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毛皮蠹: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8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01:21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9-18 10:04 
 第三十二句 率宾归王(3)
  
  
  叶公不待见,子张放冷箭(1)
  
  如何才能达到“率宾归王”的统治境界呢?如果你军事力量足够强大,可以采取武力征服的手段让天下人臣服,但是儒家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提高综合国力,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到那时侯,你闭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很多国家会哭着喊着来归附,连什么“和平演变”、“橙色革命”都不用搞。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这种观点:“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叶公问怎样才能搞好政事、治理好国家,孔子告诉他两条标准:一是让周围的老百姓安居乐业、每天都高兴得跟过年似的,二是让远方的人慕名来归附或定居。
  有人说了:远方的人都来了,还不抢了本地人的饭碗啊?春秋时期人烟稀少,我们国家那时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别管是总量还是人均,都居世界前列,各诸侯国都很需要老百姓,所以孔子才说了那两条标准,在保证本国人口不外流的前提下吸纳别国的优秀人才共同建设国家,你在政治上就获得最大的成功了。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谁能把我国的人口弄到外国几个亿去,那肯定能成为名垂青史的超级大英雄!最好能把最能吃的人都弄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去,吃穷它!
  这里提到一个人:叶公。叶,古音读“社”,是个地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叶公是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姓沈,名诸梁,字子高,他爷爷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细心的人问了:你在前面不是说楚国王族姓芈吗?怎么跑出个姓沈的后代呢?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叶公这支楚国王族后裔以芈为姓、以沈为氏。
  楚昭王时期,二十多岁的沈诸梁被封到叶邑为尹。叶邑是楚国北疆重镇,沈诸梁是一个颇有能力和胆识的人,到了叶邑之后,采取了养兵息民、发展农业、招贤纳士、整军修武等措施,把叶邑治理得跟世外桃园似的,楚国朝野和各诸侯国都很敬重他。后来楚国发生了白公胜叛乱,沈诸梁从叶地起兵平叛,救出楚惠王,被封为令尹兼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选贤任能,整饬朝政,使楚国再度强盛起来。荀子曾赞美叶公说:“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垂于后世。”
  几年后,沈诸梁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潮流了,就把令尹和司马的职位让给两个年轻人,自己回到叶地养老去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让贤”。沈诸梁死后,一部分后裔就以叶为氏,成为叶姓之源。
  “叶公让贤”再有名,也没有“叶公好龙”有名。沈诸梁生于荆楚,但深受以龙为象征的黄河文化的熏陶,确实非常喜欢龙,他的住处画的、雕的到处都是龙的图案。后来有人编了个故事,说真龙听说叶公是它的忠实粉丝,就腾云驾雾来看望叶公。叶公一看,大叫一声:妖怪啊!当场吓了个半死。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的爱好。
  这个故事当然是编造的,可叶公的一世英名就被这个故事给毁了。是谁这么缺德啊,编了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故事?查了一下书,发现这个缺德鬼是汉代的刘向,这个故事就是他在《新序》里面说的。
  如果刘向还活着,肯定大呼冤枉,说这事可不赖我,是子张先说的,我只负责记录,要算账就去找子张吧。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9-19 11:58  第三十二句 率宾归王(4)
    
    
  叶公不待见,子张放冷箭(2)
  
  子张,就是孔子的学生颛孙师,字子张,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从文献记载上看,子张是一个忠诚守信、鄙视小人、宽宏豁达、办事勇武的人,后人称其有“亚圣之德”。人品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说出那么不负责任的话呢?这事得从头说起。
  子张的志向是从政,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官迷,《论语》中就有关于他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的记载:“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告诉他说:“多听别人说话,对自己不明白的不要妄加评论,这样就能少说错话;多看别人做事,对自己搞不懂的不要盲目行动,这样就少做错事。少说错话、少做错事,你就肯定能升官发财了。”
  虽然子张掌握了从政的基本要领,但是他一辈子也没能从政。怀才不遇的滋味很难受,使子张很有挫折感,长时间的憋屈和窝火,终于在去见鲁哀公的时候爆发了。刘向《新序》中记载:“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
  这个鲁哀公,也真是不像话,子张来了七天了,他都没搭理人家。子张暴脾气上来了,拍拍屁股走人,委托仆人跟鲁哀公辞行,实际上就是通过别人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说我听说你礼贤下士,才大老远的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投奔你,连休息都顾不上,不信你拍拍我的衣服,灰尘噗噗地落,风尘仆仆嘛。你可倒好,七天都不搭理我,就算黄金周去旅游也该回来了,好歹我也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弟子啊,哪有这么不给面子的?你这种礼贤下士,就像叶公好龙一样,只是为个好名声而已。
  子张的这一通牢骚,就像在背后放冷箭一样,把叶公沈诸梁射了个半死。几千年来,人们逐渐淡忘了他的功绩,只当他是个爱做表面文章的懦夫。
  子张为什么非要选择叶公来埋汰呢?当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到过叶邑,叶公曾刨根问底地向打前站的子路探听孔子的为人,令孔子很不爽。孔子的礼治思想与叶公的法治思想格格不入,而且叶公按照自己的思想把叶邑治理得是局面一片大好,当然不会轻易认同孔子的观点,所以俩人见面之后谈得并不投机,很快就不欢而散。这些在《论语》中并没有直接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对话中感受到。不光叶公不待见孔子,连叶邑的农夫都挖苦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所以孔子师徒在叶邑的日子肯定不快活。估计那些郁闷的日子在子张心中留下了阴影,于是后来子张就借题发挥,随口编造了叶公好龙的故事来影射鲁哀公。
  
  孔子跟叶公说的“近悦远来”的政治思想,在《论语》中的其他地方还有详细的阐述,比如那篇被选入中学课本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核心的一句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认为,武力征服对和平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最高明的做法是完善分配体制,以缩小贫富差距,使国家内部和谐稳定,内部事务搞好了,远方的人不服气怎么办呢?不要一生气就出兵揍他们,有人不服气说明政策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要不断提高文化和道德修养,感化得远方的人鼻涕一把泪一把地来归附,以德服人嘛!来了之后要好好安置他们,大家一起安居乐业享太平、齐心协力奔小康。这样,才能实现世界和平和天下大同。
  孔子的这套理论含有理想主义的成分,而且没有充分考虑强大的综合国力这一必要条件,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红口白牙说“以德服人”,根本没有底气,也根本不会有人买账,比如宋襄公,多仁义的一个人啊,但头脑过于简单,搞不清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也不掂量一下本国的实力,单凭“仁义”二字就提出要当各诸侯国的老大,惹得楚国很生气,把他捉了去,他还不服气,于是楚国玩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把他放了,发兵攻宋。宋襄公也的确是个活宝,在战场上的时候还坚守着“君子不乘人之危”的高尚情操,坐失取胜的良机,最终落得兵败身死的下场。
  道德建设是一项漫长、浩大而艰巨的工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地盘和人口打得头破血流,大好时光都浪费在打仗上了,谁有功夫实施孔子这一套啊?但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可以参考的,只要抓紧时间一门心思搞发展,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发展到一定程度,你说永远都不称霸、不当老大,别人都不答应,说你不当老大,谁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啊?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9-25 12:47  第三十三句 鸣凤在竹(1)
  
  我为领导唱赞歌
  
  这句出自《诗经 大雅 生民之什 卷阿》,也写作“鸣凤在树”。按理说,周兴嗣那时侯“竹”和“树”两个字长得并不是很像,不会弄混,但是现在的结果是有的文献上记载的是“竹”,有的是“树”。最初周兴嗣写的到底是哪个字,谁也搞不清,只能靠分析,想回到一千五百年前找老周去问问吧,又实现不了。就算是能实现,为了一个并不很重要的问题跑回古代也非常不值得,巨额差旅费谁给报销啊,你说亏不亏?就算有人给报销,还可能有一个更坏的结果:千辛万苦回到南朝,找到老周一问,老周挠挠头说:我也记不清了!
  既然没有定论,我们就姑且认为是“鸣凤在竹”吧。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你要是表扬他,不管你平地拔多高、说得多离谱,他都会觉得很舒服,自我感觉极其良好;而你要是批评他,哪怕只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地那么一说,他就会觉得受不了,随时可能跳出来和你死磕,这还算好的,最怕的是他表面上没事,暗地里报复你,让你死了都不知道为什么。所以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是很难的,很容易就演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
  历史上有不少文章是为统治阶级唱赞歌的,不仅“鸣凤在竹”这四个字是,就连其出处、也就是那首《卷阿》本身也是一首赞美诗。据《汲冢纪年》记载:“成王三十三年,游于卷阿,召康公从。”后人考证说这首诗就是召康公借着周成王出游卷阿之机,不遗余力地对周王进行了赞颂,高度讴歌了周王礼贤下士的优良品质——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了让人听了肉麻的程度。让我们来看看这首《卷阿》吧——最好还是提前准备好笤帚和撮子,一会好收拾那满地的鸡皮疙瘩: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卷阿,读“泉饿(一声)”,指大而蜿蜒的山陵。据考证,这个大山陵可能就是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十五华里的凤凰山南麓。唐代在那里建了一座周公庙。全诗译成白话,大致是这个样子的:
  “山路十八弯,南风打着旋。君子很随和,唱歌来游玩,即兴献诗篇。
  纵情好河山,娱乐又休闲。君子很勤政,神武又英明,祖业要继承。
  国土广无疆,家业真兴旺。君子很健康,长寿又吉祥,主祭理应当。
  天命最久长,福禄多安康。君子运事强,心想事必昌,福贵要永享。
  贤才站两旁,德高有威望,前面引方向。君子很睿智,您是正中央。
  肃敬气势昂,像那圭与璋,美名传四方。君子很慈祥,您是好榜样。
  天上凤凰飞,百鸟使劲追,停下歇歇腿。贤士聚一堂,待命立两厢,天子谁敢忘。
  天上凤凰飞,百鸟使劲追,高处和风吹。贤士聚一堂,待命立两厢,人民挂嘴上。
  凤凰叫声亮,落在高冈上。高冈有梧桐,东方迎朝阳。枝茂树干壮,凤鸣很悠扬。
  君子有名车,华美数量多。君子有好马,飞跑累不垮。所献诗辞少,唱歌讨个巧。”
  《诗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波及到了周边国家,比如日本,《诗经》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日本社会的深层。就拿我们刚刚提到的这首赞美诗《卷阿》来说吧,日本富山县西部的“高冈市”及当地名为“凤鸣社”的诗社,就是取自这首诗中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冈”一句。
  这句的意思很简单:凤凰在竹林里鸣叫。这一句和接下来的三句,都是对周王朝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的赞颂,这种赞歌是最难解读的,谁知道说作者当时是发自肺腑的佩服赞扬,还是言不由衷的溜须拍马?用古文表达赞颂就显得那么优美、那么不失身份,翻译成白话就显得那么不自在、那么虚情假意。或许平时歌功颂德的白话词句和腔调听太多了,抵触心理油然而生,所以大家可以感觉到,这首诗翻译得可真是不咋地!说实话,在翻译过程中一直有肉麻的感觉,极大地影响了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38.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