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产业园: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0:35:30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7-30 22:39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7-31 21:05  崛起原因之三:道德的优势
  
  商人是鬼治主义,“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爵而不亲”(《礼记•表记》。商人迷信、少礼、重刑罚、亲情淡漠,本来就是一个缺乏道德规范的族群;加以到了末世,从朝廷到社会腐化成风,更没有多少道德观念了。而周人在兴起之际,却很重视道德规范的建设,提出了“保民”和“明德”的观念,形成了西周时期统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孟子说: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音葛)矣富人,哀此茕独。”(《孟子•梁惠王下》)
  (“过去文王治理岐山一带,对农民抽取九分之一的税,对做官的人世代给予俸禄,在关口和市场上,只稽查不收税,在河流湖泊扑鱼,不加以禁止,对罪犯不株连子女。老而无妻的叫鳏,老而无夫的叫寡,老而无子的叫独,幼而无父的叫孤。这四种人是天下穷苦无告的人,文王施行仁政,必然要先考虑到他们。《诗经》说:‘富人是好过的,怜悯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吧。’”
  这就是“保民”,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政”。
  据《史记•周本纪》和《集解》:虞、芮两个小国(在今山西芮城境内)的国君争夺边境上的田地,久而难决。他们听说西伯文王为人公正,便来到周国,请文王裁断。二人一进国界,见周人礼让成风,耕田的能互相让地界,年轻的都能善待年长的。这两个人都非常惭愧,互相商量说:“我们所争的,是周人引以为耻的,还是不要去见西伯吧,那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于是二人便原路返回,不仅不再争地,而是互相让地了。诸侯们听到这件事,都说:“西伯大概是受命之君啊!”
  尽管这个故事未免太理想化了,但周人以“德”而闻名,当是事实。
  篆文的“德”字从直从心,原是正直,不欺诈,不亏心的意思,后来包括了各种德行。在三千年以前,周人的“保民”,“明德”思想,是当时最先进、最有生命力的思潮。
  所以说:周胜殷是保民胜残民,有德胜缺德。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01 20:57  崛起原因之四:勤政、廉政的优势
  
  《尚书•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他要成王知道小人“穑稼之艰难”,不要贪图安逸。提到文王,他说:
  “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
  (文王干过卑贱的工作,从事过开垦荒地和耕田的劳动。他善良、仁慈、谦恭,心中想的是保护老百姓,爱护无倚无靠的鳏夫,寡妇。从早晨到中午,一直到太阳偏西,忙碌得顾不上吃饭,目的是创建一个万民和谐的社会。文王不敢沉湎于游乐和田猎,不敢用各邦国的进贡供自己享乐。)
  不仅文王如此,周初的周公、召公等名臣,也都是勤政、廉政的典范,因而受到人民的热爱。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成王时,陕原(今河南陕县西南)以西,由召公管理;陕原以东,由周公管理;也就是划分了两个大行政区。召公勤政爱民,深受人民拥护。他巡行地方上的乡邑,有一棵棠树(今称棠梨树),召公常常在下面办公,处理诉讼案件或休息。召公死后,人民怀念召公的善政,不忍心砍伐这棵树,作《甘棠》之诗说:
  “茂盛的棠梨树啊,
  不要翦除,不要砍伐,
  
  茂盛的棠梨树啊,不要翦除,不要毁坏,
  这是召公休息过的地方。
  
  茂盛的棠梨树啊,
  不要翦除,不要拔掉,
  这是召公停车解马的地方。
  (《诗经•召南•甘棠》)
  我们从《尚书•周书》的各篇可以看到:勤政和廉政问题是周初的政治家经常提到的问题,看来这是当时的政治风气,周公和召公不过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已。
  可以说:周胜殷,是廉洁战胜腐败,勤政战胜荒政。有忧患意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是周初统治者的特点。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02 20:46  崛起原因之五:用人的优势
  
  当初商朝崛起时,是很重视人才的。成汤用伊尹、武丁用傅说,都是从社会的最底层发现了人才而加以重用的,对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了后期,特别是在纣王时,拒谏害贤,视人才如草芥,这是他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周初的统治者,却特别重视人才,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佳话。
  文王请太公的故事,一直哙炙人口,几乎是妇孺皆知,这且不提。《史记•周本纪》说:
  “西伯……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西伯……遵从古公、季历的法制,信用仁人,尊敬老人、慈爱幼小。礼贤下士,接待士人到中午也没有吃饭的空暇,因而很多士人都来归附他。)
  有一个辛甲,原是纣王手下的大臣。向纣王进谏七十五次,纣王不听。于是西行奔周,首先见了时任太保的召公。召公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贤人,便向文王推荐。文王亲自迎接他,任用为公卿。(《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
  武王自称有“乱臣”(治世能臣)十人(《论语•泰伯》)。东汉经学家马融认为这十个人便是文母(文王妻、武王母太姒)、周公、召公、太公、毕公、荣公、太颠、闳氏、散宜生、南宫括。当时都是第一流的人才。
  《诗经•大雅•文王》歌颂文王说:
  “世之丕显,厥犹翼翼。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功臣世代显赫,善于出谋画策。
  众多的贤士,涌现在这个王国。
  涌现在这个王国,是周朝的骨干楷模。
  杰出的人才这么多,使文王的国土安宁祥和。)
  可以说:周胜殷,是人才的胜利,是重视人才对摧残人才的胜利。
  总之,周和殷,一个新兴,一个腐朽;一个如旭日东升,一个如夕阳西下;前者崛起,后者灭亡,是理所当在的,是历史进程中的新陈代谢。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周本纪》
  2、《史记•鲁周公世家》
  3、《史记•燕召公世家》
  4、《尚书•无逸》
  5、《诗经》:《召南•甘棠》、《大雅》:《文王》、《绵》、《文王有声》、《生民》、《公刘》、《鲁颂•閟宫》
  6、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
  ___________
  ①《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毛诗疏》
  ②徐中舒:《西周史论述》
  ③《然明茶疏》,收入明•陈继儒辑《宝颜堂秘笈》,普集第四,上海文明书局,1922年刊行。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03 21:06  一四 圣王狂想曲
  
  儒家道统说
  
  禹、汤、文、武被称为“三代圣王”,禹、汤、武又合称“三王”。按照古代的历史观,在三皇五帝之后,三王是继起的黄金时代,三代圣王是帝王的经典,千古帝王的偶像。唐代大文豪韩愈在《原道》中说: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善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①
  (有人问:‘你这个道,是什么道呀?’我说:‘我所说的这个道,不是一般所说的道家与佛家的道。尧把它传给了舜,舜把它传给了禹,禹把它传给了汤,汤把它传给了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传给了孔子,孔子传给了孟轲,孟轲一死就没有传人了。荀卿对儒家学说的选择不精当,扬雄的阐述过于简略。从周公往上,继承这个道的都是上面的的君主,所以能够推行;从周公往下,继承这个道的都是下面的臣民,所以学说得以弘扬发展。’)
  这就是有名的儒家道统说。在韩愈以前,汉初成书的《礼记•中庸》也说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追述尧舜的理念,弘扬文王、武王的典章制度),可以算是儒家道统论的滥觞,但并没有韩愈说得那么明确。
  从儒家创始人孔子开始,把尧、舜、禹、汤、文、武看成是古代圣王而表示尊重与崇敬,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以此作为儒家的道统,在孔子的观念里还不那么明确。《论语》艳称尧、舜,而对于汤、文、武则称述不多。在《论语》二十篇中,汤出现一次,文王一次,武王一次,文武之道两次。大量地称述禹、汤、文、武,是从《墨子》开始,而且明确地称之为“三代圣王”;与之相对应的,则称桀、纣、幽、厉为“三代暴王”;这就在古史上树立了一正一反的两组典型。到了孟子时,这种理念进一步升温,尧舜和三代圣王几乎成为他的口头禅。在《孟子》一书中,汤出现34次,文王35次,武王16次,可见称述之多远远超过《论语》,道统观念便呼之欲出了。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04 21:02  成汤革命
  
  《易经•革卦•彖传》说: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把成汤伐桀,武王伐纣,都当成“革命”行动。这样一来,成汤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家”了。
  但这个古老的“革命”的概念,和近现代的“革命”概念是不相同的。正如中国古代的“封建”,和近现代所说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概念不同是一样的。《新华词典》对“革命”一词的解释是:
  “社会革命的简称。指被压迫阶级和人民群众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败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
  而《易传》所说的“革命”,是改变天命的意思。中国古代认为帝王统治天下的权力,是上天赋与的,也就是秉承了天命。如果帝王荒淫无道,上天便要收回成命,由有德的人重新受命,这便是“革命”。成汤伐桀、武王伐纣,便是这样的一种“革命”,所以被看成是既顺从天意,又顺应民意的一件事。这就给汤、武的征伐,涂上了一层神秘而合理的色彩。
  据《孟子》记载:成汤的地盘最初只有七十里,后来通过征伐,扩大了领土。他的用兵从征伐葛国开始。
  成汤原先居住在亳(今河南商丘北),与葛国(今河南宁陵北)为邻。葛伯不遵礼法,不祭祀鬼神。汤派人去问:“你们为什么不祭祀鬼神?”回答是:“没有牛羊作祭品。”汤便派人送去牛羊。葛伯把牛羊吃了,却不用作祭祀。汤又派人去问:“你们为什么不祭祀?”回答是:“没有上供的粮食。”汤便让亳地的百姓去为他们耕种,老弱的人往田地里送饭。葛伯却率领百姓拦住送饭的人,抢夺了酒饭,不给的便被杀掉。有一个小孩去送饭和肉,葛伯竟杀了小孩,夺下食物。《尚书》记载了这件事,称为“葛伯仇饷”(葛伯仇视送饭的)。②
  汤因为葛伯杀了小孩而去征伐他,天下人都说:“汤的征伐不是为了贪图财富,而是为百姓报仇。”汤从征葛开始,出征十一次,天下无敌。出征东方,西方的夷人便抱怨;出征南方,北方的狄人便报怨,说:“为什么把我们这里放在后面?”老百姓盼望他前来解救,好像大旱盼望雨水一样。成汤征伐到哪里,市场上不停止交易,锄地的人照样干活。成汤杀掉他们的君主,安抚他们的百姓,真好像下了一场及时雨,老百姓皆大欢喜。《尚书》上说:“徯我后!后来其无罪!”(等待我的君主!君主来了我们便不受罪了!)(《孟子•滕文公下》)
  从上面所征引的孟子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成汤的对外征伐没有任何私利,他所进行的是解放战争,受到了各被征伐国家的百姓的欢迎。他灭亡了许多小国,力量壮大之后,又一举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吕氏春秋•慎大篇》说:
  “汤立为天子,夏民大悦,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衣如夏。此之谓至公,此之谓至安,此之谓至信。”
  (汤做了天子,夏朝的老百姓皆大欢喜,好像得到了慈爱的父母。夏朝的官员照样上朝,农民照样在田地里干活,商人照样守着自己的货摊,对商朝像夏朝一样亲近。这就叫最大的公正,就就叫最大的稳定,这就叫最大的诚信。)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05 21:18  如此仁君,古今少有
  
  从古书的许多记载来看,成汤是一位少有的仁君。《吕氏春秋•简选篇》说:
  “(成汤灭夏后)于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
  (于是施行大仁大慈的施政方针,以抚恤百姓;一反夏桀的作法,信用他的贤臣,顺从百姓的愿望,因而远近都来归附,成为天下的帝王。)
  这也就是《国语•鲁语上》所说的:“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成汤以宽松的办法治理百姓,而除去夏桀的暴政。)
  成汤励行修身进德,对自己要求甚严。他有一个洗澡盆,上面的铭文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③
  (如果每天能够去污自新,天无坚持下去,那就会日新又新。)
  这是汤的座右铭,就是以洗浴来比喻人的修身进德,不断洗涤自己的污秽,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接受新鲜的事物,完善自己的德行,每天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这就是“日新月异”这个成语的源头。
  古人认为:作事有天的因素,有人的因素。用今天的话来说:天,就是客观条件,先天素质;人,就是主观的努力,后天的修养。《吕氏春秋•慎人》说:
  “夫汤遇桀,武遇纣,天也;汤、武修身积善为义,以忧苦为民,人也。”
  意思是说:汤、武能够取得天下,是因为遇到桀、纣这样的暴君,他们受到人民的唾弃,历史的惩罚,因而不难把他们推翻,这是客观时势、天的因素;而汤、武王能够修身积善,为天下百姓忧苦,因而受到了广大百姓的欢迎、各国诸侯的拥戴,这是人的因素、主观的努力,道德力量的感召。
  据说成汤施政的特点,是善于采纳意见、以弥补缺陷,改善不足。《孔子家语•六本》载孔子的话说: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谔谔,正直之言;唯唯,听从之貌。大部分君主、上级,都讨厌前者,欢迎后者,而汤、武则相反,喜欢谔谔,不喜欢唯唯,所以他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喜欢唯唯,不喜欢谔谔的桀、纣却灭亡了。
  根据古代传说,采纳建议,接受批评,是一切圣王明君的共同特点。《吕氏春秋•自知》说:
  “尧有敢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
  欲谏之鼓:《淮南子•主术》作“敢谏之鼓”,想要进谏的击这个鼓。
  诽谤之木:宫前立一大木,臣民可以把君主的过失写在上面。华表就是由此发展而来,但后代的华表仅仅是宫廷建筑的点缀,专制皇权的象征了。
  司过之士:《淮南子•主术》作“司直之士,司同伺,这是一种专门伺察君主过失的官员。
  戒慎之鞀:鞀,音桃,拨浪鼓。宫前放置这种鼓,想给君主提意见的人摇动它,君主闻声而召见。
  看来汤的司过(直)之士,是传说中层次最高的监察官员。它和今天中央监委的职权不同,是专门监察国家第一把手的。
  关于成汤的仁民爱物,有两个故事历来为人所称道。
  一个是:献身祈雨。
  相传成汤在位时期,有七年(一说五年)大旱。汤带头在桑林(桑山的树林)祈雨,以自身为祭品,剪掉头发,用木棒夹住手指,命人把自己捆绑好,放在祭坛上,然后祷告说:
  “我小子履(汤名),敢用黑色的公牛,祭告皇天后土说:现在天气大旱,事情应在我的身上,也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天地。别人有善我不敢埋没,自己有罪不敢赦免。考察善恶,上帝心里有数。天下臣民有罪,由我自己承担;我自己有罪,不要连累天下臣民。”
  汤刚刚祷告完,天就降下了大雨。(《墨子•兼爱下》)
  另一个是:网开一面。
  这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又作“网开三面”。说是成汤出行,看见有人四面张网,扑捉飞鸟,嘴里还念念有词地祷告说:
  “从天上落下来的,
  从地里走出来的,
  从四面八方飞过来的,
  都进入我的网里!”
  成汤说:“唉,这就把飞鸟完全扑尽了。不是桀,谁能这样?”便命令扑鸟人撤去三面网,只留下一面。让他这样祷告着:
  “先前蜘蛛做网,
  如今人们来模仿。
  鸟儿啊,想往左就往左,
  想往右就往右,
  想高飞就高飞,
  想落下就落下;
  那不听话的,
  就进入我的网。”
  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说:“汤的仁德,惠及禽兽了。”于是便有四十个诸侯国(小国或部落)归附了他。
  《史记•殷本纪》所写的这个故事,还见于《吕氏春秋•异用》,司马迁大约是取材于此。《吕氏春秋》接下来还评论说:
  “人们四面张网,未必能扑到鸟,汤让人撤去了三面网,却网罗了四十个诸侯国,不仅仅是网罗鸟儿啊。”
  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代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我们现代人也很有有警示作用。如今地球的环境日益恶化,许多动植物资源已经濒于枯竭,这是和人类过度扑捞,猎取或采摘利用分不开的。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对于保护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是大有好处吗?《伊索寓言》反对杀鸡取蛋,我们古人也反对“竭泽而渔”,说这样一来,明年就没有鱼了(《吕氏春秋•义赏》。现在我国水产管理部门明令限制网眼过密,其意义也在于此。其实,原先我国渔民也以网眼过密为禁忌,说那是“绝户网”,谁这么干是要断子绝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