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6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19:06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7-18 18:12  
  第九十二句 切磨箴规
  
  赞美容易规劝难
  
  切磨,是“切磋琢磨”的简写,本指加工器物的手法。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中说:“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意思是说不同材质的东西要经过不同的加工程序,骨头要切割,象牙要磋,宝玉要雕琢,石头要打磨,只有这样做出好的器物。人的学问、知识、能力、成就也是这个道理,要经过反复切磋琢磨。后来,这四种加工工艺被比喻为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这个比喻用习惯了之后,我们都不知道“切磋琢磨”原来说的竟是体力劳动。
  “切磋琢磨”一词,出自《诗经 卫风 淇奥》,原诗全文如下: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按惯例,接下来我们该进行白话翻译了吧?这首诗就不必了,因为这又是一首令人酥麻而死的赞歌,而且意思相对简单,只要搞清楚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淇,指淇水,源出河南林县,向东经淇县流入卫河;奥,读“玉”音,指水边曲里拐弯的地方。有个朋友,奥运之年得子,打算起名为“淇奥”,我说:这个名字虽然有文化内涵,但是和奥运没什么关系,而且这个“奥”字读音和意思都怪怪的,到时候你儿子天天纠正人家的读音、解释名字的意思,多烦啊?
  瑟,仪容庄重;僴,读“县”音, 壮勇威武的样子。赫、咺(读“宣”音),表示身份显赫。谖,也读“宣”音,忘记之意。“会弁如星”一句,我们会在后面的“弁转疑星”中解读。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君子,说他学问高、品德好、懂穿戴、有身份、谈吐幽默、宽宏大度。这么完美的一个男人,当时的美女们肯定都会哭着喊着要嫁给他。这位君子是谁呢?《毛诗序》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原来这个人就是卫武公,这位仁兄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在“夙兴温凊”一句中已经了解过了,他在位五十五年,活了九十多岁,不知道娶了多少个美女。
  《诗经》中有相当一部分赞歌,赞美的对象也比较广泛,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古人也这么喜欢拍马屁呢?虽然拍马屁之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是《诗经》中的赞歌并不是拍马屁那么简单。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凝聚不断加强、走向统一的时代,老百姓都希望过上和平富足的好日子,因而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忠臣良将身上,对这些人的赞美,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朋友之间的切磨,是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彼此的进步,东汉的杨政就特别喜欢和朋友切磨。杨政这个人善于讲说儒家经典,名震京师,但当时儒多的是,杨政并不算是最出色的。杨政好交游,不拘小节,曾冒着生命危险在路上拦住光武帝刘秀的马车为自己的老师伸冤,从而打出了知名度。当朝驸马梁松(就是前面提到那位诬陷伏波将军马援的那位)和阴就(刘秀的小舅子,人家这名起的,天生就是当小舅子的料)听说杨政的光辉事迹后,慕名前来结交。虽然面对的是皇亲国戚,身位平民的杨政毫不含糊,“政每共言论,常切磋恳至,不为屈挠。”有一天,杨政想和捕虏将军、杨虚侯马武交朋友,就登门求见。马武对杨政没啥好印象,称病不见。杨政很是恼火,心说你不是一员猛将吗,这下我跟你切磋一下武术!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几,闯了府中,冲进马武的屋子,一把抓住马武的臂膀,然后把钢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身经百战的大将军马武就这样被制住了。杨政厉声斥责马武说:“卿蒙国恩,备位籓辅,不思求贤以报殊宠,而骄天下英俊,此非养身之道也。今日动者刀入胁。” 马武的几个儿子以及侍从闻讯赶来,都以为劫匪上门,纷纷抄家伙逼向杨政。杨政神色自若,跟没事人一样。阴就听说后,赶紧前来调解,让马武和杨政交朋友。估计经过这么一番切磋,马武对杨政该另眼相看了。
  朋友之间不仅要相互切磨,还要及时针对朋友的不足之处或不当之举进行劝戒规谏,这就是所谓“箴规”。箴,本指缝衣用的针或针炙治病所用的针形器具;规,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用这两种带尖的东西来比喻规劝,说明规劝之不容易被接受。想想啊,有人用话敲打你,是不是就像用针扎你一样难受?
  《新唐书》载:“中宗宴侍臣及朝集使。酒酣,各命为《回波词》,或以谄言媚上,或要丐谬宠,至景伯,独为箴规语以讽帝,帝不悦。中书令萧至忠曰:‘真谏官也。’”说唐中宗请大家吃饭,酒喝得差不多了,命令大家每人写一首《回波词》。大家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谄媚、拍马、邀宠,只有李景伯不同,他用诗规劝皇上,皇上觉得这个家伙真煞风景,很是不爽。倒是中书令萧至忠比较懂得赏识人才,夸李景伯是名副其实的谏官。
  回波词,乐府曲名,每句六个字,第一句用“回波尔时”四字开头,所以才叫这个名。后来成为为舞曲。《乐府诗集》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回波》,商调曲,唐中宗时造,盖出于曲水引流泛觞也。” 唐中宗特别喜欢这种高雅的娱乐活动,而一些大臣也乘机谋求好处。唐代孟棨《本事诗》中载:“沈佺期曾以罪谪遇恩,官还秩,朱绂未复,尝内晏,群臣皆歌《回波乐》,撰词起舞,因是多求迁擢。佺期词曰:‘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中宗即以绯鱼赐之。”说沈佺期被赦免后官复原职,但是一直没给官服,于是他就在宴会上给皇上做了一首《回波词》,说我皇上您答应重新起用我,但正式的官袍和玉笏还没给我呢!。中宗听后,送他一个五品以上的官员盛放鱼符的袋子,很快又给他升官。
  与沈佺期等人不同,李景伯那首让皇帝不爽的《回波词》是这样写的:“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说别管喝不喝酒,我的职责就是劝戒规谏,现在大家都喝得不少了,吵嚷得很,这可不合礼仪,千万别再整出更不适合的事情来。
  李景伯的官职是谏议大夫,给皇帝提意见是他的本职工作,可皇帝还是听不进去,而朋友的本职工作可不是提意见,但是如果你的朋友能够对你对进行坦诚的规劝,说明这个人真的够朋友,如果你听不进去,甚至心生反感,说明你不够朋友。
  “切磨箴规”是对“交友投分”的补充说明,朋友之间,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不仅要在一起干点正事,切磋点技能,琢磨点问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要说相互规劝,要说发自肺腑的真心话,这样的友谊才能地久天长。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7-23 21:59  第九十三、九十四句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1)
  
  前面说了君臣、父(母)子、夫妻、兄弟、三姑六叔二大爷、师徒、朋友等多种人际关系,从这两句到这部分结束,周兴嗣结合加强自身修养,对前述各种关系进行了总结,指出搞好关系、有所作为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坚持原则、严格自律才能成功。
  这两句的意思是:对人要仁爱,要有同情心,这一点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
  
  
  人性桃花源
  
  仁,就是两个人,代表人与人相互亲爱,《说文》中解释为“亲也”。慈,《说文》中解释为“爱也”,古以上爱下为慈。仁慈,指仁爱慈善;也可以把《说文》中对单字的解释进行简单叠加,解释为“亲爱”。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跟弟子门讲“仁”,最为集中的讲解是《里仁》一章,这两句就从中脱形而出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人人都想获得富贵,但是不能靠歪门邪道致富;人人都想脱离贫贱,但是也不能靠糊搞乱搞脱贫。君子如果没有了仁这个道德标准,他就不能称为君子了。真正的君子,不会在吃顿饭那样短的时间内违背了仁的境界,更别说倒霉不顺的时候了。——“造次弗离”和“颠沛匪亏”两句都出自这段话,具体意思稍后再说。
  仁”在中国古代的出镜率极高,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不过,这并不是儒家特有的道德观念,很多宗教都是以仁慈为卖点进行宣扬的。对于儒家“仁”的思想,历来有无数种解读,只有“人与人相互亲爱”这一核心思想得到了一致的认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相当于现在的“博爱”。
  隐恻,常作“恻隐”,指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同情心。“恻隐”的说法是孟子提出来的,是“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有人不服气了,想跳出来反驳老孟:“你怎么这么武断啊,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乱放炮,我就没有恻隐之心,你能把我怎样?”孟子可不会像孔子那样微言大义写春秋,他向来都是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不拐弯,孔子把人划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而老孟可没那么客气,他全然不顾逻辑上的混乱,把人分为人和非人两类,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谁还敢说自己没恻隐之心吗?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凡是个人,就有这四种情感,除非不是人。同为儒家的荀子不同意孟子的看法,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既然都是恶人,为什么还会有善举呢?一切都是假的,全TM是装出来的。要说还是儒家祖师爷孔子老到,他没有简单地讨论人性的善恶,而是把这个问题隐藏到“仁”的光环之下,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坚持一个“仁”字,就没有恶,只剩下善了。“仁”的境界就是这样安宁祥和,简直就是人性的桃花源。
  在话剧《暗恋桃花源》中,有一女子从头到尾往来奔走,见人就问、大声呼喊一个名字:刘子骥。虽然我曾经通篇背诵过《桃花源记》,但还是不记得有刘子骥这么一号人物了,因此曾一度对这一情节很不解。看来,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很多人的一个通病。
  刘子骥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位带点仙气的仁者。《晋书》载,刘驎之,字子骥,喜欢游山玩水,想做隐士,车骑将军桓冲请他做长史,被他拒绝了。他的名气很大,住所又位于官道旁边,所以很多路过的行人慕名前来拜访。刘驎之每次都是亲自准备饭菜,招待客人,人家送的见面礼,一概不收。离刘驎之家一百多里远的地方有一孤寡老太太,生病要死了,在临死前对别人说:“谁当埋我,惟有刘长史耳!”刘驎之在老太太生病的时候就去看望过,老太太死后,他果然去料理了丧事。史书赞美他说:“其仁爱隐恻若此。”
  说刘驎之带点仙气,是因为他的一次奇遇,同样是《晋书》中的记载:有一次刘驎之到衡山里采药,迷路了,看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座石仓,一个关闭着,一个敞开着,想过去看个究竟,但水太深又太宽,没办法过去。想往回走,又不知道路,瞎摸乱撞一气,幸好遇到伐木人,才得以回家。回来和大家一说,有人就说了:“那石仓很可能是神仙放东西的地方,没准有天书神符、灵丹妙药之类的东西,就算只有一条神仙的大裤衩,你拿回来都能变成电视台大楼!”刘驎之想再回去找找,但怎么也找不到去路了。
  虽然没有看到神仙,也没拿到宝贝,但有一个人对刘驎之的这次奇遇很感兴趣,他就是与刘驎之同时代的陶渊明。经过陶渊明的深加工、再创作,一篇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光荣诞生了。为了纪念刘驎之对这篇文章的贡献,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最后请他出场客串了一个角色:“南阳刘子骥者,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仁”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是道德境界的最高追求,可惜,儒家文化诞生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仁者的数量未见增多,麻木不仁的家伙却到与日俱增——麻木不仁,本是医学用语,指肢体麻痹,失去知觉,出自明代医学家薛己在《薛氏医案》中的“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肉死,针刺不痛。”老薛家是中医世家,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创造的薛神医这个人物,其原形可能就是薛己的祖先——仁者爱人,不仁者只爱自己,指责别人,比如什么“跑跑”、“跳跳”之流。我现在这样大言不惭地评论别人,也是一种不仁的表现。
   或许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本性并无善恶,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因特定的生存环境而产生的趋利避害之反应而已,而人类意识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行为的复杂性,因此才有了善恶之分。人人都向往世外桃源,这种心灵归宿感并不是去一趟广西阳朔就能得到慰藉的,但是,就算真的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人可能个个都是“仁爱隐恻”的刘子骥吗?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76.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