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亚德·贾拉劫机: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9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13:17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12-15 11:46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12-22 21:41  第一百一十五句 弁转疑星
  
  
  弁,周代举行仪式时贵族戴的一种帽子,通常与礼服相配合,在比较隆重和正式的场合穿戴,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这种帽子什么人戴、在什么场合戴、和什么样的服装相搭配等问题,在周代的冠礼中有明确规定,我们留到“高冠陪辇”一句中再细说。
  这句的意思是说:戴着官帽的大臣们聚集在大殿上,帽子上的珠宝玉石像星星一样闪烁。
  
  
  狗尾续貂蝉
  
  这句出《诗经》,就是我们在“切磨箴规”一句中说过的那首《淇奥》中的“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一句。会,指弁帽的缝合处。为了美观,古人弁上上面可以镶嵌或佩挂珠宝玉石等饰品,看上去光闪闪亮晶晶,煞是美观,所以用诗经中的这句来形容贵族大臣的光鲜亮丽是特别贴切的,与周兴嗣同时代稍晚的北魏大臣李骞在《释情赋》中也套用了这句诗:“执纶言之犹绋,戴会弁之如星。”
  到了汉代,弁上的装饰品东西又增加了两样。《后汉书 舆服志》记载:“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也就是说,皇帝身边秘书等大臣佩戴的弁,要在靠近耳朵那个位置加上黄金做的“珰”,上面雕刻上蝉的图形,再插上貂尾进行装饰。
  为什么要用雕刻上蝉的图形的金子做珰,还要插上貂尾呢?汉代应劭在《汉官仪》中解释说:“以金取坚刚,百炼不耗;蝉居高饮洁,口在腋下;貂内劲捍而外温润。”弁上的东西可不是随便加上去的,这就是对大臣的要求:要像金子一样经得起考验,像蝉那样老老实实躲在一边,不要随便透露皇帝的秘密,像貂那样捍卫皇帝并能够给皇帝以温暖。
  这种帽子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时效仿胡人制成的,为什么不叫“赵武灵冠”却被称为“赵惠文冠”呢?赵武灵王勇武果敢,推行改革,开疆扩土,但在接班人的选择和培养上犯了致命错误,导致两个儿子自相残杀,结果小儿子赵惠文王胜出,并任由手下人把老爸一个人困在行宫里。赵武灵王成了的孤家寡人,在把周围能吃的都吃光了之后,饿得一蹦老高,看见树上有鸟窝,就爬上去把里面没长毛的小雀雏掏出来吃掉,多亏四十多岁的赵武灵王身板好,硬是熬了三个月,但是一直也没人来救他,终于坚持不住饿死了。赵武灵王虽然神勇,但是一个没有得到善终的君王,而赵惠文王也是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在任期间重用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等大臣,使赵国成为当时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诸侯国,于是后人把老子发明的帽子记在了儿子的名下。
  弁上的貂尾和蝉纹金珰被合称为“貂蝉”。西晋时期,晋惠帝是个白痴皇帝,黑皮皇后贾南凤掌权,司马懿的儿子、晋惠帝的九爷爷赵王司马伦将贾南凤诛杀,然后逼迫惠帝禅位。做了皇帝之后,司马伦本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则,对自己的亲信党羽进行了封赏。《晋书》载,司马伦的同谋者都被破格提拔起来,就连奴仆杂役也都翻身做了主人,“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而以苟且之惠取悦人情,府库之储不充于赐,金银冶铸不给于印,故有白版之侯,君子耻服其章,百姓亦知其不终矣。”一下子封赏了那么多人,官帽上配饰用的貂尾库存不够用,只好拿狗尾代替,街上跑的都是秃尾巴狗,这就是“狗尾续貂”这个成语的原始出处。用狗尾代替貂尾还勉强凑合用,但库存金银也不够用了,新官的印信没办法冶铸,别说官帽上的蝉纹金珰了,干脆都省了,直接把狗尾插在帽子上,装大尾巴狼。司马伦说大家别急,我先给你们打个白条,等国家富裕了再一起补给你们。可惜,不久之后司马伦就倒台了,他打的白条统统作废。
  《三国演义》中有了一个美女,名为貂蝉,成为后世所称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实,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王允说服吕布共诛董卓确有其事,但他并未使用什么连环计,罗贯中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看点而虚构了貂蝉这么一位绝世美女。不过,貂蝉这个艺术形象和连环计都不是罗贯中首创,而是取自坊间,比如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在这个杂剧中,貂蝉自述其本姓任,小字红昌,被汉灵帝刷选入宫,掌貂蝉冠,因此又叫貂蝉。其实,赵惠文冠虽然配饰貂蝉,但在汉代并不叫貂蝉冠,貂蝉冠是宋代才出现的一种官帽,其造型和用材也与赵惠文冠有所区别,《宋史 舆服志》中记载:“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上,形正方,如平巾帻。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
  美女从来不用担心回头率,时至而今,仍有很多人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迷雾神情回望,本着向历史要效益来娱乐自己和大众的原则,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和职业优势,抓住貂蝉的蛛丝马迹进行深加工再创造,硬生生地给貂蝉这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超级大美女续上了一条条狗尾巴:专家学者把捕风捉影考证得言之凿凿,文人墨客把道听途说描绘得惊心动魄,影视工作者把虚无缥缈塑造得青春励志。这些貌似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最终彻底脱离了历史的狗尾巴,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美的渴望,丰富人们空虚的文化生活。
    
  第一百一十六句 右通广内
  
  右,《说文》解释为“手口相助也”,指动手和动嘴去帮助别人,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因为绝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所以古人以右为上、为贵、为高,并用右臂比喻事物的要害部分。现在我们在请客吃饭的时候,总是让客人坐在主人的右边以表示尊重;在设置两个丞相的朝代,右相居首。皇帝面南背北坐着,右边就是西方,因此“右”又表示地理上的西边。由于右边站的是皇帝最重要的大臣,倍受重视,因此把持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是独裁主义的人称为右派。
  通,是由“辵”和“甬”两个字组成,辵,读“绰”音,指奔走;甬,古代两旁有墙垣遮蔽的通道,因此“通”的意思是在没有阻塞的路上走向目的地。
  广内,汉代宫殿名,是藏书的地方。内,既指宫内,又可表收纳。
  这句的意思是:朝会大殿的右面通向藏书的广内殿。
  
  
  黄金屋中自有书
  
   话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的管理方式,为了防止对自己设置的政治制度提出非议,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听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这项禁令称为“挟书律”。
  事与愿违,读书的儒生没有掀起多大风浪,最终秦朝被不读书的刘邦建立的汉朝取代了。刘邦统一天下后,几乎所有秦法都被废除,但挟书律却被保留了下来,导致遭到巨大破坏并长期停业整顿的图书市场在汉代初期依然是政治禁区。在这个时期,政府也曾出面对图书进行过过收集整理,《汉书 艺文志》载:“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政府只对兵书感兴趣,其他图书谁也不敢碰。直到公元前190年,汉惠帝才宣布废除挟书律,民间可以随便藏书了,但由于图书市场破坏严重,民间的力量又十分有限,很难做到对图书的全面搜集和整理。
  汉武帝时期,国力日渐强盛,汉武帝意识到“礼崩乐坏,书缺简脱”,觉得文化领域的萧条与经济上的发展、军事上的强大非常不匹配,于是命令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广大人民群众献书热情非常高涨随,皇宫里收集的书籍越来越多,总不能露天放着吧?好在汉武帝大兴土木,建了很多宫殿,就算他喜欢“金屋藏娇”也用不了那么多屋子,于是腾出了几间“金屋”用来藏书,广内殿就是其中的一间。
  其实,西汉初期皇宫之中就已经有专门存放图书的地方了。《汉书 萧何传》记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到底是个文化人,别人都抢值钱的东西,就萧何自己把书籍都收藏了起来。为了给这些图书找一个家,萧何给皇帝建设未央宫的时候专门搞了一个藏书馆,名叫石渠阁。专记秦汉都城的建设情况的《三辅黄图》载:“石渠阁,萧何造,其下面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把石渠阁造在水沟上,目的是防火。光一个石渠阁远远无法容纳广大民众奉献的图书,好在皇宫里空房子多的是,两汉政府陆续开辟了一些新的宫殿房屋作为图书室,比如石室、金匮、温室、延阁、广内、秘室、天禄阁、麟麒阁、东观、兰台等。
  广内后来被用来泛指帝王书库,可能跟跟其超强的收纳能力有关。秘室也是宫中主要藏书地,所以宫中的书又被称为“中秘书”、“中书”或“秘书”。东汉末年,“秘书”不仅指宫中的书籍,也指管理书籍的机构和人员,后来逐步演变,完全摆脱了图书的本义,特指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或职位。
  宫中的书籍越来越多,但没有经过专人校订整理,找一本书真是不容易,但是要想把真么多书整理好,从方法和时间上都是一个考验,皇帝没心思搞这种费时费力的基础工作,反正找书又不用自己亲自动手。于是,从汉武帝号召献书之后的一百年里,书籍都是杂乱无章地堆在宫中。
  汉成帝刘骜即位,这家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昏君,他自甘堕落,迷恋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最后在美女赵合德怀中自绝于人民了,但是他也不是一点正事没干。有一天,汉成帝想看春宫图,就亲自去图书室去找。在堆得跟山一样、五花八门混杂无序的图书中,汉成帝撅着屁股翻了好久,快把书山挖出一个隧道了,仍然没有翻到,还差点被塌方的书籍给活埋了。汉成帝很生气,立即召开会议,宣布成立图书校订整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他亲自担任,成员主要有四个人:光禄大夫刘向(负责经传、诸子和诗赋这三类书),步兵校尉任宏(负责兵书),太史令尹咸(负责数术类图书),侍医李柱国(负责方技类图书)。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的第四代孙,刘交是谁呢?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弟,他特别喜欢读书,尤其是《诗经》。刘交的遗传基因在刘向身上全面发挥了作用,《汉书》载:“(刘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尽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经过刻苦学习,刘向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专家,他认真负责地校理了三大类图书中的大部分。刘向死后,汉哀帝又命他的儿子刘秀继续完成老爹未竟的伟大事业。
  有人可能发现的问题:刘秀怎么成了刘向的儿子呢?一点错也没有,这个刘秀并不是汉光武帝,他本叫刘歆,为了避汉哀帝刘欣之讳而改名刘秀,后人为了把他与汉光武帝区别开来,还是叫他刘歆。刘歆在校理书籍的过程中,接触到大批外人无法看到的古文经籍,从而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做出了空前的成绩:他重新排列了六艺的次序,把《易经》提《诗经》的前面,列为首要经典;他首次把《毛诗》归于古文经典;他首次披露了《古文尚书》和《逸礼》的来历,将秘藏的古文经本传出内朝,使更多的士人有机会学习——这一点我们在“漆书壁经”中还要细说。但是刘歆在政治上犯了错误,成为王莽篡位的帮凶,后来又后悔了,想搞掉王莽,就与王涉、董忠合谋劫持王莽,投奔起义军。董忠统领中军精兵,王涉负责宫廷守卫,刘歆的儿子之刘叠是殿中警卫,所以这个谋划实现起来并不难,但刘歆这个人比较迷信,非要等到太白星出现再动手,结果贻误时机,被人告发。当刘歆明白了“夜长梦多”这个道理的时候,只剩下自杀一条路可以选择了。
  刘歆在他老爹工作的基础上,修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全书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七大类,但辑略是写在六略之前的一篇概括性的学术简史,所以《七略》实际上是将图书分为六大类。《七略》对其后的图书分类学、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惜这部书在唐代以后就失传了,我们只能从东汉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中了解《七略》的大概内容。清乾隆时期,由纪昀负责总纂编修的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综合丛书,这部书是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所以称为《四库全书》。其他朝代也对图书按照类似的分类方法进行过校订整理,但以上述两次最为著名。
  清代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皇帝不读书,是因为他已经是皇帝,富贵人不喜欢读书,是因为他已经有钱,追求的目标已经达到,还读书干什么呢?现在很多有钱人特别是那些暴发户,喜欢装斯文玩高雅,搞一个大书房,放一些书籍摆样子。有黄金屋的人不喜欢读书,读完书的人找不到工作买不起屋,读书到底有用没用呢?如果一个社会隔几年就流行一阵子“读书无用论”,那么其国民素质和发展前景都会让人感到忧心。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89.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