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之韵快乐舞步教学: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8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10:25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12-02 17:23  
  
  
  第一百一十五句 升阶纳陛(1)
  
  升,繁体字为“陞”,是登、上之意。纳,本指丝被水浸湿,这里是按下之意。
  阶,《说文》解释为“陛也”;陛,《说文》解释为“升高阶也”。这两个字基本是一个意思,都是指那些为了便于上下而用砖石砌成的或就山势凿成的梯形通道,只是“陛”多用来指宫殿的台阶。
  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先打一个凸出地面的台基,特别是皇宫,更要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开始修建紫禁城,就北京城内城边上搞了很多建筑材料加工厂,加工宫殿台基用料的工厂就叫做“台基厂”,现在那个地方有条街道叫台基厂大街,北京市政府一些部门的办公场所就设在那里。
  这句的意思是:皇帝要上殿办公,大臣们纷纷登台踏阶、连滚带爬地来上朝了。
  
  
  升堂入室
  
  古代的房屋内部基本构造是这样的:前面有一个比较宽敞的空间,叫“堂”——汉代以后称“殿”,从唐代开始,只有皇帝的建筑才可以称其为“殿”,其余都打回原型,一律称“堂”——这是房屋最为宽敞明亮的空间,祭祀、会客等重要的日常活动都这里举行;堂后的那部分空间用墙分隔成三部分,中央为“室”,东西两侧称“房”。如果家里来了客人,都要在堂屋里接待,称为“堂客”。这个词的意思逐渐转变,越变意思越乍,最初是泛指客人,之后单指女客,再后来专指已婚妇女,最后成了妻子的代称,现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这样称呼老婆的。古代房屋中“室”是给正妻住的,“房”是给妾住的,因此就有了“正室”和“偏房”的称呼。
  由于房屋建在比较高的台基之上,所以进入“堂”之前要登一些台阶,这就是“升堂”。
  “升堂”这个词曾经被孔子来形容弟子的艺术水准。《论语 先进》中记载:“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子路是个音乐发烧友,平时喜欢弹琴鼓瑟,孔子觉得子路弹琴水平一般,比弹棉花好听点有限,忍不住说了一句:“子路弹得这么差,是跟我学的吗?”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是其他弟子的大师兄,但是大家听老师这样评价子路,就开始对大师兄不敬了。孔子也发现玩笑开大了,赶紧给子路找找面子,说:“其实子路的琴弹得也不是特别差,已经达到了入门级,只是还没有进一步深入而已。”后人根据孔子这句话,把“升堂入室”(也作“登堂入室”)作为成语,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境界。
  唐代诗人顾况写过一首题为《公子行》乐府诗,描写了一位青年贵族吃喝玩乐的美好一天,最后两句写的是这位公子哥在吃饱喝足玩够之后回到家门时的情况:“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在外面快活了一天,回到家也能继续快活,自己连台阶都懒得上,还得娇妻美妾来扶着,扶进内室又将是一种何等的春光呢?由于没有安装针孔摄像机,诗人看不到,不好意思乱写,于是全诗就此结束,给人留下广阔的遐想空间。顾况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夜以继日、肆意快活的贵族轻薄儿这一典型形象,揭露和批判了王孙公子的荒淫豪奢。
  顾况是中唐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诗人,他在唐肃宗至德年间登进士第,做了很长时间的地方官,后在宰相李泌的推荐下,入朝任著作佐郎。两年后,李泌去世,顾况被下放到地方。在京城这两年里,曾经接待过一个文学青年,被五代时期的王定保记录在《唐摭言》中:“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日:‘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这个故事多数人都听过,但是故事的主角是白居易,顾况只是一个很容易被忘记名字的配角,实际上顾况的诗写得也很好,早就过了“升堂”的水准,已经“入室”了,而且入的是后宫皇室。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记载:“顾况在洛,乘间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 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顾况通过树叶与深宫中的宫女进行感情沟通,实属巧合,但却为后人提供了极佳的创作素材。为了满足广大中国人民喜欢大团圆结局这一千古嗜好,后人给顾况和宫女编造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宫女在安史之乱中逃出皇宫,与顾况相遇,两人结为夫妇。之后,很多人以此为蓝本,把朝代改了一下,给顾况换了个名字,搞出了很多个版本,统称之为“红叶题诗”,属于古代才子佳人类小说作品中的一个系列。
  “升堂”一词本来泛指登上台阶进入厅堂的这类行动,但从明清事情起,这个词成了官吏登公堂办公、审案的专用词了,一般人不许“升堂”,否则会告你私设公堂。清代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记载:“仪犹相沿明制,凡冠军使等官之任,拜印升堂,吏皂趋贺。”如果你当了官,就可以随便升堂了,在公堂上一坐,威风凛凛,吆五喝六,爽得很!但是,有一个人却无福消受,当了大官后因“升堂”而死。唐代吕道生在《定命录》中记载:“张文瓘少时,曾有人相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饭食吃。’及在此位,每升堂欲食,即腹胀痛霍乱,每日唯吃一碗浆水粥。后数年,因犯堂食一顿,其夜便卒。”
  唐代的“升堂”并不是官吏办公专用词,因此张文瓘“升堂”吃饭的地点可能是公堂,也可能家里。当了宰相,在堂上吃饭就得死,这是啥道理呢?您可别当真,《命定录》上宣扬的命由天定之说并不可信,张文瓘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在唐高宗时期任宰相不假,但是他死的时候已经七十二岁,与在哪里吃饭没什么关系。
  能够登上皇宫大殿台阶的人,都是有官职的,因此官位的等级也成为“阶”。那么,何等官阶的人才能走上朝堂的台阶见到皇帝呢?宋代王溥《唐会要》中说:“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也就是说,京城的九品以上小官每月上朝两次,五品以上每天都要上朝。大臣上朝的时间,一般在早上五点到七点,那时候虽然上班不用打卡记考勤,但是身为朝廷官员,经常迟到也不好,不光要受到相应处罚,更丢不起那个人,于是大家都尽量提前去候着。这种情况在周朝已经出现,《诗经》中那首《庭燎》说的就是当时大臣上朝的场景,全诗如下: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庭燎”就是在院子里点起火把,那时候别说电灯了,连蜡烛都没有,只好用麻秸或芦苇做成火把,蘸上点动物油,在院子里一点,用于照明,缺点是烟尘大点,但也有好处:不用点蚊香了。煇,就是“熏”,指冒烟。旂,是“旗”的异体字,一种绘有龙的图案并有铃铛的旗子。翻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的:
  长夜漫漫何时旦?熬到眼红才一半,庭前火把很灿烂。朝廷的大官们啊,乱糟糟地来扯淡。
  长夜漫漫何时明?现在是个啥情形,庭前火把剩个影。朝廷的大官们啊,乱糟糟地来应景。
  长夜漫漫何时亮?东方已经露曙光,火把熄了烟真呛。朝廷的大官们啊,打着旗子把朝上。
  (这首诗在“乃服衣裳”一句已经说过,但在出版实体书中被删节,故在此又一次引用)
  不仅周朝大臣摸着黑上朝,唐代郑处诲在《明皇杂录》中记载:“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说大约凌晨五点多,天色还黑咕隆咚的,各位大臣就已经起来,点起灯、燃起火把准备上朝,顿时街道就想集市一样热闹了。为啥这么早就出发呢?因为皇帝叫大家来开会议事并不意味着开始工作了,而是做一些汇报工作、听取指示等准备工作而已,这个工作要在上班早饭前做完,所以要早点开始。唐代规定,太阳投影到大殿后第五块砖时开始上早朝,具体时间因季节原因不能确定,但你要是想睡懒觉就肯定得迟到。《新唐书 宗室宰相列传》中记载有言:“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程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翰林学士李程这个人比较懒,经常日影过八块砖才到,是个迟到大王,大家就起外号讥笑他。上朝时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或朝班失仪都属于违纪,历代都有具体的处分条例。深受皇帝器重的李程是否受到处分,史书上没有记载,反正后来李程当上了宰相。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唐代规定盛暑、雨雪、泥潦天气可以不上朝,叫做“放朝”,但并不等于放假,而是直接去自己的工作场所办公。正常情况下,朝会议事结束之后,大臣们就可以退朝了,这时候大家肚子都饿了,该吃早饭了,这顿饭不需要回家吃,而是由政府提供,称为“退食”,前面我们说过的《诗经 羔羊》中提到的“退食自公”就是这个意思,吃完早饭,就可以“散朝”,但并不意味这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而是要到自己的办公场所开始一天的工作。
  当官吃公家饭,向权力的顶峰不断迈进,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价值取向,到今天仍是中国大学生的首选,于是有了百万大学生角逐一万多个公务员岗位的惨烈局面。这并仅仅是经济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原因,更是中国人价值观念的体现。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曾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各十几名,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财富、美”这几个选项中,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认为只要拥有智慧,掌握了真理,就会拥有财富等其他东西;中国学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其他都选择了权力和财富。看来,美国学生单纯浪漫,不懂世道艰难,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还处于“升堂”的低级水平,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学生虽然年纪轻轻,就已经知道面对稀粥要捞干的、直奔主题要走捷径,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已经不仅仅是“入室”那么简单,而是登峰造极、已臻化境了。
  
  第一百一十五句 升阶纳陛(2)
  
  
  一笔糊涂账
  
  帝王宫殿的台阶称为“陛”,因而古代臣子称帝王为“陛下”,但实际上这个称呼指的并不是帝王,因为帝王高高在上,不会站在宫殿台阶下面。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说:“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说臣子和帝王说话时,不敢直呼姓名,就走个弯路,让台阶下的侍从转告帝王,其实帝王就在对面,什么都听见了,而台阶下的侍从倒可能什么都听不见。于是,本来用以称呼侍从的“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称。这个称呼不免让人感觉有点奇怪:直接称呼帝王为“侍从”不就完了吗?
  “陛下”一词的诞生有些阴差阳错,而“纳陛”一词则属于不明不白的那种,是一笔糊涂账。按照“九锡”之说,“纳陛”是指在大殿前的屋檐下专门凿出来的台阶,为的是让那些身份特殊的大臣登台阶时候有个遮掩,以此来表达帝王大臣的优待和重视。
  “九锡”即“九赐”,是天子赐给有特殊功勋之臣子的九种礼器或待遇,属于虚头八脑的东西,其来历非常模糊。在儒家经典中,只有《春秋》里提到这种赏赐,但没说具体是咋回事。一般认为,“九锡”应该是由《周礼》中的“九命之赐”演变而来的。九命,就是按照天子的命令给大臣的九个等级待遇,具体等级划分是这样的: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
  这九个等级基本概括了周代的官爵体系,细说起来会极其麻烦,我们只说一下最高级别的“九命”。周天子设太师、太傅、太保三公,都属于“八命”这个级别的大干部,如果这老三位中的某一位离开了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去了,就加一级,升格为“九命”,成为统管诸侯国的方伯,也就是“上公”。周代做到“九命”这个级别的,只有周公旦一位。
  “九命之赐”本来只是官爵分级制度,并不是算是特殊的待遇,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将其作为一种赏赐了,不过要求的条件并不高。《汉书 武帝纪》中记载,有大臣对汉武帝提建议,说:“古者,诸候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也就是说,能够多次举荐人才的诸侯就可以加九锡,但是并没有说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赏赐。应劭为在这段后面作注,将九锡具体化了,说九锡包括车马、衣服、衣器、朱户、纳陛、虎贲百人、鈇钺、弓矢、秬鬯(读“巨唱”音,是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这九种东西。
  王莽为了当皇帝,把自己比为周公,并以皇帝的名义给自己加九锡,为自己篡位夺权铺平了道路。后来,凡是想通过和平演变改朝换代的都采取了这种手段,并都获得了成功,他们是:曹操、司马昭、桓玄、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李渊、王世充;只有孙权例外,他接受曹魏授予的九锡是为了缓和与曹魏的关系,以便一起对付前来为关羽复仇的刘备。  
  “纳陛”这笔糊涂账暂且算到这里。登上“陛”之后,就要进入宫殿内部了,那么大殿的墙壁和地面是什么颜色的呢?《宋书 百官志》中说:“殿以胡粉涂壁,画古贤烈士。以丹朱色地,谓之丹墀。”皇宫中的大殿墙壁都是用胡粉(不是胡椒粉,而是铅粉)刷的墙,地面都涂成红色。宫殿的地面为什么要涂成红色呢?这也是一笔糊涂账,不好乱说。上小学时加入少先队员,带上了红领巾,老师说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是红旗的一角,害得我不敢用水洗,还经常观察哪面红旗缺了一角。
  皇宫地面涂红色,从汉代就开始了。汉成帝曾宠幸班婕妤,也就是定远侯班超的姑姑,后来汉成帝移情赵飞燕姐妹,班婕妤躲进长信宫自保,此间做了一篇非常伤感的辞赋,其中有这样几句:“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大意是:低头看看红地砖,你的足迹在上边;抬头看看三云殿,两行泪水流满面;看看左右强欢颜,举起酒杯消愁怨。
  班婕妤居住的后宫是如此冷清,那么皇帝议事的大殿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且看下句分解。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88.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