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血道电视剧31: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3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1:50:42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9 22:35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20 21:17
  本来班固自己也不认为《周史六弢》是姜太公所著,所以才提出了种种说法。而姜太公的著作,则被列入“道家”中。《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道家》:
  “《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清•沈钦韩《汉书疏注》:
  “《谋》者,即太公之《阴谋》。《言》者,即太公之《金匮》,凡善言书诸金版。《兵》者,即《太公兵法》。”
  这就是说:《太公》是总名,其中又分《谋》、《言》、《兵》三部分。但按照沈钦韩的理解,这三部分内容并不包括《六韬》。而我认为:其中的《谋》或《兵》,必然有一个是《六韬》、《太公》洋洋二百余篇,怎能没有最重要的《六韬》在内?
  姜太公的《六韬》一书,在唐朝以前,实在是扑朔迷离,神龙见首不见尾。它的明确的著录,始见于唐初成书的《隋书•经籍志》:
  “《太公六韬》,五卷,梁六卷(梁朝著录的是六卷),周文王师姜望撰。”
  同时著录的还有:
  《太公阴谋》一卷。梁六卷,三卷(梁朝著录有六卷,三卷两种本子。)
  《太公阴符钤录》一卷。
  《太公金匮》二卷。
  《太公兵法》二卷。梁三卷。
  《太公兵法》六卷。梁有《太公杂兵书》六卷。
  《太公伏符阴阳谋》一卷。
  《太公三宫兵法》一卷。
  《太公书禁忌立成集》二卷。
  《太公枕中记》一卷。
  到了唐朝,忽然冒出了这么多当初《汉书•艺文志》未曾著录的书,显然这后出的书不可能是先秦古书。我们只能以《庄子》、《战国策》和《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为根据,认定《六韬》、《太公阴谋》、《太公金匮》和《太公兵法》为比较早期的著作。而到了现在,除了《六韬》之外,其它诸书都佚失了,只有《太公金匮》、《太公兵法》、《太公阴谋》,还能见到一些佚文。但在佚文中,几部书的内容,常常与《六韬》有雷同之处。有人认为:《太公兵法》就是《六韬》。但《隋书•经籍志》既然把二书分别列出,表明在唐初时,二书是各为一书而流传的。
  由于《六韬》的内容涉及战国事物,同时文词浅易,不像是西周的风格,所以古今学者一直认为这部书不可能是姜太公所著,其它姜记各书也同样的道理。学者们多认为:这书是战国时代的兵家假托姜太公的名子写作的,其中可能追述了姜太公的一部分思想。但包括《六韬》在内的姜记各书内容很庞杂,包括了儒、道、法、兵,纵横各家学说的色彩。就因为姜记各书的这种“杂家”的倾向,所以姜太公被称为“百家宗师”。但《六韬》等书主要是谈论军事的,所以后来都被列入兵家著作中。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崔山汉武帝初年的墓葬中,出土了《六韬》的残简,表明《六韬》一书在西汉前期已经流传,它成书于战国的问题,基本上没有悬念了。1973年,在河北定州西汉晚期的中山怀王墓葬中,也发现了《六韬》的残简,表明《六韬》一书在整个西汉时期是流传很广的一部兵书。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被列入《武经七书》,是历代兵家必须要研读的经典著作。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21 21:18
  姜太公思想是个品牌
  
  如果若问:姜太公治国和治军的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如今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因为传世的所谓姜太公著作、佚文,多为后人的伪托;古籍上有关姜太公的言论,都是后人的记载;其形成年代,最早是在战国时期,距离姜太公的有生之年,已有六、七百年。其中可能追述了一部分姜太公的思想言论,但何者是真,何者是假,何者不失原意,何者是后人的伪托,已经难以甄别和筛选了。
  但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流传到现在的姜太公著作及其思想,毕竟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称之为“姜太公文化”。或“姜太公思想”。这种文化,,尽管未必都是姜太公创造的,却是一种以姜太公的名子为品牌的。它兼儒、道、杂法、兵,更混有纵横之言,颇具有杂家色彩,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古代知识分子的集体创作,它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是我们民族之魂的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更是我们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瑰丽多姿的一个见证。
  “姜太公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能择其要点,介绍在下面。再说一遍,文中的“姜太公”并不完全代表姜太公本人,而是一种品牌符号。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六韬•文韬•文师》: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太公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和天下人的利益相同的,就能得到天下;垄断天下人的利益的,就要失去天下。天有天时,地有财富,能够和天下人共同享受的,就是仁;仁在哪里,人民便归附到哪里。使人民避免死亡,解救人民的痛苦,拯救人民的患难,赈济人民的危急,就是德;德在哪里,人民便归附到哪里。能够和人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就是义;义在哪里,人民便投奔到哪里。凡是人都不愿意死而愿意活,喜好德行而能给人民创造利益,就是道;道在哪里,天下人便归附到哪里。’)
  天下属于人民,统治者只有能解救人民的苦难,为人民造福,才能与人民共有天下;这是古代的民本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有的官员还公开叫嚣:“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这样的官员,即或不学习马克思主义,何妨学一学“姜太公思想”?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22 21:16
  爱民、富民
  
  《六韬•文韬•国务》: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故。’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官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
  (文王问太公说:‘愿意听你讲一讲治国的原则。要想使君主尊贵,人民安定,怎么办呢?’太公说:‘爱民而已。’文王问:‘怎么爱民?’太公说:给他们利益而不是加以伤害,让他们成功而不是失败,让他们活下去而不是加以杀害,给他们实惠而不是夺取,让他们快乐而不是痛苦,让他们欢喜而不是愤怒。文王说:‘请你具体解释一下。’太公说:‘百姓不失业就是对他们有利,农民不耽误农时就是让他们成功,减少刑罚就是让他们活下来,减轻赋税就是给他们实惠,少修建宫室台榭就是让他们快乐,官吏清廉不骚扰百姓就是让他们欢喜。反之,百姓失业就是伤害他们,农民耽误农时就是让他们失败,无罪而罚就是杀害他们,赋税苛重就是剥夺他们,多修建宫室台榭使民力疲惫就会使他们痛苦,官吏腐败骚扰百姓就会激起他们的愤怒。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管理百姓好像父母爱护子女,哥哥爱护弟弟,看见他们饥饿寒冷就替他们忧愁,看见他们受苦就替他们悲伤,赏罚好像加在自己身上,征收赋税好像取走自己的财物。这就是爱民之道啊!’)
  介绍到这里,我对于当今的某些官员,实在是无话可说了。我只是对你提一个建议:少打官腔,少说套话,把老祖宗的这些箴言抄下来贴在墙上,每天早晨起来念一遍,睡觉前念一遍,如何?
  爱民在于富民。《说苑•政理篇》:
  “文王问于吕望曰:‘治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文王曰:‘善!’对曰:‘宿善不祥。’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
  (文王问姜太公说:‘怎样治理天下?’姜太公回答说:‘施行王道的国家百姓富足,称霸于诸侯的国家士兵富足,勉强生存的国家当官的富足,无道的国家仓库丰满。这叫上面肥得冒油,下面漏光了。’文王说:‘说得好!’姜太公说:‘知道好却压下不办,是不吉利的。’这一天,文王打开了仓库,赈济了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等弱势群体。)
  说得太好了!对于国家的政策,最好的检测办法是看你穷了什么人,富了什么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就是“上溢而下漏”吗?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23 21:10
  尊贤尚功
  
  据《吕氏春秋•长见篇》记载:太公望封在齐国,周公旦封在鲁国,互相问:“怎么治国?”太公望说:“尊贤上(尚)功”(尊重贤能之人,重视功绩)。周公旦说:“亲亲上(尚)恩”(亲近自己的亲族,重视恩情)。太公望说:“鲁国从此要削弱了。”周公旦说:“鲁国虽然削弱,拥有齐国的也一定不是吕氏。”
  二人的预见,后来果然都应验了。以后齐国日益强大,至于成为霸主,二十四代由田成子篡据。鲁国日益削弱,至于仅能勉强维持,三十四代便灭亡了。
  齐太公的“尊贤上(尚)功”,与法家思想相符合,不论亲疏远近,注重的是才能和功绩(包括军功,政绩等)。这种用人政策,可以使国家强盛,但缺点是容易把军政大权集中到异姓大臣手中,到一定时期,权臣就要篡位窃国,丧失一家一姓的天下。“亲亲上(尚)恩”是儒家的政治理念,只注重亲族之间的团结,靠血缘关系和亲情维护统治;虽然在一定时期可以稳定政治秩序,但却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所以鲁国终于日渐削弱而趋于灭亡。
  汉朝总结了周、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采用了“外儒内法”的统治政策,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做法。当然,无论是儒家也好,法家也好,“亲亲上(尚)恩”也好,“尊贤上(尚)功”也好,都是专制政体的衍生物,并不能解决这种政体的基本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倾轧,都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无怪梁启超说过:《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家族的“相砍书”。
  不过,应该指出:在姜太公那个时代,法家思想还没有形成,儒家思想也仅仅在萌芽之中。《吕氏春秋》这个故事,不过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政治理念而已。
  要想实现“尊贤上(尚)功”的国策,把人才推举上来并加以重用,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六韬•文韬•举贤》: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至危亡者,何也?’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文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曰:‘其夫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文王曰:‘何如?’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善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近,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未免于危也。’文王曰:‘举贤奈何?’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文王问太公说:‘君主致力于举用贤能之人,但却不能收到效果,世道愈来愈动乱,以至于国家陷入危亡的境地,这是为什么?’太公回答说:‘选拔出贤能之人而不能任用,这是徒有举贤之名而无举贤之实。’文王问:‘这样作有什么错?’太公说:‘错就错在君主好任用世俗所称赞的人,那就得不到真正的贤能之人。’文王问:‘为什么这样?’太公说:‘君主以世俗所称赞的人为贤能之人,以世俗所诋毁的人为不肖之人,那么党羽多的人就会被举用,党羽少的人就会被斥退;这样一来,那些邪恶之人就会结党营私而埋没了贤能之人;贤能的忠臣就会死于无罪,奸臣就会以虚名取得爵位;所以世道愈来愈动乱,国家就不免于危亡。’文王问:‘应该怎样举贤呢?’太公说:‘将相的职务要分开①,根据各种官职的要求选拔人才。按照官员的职责考核政绩,选拔人才要考查他的能力,使其名实相符,官职和能力相当,这样就合乎举贤的原则了。’)
  除了举贤,用贤之外,还要善于“别贤“——甄别人才。
  敦煌残卷《六韬•别贤》:
  “文王问太公曰:‘别贤若何?’太公曰:‘试可乃已。二人变争则知其曲直,二人议论则知其道德,二人举重则知其有力,二人忿斗则知其勇怯,二人俱行则知其先后,二人治官则知其贪廉。以此论人,别贤不肖之道已。’”
  (文王问太公说:‘怎样甄别人才?’太公回答说:‘考察他是否胜任罢了。两个人吵嘴就知道他的曲直,两个人议论就知道他的道德水平,两个人举重就知道他的力气,两个人争斗就知道他勇敢还是怯懦,两个人外出办事,就知道他能力高低,两个人做官就知道他贪污还是廉洁。用这些方法考察人,就是区分贤能和不肖的原则。’)
  “姜太公”的举贤、用贤、别贤政策,是互相联系的几个环节。它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也颇有启示和借鉴作用。这和当前屡禁不止的买官卖官,用人惟亲,用人惟钱,搞小圈子,排斥异已等官场陋习,是泾渭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