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梁低的男明星: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7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7:52:14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4-11 09:10  
-
  
  第七十三、七十四句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2)
  
  不快乐的节日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被老师强迫着合唱一首名叫《快乐的节日》的歌,第一段歌词是这样的:“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小鸟在前面带路,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亲爱的叔叔阿姨,同我们一齐过呀过这快乐的节日。”虽然当时并没有去过花园,也没有美丽的衣裳,更不知道这是为六一儿童节唱的歌,只知道在那里不停地傻跳,但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觉得过节都应该是快乐的,电视里不是也常说嘛:人民群众高兴得跟过节似的。现在,每逢节日,我们经常会给熟人发个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短信:“节日快乐!”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节日都应该快乐,特别是一些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的源起都与祭祀或宗教信仰有关,是中国人“慎终追远”情怀的一种体现形式。昨天我首都某大厦楼下的绿化区坐了一会,回想起一年前的这个时候自己就曾经在这里坐过,不仅感慨万千,但是又不能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只能在心里纪念一下。如果把这种情怀放大到一个民族,就出现了节日的概念。
  拔点高说,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是用来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传统节日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一度被忽视和忘却,转而掺和那些不明不白的洋节去了,好在目前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从2008年开始,在我们的法定节假日中,传统节日和国民生产总值一样,实现了“翻两翻”的战略目标,由原来的一个春节,增加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个。在这四个节日中,就有不应该快乐的。
  春节应该快乐,寒冷的冬天要过去了,温暖过年是春天要来了,咱老百姓今儿该高兴!放爆竹去!不过,爆竹最初可不是用来表达快乐的心情的,而是用来吓唬妖魔鬼怪的。最初的爆竹不用人工制造,而是纯天然的,就是拿竹子来烧,竹子是空心的,一烧就会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什么野兽啊、怪物啊、鬼魅啊,都给吓跑了。南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焚烧竹子使其爆响,这就是“爆竹”这一名称的来源,后来把用纸卷火药做成的东西称为爆竹,但已经没有竹子什么事了。
  中秋节应该快乐,不管这个节日是拜圆月,还是庆祝丰收,都有团圆喜庆之意。还有其他说法,比如祈求男的蟾宫折桂、女的貌似嫦娥,八月十五杀鞑子、灭元朝等,总之都是该高兴的事。
  端午节不能快乐。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影响比较广的是纪念屈原之说,而在江浙一带,流传更多的是纪念伍子胥的,说伍子胥自杀后,在五月五日这天被吴王夫投入江中喂鱼,还有纪念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之说、古越民族图腾祭之说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中,绝大多数是悲剧性的,没有一个值得我们放声大笑、歌以咏志的,在端午节这天,嘴里吃着粽子,心里满怀着对屈原等人的敬重和追思;用力划着龙舟,心里想着屈原他们在水下游得多么辛苦,怎么会快乐呢?
  清明节就更不能快乐了。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西汉刘歆修订的《三统历》中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这是一个祭奠先人、缅怀逝者的节日,每年只有这一天,我们能够全心全意、名正言顺地去纪念先人。清明节凸显的是对死的感慨和对生的珍惜,在这种大问题面前,人类从来没有快乐起来的理由。
  在清明节之前,本来还有一个让人很郁闷的节日,就是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天,这天不能生火,大家只能吃冷饭喝凉水,你说郁闷不郁闷?现在这个节日基本没有人过了,其纪念功能被并入了清明节。
  寒食节,通常被认为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被自己放火烧死的介子推而设定的节日,用以表示自己的追悔之情,此说见于西汉刘向《新序 节士篇》和东汉蔡邕的《琴操》,而《史记》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按常理推测,用放火烧山这种办法来对付敌人是明智之举,如果用来对付亲信功臣,未免太愚蠢了,而且你追悔你的,凭什么不让别人吃口热饭啊?
  晋国土地上的老百姓们还真听话,不离不弃地坚持寒食禁火的习俗。《后汉书 周举传》中说:“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读“窜”音,指烧火做饭),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说明东汉时期太原郡一带的寒食节在冬季,而且要禁火一个月,吃这么长时间的冷饭,老人和小孩怎么受得了?所以经常闹出出人命来。在并州刺史周举的努力下,这个陋习被革除了。再后来,不知道是谁提出的方案,把寒食节改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前一两天,为什么要放在这一天呢?放在夏天多好啊?因为《周礼 秋官》中有“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规定,而且这个时候天气已暖和多了,再将禁火的期限大大缩短,以儒家经典为理论依托并结合客观实际,这样的改革既同意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又能大大减少吃冷饭对健康的危害。
  那么《周礼》为什么要置人民群众的的身体健康于不顾,非要在中春禁火呢?前面我们在“孝当竭力”一句中曾引用了《论语 阳货》中宰予与孔子讨论三年丧气是否过长时的一段话,其中孔子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我们都知道“钻燧取火”,而这里是“钻燧改火”,是怎么回事呢?古代取火,四季要换用不同木材来钻,称为“改火”。马融是这样解释的:“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在火石、火柴等取火工具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火种是需要长期保存的,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还要改火呢?钻出来火之后就让它一直燃烧着多省事啊,一年改四次,麻不麻烦啊?徐颋在《改火解》中给出了原因:“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以去兹毒,即是以救疾也。”火有毒?这种说法还是蛮有创意的嘛!为了避免中毒,人们在改火这一天熄灭旧火,等时辰到了才能开始玩命钻燧取新火。在新火取到之前,就只好吃冷饭。也有人认为,改火和禁火都是为了加强对火的管理,或者提高大家的防火意识。
  唐代诗人韩翊写过一首《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现在很多学者认为这首诗是以汉喻唐,通过对贵族在寒食节不禁火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但实际上可能诗人并无此意。根唐代孟棨的《本事诗》记载,韩翊一直不得志,一大把年纪了还在给人家当幕僚,有一天唐德宗看到了他这首《寒食》,立即提拔他为“驾部郎中知制诰”(“驾部郎中“是尚书省的官员,“知制诰”是需要干的具体事务),这是一个可参与高层决策的官,是唐代士人极钦羡的清要之职。如果诗中真的含有讽喻之意,韩翊不可能被提拔到这个“肥缺”位置上,不让他下岗已经算是宽大了。那么,他这首诗好在哪儿呢?好就好在以京城无边春色的美丽和皇宫圣火传递过程的祥和为着眼点,写尽了长安暮春富贵繁华的气象。
  要说还是古代老百姓素质高,寒食节不让点火就吃冷饭,就连贵族也只有到了傍晚才能用上皇帝赏赐的烛火,现在的人就没这种素质了。在首都附近的一座大城市里,但凡到了与纪念先人有关的传统节日,全城人民就会集体出动,来到大街上,在十字路口、街道旁边点火烧纸钱,弄得这个城市乌烟瘴气、黑灰纷飞。一家两家这样也就罢了,整个城市都这素质,让人觉得太不可理喻,除了咒骂其先人之外,真是无话可说,不知道他们是在纪念先人还是羞辱先人。任凭舆论如何谴责旧陋习、倡导新风尚小时候,这座城市的绝大部分市民依旧按时出来污染环境。小时候大人教育我们说,玩火晚上会尿床的,如果真是这样,在很多传统节日的第二天,这个城市家家都应该晾床单了。在这样一座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城市里,就算是过春节,又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4-20 23:45  雪倾城,等一年;感激情,在心间;无以报,贴新篇;一声叹,没写完!

-
  作者:月朗林疏 回复日期:2008-4-21 13:59:34 
    什么时候出书? 望告知!
  -------------------------------------------------------
  大约5月出版。
  
    
  
  第七十五句 荣业所基
  
  荣,本义为梧桐树,引草本植物的花或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在这句里,既可以解释为荣誉、荣耀,也可以解释为繁盛,我们选择后一种。
  业,本来指的是各种大版。《说文》中的解释为:“业,大版也。所以覆县钟鼓之栒,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就是说“业”是乐器架子横木上的白色大版,边上刻成锯齿状,用来悬挂钟鼓等乐器。《尔雅》中说:“大版谓之业。绳之,谓之缩之。”什么样的大版用绳子一勒就会缩近了?晋代郭璞注曰:“筑墙版也。”除了音乐家、建筑工人用“业”之外,读书人也用“业”,比如《礼记》中说:“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郑玄注曰:“业,谓篇卷也。”在佛教里,“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指一切行为的结果。现在我们一般用这个字的下面几个意思: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如工业、农业;职务或工作岗位,如职业;学习的功课,如学业、毕业;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如创业、业绩。在这句里,可以解释为事业。
  “所”在这句里是一个表示结构的助词;基,事业的根本和依托。
  这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扎扎实实按照前面讲的道理做了,就是为你显耀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富本荣业,所贵能散
  
  什么样的事业才算“荣业”呢?不同时代、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让保尔 柯察今回答,他可能会认为是人类的解放事业;让比尔 盖茨回答,他可能认为是在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让一个中国普通老百姓回答,可能是养得起家、买得起房子、看得起病,如果再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就更完美了。
  我们平时也经常说要做一番事业,可是这个“事业”到底长什么模样呢?事业,按照词典上的定义,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不过,现在“事业”这个概念被世俗化了,人们喜欢片面地以财富为标准来衡量事业,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那你就算是事业有成了,你可以混入成功人士的行列里对处于创业初期的菜鸟们指手画脚、评头品足了——这年头,人怎么都这么俗呢?就没有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吗?你看我,在事业问题上就与众不同,我想学保儿 柯察今,学马克思,为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这样的大事业而奋斗,那是多么伟大、多么上档次啊!话虽这样说,在骨子里我还是想先积累财富,为大事业奠定物质基础——有人问了:那你还在这瞎耽误工夫,赶紧创业去啊?唉,咱一没基础二没机遇三没能力四没运气,是要啥没啥,只好把事业升华到精神层面,实现精神上的胜利。说实话,我还确实有点羡慕那些穷得只剩下钱的人,不用工作,不用出差,不用熬夜写东西,一天除了吃就是睡,这个世界上只有猪才能达到这种生活的最高境界,多难得啊!
  持世俗话观点的人历来不少,就连唐代名臣宋璟也一样是个俗人,认为“富本荣业”——富起来就是显耀的事业,但他随后说的四个字显示出了一代名臣的水准:“所贵能散”。
  宋璟是个厉害人物,他博学多才,十七岁就中了进士,而且人家出身官宦世家,在当官方面的祖传秘方,所以才能够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当官,一直到唐玄宗,当了五十二年的官,其间两次身居相位,虽然几经起伏、屡遭磨难,但宋璟始终不改治国救民之志,他与姚崇一起,全心全意扑到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上去,为“开元盛世”大好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璟有个外号,叫“有脚阳春”——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叫“鲁有脚”,为丐帮四大长老之一,后接替黄蓉担任丐帮帮主。据说这名字取自“恶犬有牙,幸好英雄有脚”,狗来咬,英雄就跑。宋璟不是丐帮的人,当然不怕狗咬,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外号呢?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给出了答案:“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来“阳春有脚”成为一个称誉贤明官员的成语,但是现在基本没有人用这个成语了,不知道是人们淡忘了这个成语,还是没有能够对得起这个成语的官员了。
  宋璟本着“做人要厚道”的原则,发现违法乱纪问题就去及时找皇帝反映。唐睿宗时期,宋璟因为主张斩断裙带关系、裁撤冗员而得罪了太平公主,遭到贬黜。宋璟很无奈,写了一首诗表达心情:“一片刚方铁石心,梅花冷淡独知音。君王外貌虽加敬,卖直谁知内忌深。”直到唐玄宗上台,宋璟才得以东山再起。
  唐代和现在一样,每年地方上会派人到中央汇报工作,顺便跑关系、要资金、拉项目。地方上的人进京,不带够礼物怎么能办成事呢?于是请客送礼之风盛行。作为当朝宰相,宋璟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宋璟是个正直的人、清廉的官,对这种“跑部钱进”的现象十分不满,在请示了唐玄宗后,进行了整风运动,坚决杀住了这股歪风邪气。
  宋璟说:“宰相今年收礼(合声:不收礼啊不收礼),收礼直接找皇帝。”他亲自写了个奏折,向皇帝开口要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说到唐玄宗时期的另一位宰相卢怀慎。卢怀慎的执政能力是相当的一般,《旧唐书 卢怀慎传》中说:“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伴食宰相”可不是一个好称呼,意思就是说光陪着人家吃饭、其他任嘛不会。后来这个称呼也成为成语,用来比喻那些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但是现在基本没有人用这个成语了,不知道是人们淡忘了这个成语,还是现在这种官员太多了——类似的话我好像什么时候说过似的?
  《新唐书 姚崇传》中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卢怀慎和姚崇之间的差距:“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 姚崇上奏唐玄宗,主张人工灭蝗。随后,广大受灾地区在政府的组织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灭蝗运动,仅汴州一地就就“得蝗十四万石”。但是朝野上下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比如时任黄门监的卢怀慎就对姚崇说:“凡天灾,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杀虫多,必戾和气。愿公思之。”姚崇回答说:“昔楚王吞蛭而厥疾瘳,叔敖断虵福乃降。今蝗幸可驱,若纵之,谷且尽,如百姓何?杀虫救人,祸归于崇,不以诿公也!”在姚崇的坚持下,“蝗害讫息”。《新唐书 崔沔传》中还说了一件卢怀慎和姚崇联手利徇私的事:“监察御史宋宣远与卢怀慎姻家,恃以弄法;姚崇子彝留司东都,通宾客,招贿赂。沔将按劾,崇、怀慎方执政,共荐沔有史才,转著作郎,去其权,盖惮之也。”
  虽然卢怀慎有过这样那样的不是,但从总体上说,他算是个好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识人才、荐人才,在其病重的时候还叮嘱宋璟和卢从愿协助皇帝治理好国家,并在临死前向皇帝写了一份推荐宋璟等人的报告;二是为官清正廉洁,不贪钱财,作为一个曾经当过宰相的大官,老婆孩子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但却经常资助亲戚朋友们。他去世后,家里更是一贫如洗,吃了上顿没下顿。受到卢怀慎举荐之恩的宋璟看不下去了,想自己掏腰包资助一下,但自己也不富裕,而且还容易被人家说闲话,想来想去,最后决定给皇帝写个报告,申请困难补助。他的这个报告被记载在《全唐文》中,题为《请恤卢怀慎家口奏》,全文如下:
    “太学助教张知谦与臣等言:论故黄门监卢怀慎清俭,身死之日,家无馀财,遗嗣贫窭,衣食不给,伏以怀慎历官中外,数十馀年,晚在黄门,足为贵秩,清约守道,朝廷共推。亲弟怀庄,虽居朝列,然其简身素谨,亦有兄风,妻子居贫,无可以给。圣朝褒贤劝善,激浊扬清,贪婪者靡不弃捐,介洁者宜应念录。况富本荣业,所贵能散;天地至仁,所贵能养:行赏必於合义,赐与难以妄加。如怀慎者,既曾任宰相,特承皇眷,施舍可爱,沮劝斯在。臣等暗识,不早陈闻,知谦上言,理足甄用。望出制论怀慎平生苦,更赐其家物一百段、粟二百石,以示不遗。”
  要说唐玄宗也真够大方,完全按照宋璟申请的数额赏赐卢怀慎家人,一个子儿都没舍得多给。
  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钱财本为身外之物,这种观念虽然自古就有,但是我们只看见那些拼命赚钱的,没见几个拼命散财的。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社会捐赠与发达国家相比少得可怜,很多大张旗鼓的捐赠,是为了博个广告效应,说穿了还是为了名利。社会上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守财奴式富人大量存在,为富不仁者数量也不少,导致仇富心态滋生蔓延。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前社会保障和分配调节机制的不健全。“富本荣业,所贵能散”,对于财富家业,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是怎么来的,也要关注是怎么没的。那些创业奇才固然为人艳羡,但是有谁吸取了香港富豪的家人为了争夺遗产而对簿公堂的教训?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67.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