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护士门事件ed2k: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7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5:41:54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3-25 14:34  
        回复楼上:
  第二本书已经在出版社排版,就等一个简短的序言了,但是最近我思维短路、大脑秀逗,序言一直也没写出来。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3-26 22:39  
  第一百二十九句 世禄侈富
  前面几句说的都是朝廷高级官员政治待遇,这句和下一句说的是他们的物质生活,意思是:他们的子孙世代享受优厚的爵禄,生活奢侈豪富。对这些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
  
  
  幸福的接班人
  
  世禄,是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贵族世代享有爵禄,与其相配套的是世卿制度,二者连起来就是世卿世禄制度。这种制度的适用范围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以下的贵族,制度设计非常简单,就是老子死了儿接班,官位和俸禄世代相传。
  世卿世禄制度具体始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至少从西周开始已经开始搞这一套了,比如周公姬旦,他的大儿子伯禽被封到鲁地,次子君陈则在朝廷中继承了老爸的位子,召公姬奭也一样,他的大儿子被封到燕地,次子接了他的班。
  周公、召公的职位只传了几代,到周昭王以后就没有了,而周武王的另一个兄弟毕公姬高,曾辅佐武王伐纣,在成王、康王时为三公,但《史记 魏世家》中记载说“其后绝封,为庶人”,也就是说,他的后代没能接班。既然沾不上祖宗的光,毕公的子孙只好自谋职业,其中一个叫毕万的,跑到晋国给晋献公当马仔,毕万的儿子因为有功而被晋文公封在魏地,后来建立了魏国。
  同样是周武王的兄弟,为什么毕公的官禄没能像周公、召公一样传给子孙呢?因为在西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在《尚书 立政》中,周公阐述了西周初期的官员选用原则,强调任人唯贤,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世卿世禄制,但也提出了择用“吉士”、“常人”的主张。其他文献资料的记载也表明,世卿世禄制度不是周礼所提倡的行为,如《春秋 宣公十年》载:“齐崔氏出奔卫。”《春秋公羊传》对这言简意赅的几个字作出了解释:“崔氏者何?齐大夫也。其称崔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世卿,非礼也。”意思是说:崔氏是谁啊?他是齐国的大夫。为什么不指名道姓而是只含糊地称呼他呢?因为他被贬了。为啥被贬呢?因为他反对世卿制度。世卿制度是不符合周礼精神的。
  由此可见,早在周朝之前,世卿世禄制度已经施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周朝统治者发现这种制度存在问题,但是自己领着一些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才换来革命的成功,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吗?因此在以王室成员和功臣为主的既得利益阶层范围内,这种制度还得继续实行下去,只是在舆论上采取“不提倡、不鼓励、不宣传”的政策,这种思想在《尚书 毕命》中有所体现。
  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和管蔡的叛乱之后,决定把殷商遗民这些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全部集中到新建成的成周这座城市里居住,并负责对这些人进行监管和治理。姬旦死后,他的儿子君陈代为周公,继治理他们。君陈死后,周康王又命令毕公姬高去治理。在任命仪式上,周康王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即《毕命》。
  在周康王的演说中,有这样一段:“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兹殷庶士,席宠惟旧,怙侈灭义,服美于人。骄淫矜侉,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之惟艰。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由古训,于何其训?”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的:我听过这样一句话:“世代享有禄位的人家,很少能够遵守礼法。”他们不负责任的心态轻视道德,实在是天理难容。他们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并希望一直能够这样腐败下去。这些殷商的遗民,养尊处优很长时间了,仗着自己的强势地位而不顾道义,穿的都是一般人买不起的名牌服饰。他们骄恣过度,还自我感觉良好,这样下去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在我们的治理下,他们放肆的心态有所收敛,但谁也不能保证这帮家伙一直老老实实的。生活富足又接受教化,才能得以长久。让他们学会道德仁义,才是最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用古训加以教导,他们何时才能心服口服呢?”
  周康王这段话的矛头直指过惯了奢侈生活的殷商世袭贵族,但是他们西周并没有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因为这是让自己子孙后代发家致富最直接有效的合法手段。唐代散文家独孤及说过:“才宜贵,仁宜寿,世禄宜富。”容易获得尊贵社会地位的,是有才之人;能够长命百岁的,是仁德之人;很快就能富起来的,不是那些靠少生孩子多养猪、勤劳致富的人,而是接老爸班的贵族。
  世卿世禄制度在东周时期受到剧烈的冲击,一些诸侯国建立起了尊贤尚功的官员任用制度,门客和游士纵横捭阖,大显身手,为废除这个仅仅依靠血缘承袭的制度奠定了群众基础。但是,这种制度最终走向崩溃并不是因为它对社会成员的不公平,而是因为君主集权意识的增强。如果朝廷的各级官员都能够世袭,那么君王在事实上与贵族是平级的关系,君权就会大幅度缩水和打折,所以战国末期,秦国最先废除了世卿世禄制,随即在秦汉时期出现了一种恩荫制度,可以看做是世卿世禄制度的变种,而主流的官员选用方式则演变为察举制,以及后来的科举制。
  世卿世禄制度解体很多很多年以后,似乎在某个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里杀了回来了,但愿这不是复辟,而是事物在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3-31 23:15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这几天出去公干,几乎跑到了祖国的最东边,顶风冒雪去了十来家单位,连续两天晚上都是在列车上晃过来的,今天终于有机会上来看看,可惜没有存货用来更新。
  看看“庹政9”的快乐生活,真是羡煞我也。唉,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啊!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4-08 01:34  第一百三十句 车驾肥轻
  上句说的是朝廷大臣的经济来源,这句说的是他们的座驾和衣着:乘坐肥马拉的车,穿着轻便的皮衣,如果搁到现在,就相当于乘坐高级小轿车、穿名牌服装。
  
  
  君子周急不继富
  
  “车驾”是个集合名词,包括三个对象:车、拉车的马、车上的人。第一个对象容易理解,我们只说后两个。
  拉车的为什么是马而不是其他什么牲口呢?因为其他的牲口不如马合适。比如说牛,太肉,坐牛车还不如走着快呢,所以只适合运送重物或供普通老百姓乘坐。再比如说驴,太弱,小驴蹄子紧倒腾也只能比牛快一点,力量和速度都赶不上马。俗语说得好:不骑马不骑牛,骑个毛驴走中游。古代的大臣们是啥身份啊,当然不会走中游,而是要争上游,所以人家出行的代步工具以马车为主。当然,特殊时期也有例外情况,如西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乱,经济到了崩溃的地步,连皇帝出行都凑不齐同样毛色的四匹马来拉车,将相等大臣出门只能坐牛车了。
  拉车的马为什么要用肥的呢?肥马吃得多拉得多,一次排泄量在2.0公斤以上,虽然比较费草料,但这样的马肥壮有力,拉起车来精神头十足。瘦马就不行了,一次排泄量也就0.8公斤,马瘦毛长耷拉鬃,看上去就晦气,拉起车来有气无力的,一提起“古道西风瘦马”,总会让人觉得那么苍凉伤感,没有一点富贵气。
  第三个对象比较费解:车上的人怎么会算在“车驾”里呢?举个例子吧,如果有人挡了你的路,你客气地请他让开,会说这样两个字:“劳驾!”这里的“驾”就是指人而不是车马座驾。这句最后一个字“轻”说的就是乘车的人,当然不是说人的体重轻,而是说人穿的衣服轻。
  “肥轻”二字,是“肥马轻裘”这一成语的缩写,形容奢华的生活,而这个成语则出自《论语 先进》中的一段话:“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即孔子的学生公西赤;釜、庾、秉都是当时的容量单位。说公西赤作为鲁国的使臣去齐国出使,担任孔家总管的冉有觉得公西赤出差在外,应该照顾好他的家人,就向老师孔子请求给公西赤的老娘送一些粮食以示慰问。孔子说:“你就送六斗四升米去吧,意思意思得了。”冉有说老师啊,您也太抠了,多给点吧!孔子说那就再加两斗四升吧!冉有还是觉得少,就未经老师同意送去了一百六十斗米。孔子知道后对冉有说:“公西赤去齐国,坐的是大排量轿车,穿的是定做的出国西服,阔气得很,所以他家里根本不差钱。我听说这样一个道理:君子要周济急需的人而不是为富人提供帮助。”
  孔子“周急不继富”的思想在还有进一步的体现。《论语 雍也》中记载:“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思,就是孔子的学生原宪,字子思。在孔子担任鲁国司寇的时候,原宪给孔子当管家,孔子给他九百斗米的薪水。原宪是个安贫乐道的人,他说老师咱师徒俩谁跟谁啊,您给我工钱不就见外了吗?孔子说:“你自己用不到,可以分给你乡里的穷人。”
  邻里乡党,是周朝国都以外的百姓是居住在一起的组织单位,代指家乡人。《周礼》中说:“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又说:“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这样算来,五百户人家为一党,一万两千五百户人家为一乡。“天涯若比邻”中的“比邻”,也是来源于此,指最近的五户人家。
  从孔子对这两件事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慈善思想。关注弱势群体而不是既得利益阶层,这才是慈善,否则就是伪善。
  在古代,能过上“肥轻”生活的,多是达官显贵,这些人掌握权柄,生活富足,当然不需要更多的关照,而是需要他们去关照广大劳苦大众。但是,他们又在做什么呢?白居易写过一首诗,题为《肥轻》,描写了这些人的所作所为: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掰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这些骄奢的“肥轻”之人,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全然不管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吃人的惨状。这首诗讽刺了晚唐时期朝廷中骄奢腐败、不管民间疾苦的贵族宦官。在这些饱食无忧的人眼里,灾民可能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这么美好的生活、如此和谐的社会,他们怎么还会没吃的呢?
  类似的思维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医药卫生界的一些政协委员一口咬定:我国根本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正这些业内的领导人物们都不用去门诊排队看病;北大叫兽孙疯疯宣称“老上访专业户,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反正他本人不用去上访。这些脑满肠肥的家伙对最急需帮助的人群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混淆视听、指责谩骂,到底是谁的精神出现了问题呢?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4-12 15:50  我的时间都被狗吃了……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4-20 00:30  回归在望 不日更新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4-21 16:04  谢谢诸位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
  第二本书名为《一个古代公务员的沉思录》,很快就要面世了,正如楼上朋友所说,第一本被删改得体无完肤,所以我对第二本提出了很多要求,好在这次与出版社的合作还是比较愉快的,基本上保持了帖子的原貌,不过这本书里收录的两部分内容是将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相对来说比较枯燥。
  不管怎样,这项任务总算快要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要抓紧一切时间恢复更新的质量和速度了。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4-21 23:21  写完这一段,枯燥的部分就剩下一句了……
  
  第一百三十一句 策功茂实
  
  这句的意思是:根据档案记载,这些大臣的功勋卓著而且没有弄虚作假成分。
  
  
  丑女无敌花木兰
  
  现在说起“策功”一词,一些热衷于看电视的年轻人可能会联想到湖南卫视某栏目主持人的搞笑功力,因为“策”在湖南话里是调侃、闲聊的意思,相当于东北话里的“扯(淡)”、四川话里的“摆(龙门阵)”、山东话里的“拉(瓜)”——我认为山东话是最好听的方言。
  这句中的“策功”,指记功勋于策书之上,是指古代帝王对臣下记功嘉奖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在周代就已经出现,当时称为“策勋”。《春秋 桓公二年》中记载:“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说鲁桓公和少数民族部落在唐地会盟,冬季从唐地返回鲁国。这段记载看上去平淡无奇,就是记录了国君的行程而已,但《春秋》是经过孔子他老人家点灯熬油多次删订而成的,怎么还有这样没头没脑的废话啊?难道《春秋》也和每晚七点开始的XX联播一样,分为“领导很忙、国内很好、国外很乱”三段内容?
  《左传》对这段话的存在理由进行了解释:“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意思是说:凡是国君要出行,都得先到宗庙祭告,跟老祖宗说请个假,不仅如此,国君朝见天子或诸侯会盟、派兵打仗回来,都要在宗庙里摆上酒杯,当着老祖宗的面论功行赏,记录在案,这是周礼要求。那时候没有纸张,所以要把有功人员的先进事迹记录在竹简上,这个东西就叫做“策”。
  茂实,本指草木茂盛而结了很多果实,引申为盛美的德业或卓越的功勋,属于以具体描述表达抽象意思的用法。
  在《木兰辞》里有这样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转”是量词,指策勋的等级。在隋唐时期,勋级分为十二个等级,花木兰获得的是最高等级,相当于记特等功一次。上在学习语文课本中的《木兰辞》时,很多同学都很不理解:为什么花木兰男扮女装在军营好多年都没有被识破?虽然《木兰辞》中以“双兔傍地走,安辨我是雌雄”来敷衍,但人的性别特征比较明显,不会像兔子那样,只有“雄兔脚扑朔”与“雌兔眼迷离”这么一点点区别。花木兰的事迹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有可能只是当时人们为了追求妇女解放而杜撰的一个故事,不过根据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的范围和热度,也可能花木兰这个艺术形象源于一个在历史上真存在过的人物原型,但我们只要佩服她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精神就好了,不要对她的容貌抱有任何美好的幻想。
  正史记载中,以“策功”这种方式来确定封赏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新唐书 苏定方传》中记载:“高宗临轩,定方戎服奉贺鲁以献,策功拜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
  在传统评书中,苏定方是个大反派,他杀了罗艺、罗成父子,后来被罗通为爷爷和老爹报仇,杀死了苏定方。实际上,苏定方是唐初名将,《旧唐书》中说“定方骁悍多力,胆气绝伦”,他东征西讨,战功卓著,七十六岁才去逝。罗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太子建成一党的,反对李世民称帝,举兵造反,被部下杀死,而罗成和罗通则是虚构的。苏定方和唐初的将领关系都不错,除了程知节——也就是程咬金有过点矛盾。晚年的程咬金在讨伐西突厥的战斗中不听苏定方的建议,贪生怕死、杀降兵贪钱财,事情败露后被免职,最后得以善终,并没有评书中说的“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铁牛”这回事。
  在《旧唐书》中,苏定方和薛仁贵、张士贵被记载在同一篇列传中,都是有唐初赫赫有名的大将,而在评书中,张士贵是大反派,外加一个皇叔李道宗,多次陷害薛仁贵,最后安排这两个坏人以不得好死收场。然后,在正史中,这两个人却即是猛人又是好人,用“策功茂实”来评价他们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张士贵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深受唐太宗信任,薛仁贵确实曾在张士贵手下干过,但并没有什么矛盾,而从史书的记载中分析,薛仁贵应该得到了张士贵的大力栽培。张士贵最后得以善终,并获得陪葬唐太宗墓地的殊荣,根本不存在评书中说的张士贵造反、被尉迟敬德鞭死这回事。
  评书中对李道宗的诋毁更是颠倒黑白。李道宗作为李世民的堂弟,没有因为皇族的身份而不思进取、仗势欺人,而是带兵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为人也很宽厚。《旧唐书 尉迟敬德传》载:“尝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因解喻之。敬德勃然,拳殴道宗目,几至眇。”说李世民宴请群臣,尉迟敬德发现有个自己很瞧不起的人居然坐在比自己尊贵的位置上,很是生气,于是出言不逊,发生了言语冲突。李道宗出面劝解,谁知尉迟敬德并没有给这位皇族成员面子,盛怒之下挥起老拳打过去,差点把李道宗打成独眼龙。不过,李道宗并没有与尉迟敬德计较,李世民看不过去了,事后训斥了尉迟敬德。唐高宗初年,李道宗因受房遗爱谋反事件牵连而被流放,途中病逝。
  评书是一种通过讲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来叙述并发挥历史及现代故事的艺术形式。在评书中,为了制造冲突而不顾历史真实、擅自改变了历史人物的命运的情况很常见,因此只能作为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而已,就跟影视作品中貌美如花的花木兰一样,千万不能当真。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97.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