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用盐水洗有用吗: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09:45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6-21 11:36  
2008年啊,除了中国足球什么都不正常,出版一事又生风波,郁闷的事,可怜的人(不是我)……

-  
  第八十五句 外受傅训(1)
  
  外,会意字,左边的“夕”指晚上,“卜”指占卜,占卜通常要在光线比较好的白天,在夜里占卜就表明边疆(外)有事。也有人认为,离家在外的时候需要找地方过夜,过去投宿比较不安全,没见古装影视作品中一到住店的时候肯定有事情发生吗?所以要卜问吉凶。
  古代妻子称呼丈夫,就用过“外子”一词,而丈夫称呼妻子,则是“内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称呼的呢?清代钱大昕在《恒言录》中说:“夫妇相称曰外内,晋、魏以前无之。”看来大概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这两个称呼表明了夫妻的职责分工:男主外,女主内。
  受,接受、忍受——在句里,可以解释为没有主观色彩的“接受”,但是我们平时却经常需要“忍受”。
  傅,本为辅佐之意,古时特指帝王的相或帝王、诸侯之子的老师,后来指教师、师傅。
  训,教导、教诲,《说文》解释为“说教也”。我们平时最烦说教了,更不想挨训,所以对这个字有好感的人可能不多。
  这句的意思简单明了:在外求学要乖乖听老师的训导。
  
  
  不要再来伤害我
  
  自古以来,让孩子接受教育就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谷梁传 昭公十九年》中就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羁贯,指孩童发髻样式。说适龄儿童如果不给找老师,那就是当爹的不对了。
  “师傅”一词,古时候是老师的通称,现在则变成了一个对多数男性都适用的大众化称谓,特别适用于修自行车的或修鞋子的等专业技术人员;与这个词同音的“师父”,原是对老师的尊称,意思是说老师就如同老爹一样,现在这个词几乎成了悟空、八戒和沙僧专用称呼。
  为什么老爹不能代替老师来对孩子实施教育呢?因为古代一个家庭的男主人并不比现在轻松,要出去赚钱养家,要服徭役兵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而且,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是交给老师这种专业技术人才比较放心。
  在古代的多数时期内,老师都是一份相当有地位的职业,颇受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尊重。《礼记 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老师理应受到尊敬,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传播。现在很多家庭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请家教,这种做法,在古代属于“非礼”行为。《礼记 曲礼》中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所以,你想求学,要去老师那里,而不能让老师来。《后汉书 儒林列传》中记载,东汉光武帝初年,会稽太守黄谠请包咸给自己的儿子当家教。“咸曰:礼有来学,而无往教。”人家不肯来,黄谠只好“遣子师之”。那么后来为什么很多老师主动上门给人家当家教呢?没办法啊,为了生存,非礼就非礼吧。
  当老师虽然牛气,但也不是一点风险也没有。《史记 商君列传》中载:“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商鞅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准备处理犯了法的太子,但是人家有个好爹,惹不起,只好收拾太子的两个师傅,一个割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字。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但凡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韩愈的这句名言,而当时我们都故意翻译成这样:“老师啊,就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东西!”——老师怎么能是东西呢?没错,我从小就觉得很多老师不是东西,而是施虐狂。那个时候,教育系统特别流行体罚,老师打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家长还会特意到学校嘱咐老师“关照”自己的孩子:“要是不好好学习,给我往死里打!”于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能知道老师是可以随便打人的职业,学生就是老师的出气筒,与教育无任何关系。能够赶上这个好时代,真是三生有幸啊!
  在白色恐怖的氛围中,班里的同学,除了校长的儿子之外,没有一个不被老师打过的,最为恐怖的一幕发生在小学一年级,老师让一个同学读生字,碰到了一个不认识的,乱读一气,老师生气地说:“蒙!”我那个可爱的同学以为老师给出了正确读音,非常响亮地读到:“蒙,瞎蒙的蒙!”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随手抄起个家伙就照着同学的脑袋就是一下。那时候冬天学校还用炉子取暖,老师抄起来的,竟是一把炉钩子,同学的脑袋被敲出了一个小窟窿,顿时鲜血如注。这下子他和老师可真蒙了,赶紧送医。好在那时候孩子没现在这么娇气,简单包扎之后回来继续上课,放学后老师送他回家,向家长说明情况,然后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磋商,家长表态说:“如果这孩子不好好学习,您就继续敲他的笨脑壳!”老师表示:“我努力将敲脑壳工作抓紧抓好,直到敲成蜂窝煤为止!”
  我不是校长的儿子,因而也免不了被修理。小学二年级时,因为我的作业本不符合老师要求的统一规格而被一通臭骂加推搡,我本着尊敬老师的原则,忍气吞声没有反抗。回到家里越想越生气,第二天就不肯去上学了。老师很负责地找上门来,和父母一起抓我去上学,我逃到菜窖里负隅顽抗,用向他们投掷土豆的方式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我战败被俘,但坚决不肯投降认输。敬爱的老师在付出了两只手被我抓得血淋淋的代价后,终于成功地把我拖回学校。多年以后,父母对我说,你应该感谢你的老师,否则你哪有今天?我一直觉得,在道理上我似乎应该对亲爱的老师感激涕零,但是在感情我仍对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耿耿于怀。
  上初中时,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的《义务教育法》已经实施,但是它的阳光并没有普照到我们这些可怜的学生身上,我们英雄的教师们也没有因此而收敛他们凶残的本性,反而针对我们的个头长大了一些这一特点,制定了更为严厉并且花样翻新的体罚措施:用板凳腿打后背,用竹条抽脸,按头撞墙,鼻子肚子脚尖三点靠墙站,……在种种恶毒的新手法轮番上阵的同时,还加上人格侮辱,比如老师在上课时逮到两个在偷偷下动物棋同学,于是老师从动物棋里找了几个棋子,用胶水粘在两人的脸上,然后让他们到门口罚站。您看,我们敬爱的人民教师是从来不缺乏创造力的!
  现在想想,我们确实荣幸,当年经历的那些以教育的名义实施的体罚,可能是空前的,因为古代老师没有那么多体罚措施。孔子骂过学生,但没有体罚过学生,他最为恼火的时候,莫过于《论语 先进》中的这段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说季氏比鲁国国君还富裕,而作为季氏家臣的冉友还继续给主人敛财,孔子当着学生的面放出狠话:“冉友已经不再是我的徒弟了,你们尽管宣布他的罪状进行遣责和声讨吧!”你看,孔子最生气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发动群众斗群众,自己不会亲自动手修理学生。当然,孔子的学生都老大不小了,他想动手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身子骨。
  在古代私塾里,面对一群生性顽皮的幼童,教书先生会拿一把戒尺进行适当的体罚,方式只有一种:打手板。戒尺扁平,手掌的肉又比较厚,打上去比较疼,但一般不会对造成什么伤害。相比之下,我们那个年代的体罚,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具有极大的伤害力。时至而今,国家明确禁止体罚二十多年了,但体罚学生的事情仍屡见不鲜,不信你随便翻翻报纸:“贵州一教师体罚20名学生 扇男生耳光致其耳聋”(2007年1月12日《贵州都市报》)“普法先进教师棍打八学生”(2007年9月13日《巢湖日报》)、“乌鲁木齐文博实验学校一老师棒打32名学生”(2008年4月7日《都市消费晨报》)、“女老师疑自己被取笑胸部大打学生”(2008年06月19日《华商报》)、“女教师失恋后用教鞭挨个揍学生 30多人被打”(2008年06月19日《大河报》)……不光小学和中学教师如此,连一贯温文尔雅的大学里教授也开始一展拳脚了:2008年元旦刚过,南北两所著名大学相继爆出猛料,南方某教授忽悠、侮辱、打骂、甚至飞脚踹学生;北方某教授则在自己的课堂上大骂未到堂学生,并锁门点名,与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唉,这年头,教师和教授都化身为“叫狮”和“叫兽”了。或许,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传统武术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做出贡献。
  为人师表的老师们为何如此不正常?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逐一探究,只能把责任笼统地归咎于教育体制,因为这个体制太厉害了,就拿现在的大学来说吧,吃进去的是我们大把的学费,吐出来的是找不到工作的百万大学毕业生,这种状况出现不是一年两年了,为什么有关方面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有识之士一语中的:千万不要把学校看成教育机构,因为它是彻头彻尾的盈利机构。
  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实施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大教育投资、千方百计地引进人才,结果,他创造了美国八年的长期经济繁荣并使美国高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克林顿在某次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教育是中国发展最短的一块木板。我相信,这位美国前总统说这话的时候,态度肯定要比在“拉链门”事件中面对莱温斯基的时候认真得多。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7-02 08:57  第八十六句 入奉母仪
  
  入,《说文》中解释为“内也”。《礼记 曲礼》中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意思是说,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首先去打听有关的民俗和禁忌,搞清楚状况,以免被人家胖揍一顿还不知道为啥。
  奉,《说文》中解释为“承也”,这句里指恭敬地接受,和上句中的“受”相近。
  母,《说文》认为“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乳子,就是给孩子喂奶,《苍颉篇》说得更具体:“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仪,指容止仪表。如果有人夸你仪表不凡,那你肯定是个帅哥或美女。西周时期,周宣王派仲山甫筑城于齐,尹吉甫作诗送行,这首诗就是《诗经》中的《烝民》,其中有这样几句:“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的:“仲山甫同志有美德,温和善良讲原则。仪态端庄好脸色,做事谨慎不出格。”
  这句的意思是: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
  
  
  香太太与臭太太
  
  前文说过,在周武王推翻殷商建立周朝之前,他们老姬家已经为改朝换代做了三代人的准备工作了,可以说是早有预谋。周太王古公亶父很有远见,发现孙子姬昌最有革命潜质,就让姬昌的老爹、自己的三儿子季历的儿子作为革命的接班人,季历死后传位给姬昌,姬昌再传给周武王姬发,经过这几代人的努力,革命终于成功了。
  周太王志向高远眼光毒辣,而他的接班人也没掉链子,都是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主,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啊!但是千万别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但是离开了孩子他娘照样玩不转!也许是老天相助,周朝开国之前的三代老一辈革命家都娶到了可以母仪天下的好老婆。
  周太王的老婆叫太姜——当然,古公亶父作为部族首领,可能不只一个老婆,但就太姜最为出色,《列女传》中说她“贞顺率导,靡有过失”、“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周太王遇到大事小情,都得回家和老婆商量,并非常重视老婆的意见。太姜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颇有建树,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三个儿子在思想上积极向圣人的标准靠拢。《史记 周本纪》中说:“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季历的大哥太伯和二哥仲雍一听这话,知道老爹想把位子通过弟弟季历传给侄子姬昌,为了不让老爹为难,哥俩主动离家出走了,让季历顺利接班。这次政权的顺利交接,太姜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她的教导,三个儿子就有可能为了争夺接班人的位子而自相残杀,哪还会有后来的周王朝?
  季历的老婆名叫太任,也就是周文王的老娘。《列女传》中说:“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 意思是说,太任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缺德事一件也不干。太任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她有效地实施了胎教。《列女传》中说,太任在怀孕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这么严格而谨慎的胎教,生出来的孩子肯定错不了吧?但是,小心了十个月,到了预产期那天还是出现了意外:“溲于豕牢,而生文王。”豕牢,就是厕所,据考证,古代猪圈和厕所是二合一的。就是说,太任在上厕所的时候,周文王不合时宜地诞生了——有这事吗?《列女传》连这么隐私的事情都知道,不是在乱编八卦吧?这事还真可能比较靠谱,因为《国语》中有这么一段可以佐证:“太任娠文王不变,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虽然出了点小意外,但是文王并没有被猪啃到,也没有影响胎教的效果:“文王生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 周文王一出生就很聪明,加上老娘教导有方,别人能举一反三都不错了,他能够举一反百,这是啥学习效率啊?如此杰出的人才可不能被埋没了啊,于是被确定为接班人。
  关于季历和儿子姬昌之间的政权交接,《史记》上的记载很简单:“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其实,季历不是正常死亡,而是被人搞死的,是谁干的呢?《竹书纪年》中说:“文丁杀季历。”文丁,商纣王的爷爷,《史记》上称“太丁”,他老爹就是那位“射天”(用皮囊灌满血代表天,挂起来用箭射)的商王武乙,后来武乙出去打猎被雷电击中而死,文丁继位。他为什么要杀季历呢?因为周人在季历的领导下,逐渐强大,为了解除周人对商王朝的威胁,文丁想收拾季历。一开始,文丁采取怀柔政策,封季历为“牧师”。这个“牧师”,可不是基督教里正式被批准为宣讲福音和执行教规的人,而是古代官名,掌管牧马之地,相当于地方伯长,有征伐诸侯的权力。季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四处征讨,扩充势力。有一次,文丁趁着季历来朝廷献捷的机会把他囚禁起来,季历就这样死在商都朝歌。
  老爹被弄死了,姬昌时刻想着报仇,但时机还没成熟,就一边发展实力一边等机会,而这时候的商王朝也没有彻底消灭周人的把握,大家就僵持着。老这么冷战也不是回事啊,于是,在文丁死后,他的儿子、纣王的老爹帝乙决定采取点措施政策来缓和矛盾: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西伯姬昌。
  有人可能会问了:你在胡说吧,有这回事吗?正史中确实没有相关记载,但是史学家们还是找到了证据。证据之一:《易经》中“泰卦”的爻辞中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归,指女子出嫁,我们已在“率宾归王”一句中说过。证据之二:《诗经》中有一首叙事诗《大明》,其中有这样一段:“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翻译过来,大致是这样:“大邦之女多娇艳,好比仙女来下凡。纳下聘礼定吉祥,文王迎亲渭水边。聚集船只做桥梁,婚礼隆重人人欢。”这位仙女一样美丽的新娘就是周文王的老婆、周武王的亲娘太姒。
  当然,“帝乙归妹”作为史学问题有很多争议,比如有学者认为太姒来自有莘氏,是夏王启的后裔,与商帝乙没有关系。但是,帝乙把有莘氏部族首领的女儿太姒和周人首领姬昌撮合在一起,也一样是可以缓和矛盾啊!而且,作为商王朝统制者的帝乙,就不能先认太姒做干妹子然后再嫁给姬昌吗?
  放下史学的争论不管,反正太姒是嫁过来了。过门之后,太姒深入学习了长辈的母仪之德,以太姜、太任为榜样,勤劳肯干,恪守妇道。《诗经》中的《思齐》是这样描述太姒的:“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太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包括周武王在内的十个亲生儿子和其他百十个非亲生儿子做出了表率,力争让他们人人能作为、个个有出息。
  太姜、太任、太姒合称“三太”,后人仰慕他们的懿德,就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称,希望广大已婚妇女以这三位贤妻良母的为榜样,把母仪发扬光大。“太太”这一个写起来简洁方便、读起来口齿留香的称呼就是这样产生的。
  “太太”这一称呼真的是这样来的吗?不一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一称呼来自正史。正史中有“太太”这一称呼的,只有一位,她就是汉哀帝的奶奶,史书上称为“孝元傅昭仪”,与“周室三太”相比,这位“太太”有点“臭”。
  傅昭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昭仪”称号的嫔妃,和她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孝元冯昭仪”,她们俩位,都是汉元帝的宠妃。《汉书 外戚传》载,汉元帝对这两位妃子宠爱有加,而这二人的肚子也争气,一人给皇帝生了个大胖小子,分别是定陶恭王刘康、中山孝王刘兴。皇帝很高兴,脑袋一热想封她俩为太后,但仔细一琢磨,不对啊,太后应该是皇帝的妈,现在我是皇帝,要是封她们为太后,老婆就变成老母了,这不整差辈儿了吗?于是,汉元帝就自创了“昭仪”这个称号,意思是“彰显美好的仪态”,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上欲殊之于后宫,以二人皆有子为王,上尚在,未得称太后,乃更号曰昭仪。”)
  汉元帝很喜欢傅昭仪生的儿子刘康,甚至想让他当太子,但是迫于舆论压力,最终还是立了王皇后(王莽的姑姑)生的儿子刘骜为太子了。汉元帝死后,刘骜继位,就是汉成帝。傅昭仪没了靠山,只好和儿子刘康回到封地,称定陶太后。十年后,刘康死了,其子刘欣代位为王。刘欣是由傅太后从小带大的,对奶奶的感情比对他生母丁姬还深。
  荒淫昏庸的汉成帝没有儿子,就想在宗室内部选一个接班人,傅太后抓住机会,重礼贿赂成帝宠爱的赵昭仪和皇舅王根,通过一系列的暗箱操作,刘欣最终被选为太子。两年后,汉成帝死在美女赵合德怀中,十九岁的刘欣当了皇帝,是为汉哀帝。
  汉哀帝一上台,马上就有拍马屁的大臣跳出来,说您得给您亲妈和亲奶奶一个合适的封号啊!由于其他大臣的反对,加上汉哀帝刚当上皇帝,屁股还没坐热乎呢,也不好做得太过火,封号的事就放下来了。一年之后,汉哀帝当皇上已经当出经验了,就下诏尊母亲丁姬为“帝太后”、奶奶傅昭仪为“帝太太后”(后改为“皇太太后”)。这是“太太”这个词首次在汉语中出现。
  有人可能会问:皇帝的母亲和奶奶不是应该称“太后”和“太皇太后”吗?没错,问题是汉哀帝这个皇帝是过继的,汉成帝死后,其亲老婆赵飞燕、亲妈王皇后自然而然就升格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了,为了区别开来,汉哀帝只好又造出这样两个绕口的称号。于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现象。
  傅昭仪成为“太太后”之后,日渐骄纵,对太皇太后也不尊重了,竟称之为“老太婆”。不过,从傅昭仪的角度想想也可以理解,元帝在的时候,你是皇后,我是昭仪,相当于老婆和二奶的区别,成帝在的时候,你儿子是皇帝,我儿子是王,还是个早死的王,凭啥你非得压着我啊?现在我孙子当上皇帝了,终于轮到我扬眉吐气了!得意之余,又想起和她一起封为昭仪的中山孝王母冯太后,当年她凭啥和我平起平坐啊?于是找个罪名给她按上,令其自杀。同时,傅太后还让孙子给自己人封官,很快,傅氏、丁氏家族就有很多人当上了大官。
  在汉哀帝当上皇帝后的第六年,傅太后死了,一年之后,汉哀帝也死了,王莽掌握了朝政,开始了对傅太后的清算工作。他先把朝廷傅氏、丁氏家族的官员清理出去,哪来的哪回去、该干啥干啥去吧,然后剥夺了傅太后、丁太后的称号。几年后,王莽决定挖坟掘墓,取出陪葬的授封印信销毁掉,将两位太后改葬别处。但是,在挖掘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既发傅太后冢,崩压杀数百人;开丁姬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发生了这种怪事,仍然没有阻止王莽继续埋汰傅太后的决心,他以需要降一个规格进行安葬为由,让人打开了傅太后的棺材,结果棺材里散发出难闻的臭味。《汉书 外戚传》载:“既开傅太后棺,臭闻数里。”于是王莽追求的效果达到了,傅太后终于遗臭万年了。
  这些怪现象该怎么解释呢?其实,类似的现象不止这一例,如隋朝侯白在《旌异记》中记载:“盗发白茅冢,棺内大吼如雷,野雉悉雊。穿内火起,飞焰赫然,盗被烧死。”再如清徐珂《清稗类钞》中记载:“(焦四盗墓)及掘至丈余,陡闻崩裂声,自烟一缕。自穴口喷出,约炊许而尽。”这些古墓中冒烟起火的现象,如果不是为了阻止盗墓贼而设置的机关,就是有机物在封闭的环境中分解成可燃沼气所致。根据打开傅太后棺材之后“臭闻数里”这个状况,沼气的可能性比较大,丁姬棺材中也应该是沼气,而进行挖掘作业的时候,肯定有人手持火把来照明,沼气遇到明火,后果可想而知。
  据说,自傅太后之后,“太太”这个称谓逐渐在贵族妇女中推广起来了,还说明代规定中丞以上官员的老婆到了三十岁以上才能称太太,到了清朝,丫环仆人称呼女主人也用“太太”。清亡之后,“太太”这个称呼泛滥成灾,特别是有点学问的人,经常用它来称呼已婚女子,而那个时代,有学问的人多是海归,让人觉得这个称呼挺洋气,好像是个外来语。新中国成立后,“太太”这种很小资的称呼基本不用了,偶尔使用也是贬义居多,而改革开放后,小资逐渐成气候了,“太太”得以再度流行。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73.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