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副本等级: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7:31:39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3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页码: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5-17 20:34    二十四史沉思录
(《史记》五帝三代卷)
  
  
  天行健
  
  
  序 篇
  
  (壹)话说二十四史
  
  拉一个清单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传承没有中断,一直延续至今。在文化典籍方面,尽管在漫长的岁月中屡遭劫难(如秦始皇焚书、历代毁于战火),但劫后幸存的典籍仍然浩如烟海,你就是活上一千岁也不能通读。从唐朝以后,图书分为经(儒家经典)、史(史学著作)、子(诸子百家之书)、集(个人文集、专著)四部,也就是四大类,其中的史书就很多。有一套大书最为璀灿夺目,那就是二十四史。
  这是二十四部史书合在一起的统称。现将每部书的书名,成书朝代及作者,在下面拉一个清单。
  1.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2. 《汉书》 东汉 班固
  3. 《后汉书》 南朝宋 范晔
  4. 《三国志》 晋 陈寿
  5. 《晋书》 唐 房玄龄等
  6. 《宋书》 南朝梁 沈约
  7. 《南齐书》 南朝梁 萧子显
  8. 《梁书》 唐 姚思廉
  9. 《陈书》 唐 姚思廉
  10. 《魏书》 北齐 魏收
  11. 《北齐书》 唐 李百药
  12. 《周书》 唐 令狐德棻
  13. 《隋书》 唐 魏征等
  14. 《南史》 唐 李延寿
  15. 《北史》 唐 李延寿
  16. 《旧唐书》 后晋 刘昫
  17. 《新唐书》 宋 宋祁、欧阳修等
  18.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20. 《宋史》 元 脱脱等
  21. 《辽史》 元 脱脱等
  22. 《金史》 元 脱脱等
  23. 《元史》 明 宋廉、王祎
  24. 《明史》 清 张廷玉等
  
  什么是“正史”?
  
  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大体上可以分为:
  编年体:把历史过程按照年代的顺序编排起来。如《春秋》、《资治通鉴》、等。
  纪事本末体: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记其本末始终,如《左传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等。
  典制体:典章制度的专史,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
  纪传体:这种体例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例目分为“本纪”或“纪”(帝王的编年史),“世家”(记诸侯的传袭,为《史记》独有),“列传”(或“传”,人物传记),“书”(或“志”,记典章制度),表(年表,世系表等)。二十四史是纪传体史书。
  到了唐朝,把官修(或私修,经过皇帝批准的)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以区别于其它体例的史书和民间的野史。清乾隆年间,进一步确定《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也就是二十四史为“正史”,凡不经皇帝批准的不许列入。这就正式确定了二十四史的“正史”的地位。
  民国九年(1920),柯绍忞(mín)所撰的《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北洋军阀的大总统徐世昌将此书批准为“正史”,合称二十五史。后来又有人把1929年发行问世的《清史稿》列为“正史”,拿掉《新元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近年出版的二十五史,就是这种版本。也有人把二十四史和《新元史》、《清史稿》合称二十六史。
  按照乾隆时期的标准,《清史稿》并没有经过国家批准,是不能列入“正史”的。何况《清史稿》是由清朝的遗老遗少所编写,观点反动,美化清朝,诬蔑辛亥革命。国民党当局以及当时的文化界对它一直采取抵制的态度,打算全面修改,因为抗战爆发,国府迁都而作罢。不过,时至今日,我们只是把《清史稿》作为史料而批判地使用,至于是否“钦定”的问题,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其实,那些没有被列入“正史”的史书,如《左传》、《资治通鉴》等,在史学上的价值也不比“正史”差,我们是不应当因为它们不是“正史”而加以歧视的。但话又说回来,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毕竟取材广泛,史料丰富,它在史学上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史书也不能取代的。
  
  
  庞大的史学工程
  
  若问二十四史是多么大的一套书,请看下面的数据:
  共3229卷(或3249卷)①
  共约4000万字。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有人算了一下:其字数等于40部《红楼梦》,或60部《三国演义》。
  有人在网上发帖询问网友:读一遍二十四史需要多长时间?
  答曰:“至少需要十年。”
  答曰:“要读到头发白了。”
  答曰:“一遍读罢头飞雪。”
  这反映了现代人已经不习惯坐下来读书,对大部头的书望而生畏的心理状态。其实,只要利用业余的时间静下来阅读,锲而不舍,每天读两卷(约两万多字),一年下来就是730卷,五年下来就可读完了。当然,这也不太容易,现代的70后、80后、90后,是很难坚持的。
  过去是否有人通读过二十四史呢?有的。据人们所知: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陈寅恪(1890-1969);国学大师钱穆(1895-1990);毛泽东主席;当代台湾学者李敖等等,都通读过二十四史。其中吕思勉读过三遍,毛主席和李敖也不止读了一遍。这些人发奋读书的毅力,实在值得我们钦佩!
  总之,不管怎么说,二十四史确实是一套大部头的书。
  二十四史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完成的。其写作的时间,从司马迁在西汉写《史记》,到清乾隆年间设馆修《明史》,花费了大约1800年。如果再算上《清史稿》,那就是2000年左右。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建造了这么庞大的史学工程,实在值得我们中华儿女自豪!全世界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包括那些文明古国在内,在这方面,哪一个能和我们相比?
  二十四史是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
  是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5-18 23:03  二十四史有什么价值?
  
  首先,它是史料的宝库。从史学的角度看,尽管我国传世的史书和其它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但二十四史毕竟是最丰富、最有系统性、连续性的史学宝库。只要是一套书在手,从黄帝到明朝,四千多年的历史过程,都会跃然纸上,有始有终,首尾相接。可以这样说:有志于学习中国历史的人,不读二十四史(通读、选读、精读),是无从谈起的。
  其次,它不仅是史料的宝库,还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它把古代的经济、政治、礼制、军事、法制、科技、天文、地理、宗教、道德、文化、艺术、民俗,乃至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社会各阶层,包括皇帝、后妃、诸侯、将相、官吏、外戚、宦官、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诗人、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地主、农奴、奴婢、自耕农、商贾、工匠、士兵、游侠、刺客、卜者、术士、倡优(演员)、和尚、道士、妇女、儿童、隐者……作了全方位、大视角、多层面、立体化的反映;对少数民族和外国(朝鲜、日本、越南、缅甸……)的情况,也有专门的篇幅来记述。因而阅读此书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它同时也是百科知识的总汇和各种专史的资料来源。
  第三,二十四史中的各种史书,不是单纯地记述历史过程和人物的活动,而是每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史识”,也就是历史观点,是非标准。尽管由于他们和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有些观点,在今天看来是迂腐的、落后的,但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会对我们有所启迪。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他们的历史观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树立新的历史观点。历史是一条长河,后浪催前浪,奔流不息。在奔流中,有继承、有淘汰、也有更新。作为一种思想文化遗产,前辈史学家们的开创之功,奠基之举,是不可忽视的。
  
  ①汉书》有100卷、120卷之分,二者只是分卷不同,内容和字数是相同的。由于《汉书》不同的版本分卷不同,所以二十四史的卷数有两种不同的数据,相差20卷。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5-19 21:34  贰) 司马迁和《史记》
  
  震惊朝野的李陵投降事件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的夏天,天气闷热,骄阳似火。一队汉军从居延(今甘肃酒泉一带)出发北上,去攻打匈奴。带队的将领是一个健壮魁梧的中年汉子——李陵。
  李陵(?——公元前74),字少卿。西汉陇西郡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善于骑射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可能是由于基因再加上祖传的技艺吧,李陵武艺高强,也非常善射。当时任骑都尉,是统率羽林骑兵的高级军官,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吧。这年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北击匈奴,又派李陵带兵为李广利监护辎重(粮草和军用物资),作后勤保障工作。而李陵却自报奋勇,愿率所部直捣匈奴单于①的主力。武帝应允。李陵率五千名弓箭手,主要是步兵,北行三十日,在荒漠中经过艰苦的跋涉,到了浚稽山(在今外蒙)一带扎下营盘,先后与匈奴十多万骑兵交战多日,共杀敌一万多人。但因众寡不敌,在突围中走投无路,最后喊了一声“无面目报陛下”,投降了匈奴。在李陵所统帅的五千人中,最后只有四百人返回了汉境。
  李陵投降的消息传回长安,朝野上下为之震惊,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三言五语能够说清楚的。你说李陵是软骨头吧,他以五千人对十万人,已经做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杀敌一万多人。如果那时他在战场上战死了,就不愧是彪炳千秋的英雄。
  你说他是硬骨头吧,毕竟他在最后关头投降了。出水才见两腿泥。哪有这样的硬骨头?
  人性,不是固定的标签。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烈士与叛徒,英雄与狗熊,往往系于最关键的一念之中。
  
  板子应该打在谁的屁股上?
  
  古今论者,对于李陵投降事件,在认识上颇有分歧。就是说:谁应该为李陵的投降负责?板子应该打在谁的屁股上?
  有人认为:李陵投降的责任,主要应该由皇帝汉武帝负责。当李陵到达浚稽山,把军队驻扎下来以后,他当即把路径的山川地形绘成图,派快马送至长安;在与匈奴遭遇后,他又及时地把战况报告给汉武帝,以便汉武帝能够调兵遣将控制全局。但是直到李陵与匈奴血战十余日,辗转千里,汉武帝却一直不发兵相救,使李陵军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奋勇死战,直到把箭射完,走投无路,才被迫投降。
  又有人认为:李陵投降的责任,主要应该由强弩都尉路博德负责。在李陵率军出征时,汉武帝同时派前伏波将军,强弩校尉路博德带领一支军队在半路负责接应。但路博德却欺骗了汉武帝,没有发过一兵一卒前去接应,造成李陵孤军深入,战败投降的后果。
  还有人认为:李陵兵败的责任,应该由他个人来承担。本来汉武帝原来的意思是让李陵率兵监护粮草和作战物资,作第二线的后勤保障工作。李陵却逞强好胜,有轻敌思想,主动要求深入匈奴内地,以少击众,直捣其王庭。而且战败不能作为投降的理由。我国历史上有多少英雄人物,在兵败被俘的情况下,不是仍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没有丧死气节吗?就是与李陵同时代的苏武,由一个使节变成囚徒后,受尽了许多威胁、利诱和折磨,不是始终没有失节背汉吗?
  李陵投降事件,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为了不偏离主题,我们在这里不想深入探讨。我们着重要谈的是:这件事对一位历史名人的命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位历史名人就是被尊为“中国历史之父“的司马迁。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5-20 21:40  司马迁因言得祸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县(今陕西韩城)龙门人。龙门地区因山而得名,此山在今陕西韩城北50里。
  他是汉景帝至武帝时人。生卒年份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据国学大师王国维(1877—1927)考证: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卒于武帝最后一年(后元二年,公元前87),享年59岁。而张惟骧考证的结论则是:生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卒于汉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只活了42岁。(《小双寂庵刊•太史公疑年考》)不过,现代的学者多同意王国维的说法。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是主管“文史星历”的文化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国家档案馆长、兼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长、兼国家天文台长。古代官员不像现在这么人浮于事,若拿现在的编制,至少需要八个首长(党政两套),40—60个副首长,还不算党的副职。根据古代的“世卿世禄”制度,就是官员的后代世世任同一官职的接班制度,司马谈逝世之后,司马迁仍然任太史令。
  且说武帝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非常愤怒,询问群臣,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群臣多是看着皇帝的脸色说话和行事的(今天的“做官经”叫作和领导保持一致),谁还敢为李陵辩护呢!只有惯于发表“右派言论”的司马迁站出来说了几句违背领导意图的话:
  “李陵事奉母亲很孝顺,和士人交往讲究信用,为了国家常常奋不顾身。看他平时的一贯表现颇有国士之风。如今不幸兵败投降。大臣们为了保全自己和妻子,便罗致他的罪名,实在令人痛心!而且李陵率领步卒不满五千,深入千军万马之中,抗击匈奴数万之兵。转战千里。直到箭尽路绝,士卒们还拿空弓,冒着白刃,面向北方,争取杀死敌人。足见李陵能使部下誓死为他效命,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能超过他。他虽然以身陷阵,战败投降,但杀死敌兵之多,其功勋也足以彰明于天下。他所以不死,应该是为了有机会再报答汉朝啊!”
  司马迁说出了这番话,纯粹是出于公心,并没有半点私情在内。正如后来他在答复一个在狱中的朋友——益州刺史任安的信、就是有名的《报任安书》中说:
  “我和李陵一同在朝廷中任职,平日并没有什么深交,性格爱好并不相同,没有在一起喝过一杯酒,没有互相畅叙情谊的欢欣。”
  这时汉武帝正在气头上,怎能听进司马迁的话?反而认为司马迁为李陵开脱,是在诋毁无功而返的贰师将军李广利。于是便把司马迁押到大牢之中,交由廷尉部门(最高法院)审理治罪。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87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