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篮之神级球员: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1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45:31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1-23 11:20
  -
  
  第五十一句 景行维贤
  
  一切向贤看
  为了理解这句的意思,本人要客串成一个导游,带领大家去一个景色优美雅致、文化气息浓厚、教育意义深刻的人文景点去旅旅游。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沧浪亭——后面的快点跟上,时间不多了!——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古典园林,最初是五代时期吴越王外戚孙承佑的花园。这是碑记厅……这是面水轩……这是闲吟亭……这是闻妙香室,这是——哈哈,终于到了关键景点了!这就是五百名贤祠,祠中共有五百九十四幅历史人物的线刻头像,包括伍子胥、李白、范仲淹、苏轼、文天祥、顾炎武、林则徐等贤人。大家快看,匾额下方署头石刻上那四个字是什么?对了,就是‘景行维贤’,意思是后人应该仰慕和学习这五百名贤良的品德和行为。好了,大家快走,又该去购物了!”
  这句出自《诗经 小雅 甫田之什 车辖》,我们还得按惯例来讲经。原诗如下:
  “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我们先研究一下这首诗的标题。“车辖”是个什么东西呢?那是古代穿在车轴两端孔内使车轮不脱落的小铁棍,把这个东西卸下来,车轮会离开车轴独立生活去了,那么车就会变成了爬犁,如果地上没有雪是无法行进的,汉代的陈遵就用这种方法来留住客人。
  陈遵是个武林高手,因剿匪有功而封侯,但是人家可不是单纯的武夫,不仅文辞不错,而且写了一手好字,大家都以收藏他写的字为荣。《汉书 游侠传》中记载:“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沾醉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出去。” 陈遵是个酒鬼,为了能喝尽兴,谁也别想走,喝酒的时候要关上门,并把客人的车辖卸掉扔到井里去,看你怎么走。有个刺史要到中央汇报工作,被陈遵拉住喝酒,刺史急坏了,趁陈遵醉意朦胧的时候,跑去找陈遵的老娘,对着老人家猛磕了一通头。老太太说:“这不年不节的,磕什么头啊?我还没准备红包呢。再说了,磕头用这么大劲儿干嘛呀,震得我家墙皮子都掉饭锅里了。”刺史说:“尚书大人叫我去汇报工作,现在你儿子死活不让我走,您老人家积德行善帮我逃出去吧。”老太太一听,儿子怎么把客人逼到这份儿上了,人家要出门办正经事都得跟越狱似的,于是就让刺史从后门出去了。后来“闭门投辖”成为成语,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不过陈遵这种殷勤有点过火了。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残吃完茶,出了趵突泉后门,向东转了几个弯,寻着了金泉书院。进了二门,便是投辖井,相传即是陈遵留客之处。”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在《济南道中》里说:“金线泉的邻近,有陈遵留客的投辖井,不过现在只是一个六尺左右的方池,辖虽还可以投,但是投下去也就可以取出来了。”看来这“投辖井”就在济南趵突泉公园的金泉书院里,咱也没去过济南,不知道现在这口井还在不在了。
  研究完标题,再研究内容。全诗翻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的:
  “车轮飞转咯吱吱,美女出嫁做新媳。吃饭喝水顾不上,只想和你结鸳鸯。亲朋好友不算多,前来祝贺乐呵呵。
  那边树林一大片,很多野鸡树上站。美女长大要出嫁,带着美德来我家。喜庆欢乐受赞誉,终生相爱不离弃。
  没有茅台五粮液,别闲酒水不好喝;没有海味和山珍,招待不好伤自尊。你的美德比我强,只好舞跳把歌唱。
  登上高高山冈来,砍下柞树当烧柴。砍下柞树当烧柴,枝繁叶茂好木材。今生有幸遇到你,心潮澎湃多欢喜。
  望望头上山外山,走走脚下路通天。四匹马儿并排走,六条缰绳如琴弦。抱你走下迎亲车,心里激动又温暖。”
  “景行”就出在这首诗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维贤”可能是由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中赞美孔子时说的“《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一句话演化而来的。
  对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在这里是语气助词)这一句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汉代郑玄的解释:“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他认为,“高山”比喻的是崇高道德,“景行”是指光明正大的行为。另一种是宋代朱熹的解释:“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他认为“高山”就是高山,“景行”是大路——如果这样解释,这个“行”应该读“杭”音,指道路。
  这两种说法哪种更贴近作者的本意呢?如果只看是谁的解释而不看是怎么解释的,我同意郑玄的说法,因为朱熹解释的儒家经典有很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甚至是胡说八道的地方。但是事实证明,从门缝里看人总是扁的。愚者千虑还必有一得呢,何况朱熹这么有名气的大理学家?在仔细分析之后,我觉得朱熹的解释似乎更合理些。
  原诗讲述的是一个当上新郎官的傻小子在迎亲过程中的急切和兴奋之情,顺便也对新娘进行了赞美。男人结婚时处于眼馋肚子饿的状态,都会觉得自己的新娘美得跟一朵玫瑰花似的啊,但是等结婚之后吃饱喝足了,很可能就觉得老婆变成一棵狗尾巴草了,所以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并不是本诗的主旨所在。诗的每一节开头都以其他事物起“兴”(即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词),如前四节分别说了了车辖、平林、酒肴、上山砍柴,然后才说道结婚的事情,最后一节也应该是这个结构,以高山大路起兴,说的是在迎亲路上的所见。如果非要说这一句是新郎官在说崇高的道德和光明正大的行为,那么就与全诗的结构和意境都不太相符了,试想,换作是你,在结婚的时候还会有闲心想这些吗?
   如果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单拿出来用来赞美别人,就像司马迁夸孔子那样,郑玄的解释也是说得过去的,虽然很可能脱离了作者本意,但还是被后人认同并沿用至今,是号召大家学习模范人物的光辉思想和先进事迹之典型用语。
    
  第五十二句 克念作圣
  
  狠斗一闪念
  
  这句出自《尚书 周书 多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话说周武王在伐纣之后不久就病逝了,由于他儿子周成王年幼,尚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代行国政。七年后,周公了平定各地叛乱、稳定了政局,归政于周成王。周成王屁股还没坐热,忠于商朝的奄国企图反攻倒算,悍然发动叛乱。周成王火大了,亲自出征,和周公、召公一起平定了叛乱。得胜回京之后,各国诸侯都来朝见,周公代替成王训话,大意无非是说商朝自取灭亡,周朝人心所向,造反时没有出路的,赶紧死了这条心吧!史官把这次训话的内容记录了下来,就成了我们看到的这篇《多方》——“多方”就是众国之意。
  和现在领导对下属训话一样,《多方》是周成王对诸侯国进行的苦口婆心的教导和义正词严的威慑,属于连哄带吓唬型的。很显然,“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应该归到是苦口婆心的教导这一类的,意思是说:圣人如果没有了“念”就会变成狂人,狂人如果能够克制“念”就能变成圣人。“念”是个什么东西呢?简单理解,就是指内心的想法。我们的内心经常会涌出很多个想法,只要意识还在,想法就不停地望外冒,特别是失眠的时候,无数个念头在脑子里闲逛,赶跑一个又来十个,脑袋都快挤爆了,那个滋味才叫难受。就算睡着了,“念”也不会轻易消停,它会让你做梦,一会上天了一会入地了,一会开心了一会生气了。
  想克制住自己的行为容易,但是想克制住这个主导行为的“念”,实在太难了,比如你运气好在路边捡到一百万,你可能有过全部归还的念头,也有占为己有的念头,还有还一半留一半的念头,很多念头纠缠在一起,谁也不服谁,于是你就得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你决定找到失主还给他,这样做够难能可贵的了吧?但是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连思想斗争都不用,除了物归原主之外,其他念头还没来得及冒头就被你“喀嚓”一下统统给扼杀了,这才是“克念”。“克念”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高层次要求,如果能够达到这个要求,你就可以“作圣”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曾经有过“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的说法,其实也是“克念”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
  后来,儒家“克念作圣”这一很具哲学性、很有创意的说法被佛家看中了,经常被一些将经僧人引用,比如民国时期的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在《<了凡四训>序言》中就曾经说过:“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 狂克念则作圣。”
  《了凡四训》的作者是明代的袁了凡。袁了凡是个释儒皆通的人,五十一岁考中进士。1593年,朝鲜由于日本入侵而向中国求救,明政府派李如松率兵援救,五十八岁的袁了凡担任军前赞画,相当于参谋长。李如松以和谈为诱饵,趁日军放松警惕发动突击,迅速收复了平壤、开城。虽然打了胜仗,但袁了凡却高兴不起来,他指责李如松用欺骗的手段对付日军实在有损大明朝的国威,并对李如松纵容部队滥杀无辜表示强烈不满(袁了凡先生仁慈到迂腐了,滥杀无辜固不可取,但连“兵不厌诈”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当的参谋长啊?)。李如松大怒,与袁了凡决裂,兵分两路,互不相顾,结果两路军队都被日军打败了。回国之后,袁了凡受到李如松的弹劾,丢官回家。袁了凡在四十四岁之前就用了十年的时间做了三千件善事,罢官之后更是参禅修习、乐善好施,并写了四篇短文来教育儿子,命名为“戒子文”,这就是后来的《了凡四训》。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和宣讲《了凡四训》,印光大师之后,净土宗的净空法师也是如此。在净空法师的影响下,陈晓旭剃度出家,并拜净空为师。此前,陈晓旭于2001年投资拍摄了记述袁了凡传奇故事的电视剧《了凡四训》。在陈晓旭病逝后,曾出现过指责净空法师的各种说法。
  儒佛两家在“念”这个抽象而具体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如此说来,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改造而成圣?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这是一种什么说法呢?其实,人人成圣的说法本身没错,只要你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你就是圣了,而你能否成为公认的圣人,要看能否得到相应的认可。
  圣人得到认可的操作方法其实非常简单,一种方法是通过大众造势,另一种是通过权威发布,孔子就是通过这两种方式成为圣人的。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早在1926年就说过:“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要成君子了。孔子成为君子并不是薄待他,这是他的真相,这是他自己愿意做的。我们要崇拜的,要纪念的,是这个真相的孔子!”
  顾颉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据说,解放前日本学者看不起中国学者,只有对顾颉刚和陈垣两人推崇备至。但是这么有名气的学者,我们为什么没怎么听说过呢?这主要因为另一位学者:鲁迅。顾颉刚晚年在自传中写到:“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的大钉子是鲁迅对我的过不去。” 鲁迅为什么和顾颉刚过不去呢?主要是因为顾颉刚奉胡适为导师,而鲁迅与胡适代表的是中国当时知识分子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和立场。解放以后,鲁迅被奉为“民族魂”,而顾颉刚和胡适等人一起,被打入历史的另册,直到1980年去世也没有翻过身来。另外,顾颉刚具有大胆的疑古精神,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并在1923年提出了“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等疑古观点,虽然顾颉刚后来发表声明说“禹为动物,出于九鼎,……这原是一个假定”,但还是遭到了的很多学者的强烈抨击,直到五十多年后,南怀瑾先生还在《论语别裁》中不点名地批评他。
  顾颉刚认为,孔子在战国时期成为圣人,是大众造势的结果。当时天下大乱,大众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来收拾时局,孔子这样的人成为众望所归,而且孔子的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宣传,形成一种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大家希望他成为一个圣人,好施行他的教化来救济天下。到了汉武帝以后,唯儒独尊,孔子走上神坛成了教主,到了东汉,王莽等人以权威的身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孔子为圣人。
  其实,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人指出孔子是靠大众造势而成为圣人的,吴国的陆绩在《太玄经序》中说:“昔孔子在衰周之时,不见深识,或遭困苦,谓之佞人;列国智士,称之达者,不曰圣人,唯弟子中言其圣耳。逮至孟轲、孙卿之徒,及汉世贤人君子,咸并服德归美,谓之圣人,用《春秋》以为王法,故遂隆崇,莫有非毁。” 陆绩认为,孔子落魄的时候,人们认为他是个只会玩嘴皮子的棒槌,各国的才俊也只认为他是个通达的人,只有他的弟子说他是圣人,后来由于孟子等人的宣传才成为公认的圣人。
  陆绩,就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时嘲笑的那位“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三国志 吴书 陆绩传》中记载:“绩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术出橘, 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陆绩的父亲庐江太守陆康与袁术交好,陆绩六岁的时候,和他父亲一起去拜见袁术,袁术就拿出橘子来招待客人。大人在那说话,小孩就在旁边吃橘子。小陆绩觉得这橘子真是太好吃了,就偷了三个,古代的衣服没有口袋,只好藏在袖子里。等到告辞的时候,陆绩向着袁术拜别,三个橘子就都掉出来了。袁术一看,就逗小孩玩:“你来我家做客怎么能偷我的橘子呢?”陆绩说:“本想拿回去给母亲尝尝的,没想到露馅了。”这个故事后来入选了《二十四孝》,成为孝之典范,不过也有人怀疑陆绩在作秀或在说谎。我们经常不惮用最坏的想法去推测别人和用最好的理由去开脱自己。童言无忌,我更愿意相信小陆绩的怀橘行为是出自一颗纯洁的爱母之心。
  如果小陆绩当时就是纯粹为了给母亲带几个橘子吃,根本没有其他的念头,那么他是否算是“克念作圣”呢?我看差不多了,至少在彼时彼刻。那他为什么没有成为圣人呢?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努力去“克念”,最后能成为圣人吗?其实,“圣人”只是一个标杆,在合适的条件和时机下,统治者会选择一个非常高的标杆树在那里,剩下的事情就是鼓励大家朝这个标杆的高度去努力,“人人成圣”只是鼓励的口号,就像训兽师手里的兽食一样,引诱你不断向更高的标准迈进。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51.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