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曜石吊坠价格: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2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5:45:30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04 20:06  
第二十七句 坐朝问道(2)
  
  大发明家赵匡胤(1)
  
  坐朝,也就是君臣在朝堂上一起坐着开会,这个古代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为历代帝王所遵循,一直到北宋建立,宋太祖赵匡胤对开会方式进行了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率先发明了“站朝”这种议事方式,从此,大臣们在朝堂上只有站着的份儿了。
  或许赵匡胤从小就立志当个发明家,当上皇帝的第二年,他就发明了一种叫做“杯酒释兵权”的安全保卫技术。961年,赵匡胤用这种技术和平地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自己成为唯一一个掌握全部军权的人。他的这项发明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潜在的军事政变隐患,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别人的屁股把自己从皇帝的宝座上挤下去了,极大地保证了自己屁股的稳定性,他本人也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通过军事政变夺权的开国之君。那些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兄弟们虽然没官当了,但爵位和封地还是有的,回家当个大地主,有吃有喝有钱花,什么事情也不用操心,真是快乐似神仙啊。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皇帝能够如此和平、快捷又稳妥地安排好开国功臣的,相比之下,赵匡胤之前的刘邦、之后的朱元璋,都是以屠杀的手段对待开国功臣,不厚道啊。
  其实,这并不是赵匡胤的第一项发明,早在青年时期,赵匡胤就已经开始进行发明创造了。和现在社会上的小青年一样,赵匡胤年轻时候也喜欢舞枪弄棒,而且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为他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的基础。在舞枪弄棒过程中,赵匡胤鼓捣出两项发明来。
  第一项发明是拳术,名叫“三十二势太祖长拳”,这套拳法从第一势懒扎衣到第三十二势旗鼓势,均源于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具有很强的实战性;第二项发明是兵器,俗称是大扫子和小扫子——注意,可不是说他发明了他大哥的俩媳妇,练家子都知道,扫子就是盘龙棍,又叫梢子棍。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或打击身穿厚厚甲胄的敌兵,使之丧失战斗力;小盘龙棍用于近身搏击。后来经过不断改良,就成了现在的双节棍。双节棍因为李小龙的功夫片而在世界各国亮相,并由于其软中带硬、柔中有钢、收放自如、携带方便等的优点而风靡全球;再后来因为周杰伦的歌,双节棍就成了“吼吼哈嘿”。
  赵匡胤在当了皇帝之后,继续发挥其大发明家的聪明才智,在成功推出“杯酒释兵权”的实用新型之后,又发明了改善会风会纪的开会方式:站朝。
  我们经常在古代题材影视作品中看到,不管什么朝代,上朝时所有的大臣都规规矩矩地站立两厢,就皇帝一个人坐在龙椅上,听取大臣们汇报工作,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在宋代以前,有的大臣还是有座位坐的。当然,不是多大的官都能在朝堂上坐着,只有级别够高的才行,至少要到宰相这个级别。比如东晋第一任皇帝司马睿登基,就曾拉着丞相王导与他同坐,于是就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虽然这件事发生在君弱臣强的特定时期,但即使到了隋唐时期,宰相的地位依然是很高,在朝堂之上依然是有座位坐、有茶水喝的。
  据说赵匡胤正式登基的第二天,在朝堂上与宰相这一级别的大臣们坐在一起开会。宰相范质、王溥等人奏事,赵匡胤说:先不用说了,把你们的奏折拿我看看吧。范质、王溥等人遂起身把奏折拿给他看,然后想回到位子上坐下,却发现椅子已经被撤走了。从此以后,宰相上殿就再也没了座位。
  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从赵匡胤的一贯表现来看,还不至于玩这么卑鄙无耻下流的把戏。《宋史》中是这样说的:“先是,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唐及五代犹遵此制。及质等惮帝英睿,每事辄具劄子进呈,具言曰:‘如此庶尽禀承之方,免妄庸之失。’帝从之。由是奏御浸多,始废坐论之礼。”
  范质是前朝的顾命大臣,不是赵匡胤的嫡系,宰相当得也不踏实,因而主动要求上朝不设座不喝茶,赵匡胤也就顺水推舟,以后就成了惯例。后来范质很明智地把宰相的位子让给了赵匡胤的嫡系、那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自己退休养老去了。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06 08:52  第二十七句 坐朝问道(3)
    
  大发明家赵匡胤(2)
  
  提起赵普,我们不得不说说赵匡胤的另一项发明,这项发明还是颇具艺术性的,应该算是我国早期的人体彩绘。
  赵普虽然为相,读的书却并不多。据说有一次赵匡胤和几个大臣唠闲嗑,说起当时大宋的“乾德”年号来,赵匡胤认为这是一个古来无有的好年号。领导吃撑着了,下属就要赶紧跟着打嗝,宰相赵普马上随声附和,说这个年号确实好,你看自从用了这个年号之后,发生了什么什么什么,都是好事,根本就没坏事,所以这个年号不是小好,是大好,好到不能再好!
  赵普当然说好,因为这个年号就是他负责挑选的。这时候,赵普的死对头、翰林学士卢多逊在一旁慢条斯理地说了一句话:“可惜,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 赵匡胤大吃一惊,赶紧让人去查,结果真是前蜀亡国时使用的年号。赵匡胤大怒,叫赵普走到面前,然后拿起笔蘸上墨,在赵普脸创造了一副涂鸦作品,一边画还一边骂:“你不学无术,怎么比得上卢多逊?”赵普整个晚上都不敢洗掉,直到第二天上朝脸上还保留着皇上的墨宝。受此大辱之后,赵普开始发愤读书。他准备了一个大书匣,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等赵普死后,人们打开书匣,发现里面只有《论语》的前半部分。这样,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传开了。
  赵普被人体彩绘之后,恨死卢多逊了。赵匡胤死后,他弟弟赵光义当了皇帝,赵普乘机告黑状,说次相卢多逊与赵光义的弟弟秦王赵廷美勾结谋反,卢多逊因而被判死刑,诛斩九族。宋太宗赵光义念其身居相位,久事朝廷,就从轻发落,将卢多逊全家被流放崖州(今海南三亚市崖城镇)。
  但这事也不能全怪赵普,对于政敌卢多逊,赵普事先警告过他,说你赶紧哪凉快哪呆着去吧,否则以后没你好果子吃。可是卢多逊贪恋权力,不听劝,还在那耗着,赵普才使了手段。卢多逊到了崖州后,给赵光义上谢恩表,其实谢恩是假,想回中原才是真,谢恩表中有这样一句:“流星已远,拱北极巳不由;海日悬空,望长安而不见。”这不明摆着想回去嘛!但卢多逊一直死也没能再踏上中原的土地。
  
  “站朝”的发明开始落到实处以后,朝堂上只有赵匡胤一个人坐着,大大改善了开会风气,提高了议事效率,并凸显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赵匡胤自己对这项发明也很得意,心说我咋这么聪明呢?但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
  一日早朝,赵匡胤在听取某个大臣奏事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看来实现站朝之后会议风气并没有质的变化啊!赵匡胤心里很不爽,退朝后就开始想办法。要说人家赵匡胤不愧是大发明家,很快一项新的发明创造就横空出世了。是什么发明呢?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长帽翅。
  长帽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外面用布帛装饰,赵匡胤命令掌管服装道具的人员把长帽翅加在官员的幞头纱帽两边。戴上这种帽子之后,行走极不方便,不小心帽子就歪了甚至掉了。这样一来,官员只能面对面说话,要和旁边的人说话就困难了,稍微一歪头,不是帽子歪了、掉了,就是帽翅把旁边的人给刺到了。这种帽子是在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专用的,一般场合不用戴。从此,大臣上朝再也不敢随便交谈了。
  大臣们为了在上朝时保持帽子的平衡性,平时就要经常练习,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有一天,宰相寇准打扮成书生模样,进行微服私访体察民情,遇到一个老人,便上前交谈。老人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寇准说:“老先生,我就是一个穷书生,不用这样客气嘛。”老人笑着说:“你可别骗我了,我都看出你是当官的了。”寇准问他怎么看出来的,老人说:“你刚才通过窄巷的时候,侧身左顾右盼,生怕碰到你的帽子,要不是常戴长翅帽,怎么会有这种习惯动作呢?”   在赵匡胤的带动下,大宋王朝臣民掀起了发明创造的热潮,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除了造纸之外,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三项都是在宋代发明的。同时,在赵匡胤抑武崇文国策的指导下,大宋王朝的经济和文化也与科技一样,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宋朝先于世界五六百年发达起来的商业经济让人眼花缭乱,宽松浪漫的文化环境催生了众多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优秀作品流传百世。仅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看,宋代的繁荣和发达程度甚至超过盛唐时期。但是在军事上,宋朝一直很疲软,也就在开国时期打了几场漂亮仗,后来大溃败成了宋朝军事上的家常便饭,迫不得已要向辽、西夏、金、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进贡,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最后被蒙古大军给从北到南横扫了,开创了华夏首次被异族整体灭亡的先例。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如果朴素的本性胜过文化修养就显得野蛮霸道,反过来则显得迂腐文弱,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人才。“文质彬彬”这个成语原来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意思变了,形容人文雅有礼貌,这一变化显然背离了孔子的原意。孔子这句话来本来是针对个人来说的,但扩展到一个国家或民族也同样适用,宋朝就明显属于“文胜质则史”的典型,军事上当然抵不过当时正处于“质胜文则野”时代的蒙古人。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08 13:20  第二十七句 坐朝问道(4)
  
  不问苍生问鬼神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第二部分的十八句重点描述了周王朝盛世时期的一派大好局面,但在对每一句进行解读的时候,我们没有局限于周朝,而是把把历史前行的两条腿给劈开些,增加了历史的跨度,否则这部分就应该以“周朝那些事儿”为题了。
  前一段讲与“坐朝”相关的话题,主要说了宋朝那些事儿,书接上回,该说“问道”了,我们再说说汉朝那些事儿。
  唐人李商隐写过一首题为《贾生》的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管古代还是现在,借古讽今是知识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很多知识分子也就这点能耐,百无一用是书生啊,但能够这样做的知识分子至少还是清醒的、有良知的,比那些御用文人要强百倍。借古讽今通俗一点说就是指桑骂槐,李商隐这首诗指的是汉朝的桑骂的是唐朝的槐,借用汉文帝向贾谊“问道”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醉心于求仙炼丹而置民生于不顾的晚唐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
  我们要说的,就是与汉文帝向贾谊“问道”有关的事儿。
  贾谊,洛阳人,生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是个才华横溢的有为青年,他在政治上主张削弱藩王的势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对外主张以全力抗击匈奴;对内主张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因此很荣幸地被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誉为“少年倜傥廊庙才”。他的论文如《论积贮疏》、《治安策》、《过秦论》等,分析形势,切中时弊,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被文学斗士鲁迅赞为“西汉鸿文”。
  贾谊十八岁时就以文才而名闻天下,二十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得汉文帝赏识,不久就官至太中大夫。二十多岁的贾谊已经在汉朝的政治舞台上初露锋芒,《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是这样说的:“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说汉文帝刚当皇帝的时候,屁股还没坐稳当,很多基础工作都是贾谊牵头做的,于是汉文帝想给贾谊加官进爵。
  就在这时候,有人不高兴了:“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丞相周勃、太尉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出来说贾谊的坏话,说这个洛阳人啊,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学识也不怎么样,就是一心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因此,贾谊被派到京城之外,当长沙王太傅。
  贾谊很委屈啊,心说你们说我坏话没关系,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但是为什么拿我的籍贯说事啊?“雒阳之人”怎么了?为什么把歧视河南人的错误观念提前了两千多年啊?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说贾谊坏话的这几位是什么样的人物?全都是位高权重的开国元老,为什么他们能够屈尊站出来和年纪轻轻、官职也不高的贾谊作对呢?而且他们的论据也很不充分:贾谊最高的职务不过是太中大夫,按照《汉书•百官公卿表》中“郎中令所属有太中大夫等,秩比千石,掌议论”的说法,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有权的职务,如何能“擅权?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这些人在平定吕后之乱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他们又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为什么要拥立刘恒呢?《史记 吕后本纪》中交代说大家认为“代王……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实际上大家更看中后者,薄家没有权势,不会再出现吕后专权那种状况,这样功臣们就可以与皇帝共同执政权,以切实维护自己的利益。事实也是这样,汉文帝即位后,周勃出任右丞相,灌婴当上了太尉。功臣们当然不希望皇帝身旁出现一个并不代表自己这一方利益的亲信大臣,而汉文帝的皇位也尚未巩固,还得依靠这些功臣,只好妥协,将贾谊远远打发了。
  一年多之后,汉文帝召贾谊回京。贾谊很高兴,心想这下有希望回到首都工作了。见面之后,汉文帝问他鬼神之事,贾谊发挥了其聪明才智,开始忽悠,一直忽悠到半夜时分。汉文帝很喜欢鬼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往贾谊身边移动——可能是吓着了。听完之后,汉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贾谊被平调为粱怀王刘胜的太傅。
  刘胜可是汉文帝最小的儿子,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实际上不光老太太,老头儿也是一样。汉文帝这老头儿就十分宠爱刘胜,让贾谊给刘胜当老师,显然是重用了。但是到了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不幸的事发生了:刘胜不慎坠马。毕竟是皇帝的儿子啊,锦衣玉食,养尊处优,身体都达到“小糠”的水平了,从马上掉下来竟然摔死了,还不如人家台湾美女林志玲呢,从马上掉下来只受点小伤,住几天院就好了。贾谊非常歉疚和绝望,歉疚的是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绝望的是皇上肯定不会再重用他了。此后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年后就郁郁而死,时年三十三岁。
  按理说,汉文帝把贾谊从大老远的地方召回来“问道”,应该问点大政方针之类的治国之道,为什么问起鬼神这些歪门邪道了呢?有人分析认为:其实汉文帝心理很明白,贾谊的观点和主张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关于削弱藩王势力的建议,汉文帝也想采纳,但时机尚未成熟,条件还不具备,如果过早讨论这个问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诱发其他问题,所以只好整点没用的,就谈个鬼问个神吧。这就是官场,这就是政治。
  官场有风险,当官须谨慎。这一点早就有高人指点过贾谊,只是他没太在意。
  《史记 日者列传》中说,贾谊当博士的时候,和中大夫宋忠一起出去找人算卦。一个叫司马季主的算命先生给他俩讲了一通大道理,听得两个人肃然起敬,说你这么高的水平,却在从事这种被大家看不起的工作,真是白瞎你这个人了,赶紧去当官吧!
  司马季主回答说:“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而凤皇不与燕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微见德顺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誉。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长者之道乎!”
  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千里马不能和疲惫的驴子同驾一车,凤凰不和燕子麻雀为群,贤者也不跟不肖者同伍。所以君子常处于卑下不显眼的地位,以避开大众,自己隐匿起来以避开人伦的束缚,暗中察明世间道德顺应之情状,从而消除各种祸害和表明本性,帮助上天养育生灵,希求更多的功利,而不求什么尊位与荣誉。你们二位不过是跟在人家屁股后的应声虫,怎么会知道长者的道理呢!
  这番话说得贾谊当和宋忠“忽而自失,茫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给忽悠傻了?实际上两个人是心服口服,在反思自己该怎么办。三天之后,宋忠见到贾谊,慨叹地说:“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意思是说:道德越高越安稳,权势越高越危险。处在显赫的地位,丧身将指日可待啊。
  两个人意识到了当官的危险性,但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后来,“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毒恨而死。此务华绝根者也。”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这都是追求华贵而丢了小命的典型例子啊。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32.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