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慕容晓晓: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1:50:49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页码: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08 09:38  曾经经典为何变成陌生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启蒙读物曾发生多次变化,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领会领导意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
   从现有文献记载来看,自汉代至今2000多年的时间里,使用时间最长的启蒙读物有两篇文章,一篇是自汉代开始之唐初使用的《急就章》,使用了大约六七百年时间;另一篇就是《千字文》,从隋唐时期开始逐渐取代了《急就章》的位置,一直到民国时期,大约用了一千三百年。
   《急就章》的作者是史游。如果没有《急就章》,史游这个名字就会像发生矿难之后矿井里的工人一样,被历史的灰尘所掩埋,想挖都挖不出来。因为《急就章》的存在,我们从《汉书•艺文志》中挖到史游的一丁点信息:“《急就》一篇。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黄门令,可能大概差不多应该是个宦官。一提到宦官,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祸国殃民的坏蛋、阴险凶恶的小人、残缺不全的变态,如王振、刘谨、魏忠贤、李莲英等等。实际上,宦官里也是好人多,更不乏有才华有特长的,最典型的就是蔡伦、郑和。宦官祸国归根到底是体制性原因,主要责任应该由皇帝或实际掌权者(如慈禧)来负。这个问题与时下的腐败现象有那么一点相似。
   《急就章》一共有2144个。如果不进行高深的学术研究,这些字你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够用了。但《急就章》并不是古代的《新华字典》,它不是单纯地分门别类编排汉字,而是把字都组成有意义的句子,寓教于意。另外,《急就章》是一篇“仕途必读”的文章,其全部内容都与吏事相关,就是教人如何当官的。所针对的是在科举制度产生之前的“举孝廉”等选士制度下的阅读群体,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实用性,也是那时侯广大人民群众读书认字、为人处世、居家旅游的必备好书。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皇帝及王公贵族的喜好,《千字文》已经风靡天下。后来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急就章》中所教的招数已经不灵了,从形式到内容,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天下想当官的读书人赶紧寻找替代品。《千字文》因深受统治阶级高层的喜爱,加之其华丽清靡优美顺畅的文字、紧扣儒家道德伦理劝戒的主题,理所当然地成为首选替代品。归根到底,还是孔夫子那句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直到民国年间,科举制度已被废除多年,《千字文》才逐渐退出了启蒙读物的历史舞台。启蒙读物的更替兴衰,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文化领域中最明显的反映。
   新中国成立之后,《千字文》没有在课本中出现过。系统化的启蒙教育无疑是社会的进步的,但就文化延续和文明传承的角度来看,《千字文》的从启蒙教育中消失,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否定,是一种巨大的遗憾。时至而今,还没有哪一篇启蒙教育课文能够望《千字文》的项背。《小猫钓鱼》行吗?《小蝌蚪找妈妈》行吗?此类启蒙童话与《千字文》相比,可能更适合儿童理解和接受,至少不会再出现“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的窝工状况,可以节省时间接受更多的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启蒙教育,但从文明传承和终生受益的角度来看,这些童话与《千字文》相比,简直是潘长江去吻郑海霞、邓亚萍去喂姚明,根本够不着嘴,因为《千字文》不仅是识字教育的捷径,而且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明事的韵文,其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文中着力宣扬的道德观念曾经长时间地作为指导全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中华文明的基本构架,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是根深蒂固,融入骨髓。
   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能背出《千字文》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了。中国古代教育偏重伦理道德教诲,缺乏对自然、社会的深入探求精神,导致国人创新精神不足,科学技术发展缓慢,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另外,反对“填鸭式”、“灌输型”的启蒙教育的人认为儿童在不明白文章意思的情况下强制其背诵经典文章是徒劳无功、而且会限制儿童个性发展的。这就是反对用《千字文》等优秀文言作品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事实和理论依据。
   但是,就个人感觉而言,小时侯背下来的诗词歌赋到现在都是随口说来毫不费力,而那些成年之后努力记下的东西,或成了残缺不全的记忆碎片,或已经随着经年累月的饮食消化得无影无踪,或当时就根本没记住。所以“灌输型”的启蒙教育并非一无是处,该用的时候还要用,现在启蒙教育的问题是给儿童灌输的东西太多造成消化不良。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完美的,关键看你如何去灵活运用。
   按照现代教育有关理论,教育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过程,促进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是教育的目的之一,那么道德教育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道德教育是统一和规范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为数不多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更是如此。《千字文》作为一部千百年来广泛传播的启蒙读物,作为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近乎完美结合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令我们欣喜和不安的是,一些公立和私立学校正采取变通的做法悄悄地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重新纳入启蒙教育的具体操作中去。欣喜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可能引起更多孩子的兴趣,民族性的国学复兴有望,中国人精神文明的历史断裂带可能被渐渐弥合;不安的是现在的教育体制下,传统儒家思想的道德训诫能否被接纳、能否实现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道德导向和谐相处、会不会像“孟母堂”一样被关门闭户掩柴扉。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4-09 12:50  杜撰亦或真实:《千字文》是怎样炼成的
  
   再次声明:开头的两个剧本是本人根据一些历史记载杜撰的,全当演义,不可轻信。其实读什么书都是这样,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说到这里,不得不对“杜撰” 这个名词的来历进行探究。
   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及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这样解释杜撰的来历:五代时的一个宰相,名叫杜光庭,当时正是道教和佛教思想冲突得比较厉害的时候,杜光庭是个道教的人,对佛教很不屑,为了表达他的不屑,就根据佛经的义理,写了很多道经,其中有一部叫作《老子化胡经》,说老子骑着五色神牛从函谷关西渡流沙,先唐玄奘近千年到了印度,托生成了释迦牟尼。因此,后世对于没有事实根据而胡凑的著作,叫作“杜撰”。
   但实际上《老子化胡经》并不是杜光庭写的,真正的作者是西晋道士王浮,那岂不应该是“王撰”?
   宋代王懋《野客丛书》 中给出了另一种书法:“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曰杜撰。然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假耳。如言自酿薄酒曰杜酒。此正与杜撰说。”
   北宋文莹(有人说是僧人,也有人说是隐者)在《湘山野录》中说:“盛度撰张知白道碑,石中立。急问之曰,谁撰。盛率对曰,度撰。对讫方悟,满堂大笑。盛度在杜默前。则知杜撰之说,其来久矣。”
   宋代沈作喆在《寓简》就有“杜田、杜园”之说:“汉田何善《易》,言《易》者本田何。何以齐诸田徙杜陵,号‘杜田生’。今之俚谚谓白撰无所本者为‘杜田’,或曰‘杜园’者,语转而然也。”
   清代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说:南朝梁陶弘景弟子杜道士,不甚识字,作文往往贻误后人,因此有“杜撰“之说。
   有人烦了,说你列举了这么一大堆,文不文白不白的,到底也没说清哪个是“杜撰”的确切来历。在下愚昧,还真是搞不清,但是我给大家提供的是选择确认的机会。如果我认为其中某个说法是对的,您可能会举起板砖说:“那种说法你都能认同,真是弱智!”所以我把这些说法列举在此,由大家见仁见智去吧。
   实际上,教育也是这个道理,老师教你东西,认不认同、学不学在你,比如《千字文》中列举了儒家道德的种种行为准则,但是不是读过它的人都按照做了呢?当然没有,如果所有人真的照做了,世界早就大同了,还用的着费这牛劲去建设和谐社会?
   好了,我们从“杜撰”回到《千字文》。
   《千字文》到底是怎样写出来的呢?我不得不再次列举文献中的种种说法:
   《梁书•文学•周兴嗣传》载:周兴嗣为陈郡项人,善属文,梁时为员外散骑侍郎。梁武帝舍宅为光宅寺,周兴嗣撰《光宅寺碑》,受到梁武帝赏识,“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
   《梁史》:“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
   《太平广记》、《刘公嘉话录》中引用《尚书故实》中的说法:“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而有王右军者,人皆不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如此:梁武帝教诸位王子王孙书法,让殷铁石在王羲之的墨迹中,拓出一千个字不重复,每字一张纸,没有顺序的杂乱放在一起。武帝召见周兴嗣说:“你很有才思,请为我将它们有顺序的编在一起,还要上韵。”周兴嗣一个晚上就将这一个个字按上韵的规则编缀在一起,殚精竭智,一夜的工夫鬓发全都累白了。武帝重重地奖赏了他。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千字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和考证。这位著名的学究长篇大论唧唧歪歪说了一通,我也懒得去翻译成白话,好在不是太难懂:
   《千字文》原有二本。《梁书•周兴嗣传》曰:“高祖以三桥旧宅为光宅寺,敕兴嗣与陆亻垂制碑。及成,俱奏,高祖用兴嗣所制者,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之。”《萧子范传》曰:“子范除大司马南平王户曹属从事中郎,使制《千字文》,其辞甚美,命记室蔡注释之。”《日唐书•经籍志》:“《千字文》一卷,萧子范撰;又一卷,周兴嗣撰。”是兴嗣所次者一千字文,而子范所制者又一千字文也。乃《隋书•经籍志》云:“《千字文》一卷,梁给事郎周兴嗣撰;《千字文》一卷,梁国子祭酒萧子云注。”《梁书》本传谓子范作之,而蔡为之注释;今以为子云注。子云乃子范之弟,则异矣。《宋史•李至传》言:“《千字文》乃梁武帝得钟繇书破碑千馀字,命周兴嗣次韵而成。”本传以为王羲之,而此又以为钟繇,则又异矣。《隋书》、《旧唐书》志又有《演千字文》五卷,不着何人作。《淳化帖》有汉章帝书百馀字,皆周兴嗣《千字文》中语。《东观馀论》曰:“此书非章帝,然亦前代人作,但录书者集成千字中语耳。欧阳公疑以为汉时学书者多为此语,而后村刘氏遂谓《千字文》非梁人作,误矣。”黄鲁直跋章草《千字文》曰:“章草言可以通章奏耳,非章帝书也。”
   外国人也凑过热闹。一九二五年,法国人伯希和根据敦煌藏《杂抄》,着书《千字文考》,认定钟繇撰写过《千字文》,但对于向来富于想象的洋人,特别是意图染指我国传统文化的洋人,其观点是很难为向来以严谨着称的中国史学界接受的。“我的东西,扔了也不许别人动!”这历来是中国人的一种潜在的狭隘观念。
   至于萧衍到底出于什么目的让周兴嗣做千字文,已经难有更多佐证,姑且信《尚书故实》吧。南怀瑾老先生在书他的书中说可能是周兴嗣犯了什么错误,好象还比较严重,萧衍为了惩罚他才让他一夜之内写好《千字文》,否则治罪。但我没有查到有关记载,或许是一种口头流传的说法?
   用不相同的字,又仅限于王羲之遗书中拓出的一千个字,还要使之成韵,这么变态的任务一个晚上完成,恐难真是太难太难了,可信度不高。中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太喜欢牵强附会,很多事都会有人故意制造传奇色彩,比如说每个当过皇帝的人出生都有异常的现象发生,什么其父母梦到龙啊、刮风下雨掉冰雹、天上星星闪地上放红光之类,自己骗自己,后来慢慢习惯成自然了,比如现在几乎所有旅游景点都会有一个传说在后面支撑着,神仙鬼怪老虎狗什么的,大家也都听惯了,虽然相信的人并不多,但也没有人去反驳、去揭露。这种不务实不诚信的做法非常不好。也许是后人为了赞扬周兴嗣过人智慧与出众的才华,才说一晚上就写成的吧。至于一夜白头的说法,也极有可能是为了突出创作之难、文章之美的一种善意“杜撰”吧。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前面所说吧:《千字文》就是《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的简化通用名。历史上钟繇、周兴嗣、萧子范可能都曾写有《千字文》,目前流传的于世的,应该是周兴嗣的《千字文》。前面说了一堆,实际上就是这几句话全都包括了。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2.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