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大圣1996: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5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8:22:48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3-05 17:29  
         越来越觉得WORK是一件很让人苦恼的事情,占用了你全部上班和下班时间不说,还经常是费力不讨好,又不能不干,否则一家人都得会饿肚子,何况还有好几百万大学生因为不能WORK而着急上火呢!
  在此向大家表示歉意!或许不久之后就会恢复更新。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3-09 20:19  第一百二十六句 家给千兵
  
  家,在比较久远的古代,家畜是人们的重要财产,养在外面怕被人偷去、狼叼去,还是养在屋子里安全,于是房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的标志。这样做猪是安全了,却给人增加了危险:科学家研究发现,1918年世界范围的大流感就是猪流感病毒能侵入了人体细胞,而据推测,最初感染这种病毒的,可能是南亚某些在竹楼最底层养猪的住户。
  给,读“几”音,指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千,本指数目,这里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兵,上面的“斤”是短斧之类的武器,下面是“廾”指双手,本指兵器,这里指士卒。
  这句的意思是:皇帝赐给大臣很多家兵以示奖励。
  
  
  不能流通的钱币
  
  家兵,是地主豪强或官僚的私人武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兵的正式称呼为“部曲”——这个称呼看上去比较奇怪,其实源于汉代正规军编制的名称,大将军营下设有若干个“部”,每个“部”下又有若干个“曲”,所以“部曲”一词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军旅”。在西汉末年反对王莽的起义中,地方豪强以军事编制的方式将宗族、宾客、子弟等人组织起来,于是在中国历史首次出现了宾客的部曲化,形成了家兵早期的形态,但是汉代地主豪强的私人武装并不是常设和公开的形式。
  家兵合法化始于东汉末年,很多饱受战乱摧残的农民去世族大户那里寻求保护,进而成为成为豪门的家兵,他们作战时是部曲,平时是佃客。在正规军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家兵能够形成有效的力量补充。比如,东汉末年交阯一带叛乱——那个破地方总是不消停,直到今天还总是骚扰我们的西沙群岛——朝廷派朱俊去做交阯刺史,想办法稳定局势。叛军有万余人,而朱俊这边呢,“令过本郡简募家兵及所调,合五千人”,家兵和正规军加起来才五千。朱俊并没有被兵力上的劣势所吓倒,他先用宣传攻势动摇叛军军心,又把当地的兵力利用起来,不久就平定叛乱,因而被封为有一千五百户食邑的侯爵。
  三国时期东吴实行世袭领兵制度,使将领与士兵建立世代的隶属关系,而私有的家兵在此时也被合法化了。家兵虽然是私有的,但也得听从国家的召唤,皇帝可以把私人部曲收归国有,进行二次分配,比如派去打仗,比如赏赐功臣。
  “家给千兵”这种赏赐在私人部曲刚刚合法化不久的晋代颇为流行,据《晋书》中记载,得到“给千兵百骑”这种赏赐的皇族和功臣有十来位,比如司马泰、司马亮、卫瓘、陆晔等,都是权倾一时的人物。隋唐之后,私人部曲慢慢脱离的军事,转化为以经济依附关系为主的、地位更加地下的“贱口”。
  虽然历史上真正获得“家给千兵”这一殊荣的人并不多,但它还是被后世作为大权在握、荣华富贵的一种象征。辽代有一种铜钱,正面是“家给千兵”四字,背面是一匹马和一个“追”字,这样的钱是干什么的呢?
  我们知道,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功能,而这枚辽代货币却不具备上述任何一种功能,因为它是厌胜钱(厌,古时通“压”)。厌胜钱虽然也叫钱,但除了长的和钱差不多之外,再没有钱的任何特征。这种钱产生于迷信思想,其发明人是王莽。《汉书 王莽传》载:“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铜为之,若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说王莽铸造了一个大号铜钱,想用这个玩意来压制和战胜与敌对势力。铸好之后,王莽还让专人背负着大铜钱跟在自己屁股后头,连睡觉的时候都得把大铜钱放在床边。
  王莽造厌胜钱的理论依据是类似于巫术的“厌胜法”,古代术士认为可以运用此法制服他们想要制服的人和物。但是,这枚大号铜钱没有压制住敌人,却把王莽手下人给害苦了:“铸斗日,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愚昧啊!还是人家大诗人杜甫明白事,他在《石犀行》中写道:“自古虽有压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说自古就有厌胜法,但却无法改变江水向东流这一事实。虽然但凡有点智商的人就不信这种没谱的事,不过避邪祈福的心态是每个人都有的,于是在王莽发明厌胜钱之后,民间也开始跟风,纷纷铸造和佩戴厌胜钱,逐渐形成一种民俗。到了明清两代,厌胜钱的铸造和流传达到了鼎盛时期,内容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按照厌胜钱的制作工艺,一般将其划分为镂空品和实体品两大种类,而实体品又分为七类,我们前面说的那枚“家给千兵”钱,属于实体品中的马钱。
  马钱从唐代开始就有铸造,因其一面铸有马形图案而得名。马钱在宋朝非常盛行,因为当时流行一种叫“打马格”的游戏,其普及程度就像今天的麻将。据说打马格游戏源于古代的打马球运动,也有人说是女词人李清照创造的。这种游戏具体怎么个玩法现在已经不知道了,只能从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中的记载了解个大概:“打马用铜或牙角为钱样,共五十四枚,上刻良马,布图四面,以骰子掷打之。”
  清代冯云鹏在 《金石索》中记载了马钱的四种类型:“騕裊马钱,两面如一,见于济宁 ;背曰马钱,两面如一,见于曲阜;飞黄马钱,背无文;渠黄马钱,一面画,一面字。” 騕褭,读“咬鸟”音,传说中的骏马名,据说这种马“日行五千里”,算起来平均时速达二百多公里,比一般的小汽车跑得都快;背曰,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又名乘黄这种马“状如狐,背上有角,寿千岁”,简直就是外星马;渠黄,传说给周穆王拉扯的八匹骏马之一,这匹马的速度更是难以置信,比騕褭还要快一倍,都超音速了。
  按此分类“家给千兵”马钱,应属于渠黄马钱了,如果在“打马格”中使用,它应该算级别比较高的一枚吧,差不多相当于象棋中的“相”或者“士”。这种马钱表达了人们对得到权势和富贵向往,拿到现在,相当与天我们幻想有一天自己发达了,能有官方派来的私人贴身保镖一样。
  俗世之人总是对权力和金钱趋之若鹜,而超脱的世外高人对此却看得很开,“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他在《无俗念》中写道:
  “迎今送古,叹春花秋月,年年如约。物换星移人事改,多少翻腾沦落。家给千兵,官封一品,得也无依托。光阴如电,百年随手偷却。有幸悟入玄门,擘开疑网,撞透真欢乐。白玉壶中祥瑞罩,一粒神丹挥霍。月下风前,天长地久,自在乘鸾鹤。人间虚梦,不堪回首重作。”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3-10 17:29  谢谢“马猴老师”指出的错误!
  最近状态奇差,不仅内容无趣,而且错误百出,希望大家海涵、指正。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3-12 00:19  第一百二十七句 高冠陪辇(1)
  
  这句的意思是:朝廷的大臣带着高高的帽子,陪着皇帝坐车出行。
  
  戴高乐
  
  冠,就是帽子,古人比较重视头部保护,就算你是个平民,也要把头包上,以免躲猫猫的时候头部撞墙而死;贵族则要戴上于其身份相符的帽子。古代的“帽”和“冠”是有一点点区别的,《晋书 舆服志》》中说:“帽名犹冠也,义取于蒙覆其首,其本纚也。” 纚,读“喜”音,指古代用来束发的布帛,这种简单的类似头巾的东西被叫做“帽”,而“冠”则主要是指那些有各种造型的帽子。
  从周代开始,帽子已经成为男性贵族服饰的标志,男人到了20岁时要举行冠礼,标志着此人已经成年。冠礼的仪式相当隆重且复杂,光帽子就得准备三顶,第一次加缁布冠,表示从此已有治人特权;第二次加白鹿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第三次加赤黑色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行了冠礼之后,帽子就成了日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出席一些公开场合的失火不戴帽子,就相当于在闹市裸奔,会被人喊非礼,你自己也会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韩非子》中说:“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只不过帽子掉了而已,又不是裤子掉了,齐桓公就惭愧得三天不敢见人,这说明戴冠不仅是礼制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贵族尊严的一种威仪。齐桓公还算开通的,帽子丢了只是躲起来惭愧一下,而有个人则把帽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个人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路。《史记》载:卫国发生内乱,已经六十多岁的子路没有选择逃走,而是扭头加入了战斗,负伤后被砍断了冠缨,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放下武器把冠缨系好,敌人乘机将其刺死。
  缨,是把帽子系在脖子上的带子,起固定帽子的作用。不过,脑袋上没头发的人,戴冠就会有些麻:秃头虽然有“不生虱子不长疮”的好处,但因为过于光滑,摩擦力太小,冠会滑下来,就算你把缨狠狠地系牢、勒到肉里去,冠也可能会歪在一边。王莽是一个秃头,他就遇到了这个麻烦。在王莽之前,汉元帝因额头上有突出的头发,就之前先用布裹着头,中间露出头发,然后再戴帽子,王莽则进一步改良,把头顶露出那一块也用布盖起来,然后再戴帽子。这样以来,帽子下面多了好几层布,增大了摩擦力,帽子就稳当多了。
  《汉书》上说王莽“好厚履高冠”,即喜欢穿厚鞋、戴高帽。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开始戴高帽了,他就是刚刚提到了齐桓公。《晋书》中记载:“桓公好高冠大带。秦灭齐,以其君冠赐谒者近臣。”这种帽子被命名为“高山冠”,高九寸。此后不知道经历了怎么个演变过程,高帽子成了大官的象征,官越大戴的帽子越高,或许因为“冠”和“官”同音的缘故吧。
  戴高帽也要分场合,在时刻准备战斗的场合你再戴高帽,就可能成为活靶子了,但是在汉代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皇宫殿门的守卫却都戴着很笨重高的帽子。这是为什么呢?为的是纪念一个人:樊哙。想当年在鸿门宴上,项羽想干掉刘邦,作为刘邦的小舅子,在帐外拿着铁盾的樊哙急了,想进去看看情况,但拿着武器进去肯定会被拦住,于是他撕开衣服,把铁盾包在衣服里面,往头上一顶,像戴个大帽子似的,混进帐内和项羽理论,帮助姐夫脱险。为了几年樊哙的丰功伟绩,后人模仿当时的样子做了一顶大帽子,专门给殿门守卫戴,这种帽子“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当面恭维奉承称为“戴高帽”,和“拍马屁”是一个意思。清代俞樾在《俞楼杂纂》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准备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语重心长地祝福他说:“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老师很生气,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渴望自己的价值被别人认可是人的本性,因此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被恭维奉承的,就算明知道不是真话也喜欢听,就拿上面这个故事来说吧,别说是老师了,就是那大总统给他戴高帽子他都乐呀,戴高乐嘛!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3-16 00:25  第一百二十七句 高冠陪辇(2)
  
  裴多菲
  
  辇,《说文》解释为“挽车也”,就是人力挽拉的车,最开始是用来运送辎重的,后来成为皇宫中使用的一种便车,秦汉之后特指帝王或后妃所乘的车。
  古代乘车,身份地位高的尊贵之人坐在左边,驾车的司机在中间,右边还空着一个位置,坐在这里的人称为“陪乘”,也就“参乘”、“车右”。《周礼》中说:“齐右,掌祭祀会同宾客。前齐车,王乘则持马,行则陪乘。”
  陪辇,就是皇帝的陪乘,一般由皇帝比较信任的高级官员担任。能够近距离接触皇的人并不多,所以陪辇也成为臣子的一种荣耀。能和最高统治者走得很近,当然就有机会说上话,想办点私事也就方便很多,比如《宋史》载,沈伯玉文章写得很好,在刘宋孝武帝刘骏时当余姚县令,后来回到京城当卫尉丞,也就是穿着军装守门的低级官员。沈伯玉不去搞拉关系走后门,虽然是刘骏旧臣,却没能像其他人那样得到升迁。刘骏觉得沈伯玉与画像中的孔子长得特别像,经常称呼他为孔丘。尚书左仆射王景文和沈伯玉是老朋友,想帮哥们一把,就在陪辇的时候指着沈伯玉对皇帝说:“孔丘奇形容。”刘骏听了之后,觉得沈伯玉长得这么像孔子,怎么能穿军装呢?就特许他在执勤的时候可以和卿大夫们一样穿玄衣,不久又让他去教儿子刘子勋读书。沈伯玉不是别人,就是《宋史》作者沈约的叔父。
  不过,对正直之人来说,陪辇却不是一件好差事,因为他们能够近距离看到皇帝的不当行为,又忍不住提出意见和批评,而皇帝都喜欢戴高帽,你要是给皇帝穿小鞋,那可就是自找苦吃了。《南史》载,和沈伯玉同时代的蔡兴宗是一个正直的杠头,他在刘宋孝武帝刘骏时任侍中,经常在皇帝身边伺候着,“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这一年,皇帝出去拜陵,蔡兴宗带着玉玺陪乘,在回来的路上,皇帝想去打野鸡,蔡兴宗说:“这可不行,今天虔诚地来陵园,应该情敬兼重,想打野鸡还有别的日子呢,您就不能等等吗?”刘骏听了大怒,把蔡兴宗赶下车去。此后不久,刘骏杀了想要造反的竟陵王刘诞,心情很好,就坐车出游,并命令左右文武喊他万岁。这次碰巧又是蔡兴宗陪辇,在别人高喊万岁的时候,老蔡嘴闭得跟保险柜似的,刘骏问他:“卿独不叫?”老蔡从容正色回答说:“陛下今日政应涕泣行诛,岂得军中皆称万岁。”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被杀的刘诞是刘骏的异母弟弟。刘骏听了之后,很不高兴,不过这次没有把老蔡赶下车去。后来,蔡兴宗又多次惹皇帝不爽,终于被找了“属疾多日”的罪名免去了官职。
  不光皇帝出行要有人陪,只要是上级到下级那里视察的,都要有人陪,而且要陪得高兴才行,这种作风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某基层单位因接待上级单位派来的人员有不周之处,遭有意为难,基层单位经过深刻反思,明确了接待上级的指导原则:“今后上级就算来了一只老鼠,也要养肥了送回去!”上级领导下去视察,下级必须高接远迎、前呼后拥,陪吃陪喝陪玩耍,临走还得献上纪念品,反正都是公款,可劲儿折腾去呗。在这种环境下,上级怎么可能了解下面的真实情况呢?如果真的想搞调查研究,只要微服私访就可以了。想来真是不可理解,如果上级领导的心思在工作上,为什么都需要别人陪呢?难不成他们都是残疾人?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95.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