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流浪mp3下载: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08:04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3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7-16 21:38 
 一一 大名鼎鼎的殷朝“三仁”
  
  从孔夫子到毛泽东
  
  孔子说过:殷商有三位仁人,就是微子、箕子和比干。语见《论语•微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纣王的奴隶,比干进谏被处死。孔子说:‘殷朝有三位仁人啊。’)
  殷朝“三仁”之说,历代都没有争议。只是到了现代,毛泽东却认为这三个都不是好人。他给纣王翻案。而这三个人都是纣王的反对派。如果纣王是明君,那么这三个人便都是侫臣;如果纣王是革命派或改革派,那么这三个人便都是保守派甚至是反动派。这便是毛泽东的逻辑。
  那么,这三个人是仁人,还是坏人呢?下面我们就来论证一下。先谈比干,因为对于这个人,争议要少一些。其次谈箕子,最后说争议比较大的微子。
  
  “空有玲珑七巧心”
  
  比干,汲县沫邑人(今河南卫辉市北),古书上称为“王子比干”。《史记•宋微子世家》说他是“纣之亲戚”。亲戚,指和自己有血亲或姻亲的人。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说:“亲指族内,戚言族外。”比干既称为“王子”,那就是皇族,和纣王是血亲。孟子弟子公都子说纣王是比干的“兄之子”,也就是纣王的叔父(《孟子•告子上》),应该可信。比干的官职,古书记载不明,一般认为他是“少师”,那是误读了《尚书》和《史记》,少师另有其人,并不是比干。《封神演义》说他是丞相,在戏曲舞台和民间画像上,他头戴丞相纱帽(戏曲界称为“相纱”),并没有什么史实根据。唐太宗封他为“忠烈公”、“太师”,不过是后代帝王追赠给他的荣誉称号,并不等于他生时就是太师。清•程大中《四书逸笺》引《孟子杂记》说:王子名叫干,封于比地,所以叫做比干。①比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一带。
  据《史记•殷本纪》和《宋微子世家》记载:纣王荒淫无道,箕子进谏,纣王非但不听,反而把箕子降为奴隶。比干说:
  “为人臣者,君主有过而不拼死相争,百姓岂非要遭殃!”
  于是便直言相谏。纣王愤怒地说:
  “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真是这样吗?”
  于是便下令杀了比干,命人剖开肚子,取心验看。
  《吕氏春秋•过理》还记载说:孔子听说这件事,发表议论说:
  “只要纣王的心有一个窍通了,比干也不会死啊!”
  这便是“一窍不通”这个成语的由来。在《红楼梦》里,说黛玉“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形容她的心比七窍的比干还多了一窍,真是聪明透顶。某女作家有诗云:“空有玲珑七巧心,不识宿命有缘人”。都是从比干的典故演绎而来的。
  比干被挖心的传说,首见于秦朝成书的《吕氏春秋》。到了汉朝,刘向的《列女传》,把这条罪状转移到妲已的身上。说是比干向纣王进谏说:“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纣王闻言大怒,以为这是妖言。妲已在一旁乘势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比干便被剖了心。这一改动,便成为“红颜祸水”的标准版本了。
  从孔子以来,有关比干进谏而死的事,先秦古书多有记载,应该有史实为根据。但剖心而死,显系夸大附会之词。《楚辞•九章•涉江》说“比干菹醢(音海)”。醢刑,是把人杀死剁成肉泥。《楚辞•天问》:“梅伯受醢,箕子佯狂”,看来梅伯是受了醢刑,比干也受了这种刑罚。又:《楚辞•天问》还说:“比干何逆(有什么罪),而抑沉之?”古今注家因为有比干被剖心的先入之见,所以都把“抑沉”解释为贬抑的意思;而顾颉刚先生则独具慧眼,认为是投比干于水的意思。②
  总之,醢刑或投水应该是较为原始的说法,而挖心的说法乃是秦朝以后产生的。但不管是怎么死的吧,比干因为进谏而被杀,应该是基本的史实。
  比干直言进谏而死的事迹,受到了后人的推崇,比干因此被誉为“国师”,“亘古第一忠臣”。民间还把比干当做财神(文财神)供奉。
  比干墓在今河南卫辉市北约7.5公里的顿坊店乡。《史记•殷本纪》说:武王伐殷胜利后,命人“封比干之墓”。《楚辞•七谏•沉江》:
  “修往古以行恩兮,
  封比干之丘垄。”
  封墓,就是为坟墓填土加大,包括扩墓,立碑等,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与表彰。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7-17 21:33  箕子何许人?
  
  《史记•宋微子世家》说箕子也是纣的亲戚。但究竟是什么亲戚,古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古代注家郑玄、王肃、马融认为是纣的“诸父”(伯父或叔父);服虔,杜预认为是纣的“庶兄”(嫡子以外的兄长);都没有提出什么根据。明•陈士元《孟子杂记》认为箕子是舜的后裔,和纣王不同宗,大约是外戚(姑父、舅父、表兄弟之类),这个说法比较可信。箕,是一个古老的小方国,夏朝就有箕伯、箕子应为箕伯之后。在甲骨文中,也有其(箕)国。看来这个小方国从夏朝一直传承到商朝。箕国的地望,今已难以确指,因而众说纷纭,主要有蓟城(北京市一带)、山西太谷、榆社、左权、蒲县、河南商丘一带等不同说法。
  箕子,东汉马融和唐司马贞都认为箕是国名,子是爵位。也就是说:他是箕国的诸侯,子爵。
  《庄子•大宗师》列举了几位贤人的名,其中有“箕子胥余”,陆德明《经典释文》:
  “司马云:‘胥余,箕子名也,见《尸子》。”
  按:《尸子》有“箕子胥余漆身为厉,披发佯狂”的说法。
  但《庄子》和《尸子》的“箕子胥余”,是否可以读为“箕子,胥余”,是并列的两个人呢?所以又有人认为胥余是比干之名,也有认为是伍子胥。总之,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说箕子名胥余,证据并不充分。只能说:箕子名叫什么,我们不知道。历史悠远,载籍不足,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多了,不能强不知以为知。
  箕子的官职,多认为是太师,这是采用了孔安国的说法。《史记》有太师(《尚书》作父师))、少师,孔安国说:
  “太师,三公,箕子也。少师,孤卿,比干也。”
  但《史记》之太师、少师为乐官,《周本纪》:“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一个名疵,一个名强,并不是箕子和比干。箕子的官职,古书上没有明确的说法,从《尚书•洪范》所透露的箕子的思想来看,他可能是巫、史一类的官员。先秦各国都设有这类官员,最早称为巫、卜、是天人之间的媒介,通过降神、占卜、主持祭典等方式,来传达天的命令或卜占吉凶。像商朝的伊尹、伊陟、巫咸、巫贤等,都是这一类的官员。后来这种官员神秘的色彩逐渐淡薄,主要从事于记事、修史、占卜,礼仪活动,观察天象,制订历法等,演变为文化官员,称为史,太史等。古代知识门类有限,分工不细,这种官员是最有学问的知识分子,也是礼制和道德的楷模。这是儒家学派的前身。箕子大约就是这一类官员。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7-18 20:41  可怕的象牙筷子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纣王开始使用象箸(象牙筷子),箕子叹息说:
  “他使用象箸,必然还要使用玉杯;使用玉杯,就会想把远方珍怪之物据为已有;车马宫室的奢侈豪华也从此开始,国家就不能振兴了。”
  《史记》的记载,大约是来源于《韩非子》。该书《说林上》说:
  “纣王使用象箸,箕子非常恐惧。他认为使用象箸,一定不能使用陶器来盛肉汤;一定要用犀角玉石做的杯子;用玉杯象箸,杯子里盛的一定不是豆子,豆叶之类,一定要盛牦牛,大象,豹子的幼胎;吃牦牛,大象,豹子的幼胎,一定不会穿麻布短衣而住在茅草房里,穿的一定是里外多层的锦绣衣服,住的一定是高台广厦。照这样追求奢华,那么倾天下之物力也不能满足他了。”
  接下来,韩非子评论说: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圣人见到微末的小事,就能知道什么倾向正在萌发,见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尾。所以见到象箸而恐惧,知道整个天下都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啊。)
  箕子的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的思想,很富于哲理性。就是在今天,对于我们也有启迪作用。什么叫大事?什么叫小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如今的巨贪,如果从第一笔小额的赃款就缩手不动,如果拒绝了第一次人情酒,如果躲开第一次女色的诱惑,从此洁身自好,不沾一点腥,能演变成后来的巨贪吗?刘备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临死前还知道嘱咐他的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今之官员都能懂得这种道理,不仅自身不会腐败,同时也不会出现泛滥成灾,百姓深恶痛绝的“衙内现象”了。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7-19 20:35  中国第一哲人
  
  综合《史记•殷本纪》、《周本纪》和《宋微子世家》等篇的记载,纣王愈来愈荒淫,国事日非,世风日下,箕子进谏,纣王不听。有人说:“你可以走了。”箕子说:
  “为人臣的向君主进谏,因为君主不听而离去,是张扬君主的恶行而自己取悦于百姓,我不忍心这样做啊。”
  于是便披散起头发,假装疯狂。纣王便将他降为奴隶,还把他囚禁起来。
  武王伐纣,打败了纣王,进入朝歌,把箕子从监牢里放出,箕子便隐居起来,鼓琴发泄自己的悲愤之情,曲调流传下来,称为《箕子操》。
  武王听说箕子是一位智者,深明哲理,谙于治国之道,便亲自去访问箕子,向他请教。箕子对武王的一番谈话,便是《尚书》中的《洪范》。
  但《尚书大传》的说法却与此有所不同。说是武王胜殷之后,从监牢中把箕子释放出来。箕子觉得被周人释放很没有面子,便出走到朝鲜。武王听说箕子在朝鲜,便把朝鲜之地封给箕子。箕子受封之后,觉得不能没有君臣之礼,便在武王十三年(牧野之战的第二年)来朝见武王。就在这种背景下,箕子向武王陈述了《洪范》的内容。
  洪,大也;范,规范也;“洪范”,就是“大法”的意思。共有九种治国大法,称为“洪范九畴”,就是:
  1、五行:讲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行,是变化的意思。“五行”的观念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2、五事:貌(仪容),言(言语),视(观察)、听(听闻)、思(思维)。这是对于仪容、言语、观察和思维方法的规范。
  3、八政:八种官员。最重要的是“食”与“货”,就是掌管民食和金帛(就是现在所说的财政、金融)的官员。《二十四史》中经济史部分称为《食货志》,就是由此而来。下面依次是祀(祭祀)、司空(营建)、司徒(民政)、司寇(司法、公安)、宾(礼宾)、师(军事)。
  4、五纪:岁、月、日、星辰、历数。讲的是天文历法。
  5、皇极。就是最高的准则,如臣民不许结党营私,遵守君主制定的规范;君主要施行王道,作百姓的父母。
  6、三德:正直、刚克(以刚取胜)、柔克(以柔取胜)。
  7、稽疑。就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办法,首先是通过卜筮(用龟甲算卦,称为卜,用蓍草算卦称为筮),三个人算封采用两个人的意见。如果有大的疑难问题,那就要谋及汝心(君主个人拿个意见),然后谋及卿士(官员),谋及庶人(百姓),谋及卜筮。如果君主、卡筮、官员、百姓都同意,那就叫大同,最理想了,可以施行。如果君主同意,卜同意,筮同意,官员不同意,百姓不同意,叫做吉,也可以施行。如果官员同意,卜同意,筮同意,君主不同意,百姓不同意,叫做吉,也可以施行,如果百姓同意,卜同意,筮同意,君主不同意,官员不同意,叫做吉,也可以施行。如果君主同意,卜同意,筮不同意,官员不同意,百姓不同意,在境内办事为吉,在境外办事为凶。如果卜、筮和君主、官员、百姓的意见相违背,安静不动便是吉,行动就是凶。
  这种稽疑的办法,其特点为:
  第一,考量君主、官员、卜、筮、百姓五方面的意见,基本上是3/5同意便可以施行。
  第二,神权较重,占两票(卜、筮),而且君主、官员、百姓都同意,卜、筮不同意,卜、筮就可以以2/5否定3/5。
  第三,君权不是绝对的,要受官员,卜筮、百姓的制约。但比起官员、百姓来,君权还是稍重一些,只要君主和卜两票同意,就可以以2/5否定3/5,可以有限度地在境内施行,只是在境外作战,以及外交活动等不能作。
  第四,百姓的意见也作为考量的一个方面,是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
  8、庶征,就是各种自然的征兆,包括雨、阳(晴)、奥(暖)寒、风。它们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现象,但也和政治有关,含有早期的天人感应思想。
  9、五福,就是五种幸福。一曰寿(长寿)、二曰富(富裕)、三曰康宁(健康、平安)、四曰攸好德(具备美德)、五曰考终命(老而善终)。把“寿”放在第一位,“富”放在第二位,认为长寿比富裕更重要,是一种很现实的态度。我们在春节的对联中常常看到,“五福临门”的字句,就是从这里来的,也称为“洪范五福”。
  总之,“洪范九畴”是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一种意识形态,但其中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早期的民本思想,也包含着明智的人生哲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原文内容很多,我们只能摘要地,浅显地作一些介绍。
  学者们认为:在《尚书》中,《洪范》写作于战国时期,只是后人的追述,未必都是箕子的原话,但应该是祖述了箕子的一些主要观点。所以后人称箕子为“诸子第一子”、“中国第一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