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南街头裸奔女: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47:50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1-23 18:10  
第一百二十一句 府罗将相
  
  府,本指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汉至南北朝时期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唐代至清代则多用作行政区域名,其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比如宋代著名的开封府,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干部包拯曾在那里当过一年多的府尹;现在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比如政府。在这句里是什么意思呢?请对照《千字文》产生的年代从上面找。
  罗,《说文》解释为“以丝罟鸟也”——罟,读“古”音,指用网捕捉动物。在这句,有聚集、分布的意思。
  将,《说文》解释为“帅也”,但不是所有的将都是帅,只有主将或者负责统领全军的将才能称为帅。
  相,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这个字我们在“垂拱平章”中已经详细解释过。
  此前两句说的是广内殿等皇家图书馆里的收藏品,这一句和下面一句说的都是在承明殿里集合的东西:朝廷的高级官员们——官员是东西吗?当然,谁敢说官员不是东西?
  
  将相和则国安
  
  话说周文王姬昌上台之后,整天琢磨怎样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以便早日推翻商朝的统治,为老爹季历报仇,但是由于姬昌是头一次当君主,在国家治理上没有经验,致使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各方面矛盾集中爆发,老百姓意见很大。
  这一天,周文王把姜太公找来问话:“公元前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姜太公立刻回答说:“人才!”周文王说:“恭喜你,答对了!请听第二题:假如一个君主一直以来都很注重人才的选拔,手下的人才比木材还多,但是社会秩序比以前还混乱,小偷、骗子、飞车贼、黄牛党到处都是,以至于国家都到了危亡的境地了,这是为什么呢?”
  姜太公一听就知道姬昌是在拐弯抹角说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于是就有针对性地回答说:“人才选拔出来了却不任用,像木材一样堆在一边,这样做只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周文王又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呢?”姜太公说:“因为君王只喜欢用被一般人所称赞的人,而得不到真正的贤才。”文王又问:“这又是为什么呢?”太公说:“君王把被一般人所称赞的人当作贤才,把被一般人所诋毁的人当作庸才,其直接后果就是那些喜欢拉帮结派的人被任用,不会巴结逢迎的人则会被淘汰,导致小人勾结起来排挤贤才,类似于经济学上的‘劣币驱良币’,最后朝廷里的官员基本上没什么好人了,自然就出现社会混乱就会加重、国家陷入危亡境地这种状况了。”
  周文王问:“‘劣币驱良币’又是咋回事呢?”姜太公说:“这个理论又叫格雷欣法则,是两千五百多年以后英国财政大臣格雷欣提出的,简单说就是在双本位货币制度下,如果金币和铜钱一起流通时,金币就会被作为收藏品而退出流通领域,时间一长,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铜钱了。” 
  周文王说:“算了,这种理论说多了容易让人睡觉,你还是跟我讲讲怎样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吧!”姜太公说:“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意思是说:将帅和宰相分工负责,根据官职的需要推荐人才,并考察实际才能,使其能够胜任,名副其实,这样才算是掌握了举贤之道。
  上面的对话,除了格雷欣法则等个别语句之外,均出自《六韬》。《六韬》又称《太公兵法》,是一本古代兵书,据说是姜太公的大作,但经过考证,专家们认为这部书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作者肯定不是姜太公。
  作为军事和行政上的最高官员,将和相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大臣,二者之间的关系会对国家兴亡产生重大影响。姜太公说“将相分职”是在有一个贤明君主坐镇情况下的选拔人才方式,否则会导致将和相各管一摊,谁也不搭理谁,造成效率低下和派系斗争。能否调和好将相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一个贤明君主的用人手段。历史上最为后人称颂的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实质上是赵惠文王平衡、制约、协调用人艺术的杰作,如果他们两个人不是在赵惠文王的领导下,而是换成一个比较无能的君王,可能早就掐到一起去了。
  廉颇和蔺相如的这段“将相和”几乎是地球上的中国人都知道的事了,再讲这段就没意思了,咱们换一段西汉的“将相和”,这段也是很有名的,在《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以及《前汉纪》等文献中都有记载。
  事情的经过是酱紫滴:汉高祖刘邦死后,他老婆吕后专权,把娘家人都安插在朝廷重要的位置上,并着手屠杀刘邦的后代,想让党变色国变修、江山改姓吕。身为右丞相的陈平对这种状况非常担忧,但又不能为老刘家出头,那样做简直就是狗扒厕所——找死(屎)。正在他忧心忡忡之时,刘邦手下的老干部陆贾登门拜访,问陈平:“你在瞎琢磨啥呢?”陈平说:“你猜!” 陆贾说:“你现在身为宰相,还是有三万户食邑的爵位,荣华富贵到极致了,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如果有忧愁的话,不过是担忧老吕家那帮人和老刘家的后人而已。”陈平说:“你猜对了,你看这事该咋办呢?”
  陆贾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作为丞相的您,需要和掌管兵权的太尉周勃搞好关系,我曾经和老周说过这个事,但他这个糊涂虫以为我在开玩笑,所以我就找您这个明白虫来了。”接着,陆贾又为陈平筹划了几套对付吕氏的方案。陈平用他的计策,拿出五百金来给周勃祝寿,还安排了盛大的歌舞宴会请周勃来吃喝玩乐,弄得周勃很不好意思,心说我也是有身份的人,怎么能白吃人家的饭呢?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回请陈平。于是,两个人建立起了非常密切的联系,成为吕氏不可逾越的障碍。为了感谢陆贾,陈平送给他一百个奴婢、五十辆车马、五百万钱。
  如果不是陈平和周勃的“将相和”,吕氏阴谋十有八九会得逞,局势长期动荡混乱在所难免,所以《旧唐书》说:“君民足则国富,将相和则国安,反是道焉非得人者。”这句话本是对中唐宰相韩滉的评论,但不是称赞,而是批判,因为韩滉在任期间就搞了个“将相不和”。
  韩滉是个书画高手,他的《五牛图》是历代收藏的珍品,清乾隆皇帝将此画收入宫中,珍爱有加,可惜在八国联军入侵时被掠走。1958年,在周总理的批示下,已经千疮百孔的《五牛图》被我国政府以重金购回,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韩滉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唐德宗时期,他升任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唐德宗打算再给韩滉一个江淮转运使的差事,从江淮往京城运送大米。负责钱粮收支的尚书右丞元琇觉得韩滉性格刚愎,难以共事,就奏请皇帝把一段十八里路的运送任务交韩滉,其他路段由元琇自己负责。韩滉得知后,心说我堂堂一宰相,就给我十八里路的运送任务,拿我当祝英台呢?对元琇非常痛恨,此后多次刁难,并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元琇进行打击报复,找了很多罪名诬告元琇,将其贬为雷州司户。朝中有些大臣对此事不满,他们有的向另外两位宰相反映情况,有的直接向唐德宗上表为元琇讨说法,结果都没斗过韩滉。
  《旧唐书》接着评论说“滉杀元琇,……非贞纯之士,刻下罔上,以为己功。幸逢多事之朝,例在姑息之地,幸而获免,余无可称。” 韩滉并没有杀死元琇,史书上的“杀”字说的可能是元琇的政治生命,因为元琇本来的职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被韩滉搞到一个边远的地级市当民政局长,品级从四品降到了八品,政治生命基本终结。史书认为韩滉不是一个正派人,欺上瞒下的,彰显自己的功劳,幸运的是他赶上了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而且没有什么大奸大恶的行为,得以善终,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了。
  “将”和“相”是执政集团内部势力的代表,在缺乏民众监督的集权统治下,执政集团内部的团结对社会的稳定作用极大,如果这个集团内部耗子动刀窝里反,那就乱套了,老百姓跟着遭殃,因此民众普遍有“将相和”的良好意愿。但是,指望执政集团的主要首脑永远都是英明领袖是不现实的,必须设计一套能够让“将”与“相”不和也得和的制度。绝对的权力是无法保证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必须分权制衡,而在这个问题上,专政与人治永远不会像民主与法治那样有良好一贯性和坚实的保障性。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1-24 16:13  第一百二十二句 路侠槐卿
  
  路,本指道路,但在这句里可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君王居住的地方,如古代君主宫中最里面一道门叫“路门”、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正殿叫“路寝”。“路”也被用来比喻权位,《孟子》中记载:“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 管仲、 晏子之功, 可复许乎?”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说:如果您在齐国掌权,能再次建立起像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吗?孟子听了之后不高兴了,说管仲、晏子那种档次的人,跟你老师我是没法比的。
  侠,通“夹”,从左右两方相扶持。槐,就是槐树。
  卿,按甲骨文字形是二个人面对面吃饭,指吃白食的人,古时用作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
  这句和上句一样,说的是在皇宫里那些像槐树桩子一样站立的官僚们。
  
  
  绿色的引导员
  
  这一句里面的“路”和“槐”两个字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有很大差异,为了搞搞清楚,我们还得学习古籍。
  《周礼 秋官》中说:“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在读古籍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倒不难,咱有字典,但是有时候就算你认全了所有的字,仍不知道说的是啥意思,气得你直想骂街。没办法,这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文化断层的表现,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来一点点研究。这一段里基本没有难认的字,只是有很多词要解释。
  朝士,是周代的官名,掌外朝官员的次序和刑狱等,后来泛指中央官员。外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好拨打求助热线找古人帮忙,好在郑玄做注说:“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郑玄说周代有外朝、内朝和燕朝三种朝会方式,但他说的还是不太具体,继续拨打求助热线:宋代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说:“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于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群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意思是说:天子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方,在皇宫比较靠外面的那道库门之外,因此称为外朝;召见群臣开表彰大会等大型朝会都地方,在皇宫最里面的那道路门之外,这已接近内宫了,因此叫内朝,也叫路朝;平时上朝议事听取大臣汇报的地方,就在路门之内的路寝里面,称为燕朝。
  路门也叫路寝门,还叫虎门,因为路寝门的外面画着老虎,取勇猛之意,用来吓唬外面的人。广东也有个虎门,就是林则徐销烟的那个地方,但是那个虎门和皇宫里的虎门没关系,而是因为东有大虎山、西有小虎山而得名。
  接着研究上面那段古文。说在外朝的场地上,左边有九棵类似与酸枣树的那种带刺灌木,孤卿大夫这类的官员按照级别次序站在灌木下,这些官员的后面站的是没有官职的士阶层;右边也有九棵带刺灌木,是公侯伯子男这些有爵位的人站的地方,那些低级官员或吏卒站在后面。对于这些人,要给一个特别的提醒:不要倚靠树木,否则会被灌木上的刺扎到屁股!天子座位的对面,也就是场地的中间,有三棵大槐树,这是三公的位置,地方上的一些长官和随从在三公的后面。
  周代站在槐树下的“三公”,是国家除了天子外最顶级的三个职位,一般认为是太师、太傅、太保,也有说是司马、司徒、司空的。秦朝不设三公,西汉以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为三公,之后三公名称和地位都有所变化,到了曹操当丞相的时候,把三公制度给废了,丞相一个人独揽大权。魏晋时期虽然又恢复了三公,但已经开始变成虚衔了。宋代以后,习惯上把太师、太傅、太保作为三公,不过也是虚衔。站在灌木前随时可能被扎屁股的“九卿”,在周代是指的是“六卿加三孤”,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加上少师、少傅、少保,凑到一起正好是九个,在以后的朝代里这九个官职的变化也比较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根据上面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周代的外朝场所非常开阔,其规模比现在的人民大会堂还要大,只不过是露天的,还要用树木来给那些出席会议人员的标记好位置,等与会人员来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站好就行了,会场秩序不会出现混乱。现在人们学精了,在露天场所举行大型活动不再用树木当坐标,而是找一些人当引导员,举着牌子领着与会人员去相应的位置站好。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引导员的,最合适的人选是那些人见人爱的年轻姑娘,让那些本来对活动不感兴趣的人都睁圆了眼睛盯着看。
  周代为什么非要用长满刺的棘和容易歪脖的槐这两种不算好看的树当引导员呢?郑玄注曰:“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古人很讲究,种树也都是有象征意义的。他们觉得,棘这种植物象征者官员在处理政务过程中一颗红心献给国家、三根棘刺定罪责的优良作风。三刺,《周礼》中解释说:“以三刺断庶民狱讼之中,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也就是说,凡是重大疑难案件,首先要交给群臣讨论,没讨论出个结果来,就再交给群吏讨论,还没结果,就交给全国人民来讨论。槐象征的是“怀”,就是一直想请这些人来商量事情。
  鉴于能在站在棘槐下面的人都是大官,所以后人就用“三槐九棘”来代指公卿,希望自己家里能出大官的人会在家庭院里种上槐树——为啥不种棘树呢?因为棘树下面的官不如槐树下面的大,而且棘树上都是刺,容易扎人。《宋史》载,北宋初期,被宋太祖赵匡胤下放到地方的大臣王祐“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果然,他的儿子王旦后来成为北宋名相;南宋时期的董槐,字庭植,把在庭院里种植槐树的事情都放到名字里去了,结果呢,他也当上了丞相。当然,这两个个案并不能证明当大官与种槐树有直接联系,否则想从政的人都不用去考公务员,直接回家种槐树就行了。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93.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