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q30电信版怎么样: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8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38:34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1-07 17:03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1-14 00:47  第六十三句 孝当竭力(1)
  
  《说文》中说:“孝,善事父母者。”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所养,没有一个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所以最初的“孝”并不属于道德范畴,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明代王守仁在《传习录》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和封建皇权的道德准则。有人认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人认为,“孝”是扭曲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糟粕。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反差呢?作为一种自然情感,“孝”和道德规范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当社会上长期通过倡导来实现一种情感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道德的轨道上来。从西汉开始,统治者把“孝”泛政治化,使孝道完全僵化为一种道德教条,进而成为专制社会皇权的一种附属物,淡化了自然情感的本质。
  
  
  三下五除二
  
  一说到孝,自然会想起一句名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多上些年纪的人会经常以此为理论依据,劝说年轻人赶紧结婚生子,否则就是不孝。我就多次听过这种劝说,但是以我目前的状况,无力在赡养父母的同时又抚育下一代,如果真的有了下一代,对父母在精神上的关怀和物质上的给予都会减少很多,又怎能称为孝呢?
  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呢?原来是孟子他老人家。孟子的这句话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无数人为了有“后”(这个“后”必须是儿子,女儿都不行,就算女儿当了皇后也不算是“后”)而无所不用其极,有过继的,有抱养的,还有借腹生子的。当然,因涉及爵位世袭和财产继承等问题,也不是说随便弄个孩子来养就行,比如唐律规定,无子者可以在辈份相当的同宗中选择男孩收养,对于收养异姓人家孩子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提供孩子的人也要挨五十大板。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仍有人踏踏实实苦耕耘、一心一意要儿子,如果生了个女儿,就接着生,非要创造一个带“把”的才行,于是,在一段时期内,小名叫“招娣”、“来娣”的女孩特别多。
  在“孝”这个问题上,难道作为儒家开山鼻祖之一的孟老夫子除了创造人类、传宗接代就没点更高层次的追求了?难不成他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成员?让我们联系上下文,研究一下孟子到底在说什么。
  《孟子 离娄上》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段话给我们留下了两个迷题:一个是 “不孝有三”指的是什么内容,另一个是“无后”是什么意思。
  后人开动脑筋,试图揭开孟子留下的迷题。东汉经学家赵歧在《十三经注疏》中认为:“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意思是说:按照礼法来说不孝有三种类型:一是绝对听话乖孩子型,父母错了也不指出来,陷父母于不义;二游手好闲懒汉型,甘当“啃老族”,面对贫穷的家境和年迈的父母,仍不去想办法当官赚钱;第三种是自由自在单身型,不讨老婆没孩子,断香火绝后代。
  赵歧的这种观点被普遍接受并流传至今,俨然成为对孟子“不孝有三”说法的最权威解释。不过,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如元代戏曲作家高明在《琵琶记》中写到:“他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这三不孝逆天罪大,空设醮,枉修斋。”
  《琵琶记》写的是一个叫蔡伯喈的人,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进京赶考,留下老婆赵五娘在家奉侍双亲。蔡伯喈本无心于功名,但他太有才了,随便那么一考就中了状元,被牛丞相看中,强行招为女婿。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想要的偏偏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又躲不掉。正赶上灾荒之年,蔡伯喈双亲亡故,赵五娘靠弹琵琶卖唱赚路费去京城找老公。最后的结局是夫妻大团圆,蔡伯喈辞官,带着旧妇和新妻一起回家守孝,并得到皇帝的表彰。“蔡伯喈”这个名字在古代跟现在的“王涛”、“李明”一样,比较热门,据考证,除了《琵琶记》里虚构的这个之外,各种文献上记载的曾真实存在过的蔡伯喈就有四人(包括蔡邕,字伯喈),另外,《太平广记》中还记载了一个叫蔡伯喈的鬼。这还不算,蔡伯喈还被人当成炒做菜高手,成为“厨神”候选人呢!明代冯梦龙编写的《古今笑史》中说:“江南一驿吏,以干事自任。典郡者初至,吏曰:‘驿中毕备,请阅之。’刺史入酒室,见一像,问之,曰:‘是杜康。’又入茶室,见一像,问之,曰:‘是陆鸿渐。’刺史大喜。又一室,诸菜毕备,亦有一像。问之,曰:‘是蔡伯喈。’刺史大笑,曰:‘此不必。’” 杜康是酿酒业的祖师爷,陆鸿渐就是陆羽,精于茶道,被誉为“茶仙”。这个驿吏认为姓蔡的名人肯定是炒菜高手,于是把蔡伯喈当成厨艺界的鼻祖了。有些说法就是通过这种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最终难辨真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解释就属于这种情况。
  高明列举的“三不孝”与孟子的话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更没有“无后”这一项内容,所以人们更愿意相信赵歧的解释。但是,请继续往下翻阅《孟子》,你又会发现问题:《孟子 离娄下》中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先生也真是的,刚说完“不孝有三”,这里怎么又整出个“不孝者五”来呢?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来个“三下五除二”,从后面的五个里面找出前面的三个来呢?还等什么,赶紧找吧!但是将赵歧的解释的三不孝与孟子的五不孝对比一下,你会发现,除了“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与“惰其四支”稍微沾点边之外,其他几个连边都沾不上!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问题可能就在这个“三”上。“不孝有三”中的“三”,不是一个确数,而是一个概数,表示很多,与“三思而行、三缄其口”中的用法是一样的,还有旧时商铺通用的春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中的“三江”,不是指固定的三条江河,而是流河水系里众多江河水道的总称。孟子的意思是说,不孝有很多种,“无后”最为严重。
  按照赵歧的解释,“无后”的意思就是没有后代,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这种解释似乎有点牵强:舜不是为了解决后代问题才娶妻的,而是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来考察他居家过日子时的品行,而且在孟子的著述中,再也找不出一处以没有后代为不孝的说法来。于是,有人认为孟子说的“无后”,不是没有后代的意思,而是指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按照这种解释,孟子的那段话应该这样解释:“不孝有很多种,以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为最严重。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老婆,就属于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不过,由于舜和他父母的特殊关系(总是想弄死舜), 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父母,也可以视同为禀告过了。”这种解释似乎更为合理一些,我们还可以进行简单的验证。《论语 为政》中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违,不是说要完全顺从父母、做个逆来顺受型的乖孩子,而是说不要违背“礼”,“礼”是怎么要求的就怎么做,这就是无违;做到了“无违”,就是孝,相反,“违”就是不孝。孟子的思想与孔子是一脉相承的,孟子说的“无后”,很可能就是孔子说的“违”。孟子的原意是不是这样的呢?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永远无法得知了。
  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孔子对于孝的解释,基本上类似于就事论事,每一次都不一样。子游问孝,孔子说要“敬”;孟懿子问孝,孔子说要“无违”;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等等。此外,《礼记 檀弓下》中记载:“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子路感慨自己太穷,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没办法让他们有足够的物质享受,在父母去世的时候没有办法举办隆重的葬礼。孔子说:虽然只有一般的饮食条件,但只要一家人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在一起生活,那就是孝。这些例子说明,孔子更多地认为孝是一种自然情感,是因人而异的。
  虽然如此,孔子还是有意无意地将孝道德化了。《论语 阳货》中记载:“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他觉得孔子提倡的三年丧期是太长,会耽误很多事,就建议孔子把丧期缩短为一年。孔子听后,就问他:“父母去世了,你还好吃好穿的,你觉得心安吗?”宰予一听,老师这是不想正面回答问题啊,索性我就难为难为老师,于是就说:“我心安理得啊!”孔子还在那等着宰予说心不安呢,已经做好了因势利导讲一番道理的准备,没想到宰予这小子不按常理出牌,弄得孔子张口结舌,只好悻悻地说:“你要是心安就那么做吧。君子在丧期是吃肉不香、听音乐不乐、住别墅都不觉得舒服,所以才不会缩短丧期。你心安就去做吧。” 宰予走乐之后,孔子骂宰予不仁,说婴儿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标准,难道宰予他没得到过父母三年的怀抱之爱吗?
  从孔子对宰予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年丧期并不是硬性要求,你要是觉得心安,减两年也无所谓,到这里我们看到的还是那个认为孝是一种自然情感的孔子。但是,宰予一出门,孔子就变脸了,开始骂人了。由此看来,孔子对学生的学术质疑和挑战是不能容忍的,这种绝对权威性的教学方式极易压制学生的创造性,但是却一直被延用到了今天,并被我们敬爱的教授们发扬光大,由背后骂人变成了当面侮辱:2008年元旦刚过,南北两所著名大学相继爆出猛料,南方某教授忽悠、侮辱、打骂、甚至飞脚踹学生;北方某教授则在自己的课堂上大骂未到堂学生,并锁门点名,与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唉,这年头,教授都成“叫兽”了。孔子骂人宰予不仁,明显是从道德的角度对宰予的否定,而孟子将不孝归了类,为孝道画出了具体的条条框框,已经带有明显的道德规范之意味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以儒家学说为代表,已经开始将孝道从自然情感向道德规范转变了。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1-15 21:49  第六十三句 孝当竭力(2)
  
  一孝解千愁
  
  孝道作为一种自然情感,大约形成于氏族社会时期,在西周时期达到全盛,但是随着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以及东周宗法制度的逐渐崩溃,作为自然情感的孝道漫漫没落了,但是并没有因此走向消亡,而是与时俱进,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强有力的道德规范。
  当然,孝道不可能像孙悟空一样说变就变,而是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孝道的变化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战国时期变得最多,到了西汉时期终于大功告成。在这个过程中,儒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人埋头苦干,基本将孝道的道德体系建立起来了,西汉初期一些儒家学者从皇帝集权统治的实际需要出发,杂糅了法家君权至高无上、忠高于孝的思想,以及部分墨家、道家的个别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让孝道服务于皇权的孝道新主张。最后,由被汉武帝重用的儒生董仲舒同志进行总结陈词,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精辟(如果你非要理解成“精致的屁”可与我无关)论断,标志着孝道从自然情感的向封建伦理性质的道德规范这一重大转变工程彻底竣工!
  有一部儒家经典承担了成功转型后孝道的载体,它就是《孝经》。《孝经》的作者和成书时间一直众说纷纭——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很多先秦著作都存在弄不清楚作者和成书时间的问题,看来我们老祖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太淡薄,直到今天,这种情况也没有太大改观,我们对于满大街上公然买卖盗版碟的状况一般会采取习以为常、积极参与的态度——司马迁在《史记》认为《孝经》是曾子作的,而《汉书 艺文志》中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认为《孝经》是孔子他老人家亲自作的,但是这好像不符合孔子的“述而不作”性格。隋唐以前,人们比较相信其作者是孔子或曾子,宋代以后出现了很多新的说法,最后终于搅成了一锅粥,难以有个定论。
  一般认为,《孝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是直到西汉时期才被空前地重视起来。西汉建立后,统治者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最终摸到了以儒家为主干的统治思想,并开始利用维护家族血缘关系的孝道来维护皇权,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口号,于是把《孝经》提升到儒家经典之一的高度。
  有人提出疑问了:《孝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符合西汉时期的国情吗?还真说着了,《孝经》非常符合当时的国情,为什么呢?笨!把不符合的地方改了就行了呗!西汉统治者通过《孝经》把“孝”的概念扩大,使之凌驾于其他道德规范之上,并将家庭和社会、孝父与忠君混为一体。与此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大力宣扬和倡导孝道。首先,皇帝要起表率作用,不仅要读《孝经》,还要用《孝经》来教育太子;两汉一共有二十六个皇帝,其中二十一个帝号前冠有“孝”字。其次,树立孝之典型,并使之制度化。两汉时期,除了对孝悌人士进行经常性的表彰之外,还以孝取士,选拔人才,这就是“举孝廉”,让在孝的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走上仕途,以此来刺激民众加大对“孝”的需求量。需求上去了,大家不知道怎样做才算孝该咋办哩?有办法,政府动用一切力量对整个社会开展孝道教育,《孝经》成为朝廷培训官员的指定教材,也是官办学校的必修课,并普及到乡村。
   汉武帝以孝治天下,解决了当时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大家都觉得孝道真是个好东西,“以孝为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的思想深入人心,大家觉得只要抓好孝道,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社会上普遍以《孝经》为指导,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
  早在范晔前,三国时吴国人谢承写过一本《后汉书》,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览为县阳遂亭长,好行教化。人羊元凶恶不孝,其母诣览言元。览呼元,诮责元以子道,与一卷《孝经》,使诵读之。元深改悔,到母床下,谢罪曰:‘元少孤,为母所骄。谚曰:“孤犊触乳,骄子骂母”。乞今自改。’母子更相向泣。于是元遂修孝道,后成佳士。”说一个名叫仇览的地方官,喜欢教育民众,有个叫羊元的人不孝,他老妈受不了了,到仇览这来告状。仇览把羊元叫来,说了一番大道理,送给他一本《孝经》,让他好好阅读。羊元终于明白了“孤单的小牛顶母牛,宠坏的儿子骂老娘”的道理,最后改邪归正,成为孝子。
  《孝经》可以感化凶恶不孝之徒,也可以因之得到重用。《汉书 韩延寿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韩延寿当地方官的时候,有一次出行,一个骑吏迟到了,他便下令有关部门给予相应处罚。等他回来的时候,门卒栏住了他的车,说要和他交交心,韩延寿就下车和他交心。门卒以《孝经》中“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一句为开场白,解释了骑吏迟到的原因。原来,骑吏早上等韩延寿出来的时候,他老爹来了,于是赶紧去见老爹,因而耽误了时间。如果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岂不是有损教化吗?韩延寿说:“如果没有你,我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呢。”于是,他提拔重用了门卒。
  我们在评书《杨家将》中也听过一个叫韩延寿的,那是一个反派人物,是杨家将的敌人,其原形为辽圣宗时的大臣韩德让,辽国萧太后的老情人。汉代的韩延寿是韩义的儿子,韩义是燕王刘旦手下的一名郎中。汉武帝死后,他的小儿子刘弗陵继位,就是汉昭帝,作为汉武帝三儿子的刘旦当然不服气了,总惦记造反,韩义多次劝阻,刘旦一生气就把他给杀了。朝廷为了表彰韩义的大无畏精神,特意提拔他儿子韩延寿任谏议大夫、颖川太守等职。韩延寿为政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为纪念韩氏父子,将韩氏所居之山命名为“韩家山”。这座山现在可是一座名山,说出来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一般人可没资格、也不愿意去那住:它就是北京的八宝山。
  不过,也有人真把《孝经》当成万能钥匙的,碰到问题就用《孝经》,结果不光没解决问题,而且身败名裂,甚至丢了性命。
  《后汉书 盖勋传》中记载:“枭患多寇叛,谓勋曰:‘凉州寡于学术,故屡致反暴。今欲多写《孝经》,令家家习之,庶或使人知义。’勋谏曰:‘昔太公封齐,崔杼杀君;伯禽侯鲁,庆父篡位。此二国岂乏学者?今不急静难之术,遽为非常之事,既足结怨一州,又当取笑朝廷,勋不知其可也。’枭不从,遂奏行之。果被诏书诘责,坐以虚慢征。”说凉州太守宋枭觉得当地贼寇太多,就想了个高招:教当地人学习《孝经》。他让汉阳长史盖勋负责具体落实工作,盖勋不同意,说在姜太公的齐国、伯禽的鲁国也有崔杼杀君、庆父篡位的事情发生,难道这两个地方缺乏学习之人吗?现在你不赶紧想办法平乱,净整些没用的,不仅会闹得凉州民怨沸腾,而且还被朝廷笑话。宋枭不听,盖勋也没办法,谁让人家官大呢?只好按宋枭说的去办。后来宋枭果然因此被朝廷通报批评,并治了罪。
  《后汉书 独行列传》中记载:“会张角作乱,(向)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中常侍张让谗栩不欲令国家命将出师,疑与角同心,欲为内应。收送黄门北寺狱,杀之。” 向栩这个想法比宋枭的还简单,只要对着敌人读《孝经》,敌人自己就完蛋了。世界上居然会有这种好事?难怪张让怀疑他和张角是一伙的,把他给杀了。
  向栩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比较另类的人物,经常有些怪异的举动,比如他“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能把硬板床坐出印痕,这也算是硬功了,由此还产生了一个词:隐灶,指死读书但不成才。
  在汉代,但凡有点文化的,几乎都会背《孝经》,否则你都不好意思出来。《孝经》一共大约两千字,背下来也不难,但也不是说随便那么一背就能让领导满意的。《三国志 吴书 张顾诸葛步传》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权尝问卫尉严畯:‘宁念小时所暗书不?’畯因诵《孝经》‘仲尼居……’。昭曰:‘严畯鄙生,臣请为陛下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咸以昭为知所诵。”孙权问严畯小时侯背过书没有,严畯就开始背《孝经》,他是从第一句开始背的,正背着,张昭打断了他,对孙权说:”严畯这个笨蛋,连《孝经》都不会背,请让我来给您背一遍吧。”他是从《孝经》的第十七章《事君章》开始背的,大家都认为张昭背的才是领导想听的。
  看了上面这个故事,大家就能明白《三国志》中为什么把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了,人家擅于揣摩领导的心思,净拣领导爱听的说,单就这一方面就胜出严畯一筹了。但严畯也不是一般人,官职最高当到尚书令,算得上是东吴的重臣了。鲁肃死后,孙权想让严畯接鲁肃的位子,大家都来祝贺严畯升官,但严畯上书孙权,说我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鲁肃那摊活儿我真干不了,孙权这才改任吕蒙。那么张昭当着领导的面给他难堪,他不会生气吗?不会,因为他是个“性质直纯厚”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之所以能进入东吴统治集团,靠的是张昭的举荐。不过,这次难堪让严畯对《孝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传世著作《孝经传》之写作动机,或许与此有关。
  从汉代开始,对父母的孝顺与对君主的忠诚被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忠与孝发生冲突的时候,提倡以忠为先、移忠作孝,进而出现了很多愚忠、愚孝的人物。这是儒家孝道的初衷吗?请看下一句:忠则尽命。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58.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