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智子御姐: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4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15:58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17 10:18 
   ------------------------------------------------------------
  第二十八句 垂拱平章(3)
  
  宰相和丞相有啥不一样
  
  “垂拱”曾被用为年号,“平章”则被用为官名,而且同样是在唐朝。《新唐书 百官志》所载:“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多大个官呢?这个官可不小,相当于宰相。
  宰相这个名词大家可能十分熟悉,比如前些年就有个热播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的是清朝大臣刘墉与大贪官和绅斗智斗勇的故事。但是我在这里还得给您浇盆冷水:清朝袭明制,并未设宰相之职,说刘墉是宰相比较牵强,而且刘墉也不是天生罗锅,年轻时候的刘墉,腰杆比旗杆还直呢,直到八十多岁,老得驼背了,嘉庆皇帝笑称他为刘驼子。如果照着影视作品学历史,可能会糟蹋了历史,因为有些影视作品简直就是垃圾——这样说可能会有一些影视工作者不高兴,那就换一种说法吧:有些影视作品不是垃圾。
  宰相和丞相都是指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务的最高官员,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上学时候都学过历史,如果你的历史老师讲了这个知识点,证明这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宰相”名词还是很有意思的。宰,《说文》中解释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也就是充当家奴的罪人,后来指古代贵族家中的奴隶总管或管家。周代有“宰人”这个官职——可不是把人宰了来吃,那是食人族,也不是指买东西被宰的人,而是主管宰杀牲畜来吃的人,也就是掌管膳食的官员,再后来后“宰”就泛指官员了。“宰”字意思的变化很奇怪,由最初的任由别人宰割的奴隶或罪人,变为掌握宰割别人权力的官员。相,《说文》中说“省视也”,指仔细察看,后来演变为辅佐、扶助之意,做名词是指赞礼者或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如《周礼 司仪》中说:“掌九仪之宾客傧相之礼。”傧相,就是接客的人——别想歪了啊,接客是迎接客人的意思,接宾曰傧,赞礼称相。现在的“傧相”一般指婚礼中的伴郎和伴娘,就是新郎和新娘两边站着的那两个起陪衬作用的男女。如果你准备结婚,那你在选择傧相的要注意了,一定要选长得比你丑的,否则会喧宾夺主。“相”被用做官名,指辅佐帝王的大臣。
  最初,在贵族家里当管家称“宰”,在外面官场上给人家当参谋混饭吃的称“相”,到了秦朝,实现了一统天下,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贵族的私官制度开始走向破产,家里的“宰”走了出来,和外面的“相”相结合,成为皇帝参谋助手的称呼,于是就诞生了“宰相”制度。
  实际上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宰相”制度的雏形,如商汤时期的伊尹、周文王时期的姜尚。“宰相”两个字联称,始见于《韩非子 显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意思是说领导干部要从基层选拔,因为他们经过了实践的锻炼和考验。领导干部不能搞“空降”,否则会形成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例如中国足球,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精力,搞了这么多年,结果是一届比一届臭,没有最臭,只有更臭。宰相制度一直沿用到明朝,但只有辽代以“宰相”为正式官名,其他各朝代虽然实行宰相制度,可是宰相的官名却五花八门,“丞相”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其中的两个。
  丞相是宰相制度下的一个具体官职名称。“丞”字上面象两只手,下面象人掉在陷阱里,合起来表示救人于陷阱之中,所以这个字就是辅佐之意。丞相是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西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后来宰相职位的官名又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等众多名称。
  到了唐代,宰相的官职名称更乱了,《新唐书 百官志》特地给梳理了一下:“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虽然是梳理了一下,但还是够乱的,这还不算完,唐太宗李世民又封李靖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创造了一个宰相官名。平章事,就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宋朝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但以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为标志和开端,宰相的地位开始下降。宋神宗时设宰相二人,首相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宋徽宗时又改首相为“太宰兼门下侍郎”,次相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宋高宗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跟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到了宋孝宗时期,又改回为左、右丞相。
  元朝中书省下设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这都是宰相级别的人物;明初也设中书省和左右丞相。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判处左丞相胡惟庸死罪,此后朱元璋决定不设置丞相宰相,所有大事小情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从此宰相制度被废除。后来也出现了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等疑似宰相的官职。
  宰相是“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的,好像没有什么不管的事情,比如前面说的武则天,看到骆宾王的檄文之后责怪宰相在人才选拔方面失职,再前面说的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因淮南王谋反而打算引咎辞职。天下那么多事情,宰相一个人管得过来吗?肯定不行啊,一个人浑身是铁你能碾几根钉啊,只有百官共同努力才行,所以宰相在选用和统领百官方面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汉文帝和当时左右丞相的一次谈话,就很明显的反映出了两个丞相在这方面能力上的差距。
  《史记 陈丞相世家》中说,汉文帝当了皇帝之后,右丞相陈平觉得周勃功劳很大,就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周勃,汉文帝表示同意,让周勃当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当时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官大。汉文帝慢慢熟悉了业务,有一天上朝,就想考考两个丞相。他先问周勃:“全国一年中判决的案件有多少啊?”周勃傻眼了,说:“我不知道。”又问:“全国一年的财政收支有多少啊?”周勃又说不知道。皇上考的两道题都没答上,急得周勃出了好几公斤汗水,十分狼狈。于是皇上又拿这两道题考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专门负责这些事务的人。”皇上问:“谁管这么事啊?”陈平说:“陛下问的判案之事,有廷尉负责;财政收支,由治粟内史负责。”皇上不爽了:“每件事情都有人负责,丞相是干什么吃的啊?” 陈平说:“我其实就是个弱智,您非让我担宰相之职。宰相是干什么的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养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汉文帝一听,说高啊,实在是高!右丞相周勃十分惭愧,退朝后就埋怨陈平说:“你平时怎么不教教我呢?害我在皇帝面前出丑。”陈平笑着说:“你身居相位,还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吗?如果皇上问起长安城中盗贼的数目,你也要凑个数来回答吗?”周勃这才知道猪为什么撞在树上了,不会脑筋急转弯啊!觉得自己的水平和陈平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就托病辞官。于是丞相就剩陈平一个了。
  宰相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大员,可是公孙弘也好周勃也罢,觉得自己水平不行就主动辞职,多好的作风啊!可惜这种作风失传了,现在的一些官员,出了事都会百般推卸责任,推卸不掉也在那耗着,只要不撤他的职,他肯定不会主动走人,坚决要把官位坐穿,必须有关部门或领导出面做工作,掰开了揉碎了摆事实讲道理,这才恋恋不舍地从官位上抬起他那比大象还重的臀部,对外宣称是引咎辞职——这哪是引咎辞职啊?简直就是“引诱辞职”。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22 11:32  “孔丘不读历史”你好,关于鲁迅对待汉字的态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鲁迅并不是简单地反对汉字,他对中国旧文化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持反对态度的,包括中医,认为中国当时凄惨状况是旧文化造成的,这也是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心态,五四运动就是这种心态的大爆发。如果我们处于那个社会环境中,恐怕也会如此。比如我这两天去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麻烦透顶,急死人不偿命,但是你除了等着之外毫无办法,最多也就骂几句发发牢骚。鲁迅不满的,是当时中国整个社会的存在状态,反对汉字也只是发牢骚的一个途径。深层次的原因有很多,在此就不多说了。
  谢谢你对帖子的关注,希望有更多的交流。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23 15:55  第二十九句 爱育黎首(1)
  
  黎首,即黎民与黔首,指广大人民群众。
  关于“黎民”的来源,说法不一。
  有的说源于周朝人对九黎人的称呼。九黎属于东夷的一支,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他们的老大是蚩尤。九黎人信奉巫教,杂拜鬼神,所以《国语》中说:“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这也是关于九黎的最早记录,上古时期伏羲、女娲、神农、后羿等“民神杂糅”的传说,其原始素材都出自东夷九黎。后来蚩尤率领的东夷联军在涿鹿之战中被炎帝和黄帝的联军打败,九黎人撒丫子就跑,一部分人往西北跑,没跑多远发现一块空地,就赶紧插个旗子占上了,建立了黎国,大致在今天的山西长治境内。到了商纣时期,这个黎国被周文王灭掉了;还有一部分往南跑,到了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跑得慢的那些九黎人被生擒活捉,当了奴隶,这些人就被称为“黎民”。作为奴隶,“黎民”是人家的私有财产,奴隶主完全主宰了他们的命运,让他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还可以把买卖他们,甚至可以随便用来殉葬,或者杀掉之后进行凉拌、清蒸、红烧、醋溜、油炸等手法进行烹调,然后用来祭神,所以最初的“黎民”也被称作“人鬲”——鬲(读“立”音),指古代的一种用于烧煮或烹炒的、类似于鼎状的炊器。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这样描述“鬲”的:“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
  前面说过,古代的“百姓”是对官员贵族的称呼,但“百姓”中经常有犯法而沦为奴隶的,“黎民”也有因有突出表现(比如抢救落水贵族)而变为“百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和“黎民”的身份越来越混乱,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大家都成了被统治的平民。于是“黎民”和“百姓”就联系在一起了,作为对普通民众的一种称呼。
  还有一种说法,源于《说文》中的“黔,黎也”,黔与黎都是表示黑色之意,所以秦始皇在正式把老百姓称为“黔首”后,还在石刻中使用了意思相近的“黎民”、“黎庶”这两个词。
  黔首,战国时就用来作为对老百姓的称呼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下令“更名民曰‘黔首’”,然后“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前面说过,根据五行之说,秦为水德,尚黑色,所以秦始才这么称呼老百姓。当然,更通俗直观的解释是说老百姓成年累月地在野外劳作,风吹日晒的,个个都跟包公似的,嘿,还真对不起这张脸!而且按规定平民百姓是不准戴帽子的,只能用黑巾缠头,因此称为“黔首”。
  这句的意思是:统治者想方设法爱护和教化广大人民群众。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27 07:52  第二十九句 爱育黎首(2)
  
  弱智兼弱势的老百姓
  
  读到这句,在通向民主法制社会的这条尘土飞扬的大马路上艰难行进的我们不禁会愤愤然:古代老百姓辛辛苦苦干活、老老实实交赋税、顺顺从从服徭役,供养和伺候着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而统治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发号施令,老百姓还得乖乖听话,你说无我不说有,你说八我不说九,你说给我站住,我就不随便乱走。老百姓忍你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到头来却说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的爱护和教化?这不是拿咱老百姓当弱智吗?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和老百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孟子》中有一句话作出了解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说明儒家认为老百姓是最重要的,他们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地位应该比皇帝还高——这样理解对吗?
  错!按照儒家的等级观念,这样理解“民贵君轻”几乎相当于造反。孟子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告戒统治者:你可别小瞧了老百姓啊,那个是你能掌握的最重要的资源,就算你老得哪也去不了,老百姓依然是你手心里的宝。如果老百姓都离你而去了,那你一光杆司令还统治谁去啊?还有谁拿血汗钱来养着你啊?你发号施令给谁听啊?如果你把老百姓给惹毛了造起反来,还不把你像小强一样踩扁?所以,你要维护你的统治,必须把始终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老百姓认可你的统治,比如采用我们儒家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别太黑了,要给老百姓一条活路。只有这样,你的位子才能坐稳。
  能够听得进去孟子这番苦口婆心劝说的统治者并不多,一般都是开国皇帝,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据说放牛娃朱元璋咸鱼翻身当了皇帝之后,每遇到天灾人祸、老百姓生活困苦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小时侯挨饿的滋味,而那些朝廷官员们依然公款大吃大喝,海参鲍鱼,啥好吃啥,茅台五粮液,啥贵喝啥,朱元璋十分恼怒,就趁大臣们进宫给皇后贺寿之机,故意只上四道菜:炒萝卜、炒韭菜、炒芹菜、炒青菜,最后再上一道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当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列位爱卿,炒萝卜也叫群英会萃,可治百病;韭菜生命力旺盛,象征国家长治久安;芹菜、青菜喻意为官要清廉、勤于政务、体恤民情;葱花豆腐汤是奉劝列位,切勿徇私枉法,要一清二白。大家不要客气,吃好喝好,喝好吃好。”吃完之后,朱元璋宣布:今后公款吃喝,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谁要是嘴馋皮厚,可别怪我心黑手狠!从此,“四菜一汤”成了廉政建设在饮食上对官员的基本要求。
  按说朱元璋在整顿吏治方面是动了脑筋、下了苦心、使了手段的,后来“剥皮实草”的血腥办法都用上了,但是贪官就是斩不尽杀不绝,后浪推前浪,曾出不穷。抛开制度设计上的原因,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导致的特权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美国《独立宣言》中说:“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的权利。”西方社会中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教观念产生了个人之间的人格平等,人格平等能够抛开社会地位、财富数量等方面的不平等而独立存在。但是在中国,人格平等的种子在等级制度的压制下一直未能发芽,已经快烂掉了。
  中国社会目前仍然普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就属于没有人格平等观念下的特权意识的流毒:但凡我手里有点权力或掌握某种资源,我就要拿一把,从中获取利益,即使不能获取什么利益,也要表明我高你一等,从而形成人格上的歧视。所以在中国,老百姓是最大的弱势群体,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出行难、买房难、吃猪肉难……干什么都难,好像就没一件容易的事。
  儒家认为人不是平等的,有上智和下愚、君子与小人、劳心和劳力、贤与不肖、君臣士民等等级之分;圣贤是有权教化百姓的,而能够得到圣贤的教化,那简直是你老百姓积了大德、捡了大便宜,是一件比买彩票中了五百万还值得高兴的好事,因为聆听圣贤的教化可以长知识增见识,可以不断提升和完善我们老百姓的人性。
  但是有人不服气了:你还真以为我们老百姓是弱智啊?你说谁是圣贤谁就是圣贤啊?我觉得我自己就是圣贤呢!为什么不听我给你讲讲大道理呢?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对儒家的“天赋圣权”的观点提出了最强烈抗议,谁呀?就是墨家。墨家提倡“爱无差等”,类似于我们今天高喊的“自由平等”口号。
  的确,在圣贤的标准问题上,儒家确实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从汉武帝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之后,有些朝代的统治者也为这个问题发过愁:没有标准,我哪知道谁是圣贤啊?我打着谁的旗号来教化老百姓啊?但是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有标准要上,没有标准可以创造标准也要上!怎么创造呢?当然是统治者说了算,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怎样对统治者有利就怎么创造。按照他们创造出来的标准确定的圣贤,代表的当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你不服气吗?那就把你的拳头伸出来和统治者比一下大小吧,比不过?那就别整些没用的了,乖乖接受教化吧。
  直到今天,教化百姓的观念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比如单位开会,基本上都是以虚心接受领导的指示为主要内容,虽然很多人会上一直都处于昏睡状态,虽然领导的讲话本来就是一锅糊涂粥,但最后与会者都会一致表示:通过聆听领导的指示,我们深受启发,明确了目的,认清了方向,鼓足了干劲,……。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水平,职位高的人具有教化权和话语权,位置低的只剩下被动接受教化权和拍马屁权。当然,这种观念还是起到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是等级制度社会的最优选择之一。
  中国老百姓历来都是假装弱智的弱势群体,只有逆来顺受、被动接受教化的份儿。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不会甘当受虐狂,总被人当弱智养活着,心里憋屈着呢,想找个发泄渠道,怎么办呢?到“出气公司”里狂砸一通行吗?不行,砸完了还不是你自己掏银子包赔损失,还不如回家折腾。俗话说“熊汉窝里横”,在外面受气,回家得斗斗威风,就打老婆揍孩子,弄得家里鸡飞狗跳猫上房。梁漱溟说过:“中国人原来各个都是顺民,同时亦个个都是皇帝。当他在家里关起门来,对于老婆孩子,他便是皇帝。出得门来,以其恭顺和平之第二天性,及其独擅之‘吃亏哲学’,遇事随和,他便是顺民。”这就是一种制度及相应的文化对社会成员个体性格塑造及其生存状态的长远影响。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34.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