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明简介: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33:21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11-04-01 11:30
  第一百七十三句 聆音察理(1)
  
  吃菜吃心,听话听音
  
  这句的意思是:仔细听别人说话,要充分获取话语中所透露的各种信息。
  有语言并能通过语言进行复杂的交流,是人类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之一。人类的语言不仅仅能通过词汇准确地表达意思,而且还能通过语音信号、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配套措施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同一句话,由于讲话人的表达方式不同,语意也会发生变化,听者必须综合分析其中的多种因素,提取情感特征,才能准确领会讲话人的意思。
  通常,我们在与人交谈中主要通过抓住语言的声学特征来提取语言中情感因素。用声学术语来说,主要体现在语音的韵律、音质和清晰度指标的变化。比如,讲话人处于不同情感状态时,语速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激动状态时,语速会比平时快,甚至像机关枪一样,在情绪受到压抑或快速膨胀时,有时会出现由于概念表述不清而导致的语气断续特征,这属于韵律类指标的变化;讲话人在处于紧张或欢快状态时会出现的快速呼吸停顿,或由于恐惧而牙齿紧压会产生的回旋气流噪声,这是音质类指标的变化;讲话人在有厌烦情绪时说话会不自觉地嘟嘟囔囔,含混不清,这是清晰度指标的变化。
  根据这些特征,科学家对情感信息处理进行深入研究,意在对加深对人类复杂的语音信息的理解能力,美国人还专门拍了一部貌似科学的悬疑推理电视剧《LIE TO ME》,用大量真实和虚构的案例来表现语言信息的复杂性和以男猪脚为首的团队在情感信息处理方面的卓越才能。
  历史上根据对语言的深度理解来做出行动选择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现实中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吧:楚汉争霸时期,韩信受刘邦委派,带兵出去打仗,取得了重大胜利,蒯通就劝韩信叛汉自立,韩信没同意。西汉初年,不为刘邦信任的韩信密谋反叛,被吕后与萧何设计擒获处斩,韩信留下临终遗言:“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汉高祖刘邦根据这句遗言,把蒯通抓来讯问:“你唆使韩信造反是吗?” 蒯通毫不含糊:“没错,我确实给韩信出过主意,可惜那小子不听我的,弄了个自取灭亡的下场。如果他听我的,陛下怎能消灭他呢?”刘邦很生气,下令把蒯扔到锅里煮成肉丸子。蒯通大呼冤枉,辩解说:“强盗跖的狗对着尧狂叫,不是尧不够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当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想成就您现在的事业之人多了,只不过力不从心没搞好而已,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成肉丸子呢?”刘邦想了想,也是这么个理儿,就把蒯通给放了。
  蒯通有惊无险地捡了一条命,口才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刘邦在听韩信那句遗言的时候,做到了“听话听音”:如果蒯通真的和韩信是一伙的,那么韩信就不会在临死时有意牵出蒯通,这明摆着是想临死拉个垫背的嘛!所以刘邦并不是特别想杀蒯通,再加上蒯通那番辩解说得头头是道,又讨巧地把韩信比为跖,把刘邦比作尧,把自己比成狗,这个马屁拍得切中要害又了无痕迹,让刘邦非常舒服。
  其实,蒯通这一套说辞,早在战国时就有人用过了。《战国策》中记载,田单几乎靠一己之力挽救齐国于危难之中,深受齐国上下敬重。但是,一个叫貂勃的人却在四处放话说:“田单是个小人。”这个不和谐的声音不仅损害了田单的名声,也对齐国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造成恶劣的影响。按理说,田单位高权重,要想做掉貂勃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轻松加愉快。不过人家田单可不是黑社会老大,他听出貂勃这句话里有话,于是把貂勃请来喝酒,在酒桌上问:“我哪里得罪您老先生了,让您到处表扬我?”貂勃说:“盗跖的狗向尧狂叫,并不是狗尊重盗跖鄙视尧帝,因为狗只听主人的话。如果我说路人甲英明,路人乙愚蠢,这两人打起来,甲的狗还是会去咬乙的腿肚子。如果能让这条狗找个英明的主人,那这条狗能发挥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咬腿肚子那么简单粗暴了。”听话听音,田单明白了貂勃的意思,第二天上朝便向齐襄王推荐了貂勃。貂勃做了官之后,让田单得到了齐襄王更多的尊重,并劝说齐襄王杀掉了九名与田单为敌的亲信。
  比语言更进一步的表意载体是文字,唐代李峤在《攀龙台碑》中说:“观文察理,睹奥钩深。”意思是说,看到文字要搞清楚所要表达的意思,探索并极尽深奥的道理。“聆音察理”一句中的“音”涵盖了语言和文字等信息表达方式,当然也包含着音乐。虽然好的音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但是多数人不会像领会语言一样读懂音乐,只有一些领悟能力超强的人才会对音乐有极其准确的理解,比如唐代裴度在《箫韶九成赋》中说到的那两个人:“季札聆音而感深,宣尼忘味於甘否。”
  箫韶,相传是舜创作的音乐,一共九章,夏商周三代非常重视韶乐,凡举行国家大典必奏韶乐。《史记》载,季札到鲁国访问时,请鲁国的乐工演奏了朝廷的音乐,并根据各诸侯国的音乐准确地预测了该国的未来,当看到《箫韶》乐配的舞蹈之后,季札感慨地说:“这就是美德的巅峰,太伟大了,太震撼了,像上天一样覆盖万物,像大地一样无不承载,再好的德行也不会比这乐舞所象征的舜的美德更高尚了。音乐欣赏可以到此为止了,如还有别的音乐,我不敢再欣赏。”
  不过,季札在鲁国看到的《箫韶》舞蹈,可能不大正宗。因为正宗的韶乐在齐国。至于韶乐是怎么传到齐国的,说法不一,有说是姜太公受封于齐地时带过来的,也有的说是舜的后裔陈国公子完逃到齐国时带去的,还有说是齐国从舜的后裔随国那里抢来的。总之,不管怎么来的,反正齐国拥有正版的韶乐,鲁国的只是盗版或山寨版,要不孔子怎么到齐国去学习韶乐呢?孔子找到了韶乐正版之后,学得特别认真刻苦,《史记》中说:“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为了学习韶乐,孔老夫子忘记了一切,差点把味觉给搞坏了——韶乐真的这么好听吗?周代的那些宫廷雅乐现在已经被复原演奏,据说在北京天坛公园的神乐署里就能听到,不过如果想去听,请做好心理准备:那些音乐真的特别难听。那为什么季札和孔子那么喜欢呢?因为他们听的不是音乐,是寂寞——啊呸,是政治。周代宫廷雅乐被历代所传承,成为政治的一部分,已经远离了音乐本身。所以虽然齐国拥有正版韶乐,但并不禁止其他诸侯国演奏,即使这样,远离大众的韶乐还是被深深地埋在了春天里。
  人们通过具体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来提高听语言和读文字的能力,而佛教则认为语言文字只是一种妄想。《楞伽经》中,佛对大慧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那么语言和妄想是不是一回事呢?在《楞伽经》中大慧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世尊,言说妄想为异为不异?”佛怎么说的呢?“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是故非异非不异。”
  佛说的这番话,大意是说:“语言与妄想既相同也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语言是由妄想产生的。如果说语言与妄想完全不同,毫无关联,那么妄想就不应当是语言产生的原因了;如果说语言与妄想没有差异,就不会发生语言不能够完整地表达意义,只显示部分意义情况。所以说语言与妄想既相同也不相同。”——佛给出的类似车轱辘话的解释是不是看着眼熟?没看懂的可以回去翻翻哲学课本。
  佛教禅宗认为,语言文字只是代表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和意念的符号,这些符号甚至不足以表显日常事物的真实性状,所以在认识真理方面,语言文字是不可靠的,很容易表错意,如果不进行思考和领悟,那会被误导而不能自拔。《楞伽经》中有一句偈语:“名身与句身,及形身差别。凡夫愚计著,如象溺深泥。”意思是说,普通人执着于语言文字等表象,如同大象陷于泥坑中一样难以自拔。
  禅宗不主张执着于语言文字,其“顿悟见性”的修行功法比“聆音察理”更有深度、广度和难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凡人所关心的都是人间俗事,还是实际一点好,吃菜就要吃心,不能让人家拿白菜帮子就给对付走了。比如一年一度的“两会”,众代表你一个提案他一个建议,弄得热火朝天,还有那83个“加强”64个“加快”43个“大力”36个“全面”并赢得23次掌声的工作报告,着实让我等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每年一次习惯性地为这个春天里画好的大饼而热血沸腾感恩戴德,而在下一个春天里又会出现新的大饼,没人仔细看看上年那个大饼烙了几成熟。对此,善于听话听音的那一部分公众会撕掉这些白菜帮子,直接关注这样一个菜心:政府与民争利的程度是否有所降低——换个说好听点的说法:政府让利于民的幅度是否有所提高。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11-04-06 09:38
    第一百七十四句 鉴貌辨色
  
  小白脸儿,没好心眼儿
  这句是对上句的补充,意思是说,通过观察辨识对方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其内心活动。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句话:“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意思是说:贤达之人具备三项标准,一是内心正直,做事仗义,二是有眼光,能根据形势做出正确判断,三是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聆音察理”即察言,“鉴貌辨色”为观色,两句连起来,就具备了孔子所说的贤达之人的三项标准之一。另外两项标准呢?人家周兴嗣在前面也已经摆出来了:“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说的是“质直而好义”,“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说的是“虑以下人”。在这部分一开始,周兴嗣就用六句话把怎样成为一个达人的问题给说清楚了,如果你具备了上述三个特点,就可以去参加达人秀了。
  假设你在路上遇到一个熟人,如果他满脸鲜花灿烂状,走路比吃了钙片还有劲儿,那他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高兴事;如果他蔫头耷拉脑,嘴角和眉毛梢都快掉到脚背上了,那他肯定是晦气了、杯具了。这就是最基本的的“鉴貌辨色”。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心中的喜怒哀乐会不自觉地体现在脸上,除非你是演技特别高超的职业演员,或者是变色龙那样的伪装大师,否则你的表情多多少少都会出卖你的心情。据说“相由心生”一词出自佛教经典《佛说无常经》,但经过仔细核对查找,该经中并无此词,连意思相近的词也没有,不过“心相”之说在佛教经典中确实非常普遍,只是佛教中的“相”是指万事万物之表象,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面相。类似的误解还有很多,比如佛家所说“色”,完全不同于“色胆包天”中的“色”,而是指一切物质的存在,“色即是空”指世间一切物质的内在真实性都是虚空。
  “相由心生”一词,或许源自关汉卿杂剧《裴度还带》,讲的是唐代裴度因家境贫寒寄居在山神庙中,靠白马寺长老的斋饭维持生命。有个道士给他相面,说你面相太差,明天中午前你就会死于碎砖瓦之下。当晚,裴度在山神庙里捡到太守妻女遗失的一条玉带,并将其归还失主。就在他出去做好事的时候,山神庙倒塌,裴度逃脱厄运。第二天,裴度又见道士,道士说你因为做好事改变了面相和命运。后来裴度进京赶考,中了状元,并与太守之女(即失主)结为夫妇。杯具开头,洗具结尾,这是中国戏剧的一个主要套路。
  其实,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唐末丁用晦的《芝田录》:“唐白中令应举屡不第,诣葫芦生问命,生殊不许。后入长安门,见一妇人以新紫帕封一带在闹中,女奴力勌置于门闑(注:读“聂”音,古代竖在大门中央的短木)。车马骈集,妇人女奴相失,帕在闑旁,未取去,公为守卫。至日晏,忽妇人号泣曰:‘夫犯刑宪,有能救者,惟欲宝带。今辰遗失,夫不免极刑矣。’公以带还之,其妇泣谢而去。明日再见,葫芦生曰:‘秀才近有阴徳,来年及第,位极人臣。’”
  这个故事在《唐语林》、《唐摭言》、《太平广记》等小说集中也有记载,只是上文开头的“白中令”应为“裴中令”之误,。不过,各种记载里都没有佛教什么事,只有关汉卿在杂剧里提到了一个给裴度斋饭吃的寺庙长老。中国人就这样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牵强附会,最终把佛教本土化、世俗化。
  在古代小说中,相术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相传相术早在尧舜之时就产生了,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其套路没有多少高明的创新,多以主观判断为主,比如《史记》中记载,许负给周亚夫看相,说你最后会饿死,“有纵理入口,此饿死法也。”到了元代关汉卿的杂剧里还是这一套,说裴度“冻饿纹入口,横死纹鬓角连眼”。这种以相面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叙事策略也一直沿用至今,不信您随便找几部国产影视作品看看。脱离现实生活,仅靠僵化的套路和模仿、炒作来吸引观众,国产影视作品将在加大投入、垃圾辈出的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
  对于我们这些不懂或不相信相术的,平时看人除了看表情就是看脸色了,比如:脸色蜡黄可能生病了,脸色苍白可能挨冻了,腮如桃花可能高兴了,脸色发青可能肝硬了,面如死灰可能要命了,最厉害的是脸上五颜六色的,如果不是戏妆,就是被核辐射了。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概括出来,带有夸张性的形容词。生活中运用的各种夸张词汇来形容各种心理活动、精神状态以及面部颜色,到了舞台上就真的给面部涂上各种颜色进行艺术表现了,于是就有了中国戏剧中的脸谱。
  中国戏剧脸谱中,白脸多表现的都是狡诈阴险的大反派,像赵高、曹操、秦桧这些坏蛋,在民间也有“小白脸儿,没好心眼儿”的俗语,本来白脸就不是好人,再加一个“小”字就更增加了鄙视的意味。根据典籍上的记载,疑似历史上最早的小白脸是春秋时的公孙阏。
  公孙阏,字子都,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子都是郑国家喻户晓的美男子,《诗经 郑风》中有一首诗的第一节就就是夸他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大意如下:“山上大树很繁茂,池里荷花展妖娆。不见子都美男貌,偏遇官二代恶少。”
  子都简直是太帅了——不能说帅,或许用“英俊”或“漂亮”更为恰当,不仅郑国人,其他诸侯国的人也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美男子,很多年以后,一个叫孟轲的鲁国人在举例子时候还提到过子都:“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据说秦始皇的一个老婆是郑国美女,经常吟唱《诗经》中那首《山有扶苏》,于是秦始皇就把这个老婆生的孩子起名为“扶苏”。
  子都虽然长相阴柔了一点、妩媚了一些,但并不是伪娘,人家可是能够带兵打仗摧城拔寨的武将。要模样有模样,要才能有才能,子都简直太完美了,难怪连孟子都往死里夸他呢!可惜,完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子都也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心胸狭窄。
  《左传 隐公十一年》中记载:许国不向天子纳贡,郑庄公联合了鲁国和齐国准备攻打许国。这年五月,郑庄公在太祖庙内向广大参战将士分发武器。子都和颍考叔同时去抢一辆兵车,结果颍考叔技高一筹,挟起车辕就跑了,让美男子非常没面子,于是他拔出戟去追,结果没有追上,气得白脸变绿脸。两个月之后,三国联军攻打许国都城,到底还是颍考叔勇猛,扛着郑国的大旗率先登上城墙,子都一看功劳要被颍考叔抢去了,白脸又变绿了,弯弓搭箭从城下射上去。子都的射术还真不错,颍考叔中箭摔下城墙,壮烈牺牲。这场战争最后以联军胜利告终,许国国君出逃。对于颍考叔的死因,郑庄公没有进行追究,只是让士兵用猪、狗、鸡摆了一个造型,来诅咒杀人凶手。
  子都用卑劣下作的手段害死了战友,为后人留下了“暗箭伤人”这一成语,也为“小白脸,没好心眼儿”的论断提供了充足的实事依据。至于子都后来怎么样,典籍中再无记载,于是明代冯梦龙给他编造了一个受诅咒而死的因果报应式结局。子都的后代以“都”为姓,生生不息地繁衍下来。在都姓宗祠中,会有类似“望出黎阳永兴旺,源自子都长留芳”或“子丑寅麋迎旭氛,都俞吁语赞荣光”这样嵌有“子都”二字的楹联。
  南北朝刘宋时,山阴公主刘楚玉对弟弟前废帝刘子业说:“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刘楚玉是个女权主义者,主张男女具有数量均等的配偶,刘子业觉得姐姐这话说得有道理,“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于是,“面首”这个词首次在正史中出现,专门用来称呼男宠。面,说的模样好;首,说的是发质好。宫中男宠的用途是供人享乐,必须模样好,但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也不行,所以必须发质好,因为按照中医理论,肾主毛发,发质好就是肾好,只有肾好才能发挥其独特的功用,干好体力活。面首属于吃青春饭的特殊工种、高危职业,等用得差不多了,成了药渣儿,就会被打发走或悄悄干掉了。“面首”的通俗叫法,就是“小白脸”,时至而今,某些地方仍把富婆包养情夫的行为称为“贴小白脸”。
  虽然孔子将“察言而观色”作为贤达之人的标准之一,但并不能单纯地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孔子就吃过这方面的亏。《史记》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是孔子在评价徒弟时,检讨了自己的失误:本以为能言善辩的宰予能有所成就,但结果很令人失望;本以为相貌丑陋的澹台灭明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结果人家学有所成,到南方开馆授徒,教育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孔子尚且如此,我们更难免犯经验主义错误,以偏概全,小白脸未必都没好心眼儿,比如那位加拿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不仅长得白,名字音译成汉语也带个白,但是人家的心眼儿好得没话说。早年国人没见过几个外国人,冠之以“西洋大鼻子,东洋小鬼子”等蔑称,没想到大鼻子中藏着很多天使,小鬼子也不都是恶魔。
  如今日本地震,举世关注,而国人幸灾乐祸大放厥词者甚众,以至于两派在网上对骂,板砖与口水齐飞,愤青共汉奸一色,乱成一锅粥。虽对日有深仇于昨,亦有龃龉于今,但大灾当前,生灵涂炭,怎能无恻隐之心?即便不同情也无妨,思想多元化是社会进步之表现,但何必相互攻击、自乱阵脚?日本核电站爆炸之后,国人又把网上的混乱带到现实,像一群疯子一样抢购食盐,一夜之间,所有卖场都变成了无盐的结局。反观日本灾区,虽满目疮痍,却秩序井然,就算每人一天只能吃到一个饭团,也没有人趁乱多吃多占。再看美国韩国,也出现抢购风潮,但人家是奔着碘片、海藻去的,至少还有点用,相比之下,国人疯抢食盐就显得特别无厘头,完全不靠谱。察部分国人之焦躁混乱,观日本灾民之淡定有序,差距之大,不言自明,国人整体素质尚处于地平线以下,不知还要丑陋到何时。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123.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