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东方短毛猫: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1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32:58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06 20:20
  第二部分小结:想象中的好时代
  
  历史依然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作为普通人,我们对历史的潮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之类的大问题,远不如对个人在历史中的位置那样关心。但是,历史中留下姓名的只是极少数,更多的是淹没在历史中的无名氏。这些人,不管你是走南闯过北还是长江黄河喝过水、是西山挖过煤还是东山见过鬼,多年以后,除了家谱的记载之外,没有任何证能够据证明你自己曾经存在过。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周朝的德治和礼治充满无限的崇拜和向往,儒学并没有提出建立什么新的社会制度,而是一心想恢复周朝初期的“样板”统治。为什么呢?从个人角度出发,儒家认为在那样的统治下,每个人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没有人想一夜暴富,没有人想一步登天,该干啥干啥去,别整一些没用的,整个社会就此稳定下来。
  其实孔子所向往的周朝统治并没有他想想的那么好,但是比孔子生活的那个乱纷纷的春秋时期是强百倍,相对来说算是不错了。在向前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只好找个以往的好时候做为标杆。在两千多年后的1894年,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建议学习西方,建设一个“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理想社会,实际上孙中山和孔子一样,也是在树立标杆,只是中国历史上已经很难找到适合当时情形的标杆了,就树了个外国的。
  对历史来说,个人如同沧海一粟,离了谁历史都不会停下来,但对个人来说,自己就是全世界,谁也不想白白在历史上逛一圈,总得有点收获吧,而一个人能否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完全要看自己的出身和统治阶级的脸色。
  在周朝分封制条件下,采取的是任人唯亲的政策,出身王族的天生就是诸侯,不管你水平怎样能力如何,进而创立了“亲亲尊尊”之礼,实际上是要维护王权和族权的统治,这主要是周公旦的思想。孔子对此也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人家是统治阶级呢?搞点特殊化也就认了吧,就寄希望于王族的繁殖能力别太强,能够坚持“少生优生”的原则,创造出一些开明的特权人物吧。
  孔子默认了特权阶级存在的合理性,但他对周礼也是心存不满的,于是在推崇周礼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改良,比如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就是对周礼的革新,又提出了“举贤才”,意图打破或制衡“亲亲尊尊”的局面,还主张“学而优则仕”,向社会取士。孔子通过对周礼的改良,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与“礼”配合,在修己的同时治人,在人的伦理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良好秩序。
  孔子之所以对周礼进行改良,说明周王朝初期的统治也并不完美,《千字文》第二部分的赞美,只是体现了儒家对完美社会秩序的一种向往,或是对现任统治者的一种鞭策。即使孔子的儒家思想被实施,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大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儒家思想在当时也是倍受尊崇,可是怀才不遇的还是大有人在,你虽然有才华,但是当权者不知道,或者不赏识你。如初唐四杰,只有杨炯混得还算凑合,其余三人一个比一个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不过也有例外的。开元盛世时期,孟浩然也一直想当官,但是四十多岁了也没考上进士,而唐玄宗也久仰孟浩然才学。一个怀才,一个爱才,按理说俩人一见面,唐玄宗给孟浩然一个官当,全齐活了!可怀久坏在这一见面上了。
  北宋魏泰写的《临汉隐居诗话》中说:孟浩然入翰苑访王维,适明皇驾至,浩然仓皇,伏匿,维不敢隐而奏知。明皇日:“吾闻此人久矣。”召使进所业,浩然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明皇曰:“吾未尝弃卿,何诬之甚也。”因放归襄阳。
  说孟浩然去翰林院找老朋友王维侃大山,正赶上唐玄宗来了,吓得孟浩然赶紧找个旮旯躲起来了。唐玄宗来了之后,御前侍卫“噌”一声就冲到孟浩然藏身之处把他揪了出来,要当刺客掐死。王维赶紧向皇上解释。皇上说:“我听说这个人很久了,放了他吧。”于是唐玄宗问孟浩然:“近来有什么诗作啊?”孟浩然立马献上一首诗。这首诗题为《岁暮归南山》,全诗如下:“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诗写得不错,但是唐玄宗听之后,很是不爽,对孟浩然说:“我什么时候弃过你了?简直是诬陷!你呀,哪来的哪回去吧!”皇上一发话,注定孟浩然这一辈子别想当官了。
  时至而今,社会上仍然普遍存在着任人唯亲的情况。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说:“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找工作都困难——除非你有个好爹!”于是我就乖乖听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终于在毕业的时候谋了一份差事,得以混口饭吃。近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年都有百万刚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其中也不乏好好学习的,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爹而没有工作,而相当一部分身出“名门”的毕业生,即便是什么都不会,也能够轻松找个好职位。人事腐败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的腐败,但却一直作为“潜规则”被社会默认,几乎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或正在试图参与,没有人敢往深层次揭露。
  在连混口饭吃都难的时代里,谁还有时间去想在历史中留下什么足迹呢?你可以“为了不输大声擂、为了不服大声吹、为了不哭大声笑、为了不烦大声呸……”,穷开心之后呢,还是要记得那句话:干点力所能及的吧!要跟上形势,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有些方面只是喊得热闹,但是营造内心的和谐只要自己一个人就够了。营造内心的和谐,关键在于认识自己、提高修养。那么,怎样认识自己、如何提高修养呢?请看《趣解千字文》第三部分:变废为宝 自我改造。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11 14:53  第三部分 变废为宝 自我改造
  
  这部分从“盖此身发”到“寸阴是竞”,一共二十四句,主要内容是讲“人”这个东西,其实“人”不是东西,而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讲人什么呢?在简单介绍了人的主要构成要素、告戒大家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之后,就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了。
  
  
  第三十七、八句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1)
  
  有人问了:你怎么开始偷懒、耍赖了?一直是一句一句进行解读,到这里怎么两句一起上了呢?
  因为在第一、二部分,每一句的四个字都基本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从第三部分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盖此身发”这句吧,单拿出来意思是不完整的,必须与下一句联系起来、配合起来才行,所以要放在一起来说,否则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
  盖,本意是指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这里作发语词,也有人称之为“提起连词”没有实际意义。这种用法我们在中学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一句时老师曾经讲过。现在的普通话不这么用了,但在某些地方的方言中还有作为发语词使用的,比如甘肃省天水市北部的秦安县,就一直没有忘记“盖”能够作为发语词这一特点,你到那里就会听到诸如“盖!好呀!”、“盖盖!我的妈呀!”等说法。
  此,左边是一只脚,右边是一个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为是“跐”的本字,原表示踩、踏之意,后来用做指示代词,指这、这个——哪个啊?就是脚底下踩的这个。
  这两句的意思是:人的肉身躯壳是由“四大”组成,人的思想道德要以“五常”为规范。
  
  
  
  四大皆空
  
  前面我们说过,在《千字文》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的,基本没有佛家的东西,但是这里出现了个“四大”,明显是从佛家那里搬来的嘛!
  “四大”的概念虽然是由印度佛教思想传到中国的,但是并不是佛教首创。在公元前七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古印度学者卡皮拉提出世界是由“地、水、火、风、气”五大元素构成的,这和我国古代认为物质世界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形态构成的“五行之说”相类似。大约一个世纪后,佛教兴起,借用了卡皮拉的这个说法,但是也不好意思照抄照搬啊,就把“气”给舍弃了,把剩下的“地、水、火、风”这四大要素作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形态。
  其实,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周兴嗣应该写“五大”而不是“四大”,因为在中国佛教的“四大”远不如认为我们老祖宗原创的“五行”容易理解和深入人心。那么老周为什么不写“五大”呢?原因很简单:条件所限。要求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你这里把“五”了给用上了,那紧接着的“五常”怎么办?不能减少“一常”变成“四常“吧?只好把“五大”写成“四大”,既避免了重复,还能顺便卖个乖、讨个巧:皇帝箫衍不是醉心于佛教吗?我老周虽然是儒家的人,但我也对佛教也不是一点不懂,你看,佛教的“四大”我都知道!
  人体的构成要素,按照古时候说的“四大”或“五行”之说也好,按现代的化学元素理论也好,其实和世上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不信你捡点垃圾,拿去化验一下,其化成分和人体基本是一样,人与垃圾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人体和垃圾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一道理了,于是想法设法把世界构成的几大基本要素和医学联系起来,用以强身健体、治病救人。比如早期中医的理论典籍《黄帝内经》,就是以“五行之说”为基础,建立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佛教的“四大”理论传入中国后,也被中医医籍所引用,比如和周兴嗣同时代的隐士陶弘景的《补阙肘后百一方》。这是一本对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进行了修订增补而成的医书——肘后备急,意思就是说放在旁边,急用的时候随手就能拿到。陶弘景在该书序中写到:“《佛经》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是故深宜自想,上自通人,下达众庶,莫不各加缮写,而究括之。” 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佛教和儒学也很精通。他引用的这句话出自《佛说医经》和《智度论》,意思是说“四大”不调会引起四百零四种病,那么“一大”不调引起一百零一种病,所以陶宏景才故意凑了一百零一个中医药方。看来,用他这本书,只能治疗“一大”不调所导致的疾病,其他“三大”还治不了。后来,很多医学家尝试着将“四大”理论与“五行”理论结合起来,如到了唐代孙思邈、明末清初喻昌等。
  佛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四大”构成的,因缘聚合则生,因缘分散即灭,而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是“四大”不调。如果构成你身体的“四大”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那你就会生龙活虎,爬上跳下,东跑西颠,干什么都舒坦得很!如果“四大”不调,那你就惨了,整天病病怏怏的,浑身肚子疼,满头牙疼,哪哪都不舒服!如果“四大”不调到一定程度,那你就要俩爪抱脑袋——完蛋了,真的要和垃圾一模一样了。到了那时候,构成你身体的“四大”因为意识的毁灭而不再属于你自己,真的是“四大皆空”了。
  千万不要误解,这样解释“四大皆空”并不符合佛教原意。“四大皆空”在佛学中应为“四大本空”,《佛学常见辞汇》是这样解释的:“四大是地水火风,为一切万法的原素,一切万法均由此四大合成,四大分散,万法即归于坏灭,四大所成的一切法,没有真实的自体,所以说四大本空。”
  “四大本空”的思想在《圆觉经》中有具体表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佛教经典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简化、世俗化的佛教更容易流传,但在流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曲解、异化、以讹传讹等问题。很多人自认为比较了解佛教,但实际上连佛教的边都没沾到,这些人中就包括本人。
  《圆觉经》中的这段表述,南北朝时的僧肇曾用一句话将其概括:“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虽然是由“四大”构成的,构成的这个东西叫做“我”,但实际上这“四大”是经常变化的,最后尘归尘土归土,四大就没有主体了,这就是所谓“无我”。
  既然都“四大本空”了,那我们要怎样做才有意义呢?佛教说要“离相见性”,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说要舍弃表象,认清本性,不要心有所取、刻意强求,要自然、随缘,这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观点有点类似之处。
  这样的解释您相信吗?反正我自己是不信。为了表明我这种解释的不专业、不贴切、不完整性,我们来看一下“野狐禅”的故事: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老人云:“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 师令无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人病,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火葬。
  这段禅宗公案出自《无门关》,作者是南宋禅师慧开。在《无门关》中,还有一首为大家所熟知的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对同样的一个问题,百丈禅师与野狐的答案只差一个字:“昧”与“落”,有什么分别呢?让人百思不解,越想头越大,越想越迷惑。不仅我们整不明白,历代高人也没几个搞明白的,直到现在,还是两种主要观点并存:有的认为这个公案是禅理对因果执念的摒弃,有的说是佛法对自由意志的倡导。
  虽然对“野狐禅”的故事很难理解,或者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但“野狐禅”这个词却流传很广,原本是禅家对学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之人的蔑称,后来泛指歪门邪道。
  作为佛教的门外汉,在此胡乱解释“四大皆空”,真是自取其辱,全当是“野狐禅”,姑枉听之吧。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41.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