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倒流终于好了论坛: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9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03:11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5-02 23:01 
     值此五一假期即将结束之际,我向诸位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对即将上班这一事实深表遗憾!
  此外,我还要请求大家的帮助:序言及前36句(第一、二部分)即将出版,但书名还未确定,请大家本着既能够吸引读者眼球又能够总揽全书内容、既简洁明快又深刻文雅的原则,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短时间内确定书名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5-06 22:25  多谢诸位(鞠躬)!关于书名,还没有最终确定,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倾向于用原来的名。出版社有他们的考虑,认为原来的书名比较平淡,吸引力不够强,或许“很透很彻底”、“很深很有趣”这样的书名更有市场?
  
  第七十七句 摄职从政
  
  这句话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两个字来解释:当官。如此解释,和上一句不是重复了吗?在意思上是有那么一点重复,但在逻辑上是承接关系:学好了走上仕途,先从“摄职”做起,就是取得一个代理的官职,继续跟那些官场上的老油条学习,等学习得差不多了,然后才能“从政”,正式参与政事处理。
  
  
  门徒:背叛与救赎
  
  书接上回,说子夏当了教员之后,准备学他老师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但是根据线报,现在除了魏文侯外,各国诸侯对儒家思想都不怎么感冒了。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子夏赶紧动身去魏国,以老师孔子为卖点,在西河一带的旗杆(那时候还没有电线杆)等新闻媒体上打出了招生小广告。魏国老百姓比较实在,一看广告,还以为是孔子他老人家亲自来了呢,纷纷报名。后人据此总结出一条经验教训:别看广告,看疗效!好在子夏是孔子的高足,是行货不是水货,他办的班“疗效“还是不错的,很快打出了知名度。没过多久,子夏被魏文候聘为客坐教授,一些表现比较突出的弟子也受到了尊敬和重用,《史记》载:“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吴起当上了西河守,另外一名弟子李悝当上了中山守,后来又担任文侯相。
  但是,由于传统的儒家学说与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很不适应,而且子夏毕竟不是孔子,其学识和能力都不足以长期笼络门人,所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徒弟们纷纷放弃了儒家思想,转投他门:田子方投奔了道家,拜东郭顺子为师;段干木本是倒腾马匹的商人,有的是钱,跟子夏学习完全出于精神上的需要,魏文候请他出来当官,他说啥也不干,过着亦儒亦道的生活;禽滑厘投奔了墨子,成为墨子的得意门生,在墨子止楚伐宋的过程中,禽滑厘带领墨家三百弟子在宋国作好了防御工作,墨子有了坚强的后盾,才底气十足地去楚国和公输盘斗法。
  在魏国“摄职从政”的李悝和吴起转变得更为彻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两位仁兄身为孔子的徒孙,却不研究儒家经典著作,分别改研究刑法和兵法去了。
  李悝在受到魏文侯的重用后,儒家分道扬镳,成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搞了一场变法运动,具体内容为:取消世袭,选贤任能;发展农业,强盛魏国;制订《法经》,实行严打。在那个时候的魏国,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个钱包,千万不能去捡,李悝认为拾遗是盗心的表现,因此在《法经》中规定道路拾遗者要处以刖刑。拾遗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偷盗了。李悝的变法是比较成功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魏国人觉得腰杆是越来越硬。
  吴起是卫国人,原是曾参的徒弟,在鲁国走上了仕途。这一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而犹豫不决,吴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消了大家的怀疑:一刀把老婆杀了。吴起在军事上是个天才,他被任命为将军后,略施小计就把齐军打败了。吴起得胜归来之时,有人正在鲁国国君面前唱山东快书:
  “铛里个铛,铛里个铛,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吴起这头白眼狼:他为了当官来行贿,好好的家业败光光;街坊四邻把他笑,激怒了吴起动刀枪,三十多人把命丧。这吴起,负罪逃跑出卫国,拜见曾子当上了读书郎,亲娘去世不回乡,曾子是个大孝子,一气之下赶他出学堂!他到我鲁国找官当,不惜杀妻来求将,都说人心是肉长,我看他就是铁心肠!如今虽然打了胜仗,战争的隐患已埋藏,您如果不让他下岗,以后必定遭祸殃!铛里个铛,铛里个铛!”
  一个人如果有了点成就,势必引起别人的嫉妒,何况吴起的一些做法确实比较极端,现在有人在领导面前真的假的、有的没的一通乱铛铛,结果只有一个:吴起卷铺盖走人。
  吴起来到魏国,魏文侯早听说过吴起,就问李悝:“吴起这个人怎么样?”李悝说:“吴起贪名好色,但是他带兵打仗可是相当厉害。”魏文侯看准了他这个特长,任命吴起为将军。吴起一上任就在对秦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被封为西河守。可能就在这时候,吴起向子夏学习过知识。现在陕西的吴起镇,据说就是吴起曾经驻兵戍边的地方。魏文侯死后,吴起被人给挤兑走了,来到了楚国,被楚悼王重用,开始进行变法,仅一年时间,楚国就开始晃着膀子四处欺负邻国了。由于吴起变法损害了一些贵族的利益,楚悼王死后,贵族叛乱,杀死了吴起。吴起虽然是曾子、子夏两人的学生,但他最后却成为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家,而作为改革家,他又与商鞅齐名。
  商鞅是李悝的粉丝,他听说秦孝公在求贤,就带上李悝的《法经》去了秦国,经人推荐,见到了秦孝公三次,分别宣扬帝道、王道和霸道,结果发现秦孝公只对霸道感兴趣,于是商鞅得以重用,开始变法。虽然商鞅最后被自己制订害了,没能逃掉,惨死秦国,但他将法家的变法改革思想与实践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度,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子夏的这些徒弟、徒孙都背叛了儒家改投法家了呢?因为环境变了,掌权的新兴地主阶级发现如果儒家思想来进行统治,要想完成封建化过程和巩固政权、进而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不知道要等到哪辈子,还是选择以“多快好省,立竿见影”著称的法家比较好。就连子夏本人也与时俱进地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良,他在魏国西河当教员时的一些观点带有明显的法家倾向。
  最具法家倾向的儒家学者是荀子,有人干脆就把他划到法家那边去了。荀子的思想来源一直没有弄清楚,但肯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荀子在《荀子》中对当时天下有名的思想学说都进行了批判,唯独对孔子和子弓的儒学思想非常赞赏,说自己遵从的就是孔子和子弓之学。子弓是谁呢?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弟子冉雍,字仲弓。但是在现存文献记载中关于冉雍的记载很少,没留下什么作品,也没听说有传人。因此,有人认为《荀子》中的“子弓”可能是“子夏”之误,因为荀子早期生活的地方就是子夏当教员的西河一带。如果真是这样,荀子为什么还要那样不留情面地痛骂“子夏氏之贱儒”呢?或许荀子就是那种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主。
  荀子的两个宝贝徒弟韩非和李斯是彻头彻尾的法家人物,后来李斯发迹,在秦国摄职从政,把韩非给搞死了,这些我们在“韩弊烦刑”一句中再细说。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后,劝说秦始皇发动文化大革命,禁止私人办学,把儒家为首的诸子百家的书籍全都当劈柴烧了,还坑杀了一些儒生方士。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只好去当地下党,秘密开展工作。此后儒家低调生存了好多年,直到汉武帝时期,经过子夏的传人董仲舒的努力,儒家迎来了第二春,成为皇帝认证的唯一合法学派。
  说孔子晚年,发现自己的儒家理念无法推行,就去埋头写书批评时政,但是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说统治阶级的不是,只好微言大义写《春秋》,别说一般人,就连他的弟子也搞不清书里到底有什么猫腻,孔子就对弟子进行口授,但出于人身安全考虑,谁也不许做笔记。子夏听课认真,记性又好,因而学得比较扎实,传给了徒弟公羊高等人。公羊高把这门学问当成了传家宝,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等传到他第四代孙公羊寿的时候,已经到了汉景帝时代。公羊寿和他的徒弟胡毋生一起,把子夏传授的知识写了出来。董仲舒就是从胡毋生那学到的《春秋》,也有人认为董仲舒和胡毋生一起从公羊寿那学的——这些都无关紧要,我们只要知道董仲舒是子夏的传人就够了。经过刻苦钻研,董仲舒把《春秋》研究得很透彻,而且能够活学活用,将经书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引经论事,甚至用以断狱,因而被汉景帝征为博士。
  西汉初期,儒家可以从地下钻出来晒太阳了,不过在政治还是没什么地位。汉高祖刘邦比较讨厌儒生那种穷酸劲儿,重用道家的张良、陈平,而儒家的叔孙通顶多也就干点制定朝仪之类的零活。汉惠帝及吕后时期,掌权的都是武将功臣,书生都给我靠边站。文景时期虽然有一些儒学名家被征为博士,但“文帝好刑名”,“景帝不任儒”,加上景帝的老娘窦太后喜欢黄老之说,所以儒家的博士只能当个摆设,不光不会被重用,而且还可能因学术之争而有性命之忧。
  《史记 儒林列传》中记载:“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辕固是专门研究《诗经》的,汉景帝时任儒学博士。窦太后找辕固问道家的《老子》,明显是找茬。辕固毫不客气,说《老子》就像我家七大姑八大姨们凑在一起时说的话一样。窦太后火了,说你读的那些书都是给劳改犯看的!然后下令把辕固扔到猪圈里和猪决斗。景帝偷偷让人给辕固一把剑,辕固开始还觉得用不着,猪是我们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我不怕!可是等他看见那头猪,马上就傻了:这是一头长着獠牙的大野猪!眼看野猪像坦克一样轰隆隆地冲了过来,辕固赶紧闪开,野猪不会脑筋急转弯,从辕固身边径直冲了过去,辕固从侧面对着猪的心脏刺出一剑,多亏皇帝的剑质量好,只稍微一用力,大野猪就倒地而死了。太后知道皇帝罩着辕固,这事也就算了。出于保护的目的,景帝把辕固派到外地去了。其他的儒学博士赶紧纷纷想办法自保,比如《韩诗外传》的作者韩婴也离开了京城,胡毋生告老回家抱孙子,董仲舒则老老实实在朝廷眯着。
  汉景帝死后,虽然即位的汉武帝比较认可儒学,但董仲舒还是不敢冒头,因为痛恨儒学的窦太后还活着。这时候,有两位不知死的儒家代表过早地跳了出来,他们就是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赵绾劝汉武帝别理他奶奶窦太后那一套,赶紧推行儒术,惹怒了窦太后,派人揪出了赵绾、王臧贪污腐败的事,汉武帝没办法,只得让二人自绝于人民。
  不久,窦太后很知趣地死了,蛰伏许久的董仲舒预感到儒学的春天要来到了,于是适时向汉武帝提出了“天人三策”,揭开了大兴儒学的序幕。不过,董仲舒并没有拘泥于孔子思想,而是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了其他学派的思想,使之符合官方的哲学需求。董氏儒学对巩固统治秩序和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和摄职从政者奠定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人在江湖混,谁能不挨棍?耶稣不是也收过犹大这样的门徒吗?同样道理,儒家既能出圣人,也会出叛徒。时势造英雄,失势变狗熊,儒家门徒的背叛和救赎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经过这一通历时几百年的折腾,儒学在中国精神领域的统治和权威地位正式确立。直到今天,虽然我们对儒学还存在很多误解、质疑、甚至敌意,但儒家思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根植于我们多数人的灵魂之中,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左右着我们的言行。
    
  第七十九、第八十句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这两句所说的典故出自《诗经 召南 甘棠》,表达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勤政爱民好干部的赞美、怀念和期盼之情。
  
  
  官民鱼水情
  
  
  《诗经》!又见《诗经》!
  《甘棠》是一首很简短的诗,全诗只有三十六个字,如果扣除二十个重复的,就只剩下十六个字了: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短诗的好处在于简洁明了,翻译起来不费劲,就算逐字逐句地研究也用不了多一会儿。
  蔽芾,形容树木枝叶小而密,一说指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同一个词有两种近于相反的解释,着实让人生气,个人认为后一种解释更合理一些,否则召伯那么大一领导在一棵小灌木下面休息,多委屈啊!召伯,即召公姬奭,周朝开国元老,他的情况我们一会再具体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召”读“邵”音,而在“号召”这样的组合里,这个字应该读“照”音,千万别读“招”音,因为压根就没这个读法。翦,通“剪”;茇,茅草房屋,在诗中是住宿的意思;败,砍伐;拜;拔或折;说,通“税”,指休憩。
  这首诗如果直译,可以简化为这样一句话:“谁也不许到那棵高大茂盛的甘棠树那里去搞破坏,因为那是敬爱的召公战斗过的地方。”如果意译,可以简化为一句话:“人民的好干部召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完了?好不容易又逮着《诗经》,没想到这么快就完了。
  有个人不同意上面这种翻译,他就是被称为巴蜀全才的国学家蓝菊荪。2007年去世的蓝菊荪是郭沫若的弟子,他在1982年出版的《诗经国风今译》中认为《甘棠》是一首人民群众讽刺召公的诗。或许那个年代的学者革命热情过于高涨,总认为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是绝对对立的,二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是不可产生真感情的。
  不过,从各种文献资料看,人民群众还真可能对召公动了真感情。《史记 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说召公治理国家的西部,深收老百姓爱戴。召公下乡视察工作,不住豪华酒店,只在一棵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搭棚过夜、处理政务。在他的领导下,当地的干部群众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建设国家。召公死后,当地民众念起他的好处,常常到那棵甘棠树下去回忆他的音容笑貌,就找一个诗人来写诗留念,这个诗人不会煽情只会白描,于是就有了这首《甘棠》。
  对于人民群众写诗怀念和赞美召公这件事,孔子给予高度评价,并分析了其内在原因。《孔子家语》中说:“孔子曰:吾于《甘棠》,宗庙之敬甚矣,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里整理出来的《孔子诗论》中说:“《甘棠》得宗庙之敬,民性固然,甚贵其人,必敬其位,悦其人,必好其所为,恶其人者亦然。”
  孔子对《甘棠》的评论,与姜太公说的一段话很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孔子是在高度赞扬官民鱼水情,而姜太公却是准备对一些敌对分子痛下杀手。西汉刘向在《说苑 贵法》里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说周武王灭了殷商,问姜太公:“商朝那些残余势力该怎么处理呢?”姜太公回答说:“我听说如果爱一个人,就会连他家屋上的黑乌鸦都会当成宝贝;如果恨一个人,就连他家的保姆都会当成仇人。对待敌人,下手就应该狠一点,我主张斩尽杀绝,一个不留,您看怎样?”
  “爱乌及屋”这个成语就在姜太公这一番充满血腥味的表态中产生了,只要周武王轻轻那么一点头,殷商遗民就会面临一场毁灭性大屠杀了。不过您别担心,事情很快就出现了转机:“王曰:‘不可。’太公出,召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召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召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周武王觉得姜太公的建议不可行,把《甘棠》诗所赞美的那位好领导召公找来,问他有啥想法。召公说那还不简单,有罪的杀掉,无罪的释放,您看怎么样?周武王还是摇头,又把周公找来问,周公说:“住原来的房子,种原来的田,除了朝代都不变,仁政博得大家欢,百姓有错不能算,责任全由领导担!”周武王说:“这么宽广的胸怀,何愁天下不太平!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仁爱而有德行。”于是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带领殷商遗民继续过活,并留下两个亲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帮助武庚治理殷国。但是实践证明,周公的这种主张并不明智,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商隐到成都旅游,去武侯庙拜祭自己的偶像诸葛亮,他不仅为诸葛亮怀旷世奇才却难成功业而感慨,也为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而伤怀,于是他怀着“爱乌及屋”的心态抱着庙里的古柏伤心了一通,用眼泪给它浇足了水,然后写了一首题为《武侯庙古柏》的诗,其中有这么两句:“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后面一句好理解,但前一句说的是什么典故呢?冯异,是东汉开国名将。汉明帝时为了表彰和纪念前世功臣,让人在南宫云台阁画了二十八员将领的像,被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功勋卓著的伏波将军马援是明帝的老丈人,为了避嫌没有被列入,但冯异的画像就在其中,可见冯异功劳之高。《后汉书 冯异传》载:“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冯异是个很谦虚的人,从不居功自傲,走路时总是主动给别人让路。女人多喜欢凑在一起扯八卦,男人多都喜欢凑在一起吹牛皮,但是冯异不一样,当将领们坐在一起谈论功劳的时候,冯异一个人跑到树底下躲起来,人送外号“大树将军”。
  李商隐抱着古柏伤心这一年,李渤刚好是逝世二十周年。虽然李渤和李商隐都姓李,而且都是河南人(一个是洛阳人一个是荥阳人),但是俩人却啥关系没有。那为什么要提李渤呢?因为他与“甘棠”有关系。
  李渤在前面已经出现过两次,算是老熟人了。唐穆宗时期,李渤任考功员外郎,负责考察任用干部。李渤这个人比较耿直,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该升官的就升,该降职的就降,完全按规定办事,皇上他二大爷出面也不好使。同时,李渤还并上书指责一些大臣不称职。这样的性格,在朝廷里是混不下去的,翰林学士杜元颖弹劾李渤,说他“卖直沽名,动多狂躁”,“久留在朝,转恐生事”。于是,在考功员外郎这个职位上只干了几个月的李渤被派到外地当刺史。
  在任江州刺史期间,李渤不仅修建了“白鹿洞”、与智常禅师讨论了“芥纳须弥”的问题,还为当地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刚到江州上任,发现朝廷有人不顾百姓疾苦,竟要追征三十多年前的欠款,于是他为民请命,上书说明江州辞职的灾情,并恳切地提出:如果不能减免欠款,那我就只好辞职不干了!终于使朝廷放弃了对陈年旧账的追收。李渤还为当地人民搞了一项水利工程,《新唐书 地理志》载:“江州浔阳郡,……南有甘棠湖,长庆二年刺史李渤筑,立斗门以蓄泄水势。”江州治署浔阳城的南面有个大湖,名为景星湖,据说当年东吴都督周瑜曾在此演练水师;李渤到江州之前,江州司马白居易就在这个湖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琵琶行》。这个湖虽然给浔阳城增添了历史看点,但是因为湖水面积太大,不仅给通行带来不便,还经常发生洪灾。李渤命人在湖中筑堤,沟通南北,并在堤上设置水闸来控制和调节水位,既可抗洪又可灌溉。当地人很是感激,说现在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官不多了,我们得想办法歌颂一下人家,于是就把新堤命名为“李公堤”,把湖名改为“甘棠湖”。现在,甘棠湖是九江市著名旅游景点。
  诗人臧克家曾写过这样一句诗:“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其实,人民群众是特别容易满足的,并不会异想天开地指望当官的去做牛马,只要您不把人民做牛马就谢天谢地了;如果您老人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人民干点好事,人民绝对会记得您的好处,把您供起来并天天烧888块钱一柱的高香——这不是嘛,召公被人民群众记在心里、写在诗里,怀念吟咏了几千年。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69.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