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吧: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7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41:57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7-25 14:20  
第九十三、九十四句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2)
  
  不可造次
  
  造,本义为往某地去;次,本义为临时驻扎和住宿。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会是什么意思呢?一般认为有两个相近的意思:一个是指匆忙、仓促,在前面提到孔子那句话里,就是这个意思;另一个是指随便、轻率,比如在韩愈的这句“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中就是这个意思——韩愈这句诗,赞美的是精卫填海的执着精神。单从“造次”二字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人家刚刚找个临时地方住下,你就登门拜访来了,人家迎接得匆忙,你来的轻率。
   在仓促之际和颠沛之时仍然坚持仁的道德标准,这样的人有吗?当然有,在战争中有坚贞不屈、杀身成仁的勇士,坚决不当卖国贼,在灾难中有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坚决不做范跑跑。这些离我们很近的人就不说了,否则一个没留神就可能当被告,还是选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人来说吧,就算说错了也不会惹麻烦。
   《后汉书》中记载了一个“虽在仓卒,造次必于文德,以为礼乐政化之首,颠沛犹不可违”的高人,他的名字叫伏湛。伏湛的祖先为传说中的伏羲氏,从秦朝开始,他们老伏家就世代出名儒,就拿伏湛的老爹伏理来说吧,曾经给汉成帝讲授过《诗经》。
  伏湛从小就跟父亲学《诗经》,成年后开始讲学,教授数百人,在官职上也不断升迁,到王莽当政时已经当上相当于监察御史的“绣衣执法”,后来又到平原当太守。这时候,各地反对王莽政权的斗争打响了,天下大乱,人心惶惶,只有伏湛,还是跟没事人似的,该干啥干啥。他宁可自己吃粗粮,也要用自己奉禄以赈济乡里,养了百余家人。伏湛手下有一个人,仗着自己胳膊粗力气大,为伏湛谋划起兵事宜,想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去,伏湛当即将其斩首示众,于是大家都安心了,平原境内没有发生战乱。
  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征伏湛为尚书,后来又升为大司徒。徐少率起义军万余人占据平原郡境内的富平,刘秀派人去围剿,久攻不下,徐少放话出来说:“如果司徒伏湛来,我们就投降!”刘秀就派伏湛去了,徐少二话不说,立刻归降,并派人护送伏湛返回京城。
  有一年,刘秀出征,伏湛留守京城,在冬祭高庙的问题上,河南尹与司隶校尉争论不休,大司徒伏湛也没能拿出个主意来,因而被免了官职,只给了个“不其侯”的爵位,让他回山东封地。在南阳太守杜诗的努力下,刘秀又征伏湛来京,想委以重任。在接到命令的当天,诸亲友设宴饯行,伏湛在饮宴中不幸中暑病逝。伏湛这一辈子可能就这回有那么一点点“造次”,命就没了。
  “不其侯”伏湛的封地在不其城,遗址在现山东崂山西北部,现在青岛市的城阳区,就是因为位于不其城之南而得名,而不其城的名称则来源于附近的不其山。据考证,在原始社会末期,这座山周围生活着“不族”和“其族”两个部族,所以叫不其山,现在这座山已经改叫铁骑山了。为什么改了呢?据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经过此山,把帅旗插在山顶指挥大军行动,当地人便将此山称为“铁旗山”,在流传过程中把“旗”误写成“骑”了,不过远望此山,还真像一匹马,于是将错就错,就叫铁骑山吧。
  伏湛死后,刘秀使臣送丧修冢,给予了极高的荣誉,伏湛的爵位由子孙代代承袭,伏氏成为不其城中的望族。到了汉末,伏完之女成为汉献帝的皇后,后被曹操杀害,不其城内伏氏受株连,伏氏从此衰落。  
  讲完古人,忍不住又回到现在。客观地说,那位在地震中逃命的人民教师,其行为并不算“造次”,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更有逃命的自由,腿长在你身上,想跑就跑呗,你要是能跑过刘翔才好呢。在捡了一条命之后,你老老实实眯着、没事偷着乐就完了。不知道是被地震震得神经错乱,还是急于炫耀自己能够破世界记录的逃跑速度,这位仁兄在震后开始造次起来了,公然宣称连自己的亲娘都不会去救!这还是人吗?于是,社会各界同时对他断喝一声:不可造次!问题是: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去指责他?是否应该让他因为自己的造次而无处容身?我们在指责别人的时候,总是那么急不可待、轻率鲁莽,真是太“造次”了。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7-26 20:04  多谢“北木南丁”指正,这个问题已经有朋友提出过,在出版的书中做了一点修改,现在已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
  姜,本作“薑”,一种草本植物,须根不发达,根茎肥大,呈不规则块状,灰白或黄色,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调料,也可以入药。
  “薑”与“姜”最初并不是一码事。“姜”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说文》中说:“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意思是说我们的老祖宗神农氏住在姜水附近,就姓姜了。姜水可不是生姜煮出来的水,而是一条河流,具体地理位置在哪里呢?《水经 渭水注》中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因山有两支,所以上古称“岐”,流经岐山的水就是岐水,岐水流经神农氏住的地方就是姜水。那么到底是先有姜水这个名称还是神农氏先姓姜呢?不知道,鸡生蛋,蛋生鸡,谁搞得清哪个先哪个后。
  汉字简化后,“薑”与“姜”合二为一。传说姜这种植物是神农氏发现并命名的。……
  ————————
  姜太公和孟姜女的故事保留了,因为仅仅针对“姜”这种植物实在没更多可说的。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7-29 17:57  第九十五、九十六句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1)
  
  节,本指竹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竹子可以弯曲变形,但是竹节是不能随便改变的,因此用来引指人的气节、节操,这里代指儒家五常中的“信”。
  义,本为“義”,下面的“我”表示的是兵器或仪仗,上面的“羊”表祭祀用的牺牲,这个字的本义为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为儒家五常之一。
  廉,本指厅堂的侧边,也指物体露出的棱角,引申为刚直方正的品行,这里代指儒家五常中的“智”。
  退,向后走,引指谦让。这里代指儒家五常中的“礼”
  颠沛,《论语 里仁》中说:“颠沛,偃仆也。” 伏而覆曰仆,俗称“狗抢屎”或“嘴啃泥”;仰而倒曰偃,就是仰面朝天躺倒。颠沛,就是摔倒了,引指受磨难、挫折或贫困。有个成语叫“颠沛流离”,到处碰钉子、摔跟头,遭遇挫折,形容生活穷困,到处流浪。
  匪,否定副词,不、不能;亏,减少、毁坏、违背。。
  这句承接前句,说儒家的五常,不仅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仁”,还要恪守“义、礼、智、信”,有气节、秉正义、讲廉洁、懂谦让,这些品德能让你会明白生活重点,不怕挫折打击,没有空虚埋怨,让你看得更远。
  
  
  士穷乃见节义
  
  在第四十四句“得能莫忘”中,我们说过韩愈的两句诗:“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作为保守派,韩愈对“永贞革新”失败持欢欣鼓舞、幸灾乐祸的态度,但是,在革新派骨干里,也有韩愈的朋友,比如“二王八司马”中的柳宗元。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但是二人不是商量好一起来搞运动的,而是不约而同各自发起的。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二人不属于一个作家群体,而是分属对立的两个政治阵营。韩愈两次被贬,但最后都没事了,得以久居京城,官越做越大,柳宗元则因站错队而长期遭贬外派,官职几乎一直原地踏步,有时候还会倒退;同为儒家学者,韩愈反对迷信佛教,柳宗元则接受佛教的淡泊思想。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二人还是朋友,就像《亮剑》中的李云龙和楚云飞一样。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四十七柳宗元在柳州病逝,韩愈闻讯,写了一篇墓志铭,对柳宗元光辉而憋屈的一生进行了高度赞扬,其中说到这样一件事:永贞革新失败十年后,柳宗元、刘禹锡等外放的司马被调入京城,很快又被外派:柳宗元为柳州剌史,刘禹锡为播州(今贵州遵义)剌史。这两个地方在当时都是老少边穷地区,条件非常艰苦,但是相对来说,柳州要好过播州。柳宗元觉得刘禹锡要带着老母亲上任,应该去好一点的地方,就上书朝廷,想让刘禹锡去柳州,自己去艰苦的播州体验生活。有人把情况跟皇上说了,刘禹锡终于得以改任连州(现广东清远连州市)剌史。
  韩愈写了这件事后,发了一通感慨:“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意思是说:唉,人到了穷困落难的时候才能看出节操和义气。现在的一些人啊,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喝酒玩乐,频繁往来,谈笑中互相吹捧、表示谦卑,拉着手说掏心窝子的肺腑之言,流着眼泪对天发誓,说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永不背叛,貌似可以信赖的样子;一旦遇到头发丝那么大一点的利害冲突,就会翻脸不认人,就算对方落到陷阱里,不仅不伸手相救,反而继续推挤,还有落井下石的,这种情况几乎处处可见。这些禽兽和野人都不忍心做的事,他们却认为理所应当。如果听到柳宗元的风格,这些人是应该感到惭愧的。
  韩愈批评的那些人、那些现象现在依然普遍存在,平时狐朋狗友一大堆,落难的时候一个靠前的也没有,你也不用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因为趋利避害是绝大多数人的本性,只有少数节义之人,像柳宗元这样的,患难见真情,讲义气、够朋友!
  韩愈、柳宗元和刘禹锡这三位唐代文学家,都有过被贬谪下放、颠沛流离的经历,但是他们没有消沉抱怨,而是“士穷乃见节义”,利用手中有限的权力,秉节执义,为当地百姓办好事、谋福利。在他们战斗过的地方,至今还有很多纪念他们的人文景观。
  在柳宗元去世三百多年之后,有一个人在牢狱中借用了他墓志铭上的“士穷乃见节义”这句赞美之词,写下了“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的诗句,他就是文天祥。
  说起文天祥,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不禁肃然起敬,挑起大拇指说三个字:大英雄!但是,如果只看文天祥四十岁前的生活情况,你会伸出小拇指来说四个字:花花公子!《宋史》出于对这位大英雄的景仰而进行了适当的避讳,负面的描述只有十几个字:“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也就是说,文天祥喜欢过骄奢淫逸的生活,觉得不能委屈了自己,男人对自己下手要狠一点嘛,家里养着著名主持人、歌舞演员,过着妻妾成群、花天酒地的生活。
  文天祥凭什么能过上这种生活呢?因为人家具备那个条件。首先,文天祥先天条件好,《宋史》载,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真是帅呆了、酷毙了,简直无法比喻了,这样的帅哥,多招美女喜欢啊?不过光帅也不行,你还得有银子,这是第二个条件,也是最关键的条件。文天祥才华出众,二十岁就考中了状元,在很多地方做过官,自然不缺银子。
  虽然具备了这两方面的条件,但是文天祥也可以过艰苦朴素的生活啊,为什么非要骄奢淫逸呢?一是因为人都有欲望,没有条件还幻想花天酒地呢,别说条件具备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文天祥心里不爽。当了状元还有不爽的事吗?当然有,只要是人就会不爽。
  文天祥中状元之后,父亲去世,回家丁忧三年后回到朝廷,正赶上元兵攻宋,宦官董宋臣劝皇帝迁都,大臣们谁也不敢说什么,只有文天祥两次上书要求杀掉董宋臣,都没有被采纳。后来,做了多年地方官的文天祥终于被调回中央,又得罪了大奸臣贾似道,被迫“致仕”,即提前退休,年仅三十七岁。没多久,文天祥被起用为湖南提刑,一年后改任赣州知州。就这样起起落落,文天祥在仕途上沉浮了二十年,非常不得志,为了排解郁闷,他选择了花天酒地这种悠闲高雅的生活方式,否则会得抑郁症。
  1276年,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关键时刻,右丞相陈宜中等官员连声招呼都没打就集体逃跑了,而此前左丞相留梦炎就已经跑掉了,朝廷也顾不上谴责“陈跑跑”、“留跑跑”了,当务之急是找个人顶丞相的位置。和平时期大家都抢着当官,但战争时期的官谁也不想当,找来找去,找到了已经带着自己花钱组建的军队在前线打了快一年仗的文天祥,任命他为右丞相。十四岁的文天祥临危授命,开始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
  文天祥一上任,就被朝廷派为代表,去向元军投降。文天祥见了元军元帅,只提议和,不讲投降,被元军扣押。南宋朝廷没咒念了,很快临安沦陷,六岁的宋恭帝赵显被俘,南宋大臣张世杰和陆秀夫带着益王赵昰、卫王赵昺出逃。
  元军想诱降文天祥,以便利用他的声望招来各地武装力量前来投降,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勤俭节约闹革命嘛。文天祥说你们别做梦了,我堂堂一丞相,怎么会投降呢?元军只好将他押往大后方,到了镇江,文天祥找个机会逃掉,费了好大劲才跑到南宋临时政府所在地福州,在那里张世杰、陆秀夫立八岁的赵昰为皇帝,即宋端宗,还有逃跑的原右丞相陈宜中等人。
  由于对张世杰控制的临时朝廷很不满,又与陈宜中不合,文天祥选择了离开,他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取得了一些局部战场上的胜利,但难以扭转时局。1278年,文天祥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被俘。此时,宋端宗在海中遭遇飓风,十来岁的小孩哪见过这个啊,不久就惊悸而死,他的弟弟卫王赵昺登基做皇帝,南宋临时政府也转移到了广东新会县南近海的厓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张世杰居然令百姓大兴土木修建行宫,还在百忙之中教赵昺识字。唉,有这工夫干点正事好不好?
  被俘的文天祥服毒自杀,没死成,元军让他写信劝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当然不干。不久元军打到厓山,陆秀夫背负八岁的幼帝赵昺跳海,随后张世杰也跳海了,南宋彻底灭亡。那位逃命高手陈宜中则恰到好处地把握住时机,在元军到来之前携家带口安全逃走,先到了占城(现在越南境内),元军很快追到,眼看都快踩到他的尾巴了,还是被陈宜中逃了,这次一口气逃到遥国(现泰国),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并成为当地温籍华侨的先驱。
  元世祖忽必烈很欣赏文天祥,让人把他押到大都。这时候的文天祥,已经下定必死的决心,他在路上开始绝食,饿了整整八天,居然没饿死,也算挑战人类极限了。又一次没死成,文天祥很沮丧,看来命不该绝,只好恢复进食。忽必烈派南宋投降的王积翁向文天祥传旨,说如果你肯投降,肯定会重用你。文天祥说:“国家灭亡了,我只有一死。假如条件允许,我能够当个出家人回家,以后可能还会给朝廷当个顾问什么的。”王积翁想和其他十来个宋朝投降的官员奏请忽必烈,释放天祥,让他做道士去。这时候,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表示反对(这家伙在临安沦陷之前他跑回老家衢州,后以衢州作献礼,成为元朝的大臣),他说:“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大家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就没人提这事了。
  不能以出家人的身份释放,留给文天祥的路只有两条:死和投降。玩过“三国志”(居然是日本人开发的,可恨!)一类游戏的人都知道,你要是逮了个不肯投降的敌将,又舍不得杀,只要关他几个月,等他忠诚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再招降就容易多了。元世祖忽必烈没玩过这种游戏,但他也懂这个道理,准备慢慢劝降。
  在关押过程中,忽必烈软硬兼施,采取了精神摧残、肉体折磨、高官诱惑等各种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但是文天祥还是百毒不侵、油盐不进。既然不投降,继续关着吧,于是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三年。1282年,忽必烈急需以儒治国的人才,召见文天祥,亲自进行最后一次劝降。文天祥知道,只要他上下嘴唇一碰,答应投降,命就保住了,元朝丞相的位子就非他莫数了,那些沦为官奴的亲人们也可以脱离苦海。然而,忽必烈从文天祥口中听到的答案和三年前的一模一样。
  1283年初,文天祥在刑场上向南拜祭之后,从容就义,人们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首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和柳宗元一样,文天祥也只活了四十七岁。
  英雄从来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是真实自然的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有欲有性格,那些平时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到关键时刻多半靠不住。文天祥早年风流倜傥、骄奢淫逸,但国难当头之际,他能够痛改前非,舍弃一切,明知九死一生,依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救亡图存的艰苦征程,最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一个人,缺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缺德;一个民族,缺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缺了这种宝贵民族气节。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77.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