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公博学艺: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2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1:38:02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1-12 22:34  
  
  作者:非名道 回复日期:2009-1-12 17:01:44 
   江湖兄先说说第二本要出的大概情况吧~~~
    经常来,有些内容也需要慢慢消化。网络版的读起来还是有点累。
  ----------------------------------------------------------------
  第二本书的出版合同上约定今年2月出版,但是看现在的经济形势,出版社有推迟出版的可能。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1-14 00:00  
  
  第一百二十句 漆书壁经(1)
  
  这句是在继续列举皇家图书馆里的好东西:用漆写的古籍和孔府墙壁里挖出来的书。
  
  
  油漆里养螃蟹
  
  远古时期,人们曾采用结绳记事的方式来记录摘得野果或捕到野兽的数量,后来发现这种办法比较笨,就采取了进行了技术革新,他们把漆树的树皮割开,用流出的树汁在树上或石头上画杠杠。这种方法比搓绳打结要方便得多,而且更加耐久,那些杠杠想抹掉都困难,于是一直到文字产生之后,漆树汁都被用来作为书写记录的专用材料。
  漆树汁就是生漆,习惯上称为“油漆”。本人愚昧无知,一直以为油漆都是化工产品,没想到也有天然的,更没想到在黑社会题材的电影中那些小混混在人家大门上用红油漆涂写恐吓性语句的做法,竟然是在效法古人。不过,古代的写字用的漆主要是黑色的——为什么不用红色的呢,多喜庆啊?因为生漆虽然刚从树上采集下来的时候是乳白色,与空气接触后慢慢凝固变成红褐色,但等到完全干了之后就变成黑色,因此就有可“凡漆不言色者皆黑”的说法,简称“漆黑”。那我想用彩色的漆怎么办呢?好办,你可以往漆里添加颜料进行调配。
  古人以漆作为书写材料,那么用什么作为书写工具呢?元代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说:“上古无墨,竹梃点漆而书,中古方以石磨汁。”就是说,在墨这种书写材料被使用之前,人们是用小竹棍作为笔,蘸上漆来写字。在什么东西上写呢?明代漆工杨明在《髹饰录序》中写道:“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按此说法,竹简就相当于上古时的纸张,但现存的竹简都是用毛笔和墨书写的,还没有发现用小竹棍蘸漆写的,而漆书主要是写在一些钟鼎、甲骨或岩石上。
  综上所述,上古时期的文房四宝就不是“笔、墨、纸、砚”了,而是“梃、漆、简、蟹”——蟹是干什么用的呢?这个东西可是好东西,如果你写字写很到晚,可以蒸上一只大闸蟹来当夜宵——别光想着吃,上古时期的螃蟹可是书写不可或缺的东西,其作用与砚台相似,只不过砚台是用来研墨、盛放墨汁和掭笔的,而螃蟹的作用是防止生漆凝固。如果你担心生漆很快就干了,就往漆桶里扔只螃蟹,让它在里面自由地遨游去吧。这个办法古人早就知道了,而且一直到西汉还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技术:西汉刘向的《淮南子》就有“漆见蟹而不干”的记载。
  这是个什么原理呢?难道是螃蟹在里面游泳起到不停搅拌的作用,使生漆不能凝固?不对,因为为扔只死螃蟹进去效果也是一样的。搞不清楚个种原因,就当是不需要证明的真理吧,所以《淮南子》中又说:“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意思是说螃蟹能防止油漆凝固,就像钻燧取火、磁石吸引铁器、向日葵跟着太阳转脑袋这些现象一样,是自然法则,再厉害的牛人也做不到这些。
  现在我们具备了科学的手段,不再像古人那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甲壳体组织内存在一种化学成份,可以抑制让漆变硬的某种酶的活动,从而延长液态漆的保存时间。没想到这项涉及生物化学领域的尖端高科技技术,古人老早就已经掌握了,他们还把这项技术用在了生漆的采集过程中:用蚌壳而不是刀具割开漆树皮,然后把蚌壳插在树皮伤口处引导树汁流出。
  现在我们用来刷器物的油漆都是化工产品,难闻的油漆味会把人熏得很不舒服。古代的油漆是从树上搞来的,绝对绿色纯天然,对人应该无毒无害吧?错!天然油漆的气味也不好闻,其基本成分和工业油漆是一样的,对人体同样有毒害作用,因此漆树在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中被列为有毒植物,对某些特异质的人,接触生漆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性皮炎。不过,天然油漆在中医上还是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用来治疗寄生虫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古时期的文房四宝用起来越来越别扭:竹棍儿太硬、竹简太重、螃蟹太难弄;生漆问题最多,不仅气味太冲、有毒,而且比较粘稠腻滞,写起字来一点也不流畅,保存起来也麻烦,天天往里扔螃蟹也不能保存太久。于是,人们很快找到了石墨作为生漆的替代品,又经过了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笔、墨、纸、砚”这新文房四宝形成了。到了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用墨水写出了“漆书”——这是金农自创的一种字体,又叫金农体,其特点是笔画横粗竖细、撇飘逸捺厚重,就跟刷油漆刷出来的一样。
  在用生漆书写的时期,产生了一种字体,叫蝌蚪文,元代篆刻家吾丘衍在其论著《学古编》中认为这种字体是这样产生的:“上古无笔墨,以竹挺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不信你拿一根竹棍儿蘸点油漆写个字试试,肯定每一笔都是起笔处粗,收笔处细,跟蝌蚪一样。实际上,蝌蚪文是篆书的手写体,只因书写工具和材料的限制才成为那种难看的样子。
  汉代郑玄在《书赞》中说:“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文字,今所谓科斗书。”他说的这本从墙壁里挖出来的书,就是《尚书》。当时从墙壁里挖出来的,并不只有这一本书,而是好多本。是谁把书藏在墙壁里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又是谁把书挖出来的呢?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1-19 20:06  孔庙遭遇强拆
  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哀公把孔子的居所改建成孔子纪念馆,这就是孔庙。当时的孔庙规模很小,也就一个院子、几间房子。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纪念馆,现在的孔庙已经是一个拥有各种建筑百余座、房屋近五百间、占地面积约九万多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按理说,孔庙的扩建工程应该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时期开始,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汉武帝没有扩建孔庙,也没有对孔庙采取什么保护措施,致使孔庙遭遇了强行拆迁,险些被夷为平地。
  汉武帝末年的某一天,孔庙门前浩浩荡荡地来了一伙人,这些人都带着铁锤大镐之类的专业工具。众人在孔庙前列队站好,后面一辆豪房车慢吞吞的来到了队伍前面,房车的帘幕之中坐着一个死胖子,旁边还趴着一条和他一样胖的大狗。此人拉开帘幕,做发号施令状,对着孔庙里的建筑做了一个砍杀的姿势。众人不解,都在那里傻站着,胖子很生气,叫喊了起来:“笨——笨——笨蛋,快——快——快拆!”大家这才醒过神来,一拥而上,唏哩哗啦,不一会就有好几处建筑房倒屋塌了。
  这个死胖子就是汉武帝的四哥刘馀。《史记 五宗世家》记载:“鲁共王馀,……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作为汉景帝的儿子,刘馀被封为鲁王,他的爱好主要有三项:盖大房子、骑马遛狗和听音乐。其实,他还有一项爱好,就是说山东快书,可惜他天生结巴,说起话来跟大肠干燥似的,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这项爱好。刘馀想把自己的宫殿扩建一下,在预选、规划、设计等工作都做好了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孔庙的存在阻碍的扩建工程的进行,于是,刘馀无视中央政府关于严禁野蛮拆迁、违规拆迁的规定,带着人对孔庙进行了强拆。
  话说刘馀正在热火朝天的拆迁现场逗狗玩,忽然听见有琴瑟钟磬之音,刘馀是个音乐发烧友,对这些声音很敏感,他赶紧对正在拆迁的人们做暂停的手势。待众人停手,刘馀循声找去,发现音乐是从一堵已经倒了一半的墙壁中发出来的。刘馀心中恐惧,壮着胆子用手敲击断壁,好像是空心的,赶紧让人小心翼翼地挖开墙皮,从中拎出了几个牛皮袋,打开一看,里面装的都是竹简,上面写的都是古字,看了半天也不认识几个。刘馀觉得很扫兴,当即下令对孔庙的强拆工作到此结束,把从墙壁里挖出来的竹简交由孔子的后人处理。
  这个事情记载在《汉书 艺文志》中,原文只有短短几句:“武帝末,鲁共王怀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
  刘馀虽然没有将强拆孔庙工作进行到底,但是他的宫殿扩建计划依然得到实施,扩建后的宫殿气势雄伟恢弘,命名为灵光殿。东汉辞赋家王延寿游鲁时,有感于西汉以后的宫殿都被战乱毁坏得不成样子,只有刘馀的灵光殿还基本完好,就写了一篇很长的《鲁灵光殿赋》。据说当时的蔡邕也想以灵光殿为题材做一篇赋,看了王延寿的赋之后,觉得自己无法超越,就放弃了。
   孔庙墙壁里的这些书是谁放的呢?原来,秦始皇颁布“挟书律”之后,孔子的九世孙孔鲋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把这些书藏在了墙壁里。为了保密,孔鲋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这事,他只希望到了太平盛世、儒家复兴之时,这些书能够重见天日。藏好书之后,孔鲋隐居嵩山,搞起了儒学宣传和培训。秦朝末年,陈胜起义,孔鲋在友人的推荐下到陈胜那里去当官,陈胜亲自接出好几十里地,并封了一些虚职,但是对于孔鲋的合理化建议,陈胜总是不当回事,失望的孔鲋不久后称病隐退。
  汉惠帝撤销了“挟书律”之后,民间藏书合法化。汉文帝时,九十多岁的伏生在济南传授《尚书》,但他讲的《尚书》并不完整,因为汉代人认为《尚书》原来有一百篇,伏生原来在秦朝当过博士,据说他全凭记忆力记下了《尚书》中的二十九篇。不过,《史记 儒林传》中说伏生采取了和孔鲋一样的手段保护书籍:“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邹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这个说法相对可信一些,你想想啊,一个快一百岁的老人家,能记住那么多篇古文,得喝多少吨脑白金啊?虽然伏生版本的《尚书》不完整,但当时也没别的版本了,于是被称为《今文尚书》。
  刘馀把从墙壁里挖的书交给孔子的十一代孙孔安国,其中就有《尚书》。经过翻译和比对,孔安国发现刚挖出来的这本《古文尚书》比伏生版《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孔安国把它献给了皇家,但是由于汉武帝晚年光顾着追杀自己的亲儿子了,没有工夫搭理文化上的事,致使这本《古文尚书》的流传范围比较小。
  问题是:从孔庙墙壁中挖出来的书是用古文写的,别人都看不懂,为啥孔安国就能看懂呢?王充在《论衡》中给出了另一种说法:“孝景帝时,鲁共王坏孔子教授堂以为殿,得百篇《尚书》于墙壁中。武帝使使者取视,莫能读者,遂秘于中,外不得见。”按此说,刘馀强拆孔庙是不是武帝末年,而是早在景帝时期,后来武帝听说哥哥挖到了宝贝,就派人拿到宫中,但是没有人认识上面的字,只好扔到图书馆中闲置起来了。
  不管哪种说法更接近史实,反正见到这些宝贝的人不多。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河间献王版、东汉杜林漆书版等多个版本的《古文尚书》。西晋末年,由于长期战乱,收藏在宫廷中的各种版本《古文尚书》和其他宝贝一起不知去向了。
  到了东晋元帝时期,豫章内史梅赜献上了一本由孔安国做传的《古文尚书》,该版本《尚书》共有五十八篇,其中的部分内容与伏生的《今文尚书》和汉代传本《古文尚书》都有所不同。梅氏所献的《孔传古文尚书》被东晋政府视为瑰宝,唐代孔颖达按照唐太宗的要求为这本书作注,即《尚书正义》,此后颁行天下,现在我们看到的《尚书》就是这个版本的。
  自南宋以来,历代学者对《孔传古文尚书》的真伪一直有所怀疑,清代学者阎若璩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孔传古文尚书》中提出128条作假的证据。此后,《孔传古文尚书》并非汉代孔安国的原始传本成了定论,而据考证和推论,这个版本的《尚书》,可能是王肃、束皙、皇甫谧等人的模仿之作,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姥爷王肃。因此,梅赜被看成一个伪造文献的罪人或帮凶,后人通常在梅赜所献的《孔传》和《古文尚书》前面加个“伪”字。
  近年来,经过学者的不断考证和对新近出土有关文献的比对,发现梅氏的《孔传古文尚书》确有本源,不像是晋代人坐在小黑屋里虚构出来的,学术界已经有人认为梅赜献伪书是学术史上最大的一桩冤案,应该给予平反。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两汉魏晋时期文化界对秦朝形成的文化断层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修补,但是有人是挥汗如雨、添砖加瓦,有人却是浑水摸鱼、存心造假,别说两千年后的我们,就连当时的人们也是“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比如《汉书 儒林传》中记载,汉成帝时期有个叫张霸的人,按照《尚书》有一百篇的说法,硬是凑够了数,伪造了一本献给皇帝,很快就被识破了;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记载:“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这段文字是说,当时人们对于这些书的真伪持怀疑态度,一些人觉得是有人故意把字写得曲里拐弯的,然后假托出自孔庙墙壁,是一种赤裸裸的炒作行为。
  关于古籍真伪的争论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过,究其原因,一是秦始皇瞎折腾,革文化的命,把文化搞的东躲西藏七零八落,二是信息不透明,文化一直由统治阶级垄断,是他们手里的玩物,一般人没有知情权和话语权。而今,我们可以为自己赶上了一个“不折腾”的好时代而庆幸,但是在信息方面依然被某些势力所垄断,最近就有这么一个典型事例:某地方government乱收费,面对中国最权威媒体的采访,有关官员居然用“介四儿不能嗦太细”来打发!地方government耍流氓,让我们这些渴望知道自己上缴的血汗钱都花在哪里的普通老百姓找谁说理去?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92.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