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2所有技能: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4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34:54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23 14:21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24 13:18  作者:山里的空气 回复日期:2007-10-24 10:21:33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24 13:20  钓于濮上老弟的博客正在现场直播《左传》,谈天说地,生动诙谐,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大家可以抢在博主天涯开贴之前一饱眼福。(想知错就改,结果系统怀疑我灌水!)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24 16:52  第四十二句 男效才良 (1)
  
  谈“男”不说“女”
  
  男,《说文》是这样解释的:“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在田地里卖苦力的一般是大老爷们。如果现在重新造字,“男”字应该是在工地上卖苦力的形状了。
  《诗经 大雅 文王之什 思齐》中说:“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意思是说文王的妃子大姒继承了老一辈妃子的传统美德,一共生了上百个儿子——她老人家也太厉害了吧,一人生这么多儿子?这还没算女儿呢。我们看看《史记 管蔡世家》中是怎么说的吧:“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太姒”,也就是诗中的“大姒”,她老人家亲自生了周武王等兄弟十个,因而作为贤妻良母的典型经常被后人所赞颂,其余的大约九十个儿子应该是文王的其他妃子生的,看来厉害的不是武王他娘,而是他爹——周文王,在没有“肾宝”的艰苦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展开了“大生产”运动,
   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著名建筑学家兼作家林徽因,其名字就是出自上面这句诗。看人家的名字起的,倍儿有内涵,谁让人家摊上个好爹和好爷呢——她父亲林长民曾留学日本,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兼书法家;她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来在浙江做地方官。
  看到这里,不免有点疑问:《诗经》中是“徽音”,她叫“徽因”,谁知道是不是碰巧读音一样啊?其实林徽因在三十一岁前一直用“林徽音”这个名字,到了一九三五年,她发现读者经常把自己和一个叫“林薇音”的男作家搞混,一气之下就改名为“徽因”,但直到现在,还是经常被搞混,如果林徽因知道这个结果,她可能就不改了。
  林徽因与老公梁思成都是建筑学家,她在文学方面也相当厉害,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等。解放以后,林徽因主要做了三件事:参与国徽的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有人问了:你在上一句没有讲“女”字,到了这一句说到“男”了,你就说了这么多,这不是明显的“重男轻女”吗?
  “女”字在甲骨文字中的模样,是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从字形上看就有轻视之意,古代文言中也多有轻视女性的用法,如《国语》中说“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意思是如果吴国能放越国一马,那么就让越王勾践的女儿给吴王夫差当奴婢、越国大夫的女儿给吴国大夫当奴婢、越国士人的女儿给吴国士人当奴婢。
  唉,这个世界上的人就男女两种类型(人妖除外),离了哪一种人类都无法存在,何必还要搞这种毫无意义的歧视呢?鉴于“女”字带有先天歧视性,所以我不讲“女”字,在讲“男”字的时候也着重说了周武王的老娘和林徽因这两位伟大的女性,充分表达了本人尊重女性的基本态度,在处理一切男女之间的问题时,应坚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25 08:58  “罗家枪”你好,多谢宝贵意见。我去广东,也在饭店里看到过果子狸、水蟑螂、穿山甲(胆小没敢吃),因为耳闻并目睹,所以才有上面的一段。地域歧视实属不该,“广东人”一词确实使用不当,应该是“广东人中的那么一小撮”。
  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罗家枪,枪中王,枪枪致命最难防……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29 16:42  第四十二句 男效才良(2)
  
  有本事,不缺德
  
  “你太有才了!”这是一句风靡一时的经典搞笑台词。有才是好事,但是如果得不到认可,那可真是让人郁闷,只好白了少年头,然后空悲切。王勃在失意的时候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成为广大怀才不遇人士的千年咏叹。冯唐和李广正赶上文景之治及汉武帝广招天下人才的好时候,为什么这两位却一直很失意呢?我们要从当时的用人制度来分析。
  先说飞将军李广吧。《史记 李将军列传》中说:“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意思是说,李广和其堂弟李蔡一起给汉文帝卖命,到景帝时,李蔡累积功劳已得到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武帝时更是当上了代国的国相,然后细数了李蔡的功劳。而李蔡的才干在下中等,名声也远不及李广,可是人家却被封为列侯,位达三公,李广属下的军官和士兵们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这是为什么呢?李广曾经问王朔:“听说你被女明星包养,又吸毒,还逮谁骂谁,有这事吗?” 王朔说:“对不起,你认错人了,我是星象学家,不是作家。” 李广说:“那我问你:汉朝和匈奴的战争我一场都没落下过,可是部队里才能一般却因为有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就是轮不到我李广,你给我算算,到底差哪呢?”王朔说:“你自己想想,有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李广说:“我当陇西太守那时候,有一次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有八百多傻冒上当了,我又用欺诈的手段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这是我一直觉得亏心的事。”王朔说:“最缺德的事,就是杀死已投降的人,这也就是你不能封侯的原因。”
  客观地看,司马迁用宿命论来解释“李广难封”的原因,未免过于牵强。抛开李广自身的原因和机遇问题,我们从李蔡的升官原因来分析一下李广的问题出在哪里:“蔡积功劳至二千石”、“有功中率”,人家李蔡善于统计,能及时上报成绩,很快就完成了升职的需要达到的指标;而李广杀了八百降兵之后觉得亏心了,只顾自责了,你倒是赶紧把这份功劳报上去啊!能干的不如会算的,能打的不如会说的。
  汉代是如何考核官吏的呢?《史记 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自己“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这句话基本上把当时考核官吏的制度说了出来。汉代对文官的考核,沿用并改良了秦朝的“积劳日制”,这是一种类似于考勤和工作量的综合记录,是秦始皇亲自制定的。为了体现领导带头、一视同仁的原则,秦始皇规定自己每天批阅的文件要以“石”计,当然他自己即使完成得再好也不能升职了,但是干不完就不能休息,好在那时候的文件主要是写在竹简上的,要是纸的,让他一天批一“石”,肯定得累死他!不过这也够他受的,秦始皇五十刚出头就病死了,多少跟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有些关系。对于在外打仗的武将及士卒,考核的主要指标是你俘杀了多少敌人,按个数领赏,达到一定数目就能升职,一将成名万骨枯啊!《史记 平准书》中说:“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得首虏万九千级。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看来出去打仗不仅能升官还能发财,就看你本领如何了。为了凑够俘杀敌人数量,有人就采取了虚报冒领的手法。
  《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中记载,冯唐对汉文帝说:“……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冯唐,是个孝子,因而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一次,汉文帝乘车经过,问冯唐说:“你这么大岁数还在做郎官?”然后和冯唐聊天,谈到廉颇、李牧,汉文帝说:“如果我有这样的将领,还用忧虑匈奴吗?”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时间,又召见冯唐,对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好歹我也是皇帝啊,哪有那样不给面子的?”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后来匈奴进犯,汉文帝又想起这个事情来,看来有点耿耿于怀,就又问冯唐:“你凭什么说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就举了云中太守魏尚的例子,说了上面一段话,意思是说:我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格,赏轻罚重,人家抗击魏尚匈奴卓有成效,就因为上报俘杀敌人数目的时候多说了六个,结果你就免了他的官、夺了他的爵,还让他去劳动改造。所以我说就算廉颇、李牧来了你也不能任用他们。
  魏尚为什么要多报那么六个呢?不是统计错了,就是为了凑够升职所需要的数目。汉文帝最后还是听了冯唐的话,赦免了魏尚,官复原职。冯唐虽然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可能汉文帝觉得这老头儿太没口德了,又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就一直也没给他提职。汉景帝即位后,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就举荐冯唐,可是老冯已九十多岁了,一个满口没牙、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家还能再当官去吗?还是在家颐养天年的好。于是就有了“冯唐易老”之叹,和“李广难封”一样,指的也是怀才不遇、没赶上好时候。
  冯唐因孝当官,是因为汉代施行的察举制度。察举制度是由丞相、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等高级官吏作为推荐人,向中央政府荐举品行端正的人去做官,然后根据被荐举者的个人情况给予各种科目的名称,如孝、廉、贤良方正(品行好)、贤良文学(有才能)、秀才等。这种办法在实施初期选拔了很多人才,但在实际执行中,是由于其标准太模糊,给一些人弄虚作假提供了可乘之机,成了权贵豪门、世家望族之间的游戏,互相卖人情,荐举的都是他们的人,真正有才能的人被推荐的机会很少,于是有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里的秀才,并不限于读书人,而是指有各方面才能的佼佼者,汉代作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东汉时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作“茂才”。“举秀才”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一直用到明朝。从唐代开始,“秀才”开始正式成为读书人的通称。到了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秀才”这种资格,必须应童子试并被录取。高第,是指在察举中成绩优秀的人。
  察举制度侧重于品德的考察,而品德是很难量化的,于是东汉顺帝时期,尚书令左雄改革了察举之制,一是进行年龄限制,四十岁以上者才可被举,二是采用考试的办法来确认才能的真实性,“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从那以后,常科考试逐渐成为中国考试史上的主流。
  什么才算“有才”呢?“才”字的字型表示土地下面的草木刚刚破土,所以本意为草木初生,引申为在某一方面高于众人、有才能、有本领之意,所以说“才”是技能上的要求;而“良”则是品德上的要求,指善良、美好,“才良”就是德才兼备的人。与对女性的不失身、不改嫁的要求相对应,古代对男性也有两点基本要求,就是“有本事、不缺德”。如果您完全具备了这两点,仍然得不到认可,那可能就是机遇问题了,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
  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意思可能是不要在意丈夫有没有才能,只要是个好人就行;现在妻子多称丈夫为“老公”,而这个词最初指的却是太监。《枣林杂俎》中记载,李自成进北京后,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老公”运动:追着太监进行群欧。看来现在对丈夫的要求比较宽松了,什么才能、品德,统统顾不上了,只要不是太监就行,于是用“老公”这一称呼进行不间断的警告。虽然从称呼上看,妻子对丈夫的要求降低了,但是“有本事、不缺德”这两点基本要求对男人来说并不过分。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44.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