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大的钻石宠妻全文: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4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2:46:49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2-07 01:30
  第五十五句 虚堂习听(1)
  
  满心虚静,一头雾水
  
  习,本义为小鸟反复地试飞,这里是多次、反复之意。这句和上句的意思差不多,说在空旷的屋子里有一点动静就能反复回响好多次。这是字面意思,其中又有什么寓意呢?我们还是要从其出处说起。
  “虚堂”的说法出自庄子的《人间世》。庄子在《养生主》中通过庖丁解牛等典型例子阐述了不以外务伤身的养生之道,这篇《人间世》是通过虚构的孔子和颜回之间的对话,来讲述如何从涉世实践中来体验这种养生之道,并通过孔子之口说出了“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一句,来表达庄子认为修身养性应该达到的境界。
  庄子说的这种境界不太容易解释,我们只好将其作为一块硬骨头,慢慢啃,实在啃不动也只好放弃,反正后面还有好多骨头要啃呢。
  “瞻彼阕者”,是说看到一个空虚的境界。阕,本义指祭事结束之后关闭大门,引申为止息、终了。“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是说虚静的内心里头会出现光明,吉祥就会聚集在没有任何杂念的心灵之上。这里的“室”不是指房子,而是指心境。对于“止止”二字,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以清代文学家俞樾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止止连文,于义无取”,可能是庄子写错字了,《淮南子 俶真训》中说的“虚室生白,吉祥止也”似乎印证了这种说法。
  但是多数学者认为庄子没有写错,因为庄子在另一篇著作《德充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德充符》讨论的是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精神世界的问题很难搞清楚,如果一门心思研究下去,可能最后搞懂了,境界提高很多;也可能走火入魔,搞成了精神病。在《德充符》中,庄子又借孔子之口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这次庄子虽然没有连着用两个“止”,却分开用了三个“止”,意思是说当水流动的时候你无法从水中看清楚自己,但是当水静止时,就能当做镜子用了。人的心思就像水一样,必须要把杂念、妄想都给止住,才可以看清自己的本性。
  虽然可以认定庄子重复写了两个“止”不是笔误,但是学者们对怎么理解这两个“止”又产生了分歧。西晋名士郭象在《庄子注》中认为“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晋书》上说郭象对庄子的注释是剽窃“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之研究成果);唐代成玄英说“止者,凝静之智。言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心”;南怀瑾认为第一个“止”是动词,修止修定修到这里,已经得止了,第二个“止”是名词,是真正得定了;已故的西南师大教授曹慕樊认为第一个“止”,是止住欲望之心的止,第二个“止”,是执着于外物的止,是欲望之心。
  晕了没有?如果还没晕,就证明你没仔细看,反正我是一头雾水了,索性不再讨论谁的说法更准确,只要把整句的意思搞明白就行了,剩下的问题留给专家们继续争论去吧。后面的“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就容易理解了,说你要是无法止住内心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虽然你的身体坐在那里木雕泥塑似的一动不动,但是你的心已经飞了,比如说现在你看到这段文字,觉得好晦涩枯燥啊,还“趣解”呢,一点趣都没有,赶紧粗略看完拉倒,还有很多正事没干呢!你人还坐在那里,貌似认真看的样子,其实你心里已经想着自己的股票涨没涨、下班之后去哪里吃饭等其他事情了,这就是“坐驰”。
  用“虚室”来比喻虚静的心境,是道家的庄子借儒家的孔子之名义创造出来的,而佛家禅宗也觉得这个用法不错,就将“虚室”作为修行所达到的一种较高境界。
  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深刻而透彻地理解“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种境界了。如果把标准放低点,“止止”的通俗理解就是心念专一、集中精力。思维的混乱和内心的烦恼痛苦都是因为想得太多而且止不住,或是因为我们自我改造的决心和力度都不够,或是因为我们涉世经验不足。当我们忘掉一切俗务,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偶尔也能进入一种“放空”的状态,但是这只能算是“虚室”的初级阶段,而且很快又被俗务所缠绕——如果你经常“放空”,估计离被老板开除不远了。所以,一头雾水就一头雾水吧,能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就行了,年底老板一高兴多发点奖金比什么都强。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2-09 16:02  
        虚堂境界高,愁情烦事扰。
  无人喝彩日,心绪自寥寥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2-10 22:51  第五十六句 虚堂习听(2)
  
  三种境界,各得其妙
  
  前面说过,儒道佛三家对“虚堂”所比喻的境界都是情有独钟的,那我们就从每家里面找一个代表人物,看看人家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吧。我们寻找代表的标准很简单,就是找作品或名号中存在与“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相关词句或意境的人物——为什么这么选?因为这样选简单明了、便于操作嘛!
  道家代表人物是陶渊明。严格地讲,陶渊明的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早期以儒家入世,后来以道家出世,过上了隐居的田园生活。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大司马、长沙公陶侃,陶渊明为什么没有接他爷爷的班呢?因为他不是嫡出,没沾上什么光,只能靠自己奋斗。奋斗到四十一岁,才当了个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其实陶渊明辞官的真正原因是当是局势动荡、官场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再怎么奋斗也难有作为,导致他对现实极端不满,于是选择归隐田园。辞官之后,原来那五斗米的铁饭碗没了,只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过上了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生活,虽然这种“我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我浇园”的生活比较清贫辛苦,但是他自得其乐,后来朝廷两次征他为官,都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表达了诗人在获得了充分的自由、消除了名利欲望之后的的彻底觉悟,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特征,其中就有“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这样的诗句;他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更是表达了对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社会的无限憧憬和向往。陶渊明在政治上没能有什么作为,但是却成为一名行为独特、个性鲜明的文学家,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意境幽远、朴素自然、空灵洒脱的文学作品。
  佛家的达到“虚堂”境界的人物很多,我们选虚堂智愚禅师为代表,因为人家以“虚堂”为名号嘛!虚堂智愚禅师是南宋高僧,有《虚堂智愚禅师语录》十卷传世。这位禅师的修为就不必说了,高僧嘛,修为肯定低不了,不信可以去看他的作品。虚堂智愚禅师有个叫南浦绍明的日本徒弟,就是这个人把从中国学到的茶文化以及茶种、茶书、茶具等实物带回日本,形成现在所谓的“日本茶道”。虚堂智愚禅师在当时的日本佛界和茶界是偶像级的人物,他的一些书法作品直到现在都是日本的国宝级文物。
  明朝初期,有一个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日本和尚自称是虚堂智愚禅师的第七代法孙,这个和尚叫一休——难道是“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我们爱你”的那个一休吗?没错,就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的原型。不过“一休”这个法号是他师父华叟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授予的,此前不应该叫一休。那叫什么呢?他的俗名叫千菊丸,六岁被安国寺长老命名为周建,十六岁被谦翁和尚命名为宗纯。后来他自己又给自己起了好几个名号:如狂云子、梦闺、瞎驴等。一休是一个很疯狂的和尚,他公开声称自己“淫酒淫色亦淫诗”,他七十八岁的时候还与一名盲女产生了爱情;他不要师父给他的继承人证书,穿着破衣懒衫参加盛大法会;他舍弃华丽寺庙而流浪于荒僻小庵。在临终前,一休写了这样一首遗偈:“须弥之南畔,有谁知吾禅。纵令虚堂来,不值半文钱。”意思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谁能真正领会我的境界呢?即使是虚堂智愚禅师再世,也不能理解我。
  一休生活在日本幕府统治时代,战乱频起、社会动荡,他的禅与其出身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确实非常人所能理解,但是虚堂智愚禅师的禅也不是人人都懂的,比如他做的一首题为《玄黄不真》的诗偈:“万物自全璧,蒙庄安可齐?月高松影细,风急雁行低。谁把丹青入,难将竹帛题。寒山应笑我,携手隔云泥。”后世很多学者看了之后直挠头,认为这首诗东拉西扯,文不对题,用意极为含蓄,搞不清楚想说什么。是个人就能理解的禅有吗?有,比如口头禅,浅薄而无益。人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境界,别人不理解不怕,怕的是连自己也搞不明白自己应该朝那个方向努力。
  道家和佛家的“虚堂”境界让人感觉如闲云野鹤一般自由而虚幻,还是儒家的比较注重实干。下面我们就隆重推出儒家代表、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十七岁继承父业走上了军事之路,他的主要功绩是平定了东南沿海倭患和稳固了北方防务。
  自唐代武宗灭佛之后,日本就与中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只有少量的民间往来存在。到元朝建立时,日本已经脱离中国政权的控制近四百年了,忽必烈五次派使臣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是小日本就是不干。忽必烈火了:好啊,小日本是一毛八买个自行车——欠修理啊!于是两次派大军带上大刀、长枪等专用工具渡海去修理日本人。
  开始的时候,日本人听说元军真的杀过来了,吓得全国集体尿裤子,可是偏赶上老天爷这时候害了严重的眼病,近视散光加白内障,元军第一次东征因为遭遇暴风雨而失败,第二次因为高丽、汉、蒙古统帅之间的矛盾而不能协调作战,加上台风的袭击,最终也失败了。日本人觉得中国的军队也不过如此嘛,于是在元朝末期,一些日本浪人、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就开始尝试侵扰中国沿海地区,得到了甜头之后越来越大胆,回去招呼了更多的倭寇,在此后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中国沿海饱受倭患之苦。
  正当沿海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时候,忽听平地春雷响,朝廷派来戚继光!当时只有二十八岁的戚继光奉调江浙战场之后,率军驰骋疆场,打了许多漂亮的大胜仗,仅在台州就取得九次大捷,重创倭寇。台州人民在戚继光屯兵处建戚公祠来纪念戚继光的功绩,现为戚继光纪念馆。经过十余年的战斗,戚继光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使我国的万里海疆重获安宁。南边没事了,戚继光又被调到北边,去镇守蓟州,防范蒙古部落的袭扰,这一干就是十六年。在天津蓟县黄崖关长城旁,有一座高大的戚继光雕像,我曾经在像前恭敬地鞠了三个躬。
  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受到排挤,被调任广东,不久因病辞官,两年后病逝,时年六十岁。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他在山东蓬莱的故里,现在已经成为旅游景点。在戚府正门,你会看到“昊天无涯”四个大字,出自浙闽一带歌颂戚继光的歌谣,比喻恩情深重,无以为报。再往里是横槊堂,为戚继光接待客人和办公的地方;从横槊堂向北走,就来到了止止堂,是戚继光休息和看书写作的地方,他的著作《止止堂集》就是因此得名。
  止止堂,明显出自“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一句,这也是我们选择戚继光作为儒家代表的原因。戚继光在一首诗中写到:“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这就是一名儒将为国家效力、为民众奔忙的真实写照。
  我们应该像陶渊明和虚堂智愚禅师那样,纵身一跃,跳出凡尘,摆脱羁绊,去追求自我的恬淡和灵性的完好呢,还是应该像戚继光一样以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福祉为己任,积极投身到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事业中去呢?一直在接受两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我们,或许更多地倾向于后者。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遇,代表人物只是一个不能复制样板间。环境是不能因我而变,只有内心世界才是自己可以做主的地盘,如果能够达到“虚室生白”的境界,即使没有实现抱负的机遇,也能够求得内心的宁静,心路历程的精彩比名利双收的结果更加重要和珍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2-13 00:08  第五十七、五十八句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1)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这两句说的是善恶与福祸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周兴嗣对中国传统的报应观念的一个总结提炼。
  儒家经典在很多篇章中论述善恶与福祸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就拣两个影响力最大两处论断来研究一下。
  我们先说一下《尚书 伊训》中的相关论断。说商汤的孙子太甲继位,已经是三朝元老的伊尹担心太甲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就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训导,史官将其记录下来,就是这篇《伊训》。伊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的训导层层递进,语重心长,太甲听得是心服口服、频频点头、做梦娶媳妇——喂,醒醒,老师在训话,你怎么能睡觉呢?听完伊尹老师的训话之后,太甲悟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坐着睡就是不如躺着睡舒服啊!
  伊尹老师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训导——如果在他面前放一个空盆,等他讲完了,这一盆唾沫星子够洗脚用的了——他说:你爷爷成汤修德而得天下,现在传到你小子手里了,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权利和地位,做到敬祖爱民;你爷爷的成功经验在于修己求贤,并制定一些制度,给你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你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地警戒自身、积德行善,这样才能坐稳江山啊!
  伊尹在讲到第三方面的时候说了“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一句,意思是说老天爷不是光照顾你一家的,那样别人会有意见啊,他老人家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谁做了善事,就赐给他福气,谁做了坏事,就让他遭殃!
  等伊尹讲完了,太甲已经在梦里娶完了好几个媳妇了,他揉揉惺忪的眼睛,进行了总结发言:“这个这个——啊,伊尹老师讲的是非常、极其以及特别地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意味深长、思想深刻、细致入微、精妙缜密、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要求明确、掷地有声、扣人心弦、言简意赅、冗长枯燥(坏了,怎么把实话说出来了?),有关人员要把讲话内容形成一个文字材料,通过红头文件的形式印发下去,各部门要利用业余时间充分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用来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我们会派出督导组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狠抓贯彻落实。时间不早了,洗洗睡吧——咦,这是谁给我准备的一盆洗脚水啊?”
  伊尹一看,得,自己算白费唇舌了,太甲这孩子是外公死儿子——没救(舅)了。不过,在伊尹的监督和指导下,太甲在继位初期的表现还说得过去,但是好景不长,后来太甲就开始不听话了,一味享乐,暴虐百姓,伊尹只好代替上帝降殃,将太甲放逐于桐宫,让他悔过自新和学习祖训。相关内容我们会在“磻溪伊尹”一句中详细了解——最后还得补充一句:《伊训》出自王肃伪造的《古文尚书》。
  我们再看一下《易经》中的相关论断。《易经》有这样两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积善的好处积恶的害处,第二句则是从反面说的,意思是如果只是偶尔地地存善念做善事而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那么就不能够成就美名,如果只是偶尔犯点错误,没有留下很多性质恶劣的案底,也不至于被判死刑,俗话说的好:“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难死公安,气死法院。”第二句的后面紧接着说了这样一句:“小人以小善为而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看着眼熟吧?没错,这就是刘备给他儿子刘禅的遗书中那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始出处。人家刘备虽然是编草席卖草鞋出身,但还是很注重个人修养的嘛,看来是认真学习过《易经》,并能够活学活用。
  道家的善恶报应观与儒家相似,比如《老子》中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与前面说的儒家观点是基本是一致的;成书于北宋时期、搞不清楚作者的《太上感应篇》一开头有这样一句:“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而《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中记载了鲁国大夫闵子马的名言:“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太上感应篇》就是抄袭了这句话,而《左传》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当然,《太上感应篇》虽然是道教劝善之书,但因成书较晚,其中不仅有儒家观点,也部分杂糅了佛教的思想。
  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就是以儒道两家的观点为基础形成的,而佛教则将古印度的业报轮回之说混到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观之中去,像和面一样反复狠命地揉捏,形成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观。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观与佛教的因果报应观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区别有四:第一,前者具有伦理性,以不孝和忘恩负义为最恶;后者具有戒律性,以杀生为最恶。第二,前者的报应是家族性的,如果这辈子报应没来,那是时候未到,抓紧时间慢慢等吧,报应是个传家宝,不定会报到子孙后代哪一辈上呢;后者的报应是个体性的,不关别人啥事,是福是祸一个人抗着,不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第三,前者是建立在天道观上的现世现报,老天有眼,他会动世间的万事万物来监督你、给你报应,死了之后再怎么报应那是别人的事,和你没什么关系了;后者则是建立在生命轮回观上的出世报应,没有谁会监督你,自业自报、自作自受,现在做的一切是塑造未来生命的唯一因素,上辈子决定这辈子,这辈子决定下辈子。第四,前者是功利性的,目的是为了自身品格的完善和提高,或为子孙积下阴德;后者是精神性,目的是为了超越因果进入涅槃境界,彻底解脱。
  因果报应是经过佛教人士的大力改良、实现了本土化的一种观念,但其本质上还是个“舶来品”,为什么它就能够迅速占领古代很多中国人的思想阵地呢?因为它有独特的优势:它的生命轮回之说能够更合理地解释现实社会中贫富贵贱差异等不公平现象,有利于社会稳定,并给那些无力改变自己今生命运的人提供了一个来世的希望。当然,如果没有人相信生命轮回之说,因果报应观也就破产了。
  说到这儿,我自己都急了:讲了这么一大堆枯燥的理论有什么用啊?整点关键的行吗?关于报应问题的关键,应该是“报应”这种东西是否存在。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54.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