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吉公主被入腹 原文: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8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15:22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4-23 00:09  
        枯燥的部分还剩下半句——
  
  第一百三十二句 勒碑刻铭(一)
  
  这句的意思是:对于那些大臣的丰功伟绩,不仅要记录在档案里,还要刻在石碑或与钟鼎器物上。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碑,《说文》中解释为“竖石也”,即一块立在地上的石头。“碑”这个名称是汉代才产生的,此前都叫做石头。最初,碑上是没有文字的,其用途主要有这么三项:一是立在皇宫门前,用来观测日影以确定时间,相当于现在挂在车站等公共建筑顶部的时钟;二是立在宗庙祠堂中,用来栓住准备杀掉祭祀的牲畜;三是作为贵族下葬时的用具,贵族生前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不能让人抬起棺材直接扔到墓穴里,那样一下子就全都给摔散了,所以要先立个碑,拴上绳子来牵引棺木,轻轻放入墓穴。
  碑的第三种用法得到了发展:反正碑上空着也是空着,简直是浪费资源,不如往上面写些字,把死者的生平和功业记录一下,以便让后代记住,于是,写有文字的碑就诞生了。后来,碑文不仅仅用于记录或纪念,也用来做为优秀书法作品的载体。
  勒碑,就是古代往碑上写字,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叫书丹,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由书写者用笔蘸上朱砂,直接在石碑上写字,写完走人,剩下的工作交给石匠;石匠沿着已经字的轮廓叮叮当当一通敲,就刻好了。第二种方法叫摹勒,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让书写者字写在纸上,然后把这张写好的字帖反过来,在背面用朱砂勾勒出字的轮廓——因为有内外两道轮廓,所以这道工序也称“双勾”;把纸的背面贴在石碑上,在上面多垫几层纸,找一块比较平滑的石头不停地磨,朱砂轮廓就会印在石碑上,然后再交给石匠去刻即可。
  与书丹相比,摹勒的优越性是很明显,它不用像丹书那样,要书写者跑到碑前去写字,一般写碑的都是书法家,人家那么大的腕儿,你不一定请得动,而且在碑上直接书写可定不如在纸上写习惯。此外,用摹勒这种方法刻碑,那张字帖还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只要你磨的时候别把吃奶的劲都用上。
  为什么两种方法都要使用朱砂而不用墨呢?因为朱砂颗粒比较粗,写在石头上不会走样,而墨中含油,写在石头上会收缩;另外,在以青黑色为主要基调的石碑上,朱砂的色泽要比墨鲜亮醒目得多,石匠能够看得比较清楚,便于镌刻。
   勒碑通常是政府对有功人员进行表彰的一种方式,如《明史 忠义列传》载;易绍宗因为有功当上了象山县钱仓所千户一职。建文三年,倭寇登岸剽掠,易绍宗率人抗击,他派人偷偷到倭寇的船上去放火,岸上的倭寇赶紧跑回海边去救火,易绍宗在后面追杀,不幸陷在烂泥之,倭寇围上来攻击,易绍宗用刀砍死了几十个倭寇,终于寡不敌众被害。建文帝得知后,对易绍宗的英勇行为进行了表彰:“其妻携孤奏于朝,赐葬祭,勒碑旌之。”
  人民群众对官吏表示满意,也可以勒碑,如《旧唐书 狄仁杰传》载:“俄转宁州刺史,抚和戎夏,人得欢心,郡人勒碑颂德。”说狄仁杰在今甘肃进内宁县做地方官的时候,把当地的民族关系处理得好,不同民族的人经常唱着“你是王小二,我是买买提,你我本是亲兄弟,个头差不离”一起快乐地工作。当地人树立了一块碑,来歌颂狄仁杰的功绩。
  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勒碑。比如武则天,为自己立了一块碑,但不属于“勒碑”,因为碑上无字,给后世留下了千古之谜;再比如明末官员笪继良在江西铅(读“沿”音)山当县令的时候,亲手画了一棵大白菜,在白菜上题辞曰:“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意思是说,当父母官的不能不干正事,要知道民间疾苦;在我管辖范围内的老百姓要保证能吃饱吃好,不能面有菜色。笪继良请人把这幅字画刻一块青石板上,立在县衙醒目处,用以警诫自己和属下。
  石碑虽然能够较长时间地保存,但因为也会因为风化、侵蚀等原因而造成上面文字的斑驳、模糊。为官者的功劳,刻在石碑上并不一定会被长久地记住,如果他改善了民生、顺应了民意,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代代相传,那才是永远的丰碑。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4-30 18:57    
  第一百三十二句 勒碑刻铭(二)
  
  
  冲动是魔鬼
  
  铭,是为了确立持久的或公开的记载而刻写或题写的文辞,也可是说是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人物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古时候多刻于钟鼎等器物之上,秦汉以后页刻在石碑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铭的意思有所扩展,不一定非要刻在器物或石碑上才叫铭,比如”铭旌”,指的是旧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再如“铭记”,用的是抽象意义,表示要像刻在记忆里一样牢牢记住;又如“座右铭”,指的是一段表达做人处世的坐标、信条、准则和奋斗方向的文字。古代用于铭刻的各类文字,也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
  上小学时,听老师说过“座右铭”这个词,就模仿鲁迅先生,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后来被老师发现,说你小子怎么能破坏公物呢?于是被罚站,站得百无聊赖之际,我装出很好学的样子,请教老师“座右铭”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老师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多年以后,我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一个正在聚精会神看书的美女,于是隔着书架选定一个有利地形站好,装模作样抽出一本厚厚的书来翻看,就这么随便一翻,竟然解决我多年的疑惑:原来座右铭一词是这样来的!等我看完几页书想起我先前的目标,美女已经不见了。
  那本比美女还吸引人的书名为《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其中收录了东汉崔瑗的一篇短文,题为《座右铭》。唐代吕延济给这篇文章的标题做注说:“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崔瑗,字子玉,东汉书法家,《后汉书》有传。崔瑗是官宦子弟,十八岁在京城跟当时著名经学家、官居侍中的贾逵学知识,名气很大,并与青年才俊马融、张衡成为好友。二十多年以后,马融任校书郎,在儒家经典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代经学大家的条件;张衡任太史令,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另外他在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方面更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哥俩成绩斐然,崔瑗又出息成什么样了呢?
  此时的崔瑗,已经成了一个杀人犯。崔瑗从京城求学回来时,听到了他的哥哥崔章被人杀害的噩耗。我们前面说过,当时民风剽悍,社会上普遍崇尚手刃仇人这种独行侠式的行为,于是崔瑗拿了一把杀猪刀,把仇人当做猪杀掉了。为了避免被当做猪流感疑似病例给隔离到牢房里去,崔瑗只好逃跑。过了些年,赶上天下大赦,崔瑗才回到家里。
  中年的崔瑗早已没有了为兄报仇时的血气方刚,他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冲动是魔鬼。为了警诫自己,崔瑗写了一百字的短文,放在座位的右边,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座右铭,全文如下: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己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成白话,大意如下:
  “不揭人短不三八,自己长处也不夸。帮助他人理应当,接受恩惠要记下。世间虚荣你别贪,仁爱才是最本源。做事千万别冲动,风言风语是起哄。不要追求名气大,忠厚老实圣人夸。滚进烂泥不染黑,光芒内敛不乱吹。柔弱能够保生长,刚强反而易受伤。浅薄之人爱耍横,淡薄无争最吃香。少说少吃勿暴饮,知足才能避祸殃。如若坚持守此道,长长久久福运享。”
  在《座右铭》指引下,崔瑗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终于步入了仕途,从郡吏做起,一直做到济北相,虽然多有起伏,但最终都是有惊无险,活到了66岁。从崔瑗之后,“座右铭”这种自我警诫的方式开始流行起来,比如《宋史 吴玠传》载:“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 吴玠是南宋抗金名将,他喜欢读史书,觉得有值得参考借鉴的历史事实就写为座右铭,时间一长,写的墙上、窗户框上到处都是。更有人图省事,直接复制粘贴崔瑗的《座右铭》,《晋书 王俭传》载:“幼笃学,手不释卷。宾客或相称美,僧虔曰:‘我不患此儿无名,政恐名太盛耳。’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王俭是东晋丞相王导的第五代孙,从小就喜欢学习,得到大家的称赞,他叔叔王僧虔担心他为名所困,就亲手抄写了崔瑗的《座右铭》送给他。
  现在说起“座右铭”,都是指格言警句等文字,崔瑗的《座右铭》也属于这种,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座右铭”,但那时候是一种器物。《荀子 宥坐》中说:“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孔子到鲁桓公的宗庙里去参观,看见一件欹器。明知故问、欲擒故纵是孔子教导学生的拿手好戏,这次也不例外,他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个啥东东啊?”守庙的人回答说:“这个玩意叫做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过这个东东的工作原理:里面空着的时候它就倾斜不正,里面装了一半的水就正当了,加满水它就底朝上、倒栽葱、翻车了。”见弟子们眼神中游移着疑惑,孔子对他们说:“那我们做个实验吧,拿水来,注水!”弟子赶紧舀水往里灌,果然和孔子说的一摸一样。孔子用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给这堂实验课做了个总结:“唉,天下哪里有装得太满了却不歪倒而全部失去的东西啊!”
  宥坐之器是古代放在国君座位右边的一种盛水容器,目的是为了时刻提醒君主记住过犹不及的道理,劝诫他两条大路走中央,做事不能太面瓜也不能太火爆、为人不要过分谦虚更不能骄傲自满、国家经济不能发展太慢也不能过快、……,总之就是要中庸、要和谐。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5-08 01:47  第一百三十三句 磻溪伊尹
  
  从这句开始,《千字文》列举了一系列文臣武将的光辉事迹,比如这句说的,是姜太公和伊尹这两位周朝和商朝的开国功臣。
    
  
  找份工作容易吗?
  
  关于姜太公的经历和功绩,前面稍有提及,这里再进行一些具体研究。
  姜太公他的祖上曾经辅佐夏禹治理水,立了大功,被封在吕地,因此以吕为氏,按照当时男人称氏不称姓的习惯,大家都应该称他为“吕尚”,而“姜子牙”这个姓和字的组合,是后人对他的称呼。关于姜太公的出生地,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在现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镇吕村,而经过另外一些学者的考证,认为很可能是现山东省日照市的莒县。
  姜太公在商周换代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记载缺失,吕尚的发迹史比较模糊,《史记》中就记载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说姜太公是个穷人,一大把年纪了也没个正经工作,就想借钓鱼的机会求见西伯姬昌。赶巧的是,姬昌要出去狩猎,按照商代的习俗,要算一卦看看吉凶,卦辞显示,这次出行能得到一个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于是,姬昌出去狩猎,目标不在野兽,而是找人。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了姜太公,两人谈得很投机,姬昌说:“我的先君太公说会有圣人来周帮助我们兴旺发达,这个人就是您吧?我家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显然,姬昌说的“太公”是指他自己的爷爷古公亶父,而后人把“吕尚”称为“姜太公”并不贴切,但一直也就这么叫下来了,就当尊重老人家吧。明代的许仲琳以这种说法为蓝本,创作了《封神演义》这部小说,从此“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开始深入人心,姜太公也走上了神坛。
  第二种说法是这样的:“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说姜太公很有才,给纣王做事,因为对老板不满而辞职,但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新老板,最后好歹算是被西伯姬昌给聘用了。
  第三种说法和第二种差不多,说姜太公是个躲在海边的隐士,西伯姬昌被纣王囚禁的时候,他手下的那些胡参谋烂干事急了,四处求人托关系,想把姬昌从监牢里捞出来,于是找到了姜太公头上。姜太公也觉得姬昌这个老板不错,于是通过双向选择,姜太公决定在姬昌那里就业,但是新老板还在纣王那里蹲小号呢,姜太公赶紧和其他人一起买了很多奇珍异宝和美女,总算是把姬昌从纣王那给捞出来了。
  《史记》在这三种说法后面加了一句总结陈词:“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意思是说,虽然吕尚归周的说法各不相同,但大旨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之师。
  在推翻了商朝统治过程中,姜太公为文王、武王父子出谋画策,居功至伟,周武王尊称他为“尚父”,另据学者考证,姜太公还把自己的女儿邑姜嫁给了周武王。天下平定之后,姜太公被周武王封在齐地营丘,成为齐国第一代国君,他利用齐国靠海的便利条件,进行开放搞活,发展商业、渔业和盐业,齐国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既大又强的诸侯国。
  如今,传说姜太公过钓鱼的方圆200平方公里的地方,已经开发为“钓鱼台风景区”,就在陕西宝鸡市陈仓区蟠溪河周围。这么大一片区域,姜太公到底在哪里钓过鱼呢?在蟠溪河边有一块平坦的大青石,石头上有一条手指粗的水纹线,像一根钓竿,钓竿旁有一对光滑的长形园槽,很像人膝跪磨的印痕,传说这是当年姜子牙跪着垂钓时磨下的膝印。当然,这块石头上的印痕不可能真是姜太公跪出来的,而是后人故意搞的鬼,但是这个印痕至少在宋代就存在了。
  按理说,钓鱼是很休闲很惬意的一项活动,你搬个板凳或藤椅往水边一坐就行了,为什么后人要安排姜太公要跪在石头上钓鱼呢?或许其中另有深意。你想想,姜太公钓鱼为的是啥?肯定不是鱼,而是姬昌。想要钓人,你不搞点特殊手段是无法引起人家的注意的,传说中的直钩、距水面三尺钓鱼也不是不可能的,你搞得越怪异就越有广告效应。如果你正儿八经地在那钓鱼,鱼是钓到了,但钓不到老板,还是找不到工作。跪着钓鱼不仅姿势特别,而且方便张望,随时可以观察有没有人被钓上钩来。为了找一份理想点工作容易吗?不仅要有本事,还要下足本钱、搞点怪招,必要时下下跪也是可以考虑的。
  李白写过三首《行路难》,其中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这句用了两个典故:“垂钓碧溪”说的就是姜太公;“乘舟梦日”说的则是伊尹,一会再具体介绍。这是李白在写自己离开长安、成为一个失业的流浪汉之后的心情,他很想像姜太公和伊尹那样,得到老板的赏识和重用,但是他这种美好的幻想最终破灭了。原因何在呢?是因为没有明君吗?是因为大学扩招吗?是因为人事腐败吗?
  失业的想起姜太公,在职的也会想起他。北宋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二十七岁的苏轼任凤翔府签判,这是司法系统的文书职位,官职为从八品上,相当于正科级审判员。苏审判员路过姜太公垂钓之地时,观了一会光,在笔记本上写道:“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然后写了几句诗:“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走过路过,不能错过,苏轼另外写了一首《磻溪石》,全诗如下:“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尝暖。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一朝婴世故,辛苦平多难。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意思是说:“早就听说墨子和孔子忙得肚子咕咕叫、屁股不沾座,谁知道姜太公也够惨的,把这块石头都给跪出膝盖的印记了。唉,一旦被世俗所缠绕,你就必须经历辛苦和困难。我也想撂挑子不干了,倒头睡个好觉多舒服啊,可是担心别人嘲笑我是个懒蛋。”
  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是靠出卖自己来养活自己,但有啥办法呢?现在连加班都要争取个积极主动,尽管一分钱加班费都没有,但至少能够证明你还没有失业。和我们这些人相比,现在的李白和苏轼还是比较幸福的:可以每天睡二十四个小时也没人嘲笑他们懒了。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98.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