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里带血丝: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1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03:05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5-29 23:05  
        第八十一、第八十二句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2)
  
  选择性失聪
  
  “乐”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从总体上说,古代的“乐”和现在我们说的音乐之乐大致是相通的,只是范围广一些,包括了演出的全部演职人员及设备,如歌、舞、乐器、舞具等。
  音乐是怎么产生的呢?《礼记 乐记》中是这样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说声是由于人对事物的感知而产生的,声与声相感应,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叫做音,人因音而生欢乐,甚至翩翩而舞,这就叫做乐。《毛诗正义》中也有类似的观点:“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感情,只好感叹,感叹还不能解决问题,就唱歌,唱歌还不足以抒发,就手舞足蹈。——知道神经病是怎么得的了吧?憋的。
  在礼乐制度下,“乐”被完全政治化,其理论和实践都十分烦琐复杂,绕来饶去的,能把人给绕成粽子,所以我们只好采取这样的原则:遇到理论就把古书扔地上踩几脚,等讲到故事再掸掸灰土拿起来接着看。
  音乐这东西,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现在有些年轻人整天塞着个耳机听MP3,把音乐作为生活中的一大部分,有人喊他就装做没听见,而像我这样一大把年纪的人一年也不会主动听一首歌。不过,我上学那会儿也经常听音乐,直到现在,凡是我听过声音的歌手,不管唱什么歌,只要听上一耳朵,我就能说出姓名来。当然,这些歌手现在也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坚持出来行走江湖的已经没几个了。上学时经常能够听见很多另类音乐:宿舍里无聊的惨叫声、打扑克牌的吵嚷声、肆无忌惮的吼歌声,等等。有一次听见路过宿舍厕所,伴着臭味传出一阵很惬意的歌声:“一种爽爽朗朗的感觉,所有烦恼此刻全遗忘,……”(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当年的流行歌曲?)看来,音乐果然是真实感受的一种表达。
  年轻人没事都喜欢唱流行歌曲,致使卡拉OK厅这种极其无聊的娱乐场所经常爆满,还有很多人在门口等包间,跟排队上公厕一样心急火燎的。我觉得吧,如果你唱的好听,去现一下也无所谓,如果你发出的基本属于噪声,那还是不要去污染环境。好在如今娱乐圈百花齐放,别管破锣嗓、公鸭嗓、娘娘腔、五音不全,还是因口齿不利落而吐字不清的人,都有明星歌手供其模仿。——“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指的是我国古代的音乐用的是五个音阶,分别是: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
  关于对“乐”的认识,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从自然的角度看音乐,比如《吕氏春秋》中认为,万物凡有能搞出点动静的,就是乐,因此,“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意思是说亡国奴、劳改犯不是没有自己的音乐,只是他们的音乐不够愉快而已。另外一种是从政治角度看音乐的,比如司马迁,他认为“乐者,乐也”,“乐”就是就让你高兴的东西,你要不高兴,胳肢你也得让你高兴!这样,“乐”就成为一种教化人民的工具,重形式轻内容,政治目的掩盖真实感受。俗话说:“男愁唱,女愁哭,老太太愁了瞎嘟嘟。”按照司马迁的观点,悲歌是对音乐的一种破坏,所以,男人发愁的时候不要唱了,还是哭吧,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古时候“音”和“乐”是有区别的,我们看看孔子的高徒子夏的解释。《史记 乐书》中载,魏文侯问子夏:“我听古乐总想睡觉,听郑卫之音就不知疲倦,这是为啥呢?”子夏说:“古乐是和修身、理家、平治天下这些大事相联系的。郑卫之音听完了就完了,没什么可回味的。你问的是乐,所喜好的却是音。圣人把雅正的诗篇和颂扬之声谱入管弦,产生德音,这才叫做“乐”,其他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是溺音,比如郑音、宋音、卫音和齐音,都属于沉溺于女色而损害德行那类的,所以祭祀时不使用它们。”
  溺音,就是我们所说的“靡靡之音”,这些都不属于正统的“乐”。那么周朝的“乐”是什么样的呢?当时的器乐、舞蹈、歌唱往往分别进行,并不完全合在一起。在乐器方面,用钟、鼓、磬合奏规格很高,只有天子、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单用鼓;舞蹈是按“佾”的数量来区分身份;在歌唱这部分,主要是《诗经》的“颂”和“雅”,而且几乎全都是岐周乐歌,以唤起分封诸侯的宗族观念来维护统治。这些艺术形式统称为“雅乐”。由于岐周是当时的国家政治中心,“雅”就产生了“正”的意思,“雅言”就相当于标准的普通话。所以,中国人在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一般都说“请雅正”,别管是真谦虚还是假客气,听着还是比较舒服的。
  按礼乐制度的规定,雅乐属于政治工具而非艺术,是不能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使贵族也觉得那玩意太枯燥乏味,音乐纯粹成了各种礼仪的佩带、附庸,连魏文侯这样比较贤明的诸侯都听不进去了,于是雅乐逐渐被当成古乐供了起来,其政治作用也难以发挥了。事物一旦僵化不变,肯定是没有前途的,不崩坏才怪。
  古乐这种高雅音乐不好听,诸侯们都想搞点流行的来,对于这种超越政治的感官追求,很多人并不认同,就编了些鬼故事来吓唬人,比如《韩非子》和《史记》中都记载了“濮水遗音”的故事:说卫灵公在去晋国,途中在濮水边的一家酒店住宿,半夜听到琴声,而随从们却听不见。卫灵公吓得直发毛,赶紧把名叫涓的乐师叫来,说我们好像撞到鬼了,现在我说你记,先把琴曲搞下来吧。两天后,师涓练好了琴曲,大家动身到晋国,受到晋平公的热情招待。卫灵公说:“我最近搞到一首新曲子,自己都没舍得听,留给您听头一遍,趁着还热乎赶紧听吧。”于是师涓就开始演奏。正听着,晋国一名叫旷的乐师跳出来大声疾呼:“这是亡国之音,不要再奏了!”晋平公说:“你这个捣蛋鬼,我正听得很享受呢!”师旷道:“这是纣王的乐师延作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后,师延投濮水自杀,先听到此曲的国家就要削弱了!” 晋平公说:“别管那么多,我就喜欢听这首曲子,你靠边站,我要接着听!”师涓演奏完毕,晋平公说:“太好听了,还有更好听的吗?”师旷又跳了出来,说:“有,但必须是修德行义深厚的才能听此曲,您,还差那么一点点。”晋平公说:“少废话,赶紧演奏!”师旷只好取琴弹奏,奏第一遍,有好多只千年玄鹤飞集于廊门之前;第二遍,这些玄鹤伸长脖子鸣叫、张开翅膀随琴声跳舞。晋平公乐得直蹦高,问师旷:“还有比这更好听的曲子了吗?”师旷道:“有,黄帝合祭鬼神时奏的曲子比这还好听,只是您不配听,否则将有败亡之祸。”晋平公说:“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在乎败亡吗?赶紧演奏!”师旷没辙,谁让人家官大呢,只好弹奏。奏第一遍,有白云从西北天际出现;奏第二遍,大风夹着暴雨,扑天盖地而来,刮得瓦片横飞,大家都惊慌奔走。晋平公吓得趴在地上。此后,晋国于是大旱三年,地上寸草不生。
  东汉王充在《论衡 纪妖》中对这故事进行了驳斥,他说:卫灵公和晋平公一起听的音乐,怎么单单晋国遭殃了呢?师延投水之后形体腐烂精气消失,怎么能弹琴呢?净扯淡!那么司马迁等人为什么要扯这个淡呢?因为儒家对传统礼乐制度的向来是秉承坚持和向往的态度的。
  尽管有人在一旁连说教带吓唬,但是古乐终究抵不过新乐,“德音”还是要输给“溺音”。《孟子 梁惠王》中有这样一段:“(孟子)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孟子问齐宣王说:“我听说您喜欢音乐,有这事吗?”齐宣王有点不好意思,说:“我喜欢的不是古乐,而是流行歌曲。”孟子并没有批评他的选择是错的,而是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为切入点,讲起了与民同乐的道理。几次对话之后,齐宣王对孟子的辩论能力有些害怕了,有一次孟子对齐宣王说:“比方说,您手下有个人要去出国度假,把老婆孩子都托付给了一个朋友照看。等他回来,发现老婆孩子没饭吃没衣穿,对这种朋友该怎么办?”齐宣回答:“那还有啥好说的,绝交!”孟子接着问:“如果司法官员管不好下属,该拿他怎么办?”齐宣王回答:“坚决撤职!”孟子又问:“如果国家治理得不好,又该怎么办?”齐宣王一听,再接着说下去自己就要上当了,于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说老孟啊,我这几天感冒,耳朵不大好,总是选择性失聪,你刚才说的我没听见。
  以魏文侯、晋平公、齐宣王为代表的贵族阶层对古乐不感冒了,都听流行歌曲去了。但是孟子说的“与民同乐”并不现实,对于音乐,并不是什么人都在一个欣赏档次,有的喜欢阳春白雪,有的喜欢下里巴人,参差不齐,众耳难调。上学时一位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文革时期,有个生产队长去学唱样板戏,学成之后回到村里,早上起来吊嗓子,咿咿呀呀啊啊哦哦的一通乱叫,几个老农赶紧跑过来,关切地问:“队长这么难受,是不是食物中毒了?难受就吐出来吧!”队长听老农这样糟蹋艺术,十分生气:“我吐?呸!我吐你一脸狗屎!”老农很疑惑:“昨天晚饭你吃的是啥?怎么会是狗屎中毒?”队长发觉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改口:“我吐狗一脸屎!”
  有一次别人送我一张高雅音乐会的票,让我给卖了,然后去北京故宫玩了一天。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此前有过一次进入高雅音乐殿堂的经历,感觉自己就是一头牛,对我弹琴算是白费力气,勉强听了一会,我又成猪了,睡得雷打不醒。但是,每当听见情啊爱的流行歌曲,总会往心里去,感觉有那么一点点心动,或许我的耳朵也有点选择性失聪?
  《晋书 阮咸传》中记载:“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说阮咸和阮籍住在路的南边,其他阮姓人家住在路的北边,北边的富南面的穷。七月七日,北边的富人晒衣服比富,争奇斗艳的,阮咸也来凑热闹,用一根长杆挂上一个大裤衩树立在院子里。有人很奇怪,问他这是在干什么,阮咸说:“人家都晒衣服,我也不能搞特殊化啊,只好这样了。”我们多数都是俗人,对高雅选择性失聪而喜欢通俗、世俗的东西是正常的,只要不庸俗、不媚俗就好。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6-04 08:58  第一本书封面: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20660.shtml
  
  第八十三句 上和下睦(1)
  
  这句如今已经步入了成语的行列,指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等级之间或家里长幼之间相处得很好。
  
  人人都需要尊重
  
  为了让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等级之间和睦相处、实现“上和下睦”的伟大构想,儒家制定了礼法制度,其中有一项关键的制度设计,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有人可能会问了:这句尽人皆知的名言,不是万恶的旧社会采取双重标准对待社会成员和特权阶层骑在老百姓脖子上作威作福的铁证吗?怎么可能有利于实现“上和下睦”这一伟大构想呢?
  这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割裂历史的一种认识,是不客观的。一些学者认为,这句话的体现的是古人在礼法面前人人平等的超前理念,为什么这么说呢?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明白了:“在礼制面前,不以庶人为卑下,在刑罚面前,不以大夫为尊贵”。或者把“上下”解释为“加减”,这句话可以翻译成这样:“礼制不因为你是平头百姓而减轻,刑罚不因为你是达官贵人而加重。”
  ——这样解释就正确吗?未必。古人的话被现代人随意解读是常有的事,正因为如此,鲁迅才说孔子“实在可怜得很”,“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是很可能是经常被误读的一句话。
  孔子曾经详细地解释过对这句话,《孔子家语 五刑解》中记载:“冉有问于孔子曰:‘先王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于礼乎?”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用了355字的长篇大论给予回答,简而言之,孔子认为,“刑不上大夫”强调的是对大夫的尊重,不能像对待普通的犯人一样捆成粽子、拖死狗一样抓到牢里,而是让大夫们“跪而自裁”;“礼不下庶人”是因为“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也就是说,庶人们整天劳作,忙得跟孙子似的,哪有闲工夫整你那一套?所以不能要求他们礼仪完备。
  如此看来,“礼不下于庶人,刑不上于大夫”并不是法律的不平等,而是从实际出发,对不同阶层人群的尊重,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和务实作风。
  但是,长篇大论、唧唧歪歪是《大话西游》里的唐僧的风格,不是孔子的做派,孔子历来说话都是简约而不简单的,而且《孔子家语》一直被怀疑是伪造的,所以其中的记载并不一定就是孔子的意思。
  为了彻底搞清“礼不下于庶人,刑不上于大夫”的意思,我们还是找到其出处并还原到本来的语境中去。《礼记 曲礼》中说:“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对于这段话,郑玄、孔颖达等人做了大量的注解,综合起来,大致应该这样解释:不同身份的人路遇时应该遵守的礼节,国君在途中遇到大夫,抚着车上的横木示礼即可,大夫则需要下车还礼;大夫在途中遇到士,同样抚着车上的横木示礼,而士则需要下车还礼;对于庶人,就不用搞这些花里呼哨的了。为什么呢?不是不尊重庶人,而是庶人很忙,就不用行见面礼了,另外还可能有个考虑,就是庶人的数量比较多,如果见一个庶人互相行一次礼,那谁也别想走了,非造成交通瘫痪不可。大夫等官员是国君根据他们的道德水平任命的,如果他们犯了罪,不能直接按一般律法处理,而是要经过特定的程序来定罪,然后由负责刑杀专业人员到特定的场所实施刑罚,而不能像普通的犯人那样在闹市行刑。比如司马迁受宫刑的场所,就是在蚕室。蚕室,唐代颜师古解释说:“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就是说,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破伤风,所以要在蚕室一般的屋子里养上一些日子。
  “刑不上大夫”的思想,在汉文帝时期被真正实行,其推动者就是贾谊,他针对汉初天子功臣皆出身卑微的状况,提出维护为政者的形象的礼法主张,认为大臣不能随便收拾,否则让老百姓看到就麻烦了:哎呀妈呀,那些当官的平时老牛了,被杀头的时候不也和普通老百姓一个熊样吗?这样过分暴露为政者的丑态,就失去了治理百姓的权威。于是,就有了《资治通鉴》中这样的一段记载:“文帝深纳其言,以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 此后,大臣犯了重罪,一般都不会给组织找麻烦,通常会选择自杀,形成了一种惯例,司马迁出于特殊考虑没有选择自杀而接了受宫刑,但是深以为耻,他在《报任安书》中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如果说这种理解比较贴近本意,那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体现的就不是在制度上的不平等,而是对不同阶层人的尊重,在这种意义上讲,这句话几乎可以算做是一种提倡人格平等的思想,确实非常难得。
  在古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思想对于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与“上和下睦”的伟大构之间想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多数时期,整个社会看起来就像一个驴粪蛋,表面上还算比较光滑。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71.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