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龄 禁区下载: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5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12:06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13 07:41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13 16:33
  1、虎牢关一带郑武公时即从东虢手中夺为郑地,周惠王对郑国“与之武公之略,与之虎牢以东”,是承认武公略地的事实,予以追封。
  2、温为苏忿生十二邑之一,据《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周桓王取温等十二邑之田与郑国,苏氏因此有积怨。庄公十九年与五大夫共同作乱。这时温仍是苏氏邑,表明原来所夺者是温邑土地的一部分。
  本文表述有不清晰之处,容日后修改。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13 18:07
  笔埃:“与之虎牢之东”,应为“自虎牢之东”。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15 20:17
  现代编“正史”,可以用白话文。但其中的诏、令、表、疏、书信等,应该引用原文,附以译文。
  能不能经得起历史考验,不在于用什么文体写,而在于史料的翔实可靠、观点的客观、公正、科学、理性。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15 21:00
  礼坏乐崩
  
  春秋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由于礼制的破坏,建立在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各种传统的制度、规范,已经行不通了。
  春秋末期,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景公说: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对呀!若是君不像个君,臣不像个臣,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即或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维护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就是维护礼制,维护宗法制度。而春秋时代,恰恰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时代,正如孟子所说:“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对于天子和诸侯的家庭来说,父子关系也是君臣关系。在整个春秋时期,天子和王子、王族的关系,和卿大夫的关系以及和诸侯的关系,已经难以维持稳定的局面,王室内部经常发生争权夺势的动乱,与诸侯有时也以兵戎相见,这是对礼制的最严重的破坏。
  西周时原有“巡狩”和“述职”制度。春秋末期,齐景公向大夫晏婴询问天下巡狩制度,晏婴回答说: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孟子•梁惠王下》)
  (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国镇守疆土的情况。诸侯去朝见天子叫做述职。述职,就是向天子报告他履行职务的情况。巡狩和述职都和工作有关。)
  东迁后,由于周王室已经无力控制诸侯,这种天子巡狩,诸侯述职的制度,自然行不通了。
  原来在天子巡狩时,要祭祀名山大川。郑国原来参与了天子祭祀泰山之事,所以天子在泰山脚下封给他一块土地,叫作祊(音崩)田,这块土地的收入,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鲁国在许国(今河南许昌市)有一块采地,称为许田。到了春秋时代的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郑庄公因为天子已经不祭祀泰山,祊田离郑国又比较遥远,便和鲁国商量,以祊田换鲁国的许田。由于对鲁国来说,祊近许远,鲁国自然也乐于交换,于是两国达成了协议,到了鲁桓公元年(公元前711),双方进行了交割。(见《左传》隐公八年,桓公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
  “易许田,君子讥之。”
  君子为什么反对?因为这不合乎礼制。按照礼制,天子分封出去的土地,最高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天子,诸侯是无权处理的。同时这件事也反映了巡狩之礼的废弃。
  至于述职之礼,在春秋时代更是废弃不行了。据《左传纪事本末》的作者,清人高士奇的统计,春秋240年(按《春秋经》而言),周王室主动派人访问鲁国15次,鲁君到王室去仅有僖公和成公各一次,而成公的一次是为伐秦而去,并不是例行的述职。可见连和王室关系最亲密的鲁国,也基本上废弃了述职制度。高士奇慨叹说:
  “其执礼殷勤,曾不及事齐、晋之万一,何其慢(怠慢)也!”
  不过,尽管天子巡狩,诸侯述职的制度已经废弃,周天子倒有过“被巡狩”的经历。
  据《左传》和《史记•周本纪》、《晋世家》记载:鲁僖公28年(周襄王21年,公元前632),晋、楚发生城濮之战(城濮,今河南范县城濮集),晋军大败楚军。这年冬天,晋文公在温(今河南温县)与诸侯会盟,为了给这个盟会装门面,晋文公召唤周襄王前来参加。周襄王慑于霸主的威势不敢不来。可是诸侯召唤天子是不合礼制的,天子听命于诸侯,召之即来,实在是有损面子。这件事使当时的史官很为难,这种违背礼制的事,不能如实地写在史书上。所以鲁国的史官在写《春秋》时,只好写道:
  “天王狩于河阳。”
  山南水北为阳,温在黄河以北,所以称为“河阳”。这个“狩”字,有人解作巡狩,有人解作狩猎,其实两种说法并没有矛盾。在原始社会,每个氏族或部落,都有一定的控制区域,是打猎的范围,这是原始的领土观念。氏族或部落首领常常率领族众在控制区里打猎,顺便查看一下是否有其它氏族或部落的人群侵入控制区打猎,所以称为巡狩。看来“巡狩”一词的来源很古老,它包含着巡视和打猎的双重含义,而二者又是互为联系的一件事。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注引《江表传》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大军南下,给孙权写了一封恐吓信说: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封信把东吴君臣吓了一大跳。曹操把军事行动称为“会猎”,也是“巡狩”的古义。在古代,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同时也是一次军事演习。
  “天子狩于河阳”的春秋笔法,是修史“为尊者讳”的典型例子。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写道:
  “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
  (孔子读史书读到晋文公的事迹,说:诸侯不能召唤天子。‘王狩河阳’的写法,是《春秋》的避讳。)
  但无论怎样避讳也不能改变事实,天子衰微,诸侯称霸,已是难以逆转的历史趋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