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还乡:明朝的苏州点滴 / 江南砚台 / 第6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3:12:07
作者:江南砚台 提交日期:2006-05-31 21:43  杂纂
  
  一
  杨循吉《吴中故语》记载明初苏州被朱元璋军队攻占后的情形,徐达部队进城后“不戮一人”,而信国公汤和因为围城日久,破城后“二岁小儿亦当斫为三段”,至为惨烈。他的部队从葑门进入,“城中士女必处以军法”,徐达听说后急忙派人捧令牌过去传达命令,“杀降者斩”,这才阻止了更大规模的杀戮。而葑门一带因为汤和军的烧杀,到明朝中期,还是不如其他地方繁华。
  
  二
   吴郡伍余福著《莘野纂闻》记载很多当时苏州的异相,比如“明正德已已冬十二月,吴中大雪,冻馁者塞途,自胥门河以及震泽水不流澌,或有事辄涉冰以行。”当时谣言四起,说这是兵兆,要天下大乱了,而北寺塔大火的记载更确切,“浮屠九级奠吴城卧龙街上,作为雄镇,正德壬申五月六日有火自空而来,流为乌,其声殷殷然与雷相薄而风雨随之”,很快火势蔓延到如来示寂像,全城都看见火光冲天,“见者骇目”,苏州人这天有点害怕了,不久有谣言出来,至于谣言的内容,笔记里,没有记载。
  
  三
  明朝正德年间,苏州出现一种不好的风气,掘墓盗宝,《吴风录》记载,吴中古墓如城内梁朝公主坟,盘门外孙王陵,张士诚母亲的墓葬,当时都曾经遭到“势豪”挖掘,掠夺里面的殉葬金玉古器“以万万计”。从此苏州地方老百姓也有了这样的陋习,其后西山九龙坞诸坟,下葬三天,就会遭到荼毒,衣物与棺木弄的乱七八糟,棺材甚至能放到有势力人家开的店铺里,再次寄卖。
  
  四
  苏州人冯时可在笔记《蓬窗续录》里记载:
  “外国道士利马窦”曾在北京送给他日本扇子四把,这种“倭扇”为泥金面,乌竹骨,合起来不到一指宽,很轻巧,当时利马窦还给他看“番琴”,这是西洋乐器,“其制异于中国,用铜铁丝为弦,不用指弹,只以小板案其声更清越”,这应该是小提琴最早进入中国的记录。而“自鸣钟”是明朝人最希奇的玩意,“仅小如香盒,精金为之,一日十二时,凡十二次鸣,亦异物也”,这个苏州人只是看希奇,叫传教士利马窦为道士。当时基督耶稣教义刚进入中国,利马窦传教很不顺利,他注意到中国儒家在民间有很大力量,主动接近官吏读书人,和他们交往,传播宗教,当时常熟人瞿太素是他最早的学生和信仰者。
  瞿太素是利玛窦第一个正式的中国学生。瞿太素又名瞿汝夔,苏州常熟人、礼部尚书瞿景淳的儿子。据说他个性张扬,在世人眼里是个浪荡公子。万历十七 (1589),他因为笃信炼丹术倾家荡产,于是来到了广东肇庆,听说西洋神父利玛窦会用魔法炼金,就去拜访,就此订交,向他学习西方文化。中国札记中利玛窦说:“他(瞿太素)接着从事研习丁先生的地球仪和欧几里德的原理,即欧氏的第一书。然后他学习绘制各种日晷图案,准确地表示时辰,并用几何法则测量物体的高度……他还为自己制作科学仪器,诸如天球仪、星盘、象限仪、罗盘、日晷及其他这类器械,制作精巧,装饰美观他制造用的材料,正如他的手艺一样,各不相同。”利玛窦教瞿太素制作了天球仪,星盘,而瞿太素也对老师帮助不小。根据记载,瞿太素建议利马窦放弃僧服,改穿儒生打扮,见客时执秀才礼, 研读古籍练习书法以方便传教。明万历二十七年,利马窦来了苏州,此前,利玛窦曾带了张世界地图来中国,应天巡抚赵可怀在苏州首次翻刻。
  万历三十二年三月十六日,和小妾离婚后,瞿太素从葡萄牙人罗如望神甫受洗加入天主教,洗名依纳爵。
  他的父亲瞿景淳,字师道,常熟人,做到礼部尚书的高位。《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他是一个被称为尚书的第二级高官的儿子,苏州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他的父亲因有官职而知名,但更因他是三百名应博士学位考试中的魁元而著称。”奇怪的是,《明史》瞿景淳传中不见瞿太素名字,只有汝稷、汝说两人。
  
  
  五 明代皇甫录在《近峰纪略》里记述一件逸闻,苏州人刘棨,曾说起过,明英宗相信太监王振的话,导致土木之难,自己做了俘虏。蒙古太师也先是可以决定英宗存亡的人。他的妈妈对也先说, “我本来是苏州人,年轻时跟丈夫戍边,被你父亲父掳回,才生了你。我以前在中国,也是中国人,还是这个皇帝的臣子,哪里有臣子杀害君王的道理啊。
  也先的母亲跪着求情,一边哭泣,也先最后听从了她的话,终于放英宗回去,才有了以后的夺门复辟,重登皇位。此说不见其他史籍记载,皇甫录推测,刘棨是太卿,“掌诏敕,在内阁四十余年,必有所授之也。”姑妄言之而已。
  
  六 徐祯卿在《剪胜野闻》里记述苏州一高僧故事。
  明初,自己当过和尚的朱元璋鉴于僧人“徒众日盛,安坐而食,蠹财耗民” ,颁布法令,出家者必须通过政府组织的考试,并对其年龄、性别、身份等作出规定,初步建立了度僧制度。洪武六年十二月,他出台政策,“以僧道日多,蠹财耗民,莫此为甚.乃诏天下府州县止存大观寺一,僧道并处之.非有戒行通经典者,不得请给度牒.又禁女子年四十以下为尼者”。因为当时民间很多人出家,是为了躲避徭役,所以洪武二十四年政府规定,凡僧道,府不得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洪武二十五年(1392),朝廷在首都南京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给牒考试,政府下度僧之令,天下各寺庙沙弥求度的人数超过三千多,其中不乏冒名代替想捞点免税、免赋小好处的。更让朱元璋生气的是,这些自称是出家人的家伙,佛经也看不懂,“就试三千余人,悉不习内典"。明太祖气坏了, “试经度僧”搞出这样一个扫兴的结果,大怒之下他命令锦衣卫把三千人统统抓起来,关进牢狱,准备杀个干净。这时,苏州高僧永隆出来求情了。他是在苏州尹山寺出的家,永隆对朱元璋说,愿意焚身来救下这三千生灵。朱元璋点了头,让太监跟锦衣卫军官看护住他。到了城南雨花台,永隆出龛邀拜皇宫方向,进入龛中,写了一首偈,又取香料一瓣,写风调雨顺四个字,对太监说,,方便的话跟皇帝说一声,要是遇到天下旱灾,拿此香祈雨,一定灵验,然后就自己点燃了柴火自焚圆寂。很神秘的现象发生了,火灭了,高僧遗骸卓立不到,空气中弥漫着异香,一群仙鹤翩翩飞来盘旋在上空。朱元璋在皇宫等消息,听说这异相,就赦免了三千人的性命。神秘的故事在延续,不久,南京果真大旱,朱元璋心有所感,让人拿出了那枚刻着“风调雨顺”字样的香料,到南京天禧寺祈雨,到了夜里果然大雨如注,朱元璋大喜,说“这可真是圣僧永隆那里来的好雨啊”。
  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真可,在《紫柏尊者别集》“跋照公墨书华严楞严”条云:
  本朝尹山隆菩萨,少年时.血书华严经.法华经.各一部.及高皇帝开试经度僧之例.有业不精而妄应者.帝怒.坐及三千僧.皆边远充军.隆公特往京师.愿焚身赎众僧之罪.帝允之.敕有司设道场严侍卫.公跃然登之.身将半烬.烈焰中犹手书风调雨顺四字.嘱内使曰.俟天旱焚之.後果亢旱.帝焚之.即沛然大足.帝曰.此永隆雨也。
  真可俗姓沈,一生恢复寺院十五座,功德无量,也是苏州吴江人。
  
  此事在杨循吉《吴中往哲记》中的版本略有不同,说这是永乐年间事,国家“欲杜释,源籍童行者,皆谪为边士”,苏州高僧隆菩萨上表,要求焚身相救。上头同意了,想看看和尚道行如何,这天,隆菩萨坐在柴堆上,周围刀戟闪烁,没等人点火,隆菩萨口吐三味火点燃柴堆,自焚肉身皮囊,火尽,而枯骸不倒植立,节节不坠,大家看了口念佛号,这些本来要发配边塞的人得以释放。“隆菩萨”就是永隆。
   阿弥陀佛。
  
  七 《尧山堂外纪》讲过一个笑话。苏州人陈继人称陈五经,学问大的很,来历也不凡。传说他父亲梦见白衣观音,后来就生了这个儿子。《明史》有传:
  陈继,字嗣初,吴人。幼孤,母吴氏,躬织以资诵读。比长,贯穿经学,人呼为“陈五经”。奉母至孝,府县交荐,以母老不就。母卒,哀毁过人。永乐中,复举孝行,旌其母曰“贞节”。仁宗即位,开弘文阁。帝临幸,问:“今山林亦有名士乎?”杨士奇初不识继。夏原吉治水苏、松,得其文,归以示士奇,士奇心识之。及帝问,遂以继对。召为国子博士,寻改翰林《五经》博士,直弘文阁。宣宗初,迁检讨。引疾归,卒。
  他是诗人,也是孝子,与当朝阁老杨文贞杨士奇,江南巡抚周文襄周忱关系都不错,山林名士隐居苏州,就有好事者来拜访了。
  此人来头不小,自称是高士林逋林和靖的十世孙,以诗为贽大家交流一下吧。陈五经听下人禀报,沉吟片刻说请他先坐会儿,寒暄几句,哦,原来是高士后人失敬失敬。就直奔书房,把来人晾在一边。片刻工夫老先生出来了,手里拿本书,请来人一读,书名是《和靖传》。等对方读到“和靖终身不娶,无子”这一句,对方目瞪口呆,没了脾气,才客默然。陈继大笑,口占一绝:
  和靖先生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想君自是闲花草,不是孤山梅树枝。
  冒名的来客惭愧而退,这几乎就是宋版的《康熙字典》了。
  
  
  八  明代有苏州僧明月舟,会写诗,出家人却也喜声色,看见美人也欢喜。沈石田知道他的脾气,每每用“有名妓在,一起喝酒”这样的幌子招他来,他人是到了,可一看座中都是老头,也就罢了。正好墙壁上挂有一幅《菜花蛱蝶图》,遂题其上云:“桃花生子菜生苔,细雨蛙声出草莱。一段春光都不见,却教蝴蝶误飞来。”
  
    明月舟善为诗,有《索米》口号:“去岁河桥冰冻,有米无人相送。今日月舟米上门,莫作一场春梦。”这是很有意思的人,谁说他不象高僧呢?
  
  
    九 明朝宣德、正统年间,吴江孝子吴璋,寻亲20载,感天动地,过程曲折,最后以孝行名动天下,朝廷还破例给他南京刑部主事的一个官位。吴璋小时候是个孤儿,十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陆氏守寡,当时诏选天下节妇为宫廷服役,陆氏就进京了,在淮王府做仆佣。这还是洪武朝的老规矩,选的都是苏杭一代民间女子,还必须通晓礼仪诗书的,才有资格进宫。苏州女子手巧,善刺绣,另有教导宫女刺绣的任务。
  吴璋时时刻刻记挂着母亲,带了行李盘缠,水陆兼程,披星戴月,千里迢迢入都寻母。后来淮王到了广东,他又是省吃俭用,—路上历尽艰辛,终于到了广东。谁知一到那里又扑了个空。原来,那王爷几个月前又改封到江右饶州府,不在广东了。
   吴璋于是转道向饶州去,翻山越岭,历经磨难终于到了饶州,苍天不负苦心人,打听到王爷府第,母亲陆氏果然在那里。吴璋上书王爷,乞求王爷恩准他母子团聚,可王爷不准,
  这么多年连母亲的面都没有见到过。正统十二年,万里寻亲的他终于感动王爷,赏赐他银两让他携母返乡团圆,距离永乐二十一年的骨肉分离,一共花费了二十四年的光阴。回家的旅途中,母亲病故,吴孝子匍匐负骨,终于回到苏州。当时的读书人称赞他为“全孝翁”,纷纷写诗文赞扬他的孝行。祝允明《志怪录》记载, 当时社会上士大夫多作吴孝子传记诗歌,他的儿子吴洪中了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十 朱元璋对苏州人的偏见是史家公认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菽园杂记》十五卷:
  高皇尝微行至三山街,见老妪门有坐榻,假坐移时,问妪为何许人?妪以苏人对。又问:“张士诚在苏何如?”妪云:“大明皇帝起手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归附。苏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问其姓氏而去。翌旦,语朝臣云:“张士诚于苏人,初无深仁厚德,昨见苏州一老妇,深感其恩。何京师千万人无此一妇也?”洪武二十四年后,填实京师,多起取苏松人者以此。
  朱元璋难过啊,一想,反正皇帝都做到了,心胸何必开阔?此仇必报。象韩雍这样的苏州富室就倒霉了,沈万三、顾瑛等大财主,纷纷强制迁徙,户口从城镇变到乡村,客死他乡。不仅如此,因为苏州征收的赋税比他处尤重,干脆,明代的户部尚书一职,也从不让苏州人做了。
  说真话吃亏,苏州人从此只听评弹。
  苏州人徐祯卿,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他在《剪胜野闻》里也有大致相仿的描述,不过里头还牵扯到了徐达的老婆。朱元璋也是微服出访,见一苏州老太太对着自己指指点点,管自己叫“老头”,朱元璋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很挫折,很失败。于是火冒三丈,可火气没处撒,人家老太太认识你马脸麻子是谁啊?一糊涂,不知道怎么就转到了徐达家,进屋,绕着柱子还在生气。他做人本不厚道,大戮功臣,徐太太怕死了,徐达正巧不在家,朱元璋闷头进来脸色难看,还以为是冲着徐达来的,“稽首再拜曰:得非妾夫徐达负罪于陛下耶?”
  这一问,朱元璋倒也不好意思了,毕竟是兄弟出身,说不是啊大嫂,没啥没啥。就回去了,留着徐达老婆继续害怕。朱元璋思前想后,还是气不顺,让五城兵马司的头头赶紧来报到,“张士诚这小子,在江东盘踞这些年,什么好事也没干,这里老百姓至今还叫他张王,我是大明天子龙的传人,此地居民竟然胆敢叫我老头儿,脑子被枪打傻啦?快去,抄家,灭族。”
   人命如草芥,什么是封建社会,这个大概就是了。
  
  十一
  明朝的苏州老百姓大概是最听话的人了,赋税沉重,生活照样津津有味。明朝中叶,苏州居然发生一起叛乱案件,地方驻军胜利平定暴乱后,还报捷给大名鼎鼎的兵部尚书于谦,可于谦不认帐。《吴中故语》记载有这样一件离奇事件。
  苏州尹山有个老百姓人称许道师,擅长房中术,以白莲教惑众,乘机奸淫妇女,愚昧百姓还以为他是神佛。许道师派头很好,一般还不接见,住在一间房子里。他的邪术是“以五月五日取蜈蚣蛇蝎壁虎等五毒物,置一瓮中,闭而封之,听其相食,最后得生者,其毒特甚,乃取而刺其血,和药浸水贮之,令妇人欲求法者,必令先洗其目”,说这样才干净,可以见佛。这样毒的东西洗眼睛,进门见“佛”真是鬼也认不出了,许道师就这样勾引妇女,有的妇人比较警觉,他就说自己是天阉,让小孩摸下身,果然跟太监一样,最后还是上当。其中一个叫沈三娘的,跟他最要好,为虎作伥帮他骗色,受害的多达几百人。信这个许道师的人不少,党徒声势渐大。
  苏州城的都指挥姓翁早想升官,听说这事想就此立功,他手下百户李庆也鼓动他把事情搞大,于是就跟都御史王文汇报了,把事情夸大了一番。王御史当时正在苏州赈灾,这家伙也是求功心切,就怕没事生不了官,闻讯大喜,三个人商量一通,发兵五百前往剿灭妖孽。
  事情一步步搞大了,苏州知府汪某、指挥使谢某坐镇中军,李庆为先锋前哨。
  一大帮白莲教愚民,本来在乱搞性派对,属于流氓行为,现在听话说这大军压境,是真刀真枪要命来了,大家赶紧逃命,在田野四散乱窜,也有人拿了农具准备反抗。许道师坐在一块石头上,好象很平静。他手下人吓唬官军,说你们别狂,大师一发功,全部死翘翘。
  官军开始真给唬住了,不敢冲。有一个士兵聪明,也不信邪,说贼首就在石头上,有啥好怕的,兄弟们上。结果,一举拿下,三百多人装进囚车运到了北京。
  兵部于谦接到苏州捷报,说战况如何如何,知道这是下面人邀功夸大,就批准了姓翁的都指挥一个人升官,其他人都没升迁。许道师风流一时,处了极刑,其他连带共处决三四十人,也包括沈三娘在内。这次案件应该说就此了结了。可李庆不甘心,打报告给上级,“自陈其功乞迁官”,于尚书立案不行,李庆争辩说要是这样都不算功劳,以后谁肯卖命啊?于谦稳笃笃说,我是杭州人,怎么会不懂里面的花样啊?不就是一个士兵抓了一个人犯吗?这也叫平叛?
  
  这才无话可说。《吴中故语》作者认为,三个混帐官吏为了自己升官,把一桩风化案件扩大到“叛乱”的地步,导致三百多人大辟,其心可诛。所以后来“文被诛,翁亦缢死,李庆之二子皆为盗死狱中”,也是因果报应。
  
  十二
  苏州城外,木渎灵岩山有夫差馆娃宫、浣花池、采香径等名胜,而在明朝时差点因为滥采石材被毁。
  灵岩山本叫砚山,就是因为山上石材可制作砚台,历代砚谱都有记录。万历年间,“山麓居民与石户为奸,据为己有,日夜椎凿”,山下有个叫黄伯传的人,以诗文游于当时苏州的公卿名流间,与退休在苏州的申时行关系很好。黄伯传不忍见灵岩山惨状,想让官府禁止开采。他是老百姓一个,无权无势,正巧户部官员马仲良从北京委派到苏州浒墅关,管收税的事情。两人在山上一商量,志同道合,都想保护灵岩山。马仲良管的是天下第一肥缺浒墅关,钱多的没地方花,经常组织昆曲家班搞点风流韵事,这是正经好事,特别卖力。他出高价向居民赎买灵岩山,这山就成了国有资产,接着马上碑刻文,告示众人,以后此山永不许斧凿开采了。当地的居民、石匠靠山吃山,不管你什么环保啊,觉悟没有那么高,于是,向吴县县令袁湘真行贿。袁湘真不是什么清官,当然想拿,可一想北京来的高官办的事情,人家是部里的人,得罪不起,就忍了,可心里那是一个恨啊。本地有秀才周中石,是一个所谓的“山人”,与马本是老相识。他不知道为什么兴奋的很,去跟石匠师傅们说:“慌什么,有我呢,一定让大家重新开工,这城里这么多人家装修,石狮子都来不及凿了卖,不开山行吗?”听的大家连连点头,这是明白人啊,我们出钱您请客,搞定一个算一个。周中石大张声乐,请了最好的班子,准备了山珍海味,邀请马仲良赴宴。地方就在于灵岩山山中,正喝的高兴,周中石突然叹口气,老兄你何苦“爱此顽石,不为小民谋生计”,说的马仲良已艴然色变。这当口忽闻轰然一声,酒席桌面都震动起来,原来山上又在开采,一块巨石从山顶掉下了了。马仲良大怒,命令手下去抓人,人早就逃跑了。马一肚子火气只好全撒在酒席上,说来表演的歌童实在太懈怠,给我狠狠打三十鞭子。酒席中途不欢而散,周中石恼羞成怒,偷偷找县令袁湘真,挑拨说什么马大人这次是针对你在使坏。周中石本来年纪就的大了,几个月后一命呜呼,生病死了。他儿子硬说这是黄伯传想霸占灵岩山,才让老父生病的,于是到袁县令那里告状。袁县令正好做文章,立刻抓了黄伯传来打三十大板,周中石的儿子还拿粪便污物扔在他脸上。马仲良任期到了,暂时赋闲等缺,对这局面也没办法,吴中士人与退休的大学士申时行都觉得闹的过头了,就一起跟袁县令打招呼,这才放了黄伯传。马仲良跟袁县令这就结下了深仇大恨。马仲良不久贬官离开苏州,袁县令结局也不妙,一样贬官外调,两败俱伤。马仲良一走,“任凿石者弥山互谷,琢伐之声,昼夜不绝”,写这段官场逸闻的沈德符是马仲良的朋友,曾一起策划大肆出版《金瓶梅》,他叹息到。“今山腹已枵,千载名胜,夷为坡陀,再一二十年,吴中无灵岩矣。”
  还好,这灵岩山至今还在。本文由贴库网(www.tieku.org)自动同步脱水整理,访问地址:http://www.tieku.org/198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