不起药看不起病的、刚刚被判死刑的国家药监局原局长在内的贪官污吏…… 相比之下,坚持“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原则的人反而显得高尚了许多,虽然他们不利人,但至少也不害人。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用现在话讲就是:越没钱越大方,越有钱越抠门。看看我们社会上的富人们吧,都忙着捞更多的钱,也有少数几个热心慈善事业的,但每次捐点钱都要大张旗鼓宣传一番,目的也是为了打广告,赚更多的钱,真正老老实实、不声不响、一心一意做善事的有钱人凤毛麟角,只有像我等无产阶级,潜意识中还残存些许纯粹做善事的愿望,穷大方嘛。
   但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我就曾因为做了一次小小的善事而受到小小的打击,在我本来就不太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阴影。
   那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去坐火车出差。在北京站前广场上,一个穿着简朴、长相老实的中年妇女小心翼翼的出现在面前,问我能不能给几块钱打个电话,我说凭什么给你啊?她说她是一个外地来京的老师,钱包被小偷偷了,想打个电话让家里给汇点钱来。我拿出一百块人民币给她,说够买张回家的票吗?她说:“够了谢谢啊你真是个好人把你的姓名地址写给我吧我回去就还钱……”我说:“停停停,不用说了,我忙着呢。”然后就走了。可是走了不远我觉得有点不对,回头看看,那个女的还在那站着,又拦住一个人问要钱。原来是个骗子!我气坏了,冲过去揪住她的挎包(因为我的一百块在里面)说:“你这个骗子,跟我见警察去!”那个骗子一看露馅了,猛地拽过挎包,夺路而逃,我就追,没想到骗子跑得还挺快,但再快没我快,人家都叫我“神行太保赛刘翔”。眼看要抓住她了,谁知她突然一回手朝我扔暗器,我一躲,她就朝地铁里跑去了。不过我也不想追了,因为地铁里可能有她的同伙,更重要的是,她朝我扔的暗器,是我给的那一百块人民币。
   当你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地段闲逛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斜刺里杀出一个浑身脏兮兮、拖着长鼻涕的小孩,死死抱住你的腿,你不给钱小孩就不放手,还可能往你衣服上蹭鼻涕,无可奈何,你多少得出点血。后来有人告诉我一个对付这种情况的妙招,大家可以试试看,保证小孩不向你要钱了,而且扭头跑掉。这个妙招很简单,就是抓住小孩说:你跟我走吧。小孩马上就会跑掉,如果你抓住不放,旁边就会有大人冲出来把小孩抢走。利用这种方式赚钱,那些大人真是缺了八辈子大德了。
   虽然受过小小的打击,但遇到真正有困难的人,我还是会力所能及地帮一把,给流浪者一点饮食,给乞讨者几枚硬币,给公车上的老弱病残孕让个座,给迷路的人领个道,这些小事情还是应该做的。五代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说:“善不为名,而名随之,名不为禄,而禄从之。”我们做一点点小善事,不会带来、也不希望带来什么名禄,只是出于人类起码的同情恻隐之心。如果我们都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只能使这个社会更加冷漠。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