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制变成女生小说:首席证券内参2011-03-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7:35:52
首席证券内参 2011-03-22 以 下 目 录 【券业动态】
国君、申万否认豁免“一参一控”传闻
传证监会官员“挂帅”广发证券
传上半年成立证券金融公司,成员来自证监会
管理层忧“粗放式保荐”损“调结构”大局
“新三板”投资门槛或比预期高20倍! 【首席视点】
缺乏“宏观叙事”能力的市场出不了“大级别行情”
政策“两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衣钵”
“没有标准的时代”如何评判行情? 【新视野】
【“泡沫”为王】“宽松三期”将吹起更大泡沫
【“泡沫”为王】日本政府“放水”触发“宽松三期”
【“泡沫”为王】“宽松三期”牵出的投资机会
【“泡沫”为王】“宽松三期”实现或不实现的意义 【新闻观察】
聚焦“绿大地”:在细节中发现的魔鬼!
聚焦“绿大地”:戳到A股“价值投资”的痛处!
拷问“绿大地”:会否成“强制退市”第一例?
拷问“绿大地”:欺诈发现机制何时完善? 【券业动态】 国君、申万否认豁免“一参一控”传闻

    此前有消息称,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目前已获国务院特批,不再受“一参一控”政策制约。果真如此,则意味着曾经制约三家老牌券 商上市的最大羁绊“一参一控”政策,已经得到解除,三家老牌券商终于有望实现多年的上市夙愿。有媒体据此推测,三家券商有望按照今年一家、明年两家的速 度,在今明两年全部挂牌上市。而上海国资委力挺、上市准备最充分的国泰君安,则有望在今年率先上市。

    但国泰君安办公室相关人士明确否定了该消息:“我们并未听说这个消息,我们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消息出来。”该人士还表示,“公司方面从未向监管层递交过相关申请豁免的资料和诉求, 个人认为这种赦免的可能性很小 ,毕竟不是一家公司面临这个问题。”

    而申银万国证券办公室同样否定了相关报道,并称,公司上下都并未收到“已经豁免,不再受一参一控政策限制”的消息。 至于上市的问题,公司会按部就班继续准备


    T O P ↑
传证监会官员“挂帅”广发证券

    据悉,广发证券现任董事长王志伟、总裁李建勇即将同时退居二线,而《新世纪周刊》报道称,证监会官员将“火线”加盟——现任中国证监会会计部主任孙树明将出任广发证券党委书记一职。

    广发证券注册地在广东,但前两大股东主要来自东北,向来以“草根”券商自居,但董事长一职历来由广东省委组织部任命。

    据接近广发证券的人士称,董事长王志伟今年55岁,李建勇54岁,根据广发公司章程,年满55岁的高管必须辞任。李建勇还有一年时间够55岁,因此被安排退居二线。

     在广发证券的这轮高管变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证监会会计部主任孙树明的加盟

    孙树明曾任职财政部、中央金融工委、银河证券监事会监事,后进入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由于不在证监会内热门的业务大部任职,市场对其颇感陌生。 孙本人为人低调,但由于其深厚的专业和政府背景,广发证券的股东对其加盟表示欢迎

    一名广发员工表示,从监管者的角度看,广发证券向来都是个“乖孩子”, 若高管中有监管层背景的人士,或许能够提升广发证券各项业务的竞争力

    据接近证监会的人士称,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部委,权力虽大,实则比较“清苦”,部门主任一级的官员年薪不过十几万元,不过是市场机构高管的一个零头。

    根据证监会有关行为准则,孙树明此番“下海”面临一年的缓冲期。“广东省委组织部会先任命他出任广发证券的党委书记,待回避期满就可以正式走程序了。”

    而 近期广发证券另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 ——广发证券定向增发的行价格定于不低于27.41元/股。而今年3月17日,广发收于40.6元,去年8月拟定的增发价相对现在的股价来说,差距甚大。


    T O P ↑
传上半年成立证券金融公司,成员来自证监会

    有消息称,上交所、深交所、中登公司将共同出资成立证券金融公司(俗称“融金公司”)开展“转融通”业务。目前融金公司筹备工作小组已成立,待公司成立后,方可向会员单位开展融资融券的“转融通”业务。

    据悉,融金公司人事架构在2010年下半年已经敲定,成员来自于证监会融资融券工作小组。

     而“转融通”机制或将于2011年上半年适当时候正式推出

    由于“转融通”机制的缺失,融资融券在国内还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市场交易量与标的证券总市值相比仍然很少,对市场影响极小。

    未来,随着“转融通”机制的推出,融资和融券不再受限于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和证券,将建立一条完整的资金和证券的供需链,从而打通社会资金和证券的融通渠道。

     “转融通”推出也意味着证券公司可以运用杠杆,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规模化、乃至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变化都会具有标志性意义

    此外,融金公司向券商批发资金和券种的利息或费率也备受市场瞩目。

    接近管理层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已经就“转融通”方案向一些证券公司下发过征求意见稿, 但部分券商认为设定的费率过高,表示不满意


    T O P ↑
管理层忧“粗放式保荐”损“调结构”大局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10年度证券公司证券承销业务的排名情况,在股票主承销家数排名中,排名前五的券商中几乎全部是深圳券商。

    按照深圳证监局的说法,“深圳证券公司承销与保荐业务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尤其是去年以来业务规模已接近全行业的50%”。

    但是 盛世隐忧 。今年1月,深圳证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深圳辖区证券公司投行业务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简称“专项行动通知”)。

    专项行动通知称,“我们注意到,部分证券公司及从业人员在从事投行业务时存在粗放经营现象,保荐的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内幕交 易、违规持有发行人股份等现象,不仅影响到证券公司的规范发展,引发外界质疑,更损害了证券市场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功 能。”

    作为以中小项目为主的深圳券商,保荐项目的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已经引来不少质疑。

    同时, 2010年投行业界的内幕交易丑闻多发生在深圳券商身上 ,这也成为该专项行动通知下发的一个重要背景。

    深圳某券商投行人士称,该专项治理的要求非常高,如要求各公司指定董事长或总经理作为专项治理活动第一责任人,而且此次专项治理不但要求的层面高,范围广,而且自查的要求非常高。在专项治理的通知中,监管部门也明确了对主动发现问题的券商的宽容态度,“ 对于在专项治理活动中自查发现的问题,能够认真整改解决的,证监局将不再追究责任 ”,但是同时也表示“对于进度迟缓、自查不力、隐瞒不报的证券公司,证监局将采取监管措施,并严厉追究公司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目前尚没有听说北京、上海的监管部门有类似行动。


    T O P ↑
“新三板”投资门槛或比预期高20倍!

    据悉,即将推出的新三板确定将引入个人投资者,但准入门槛可能将远高于当前市场预期。知情人士获得的信息是, 要求有1000万元入市资金者才能参与新三板投资 ”。这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20倍(1000/50)——此前传言称,新三板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可能借鉴创业板、股指期货合格投资者的标准, 参照“2年股龄,50万资金”拟定

    另外,新三板已确定引入做市商制度。由于新政推出后,券商的该业务还需要3个月左右的开发过程,所以 做市商制度应该在2011年下半年正式实施

    而市场热议的“直接转板”制度,将不会出现在此次方案中。目前,新三板企业到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并无直接转板通道,其IPO程序与一般社会公众公司上市相同,都要重新申请并走IPO程序。

    不能直接转板,抑制了部分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积极性。

对券商而言,新三板业务利润微薄

    当前国内共有申银万国、西部证券、国信证券等44家券商获得了新三板主办券商资格。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截至2010年,能在新三板业务中盈利的只有申银万国一家。甚至多数券商只是获得了主办券商资格,却并未真正开展此项业务。

    而且,至今不少券商的有关业务部门,还没“关心”过新三板业务怎么做。究其原因, 一是新三板业务利润微薄,甚至很难盈利;二则是大家对新三板没有具体的政策预期,因此在人员等方面还在筹备阶段


    T O P ↑
【首席视点】 缺乏“宏观叙事”能力的市场出不了“大级别行情”

    综上所述,中国宏观经济、及其政策的面目,仍然会模糊一段时间,也必然导致决策层的“两难”还将持续, 而对股市而言,“顶层设计”的太多“不确定性”,显然不利于“大级别行情”的生根发芽 , 换言之,这个市场现在缺乏一种“说大故事”的“宏观叙述”能力,而这种能力“匮乏”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艰难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碎片化、复杂化”大格 局之下,习惯于“大一统”思维的传统逻辑模式,对其“已经变化了”的经济社会基础,这一“物质存在”的感知与辨析能力的“钝化、退化”,当然,也是我们 “渐进发展模式”本身,在充分体现“有序可控”的优势的同时,所必然要付出的,“思维创新进度”不足的制度缺憾。

    正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自去年以来,博览主任研究员张雄先生提出的“大熊小牛”概念,以及博览高级研究员朱茵女士的“潜伏非典型蓝筹”,就 是因应中国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人们对传统中国经济“核心价值”的股市载体——传统蓝筹概念的“青春期困惑”,这一客观现实所给出的“投资评判标准”。

    一方面,这些传统经济的物质载体,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甚至其发展前景的经济、政治保障仍然相当“充分”,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但另一方面, 在投资人的主观意识层面,却越来越“不相信”自己此前曾经“行之有效”的价值评判标准 ,还能否有效的衡量这些看起来“最浅显、直白”的经济原理,对自己未来的“青春期”,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焦虑与惶恐。

    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社会本身的“重大转型期”,这一客观阶段性的存在,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证券市场“青春期躁动”的生理基础,我们 正在艰难的适应和自我调整,与此同时,随着生理变化而加剧、凸显的心理“困惑”,在对事物评价标准“重新构建”之前,将使得我们对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趋 势、特征的评估,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的宏观政策就需要“勉为其难”的凸显其“有效性”,用政策对未来的“预期导向”,暂时替代“现实的价值评判标准的缺失”

    而这种“替代”产生的问题就是,目前的许多宏观政策本身存在“短期化”的倾向(因为内外政经形势的多变性、复杂性,要求宏观政策必须保持 “针对性、灵活性”),这种“临时性的标尺”,其“刻度”本身并不是“恒定”的,存在“同一经济现象,在不同阶段,引发不同政策评估”的问题;另外,随着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参与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强烈,“主观预期”对经济、股市运行的即期影响,往往大大超过客观真实的政策引导,也即政策效力存在严 重的“边际效应递减、钝化”的问题,由于对外界和自身快速变化的“不安全感”,使得我们往往更愿意用“也许并不成熟”的“主观评判标准”替代“客观真实效 果”。

    其结果就是,对已有的传统经济的成果并不太笃定,而更愿意用主观评价来衡量那些绚丽的“未来故事”,但叙述这些故事的“布道者”——宏观政 策本身的客观上的短期化、主观上的“效应递减”,使得我们的市场迟迟无法形成可供长期炒作,凝聚市场人气的“核心板块”和“主题故事”,因此, 容易幻灭的“童话”不少,能够流传下去的“经典”没有


    T O P ↑
政策“两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衣钵”

    如同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自己一些“相当明显”生理变化,既感到好奇和憧憬,同时也对自己因为这些生理变化,带来的一些微妙的心理 转变,有些惶惑,或许“前青春期”的许多自我意识,已经不再适用,心理准备的不足,又令其一时难以找到重新“认识”自我的价值体系,这是青春期“躁动”的 心理和生理根源,也是许多少男少女在缺乏“心理干预”,外界的“价值观援助”不及时的情况下,往往出现问题少年的因素之一。

    中国经济的GDP“丈量”结果,是终于超过日本,以约5.8万亿美元的规模,占据世界第二的位置,同时,海外机构测算,按产出统计,中国已 经成为世界头号生产国,打破了美国连续110年垄断世界头号商品生产国的历史,对此,著名经济史学家、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罗伯特·艾伦说,中国重回第 一的位置标志着“经济史500年周期的结束”。

    显然,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渡过了其快速“疯涨”的幼年期,开始进入其“青春期”阶段, 此时的“少年中国”,不仅仅需要新的大尺寸外衣来适应自己已显庞大的身躯,更需要有更为实用的价值标准,来作为自己的“心理依托”,以及评判事物的尺度

    与此同时,中国对自己的新历史定位,开始了“来自各个阶层、各种层面”的“大鸣大放”,尽管中国中央政府对这种“数字游戏”的“度长揳短” 并不“很感冒”,甚至相当的“低调、自谦”,但架不住内外舆论的“起哄”,外界开始越来越明确的发出“中国责任论”,而内部也在或理想、或激进的探究“从 大国到‘强国’”究竟会有什么不同?

    不管各种观点的差异有多大,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拿旧标准”来看待中国已经不合时宜,无论中国人怎么看待自己,GDP的“小肚腩”已经崛起,旧有的、建立在“一穷二白、物质匮乏”年代基础上的, 对中国的各个层面的评价方式、标准都在面临洗礼甚至“革命”,膨胀的“GDP骨架”迫切需要一身新的外衣来“包裹”,但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关键时期,我们却发现,裁缝手上的没有“尺子” ……

    “一穷二白”正变得“五光十色”,甚至有些“光怪陆离”,曾经的“物质匮乏”年代,快速的被“物质的泛滥”所掩盖,人们还没来得及呼吸一口 新时代的“物质富裕的空气”,就被“横流”的“物欲”所淹没,“物质匮乏”迅速被“精神匮乏”所替代,社会的道德血液严重“短氧”,但政府还来不及为其 “打气、输血”。

    我们很难要求在这样一个“大脑供氧不足”时期,能够快速的制定出一个新时期评判中国经济社会的“价值标准”,混沌时期还得往前走一段。

    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或许还得继续“摸着石头过河”,政策抉择在“两难”之下,对“灵活性、针对性”,特别是对“有效性”的强调,既是 面对难以笃定的复杂形势的“现实选择”,更是对“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精神衣钵”的继承,虽然这种“探索”看起来“前途未卜”,但对这种“精神衣钵”的“扬弃”,却是我们打破“精神枷锁”、寻找衡量新时期中国经济“冷 暖”、社会“稳定”标准的难以逾越的阶段。


    T O P ↑
“没有标准的时代”如何评判行情?

    保就业还是控通胀?使得宏观政策纠结于“松紧两难”,行情纠结于是看政策紧缩的压力,还是看流动性推动的通胀机会的“上下两难”,投资人预期纠结于究竟是政策利空出尽,还是紧缩没完没了的“左右两难”。

    制造业PMI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跌,而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却是连续三个月上升,同时,各地方政府继续拟定“高增长”的年度GDP增长目标,中国经济究竟是开始“增速下滑”,还是仍然面临“潜热”风险?

    同样,在连续两个月4.9%的“高位持稳”CPI面前,中央政府是继续打压通胀,还是“应该”转而越来越关注“增长、就业”方面的问题?

    货币政策是否“放缓”的争议,即使在央行再次上调准备金的情况下,对未来中国货币政策保持“高强度从紧”可能性的质疑,仍然没有断绝, 关键一点,仍然在于,“以哪种尺度来评估和丈量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势?又以什么标准来评判中国决策层,对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主次矛盾的辨析 ?”

    这个标准不拟定清楚,货币政策究竟是“缓和,还是继续高压”,是得不出比较明确的判断的,如此,对A股行情的判断,也就缺乏“共识”的标准。

    博览研究员认为,所有的两难,根源都在于一点——我们的“物质存在”,已经处在了一个“新时代”,但我们的“思想精神(或曰主观认知,以及 受其主导的‘预期’)”却没有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我们处在一个“没有标准(或者“探索新标准”)”的阶段,这个阶段带来的问题就是,处处充满“斗争和博 弈”,难以出现“统一”的思想和意识,要么,经过较长时间的“对冲”后,已有的各种混沌现象最终“露出真面目”,要么,有外力强势介入(特别是中央政府持 续、且方向明确的政策导向),打断这种“自然竞争”的博弈状态,提前终结混沌,而导入一个新趋势当中。

     事物的发展,超越了旧有的“度量衡”所能够评价的范畴,经济、社会的进步,超越了我们此前“有限”知识所能够解释和掌握的“尺度” ,面对这一局面,“茫然不知所措”才是正常状态,表面上的“一切尽在掌握中”,或者“有信心、有能力”,虽然更多是一种“精神的胜利”,但却至少避免了“现实的失控”,扩散为心理的恐慌,而制造更大的麻烦。

     在这个“缺乏统一的度量经济趋势、社会现象”的时代,避免出现“更糟”,较之“如何做得更好”,可能更切合实际

    因此,就宏观经济而言,调结构这一美好“发展蓝图”的迫切性,“暂时让位”于控通胀与保就业之间,在“稳定性权衡”上的博弈,也就成为必然 (注意,我并没有使用“重要性”这一“程度”标准来作价值区分,而仅仅用“迫切性”这一“时间”标准来界定),在暂时办不到“更好”的情况下,首先“稳住 阵脚”,确保自己不会“率先”变得“更糟”,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一逻辑模式下,今年以来,决策层将“控通胀”提升到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将“保稳定”置于政治经济生活当中的“头等大事”,也就不难理解。

    而就股市行情来说, 宏观背景的“混沌”状态,决定了股市行情的“失焦”,没有能够形成“凝聚”统一意识的核心 (无 论是炒作板块,还是市场故事),行情向上缺乏足够的动力;此时,货币政策紧缩的持续,其对行情形成的压力,虽然已显出“边际效应递减”的态势,但行情的中 期上行动力在此阶段,却显得更加“衰弱”,二者对冲的结果,自然是 “两‘弱’相权‘去’其轻”,因此,在行情的中期趋势这根“脆弱链条”上,向下寻求支撑,是“消耗‘金’‘力’”最少的选择。

    但就短期趋势而言,鉴于目前从宏观经济到微观股市,预期层面的松紧、上下、左右力量的博弈并没有“决出胜负”,中期趋势的“向下压力”,更 多将在反复“上下突围”的折腾当中,划出自己的最终K线,因此,本内参对A股的后市发展,短期行情方面并不“绝望”,但主基调是“谨慎、偏重对中期风险的 关注”。

    套用“墨菲法则”来说,既然缺乏适当的工具来“度量”未来趋势,那么,宁可“把风险讲透”,特别是面临“评判标准缺失”这种“类系统性风险”的时候。

PS:欧美大涨,A股资金净流出。
周一美股收高。道琼斯指数涨1.5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83%;标准普尔500指数涨1.50%。
欧洲股市周一触及一周收盘高位,英国FTSE 100指数上扬1.19%;德国DAX 30指数劲扬2.28%;法国CAC 40指数上扬2.47%。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3%,收于每桶102.33美元。黄金期货价格上涨10.3美元,涨幅0.7%,收于每盎司1426.40美元。
21日,A股两市的总成交金额为2327.22亿元,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减少76亿元,资金净流出约85亿,绝大多数板块资金小幅流出,只有房地 产、有色金属有小量资金活动。据资金监测系统数据,基金、社保、QFII、保险四大主力今日出现中大规模的资金净流出,总体流出额约51.09亿。其中基 金、社保、QFII、保险四大主力资金净流量分别为:-15.8亿、-10.9亿、-9.07亿和-15.32亿。上周主力资金明显的以净流出为主,不过 在周尾流出量开始缩减。
上周股市受到外围因素影响出现下跌,沪市大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出现了明显的净赎回,其中上证50ETF上周净赎回4.39亿份,明显超过了今年以来3.43亿份周净赎回纪录,沪市ETF上周合计净赎回资金规模达到了10亿元左右。

    T O P ↑
【新视野】 【“泡沫”为王】“宽松三期”将吹起更大泡沫

    什么是“宽松三期”?

    “宽松”指随着日本央行“进化”为第二个“美联储”,造成全球范围新一轮流动性“肆虐”,这与此前美联储一手“创造”的流动性宽松背景存在“同质性”;“三期”指相对于此前美联储策动的“QE1”、“QE2”而言。

    对于全球金融市场,这意味着什么?

    就A股中期趋势而言,有什么“特别含义”?

    看看“宽松一期”,“宽松二期”发生了什么,你就会明白“宽松三期”意味着什么……

     ●“宽松一期”标志性事件:【QE1】美国“三千亿国债收购”计划;

    趋势持续时间跨度:2009年3月——2010年4月;

    “中断”趋势的关键要素:欧债危机“纵深蔓延”;

    A股(沪指)上涨幅度:2200点-3200点(震荡幅度:2032点-3478点)。

     ●“宽松二期”标志性事件:【QE2】美国“六千亿国债收购”计划;

    趋势持续时间跨度:2010年7月——2011年1月;

    “中断”趋势的关键要素:新兴国家流动性“爆浆”(通胀面临失控);

    A股(沪指)上涨幅度:2400点-2800点(震荡幅度:2371点-3186点)。

     ●“宽松三期”标志性事件:【救市】日本四天注入约六千亿美元流动性;

    趋势持续时间跨度:2011年4月——???

    “中断”趋势的关键要素:???

    A股(沪指)上涨幅度:2900点-???点(震荡幅度:2850点-???点)。

     无论是宽松一期、二期,抑或三期,后续发展的路径时是“唯一”的——稍后,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市场将再次进入新的上升趋势——流动性“宽松三期”将在金融市场吹起更大泡沫。 在一个“商品供需增长有限,而基础货币投放无限”的世界里,任何质疑“牛市”存在的声音,早晚会被疯狂的呼喊声淹没,直到新的危机出现……

    很幸运,此前对于“宽松二期”的前瞻判断,事后来看相当准确。2010年8月《流动性“宽松二期”若隐若现》一文中所勾画的全球金融市场趋势,得到了“价格上的回应”——“我个人认为,全球范围内的‘宽松二期’或将维持到2011年一季度,但10月份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11月份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有可能为中国版‘宽松二期’划上句号。不过,仅仅只是存在可能性。”

    希望“宽松三期”给出的前瞻判断也将是幸运的—— 未来A股“泡沫性”上涨的趋势应与全球其他股市方向趋同,只是空间上受制于“宽松期”内中国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

    没有人拥有水晶球。

    “宽松三期”所引发的趋势能够持续多久?暂时看不到答案,需要进一步跟踪观察。靠推理,靠想象,所得出的结论没有积极意义。


    T O P ↑
【“泡沫”为王】日本政府“放水”触发“宽松三期”

    凭什么认定日本政府的近期“救市”行为将触发“宽松三期”?

    是否存在将短期举措“中期理解化”的预期风险?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产生不同判断的根源是:市场中大多数看客对于日本政府未来持续“放水潜力”(未来投放更多基础货币)存在不同程度低估。

    认知程度不同,判断自然有所差别,否则处处都是“共识”。

     ●继美国之后,日本是当今最具有释放流动性欲望、能够深刻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国家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央行从未放弃“超宽松”政策,并有将其运用至“极致”的决心——就在日本大地震前夕,2011年3月8日 日本央行副行长山口广秀非常果决的强调,日本央行将坚持“超宽松”的政策立场——后续发生的意外事件,充分证明日本央行“说的出,且能做到”。

    地震发生之后,前夜日本经济财政大臣还称“这场灾难的影响将十分有限”,隔夜日本央行就撒开手抛售日元,连续四天宣布注资。

    同时,传闻称日本政府还计划发行逾10万亿日元的震后重建债券,日本央行将直接全额买入这些债券。(请注意“日本央行直接购入政府债券”这一行为,目前仍是“违反”日本法律)

     ●美国QE2慢慢放水,日本“救市”一锅倒下;

    根据媒体测算,日本央行已累计注资51.8万亿日元。按照目前美元对日元1:81的汇率粗略估算,日本央行注入资金相当于6395亿美元。 遥想美国QE2的“量宽尺度”,不过是计划购入6000亿美国债券(每个月买入750亿美元长期债券)。相比之下,一个是水龙头放水,另一个则是直接一锅 倒下。

     ●日本“被迫”与G7联手放水;

    就在日本央行言辞凿凿宣称,无需G7联手干预外汇市场的当夜,G7罕见的联合汇市干预出现了。此后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除了表达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决心外,没有“多余”言论。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日本政府上次干预汇市是在2004年9月15日;而G7成员国自2000年10月份以来,也没有同时干预过外汇市场;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日元对美元汇率升至二战以来的最高点。

     ●历史重演,“理由”苍白且不重要;

    由于长期实施的低利率政策,日元目前成为全球主要货币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一旦出现日元升值的“爆点”,套利交易会激发“去杠杆化”的原始欲望。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3个月,日元对美元从101日元位置一路升至79.75日元,升幅达22%。

    当历史再次重演,无论今时今日升值原因是什么,可不可靠,真正的投机者都不会过多关注——重要的是,趋势是否形成?

    目前市场所列举的理由:一是日本投资者“班师回朝”救援与重建,大举减持海外资产,增持日元资产;二是在日本有业务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企业,为了支付保险赔偿金及弥补损失,大量购进日元。

    事实上,这两个理由,我们都无需花费时间去推敲其可靠性,因为对于趋势而言“不重要”。

     ●日本央行面对的是一场“持久战”;

    对于趋势而言,“日本央行是不是继续放水”才是关键条件。

     然而,无论出于压制日元升值冲动的目的,还是保障国内股市、债市不爆发系统风险,以及为帮助日财政部灾后重建筹措“低息”资金……进一步大幅投放流动性,是日本央行的唯一选择。

    甚至于,同G7的合作反衬出,“主动与被动”对于日本央行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

    没错,这是第二个“美联储”。尽管根据法律,日本央行不能直接购入政府债券,但法律同样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破例。财务大臣野田佳彦日前表 示,“关于日本央行是否被允许直接购买日本政府债券,会进行小心的讨论。”而重建需要的预算肯定会超过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3.3万亿的重建费用。

    日本政府“放水潜力”被市场低估了吗?

    日本政府的近期“救市”行为将触发“宽松三期”?

    答案是肯定的。

    把眼睛盯在日本财政的债台高筑上(其国债占GDP比重已达到惊人的200%),会影响你的即期判断。正如“曾经不相信美联储QE政策的可持续性”一样,时间会让市场发现,担心他们的印钞机动力有限——完全是多余的考虑。


    T O P ↑
【“泡沫”为王】“宽松三期”牵出的投资机会

    国际宏观流动性方面,假设“宽松三期”能够实现,内部A股资金面上前期所观察到的资金从“潜伏”转化为“暴动”——对于未来半年的A股而言,这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情况。

    不过,“想象”没有任何操作价值。我们必须在细微之处,保持足够持久的关注力,以提前一步判断趋势演变的转折点。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老哥近期在微博上坦言,“近期A股‘右派’的日子不好过,准备金率一调再调,估计还能再调;日本地震,日本经济遭重创;利比亚被炸,全球油价又要创新高……全球反右运动在向纵深发展”。

    这个比喻很有趣,说出了当下看涨者的“苦痛”。不过,一位泰然九路的分析师讲出了更经典的回复:“如果有什么派系的叛徒最多的话,那一定是股市了。”

     这就是A股的“现状”——“中国投资人正在攀爬‘wall of worry’(焦虑之墙)”。 忐忑不安、忽左忽右的思考问题,是大多数投资人心中的纠结。

    关注一些细微的市场特征——宏观变化下的市场反应,而不是以(宏观、市场)各自层面的独立趋势作为判断基准——这是我一直所坚持的视角。

     春节以来,我一直在提醒各位:当下A股投资人的情绪特征与A股的趋势特征形成了鲜明反差——这值得关注。 如果我们脱离“噪音”的干扰,以静默的心态看待市场;如果我们仅仅只关注A股的短中长期趋势形态,你看到了什么?——过去的两个多月,A股表现比我们的“设想”要强硬许多。

    太多负面消息,促使大众投资人不愿大举介入证券市场,而愿意等待“更坏”事件的发生。可是,什么因素(谁)不断支撑A股市场走高、抗跌呢?坚定的“右派”?

    这是个“好”问题,值得思考。

     ●“宽松三期”能“赋予”A股什么趋势特征?

    “宽松三期”的实现,更多是一个宏观背景,代表着全球投资人主流风险偏好的脉象——涌入股市、大宗等高风险市场,流出债市等低风险市场——在这一阶段将是主要趋势。

    从“宽松一期”、“宽松二期”的历史经验来看,未来A股“泡沫性”上涨的趋势应与全球其他股市方向趋同,只是空间上受制于“宽松期”内中国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

    简而言之, “宽松三期”下,A股上涨趋势与全球其他市场同步,空间上存在较大弹性,取决于中国货币当局的阶段性举措。时间跨度上,最快将从四月份开始——结束时点不详。

    进一步的趋势评估,需要结合实时资金跟踪做出客观判断。

     ●“宽松三期”能“赋予”哪些行业更多的投资机会?

    从此前经验上看,“宽松一期”下建筑材料、基础金属得到了资金关注。“宽松二期”下农产品、能源则得到了资金垂青。就我的研究视角来看,资 金选择的逻辑,与该阶段所处宏观环境密切相关——“宽松一期”,投资人较为集中关注政府出台的新投资计划。“宽松二期”投资人较为关注极端气候对于经济层 面供求关系的影响。

    “宽松三期”将面临的宏观环境,以及投资人关注焦点,目前尚待形成中,我无法给出明确的判断。不过, 原油、黄金的国际价格将具有进一步调升的空间——这是具有相当确定性的品种。

    就现有宏观环境来看,日本“震后效应”并没有完全释放——

     光伏、风能的“海外机会” :全球各地“反核”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光伏、风能在即将开始的新财年(欧美企业财务报表以三月份为“分水”),得到各国政府鼎力支持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欧洲国家。相关A股上市公司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或得到“意外”收获。

     汽车零配件、内存的“并购机会” :据悉,日本本土汽车零配件、闪存等行业在近期复产可能性已经不大。重启产能或推迟至下个季度。即便复产,考虑此次地震所遭受的意外损失,相关企业将生产线甚至核心材料供给中心迁出日本本岛的可能性大大提升。相关A股上市公司后续存在得到“意外”收获的机会。

    上述投资机会,在“宽松三期”的背景下,获得资本青睐的同时,溢价空间或将大大超出预期,值得关注。


    T O P ↑
【“泡沫”为王】“宽松三期”实现或不实现的意义

    接下来,我会谈两个问题,涉及研究视野上的“困惑”。如果您觉得这两个问题无关紧要,可以直接跳过本文,节省阅读时间。

     ●“宽松三期”的判断,仅由日本央行的“应急”举措来得出,是否欠缺推导论证的完整性?

    预测与解释的最大区别,在于事前与事后。前者缺乏更多有价值的依据来进行论证并不奇怪,尚未发生的事件能够找到多少有价值的论据来进行判断?本身是个悖论,理由充分并不等于会发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论证”,而是将明确的论证过程滞后,先提出假设,再按照脉络小心求证。 正如胡适先生早年所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敢于怀疑,勇于探索”。

    “大胆假设”是要人们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挣破旧有思想的牢笼,大胆创新,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或解决的可能。

    “小心求证”即是要求人们不能停在假设或可能的路上,而要进行证明。小心的证明则是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在证明过程中不能捏造事实,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事实,更不能用道听途说的东西去充当事实,而是要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不能有半点马虎,千万要“小心”。

    扪心自问,我个人所进行的所有研究都忠实的遵循了这条基本理念。我个人认为,这才是对于“未来不可知”的足够敬畏。

    “宽松三期”结论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将体现在后续观察中。

    如果你行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那么你就会一直正确下去。基于“宽松三期”的假设,可以勾画出未来全球市场走势的大致路径,如同“宽松二期”我所做的一样。通过价格比对,我们可以实时观察“宽松三期”的趋势发展,即时给予结论“校正”。

     ●如何看待其他研究员对于“宽松三期”可实现性产生的质疑,或者对于日本央行近期所为有不同理解?

    角度不同,框架不同,面对同一现象,而结论存在差异,毫不奇怪。

    现阶段,我无法从有限论据本身来证明,“宽松三期”的结论,“在目前”能够经得起多角度的观察与推敲。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我所建立的研究框架的前瞻性,且被历史事实充分证明“有效”。其他人若质疑,是否需要先证明其秉承的框架具有可持续、且经过论证成立?

    不久前,一位热心客户曾留言询问:“您所监测的全球资金流向及A股资金动向,基于怎样的逻辑、理念?”当时我的回复是:“难以一言蔽之,请回顾此前资金流向研究。”

     经过深思熟虑后,我现在想告诉这位客户,其实“本质”只有一句话:“资本是流动的”。

    我所采集的公开资金数据与各位所能采集到的数据没有什么差别。关键是,站在什么视角去审视、分析这些繁琐无味的数据。通常,研究局限性体现在“拘泥于单一市场的‘封闭式’研究,而忽略了不同市场之间资金流向的趋势关联性、预期关联性”。

    其实,不少优秀研究员都曾谈及到这块“短板”——本土券商与海外券商的重要差异:视野的宽泛性——这是一个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我们用对冲基金的视角去审视全球投资机会的时候,会发现,金融资本是在不同市场之间游弋,而动向本身是可以通过观察找到答案。不过,视野 局限性使得大多数人无法看到整体脉络。所以,在我的资金研究中,可以轻易发现,总是出现多个市场的“身影”。比如美债(债市)、美元指数(汇市)、道指 (股市)、A股(股市)、原油(大宗)、基本金属(大宗)、贵金属(大宗)……

    只有清晰捕捉到——金融资本从哪里来又流向哪里去——才可能有较为准确的结论判断,而不是仅仅靠逻辑可行性,“没头没尾”的推敲。毫不隐晦的说,这个市场内,大部分的资金分析研究都是基于后者,对单一现象进行多角度评估,缺乏可持续性脉络跟踪。

    一个框架可不可靠,是需要“预测成功实现”来证明的,而不是逻辑上可行就可以——这是对于“未来不可知”的蔑视。过去大半年,“宽松二期”的预测得以近乎完美的实现。至少证明了这一框架的推导“有效性”。所以,“宽松三期”的假设判断就放在这里,等待验证或证伪。

    值得注意的是,“宽松三期”实现或不实现,与有多少人“能够看清楚”没有关联性。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用生命捍卫你发表这种观点的自由。这是我看待分歧的态度。

    跳出“对错之辩”,不难发现,结论对错一点都不重要。偏执于“对、错”,顽固的无视事实,只会强化主观选择论据的欲望,而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真正重要的是,实践过程中的策略应对,而不是将求证过程与赌博式的心态挂钩。 换 句话说,结论定性是方向,框架以及定量分析是考核即时策略可操作性的标尺、分辨对错的标尺。我一贯认为,缺少定量或定性的研究框架是残缺而不具有指导性 的。“宽松三期”的观点则具有直观、可量化的趋势标的——美债市场、美元指数、大宗商品,全球股市,这些具有直接关联的市场都会出现预料之中的价格反映。

    当然,偏执于“对、错”不可取,“反面”同样更不可取。模糊判断对错的基本标准,求大同而弃小异,则更没有价值,毫无操作性可言——这样的“正确”不要也罢,只是一份虚荣而已。


    T O P ↑
【新闻观察】 聚焦“绿大地”:在细节中发现的魔鬼!

    投资人必须学会辨别“异象”, 通过细节变化,发现所投资上市公司的问题 ——

    绿大地上市以来,经营管理就屡出问题,种种乱象早为董事长何学葵落马埋下了伏笔:虽然绿大地上市才三年多,但翻看绿大地上市三年以来的公告: 频繁的业绩预告修正、高管数次离奇离职、三度更换审计机构,直至去年年底董事长持有的股份被司法冻结,绿大地演绎了一场离谱的荒诞秀

    ●五度变更业绩。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绿大地披露的业绩预告和快报五度反复,由之前的预增过亿,变更为最后的巨亏亿元。

    频繁变脸的业绩让公司审计机构,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高管变动频繁。

    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公司3位董事辞职。期间(2010年2月)总经理又发生一次变动。

    此后的2010年6月9日,公司监事会召集人刘玉红离开公司。

    2010年年底,第二任财务总监王跃光仅任职半年,也辞去全部职务,与公司彻底断绝关系。

    ●三年三换审计机构。

    绿大地上市三年便改换了三家审计机构,且每次都是在年报披露前夕。

    业内人士表示,不断更换的审计机构和财务经理,不排除公司存在着更深层次的财务风险。

    ●股权被冻结,董事长守口如瓶。

    2010年12月20日,绿大地董事长何学葵所持股份被公安机关司法冻结,然而对于股份遭冻结的具体原因,何学葵却不愿透露,只是表示被冻 结的是她的个人资产,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使公安机关介入,都只是她个人的事情,跟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也不会产生影响。同时,何学葵还 表示,没有必要发公告对该事项做进一步的说明。


    T O P ↑
聚焦“绿大地”:戳到A股“价值投资”的痛处!

    实际上,绿大地曾是被众多机构 看好的“明星”公司,其投资价值被诸多分析师集体看好 。头顶价值光环的绿大地,股价在2010年7月至10月的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实现了翻倍。

    然而, 经历了诸多“丑闻”后,如今的绿大地早已失去了当初的光环 。自2010年底董事长何学葵的股份被公安机关司法冻结后,公司股价便在一个月时间内从40元附近狂泻至21元左右。截至上周五,绿大地股价也仅为23元。

    值得注意的是,曾对绿大地表示看好的分析师均表示,已不再关注这只股票,并对于公司后期的生产经营状况感到担忧。

    券商对绿大地出具研究报告并大力推荐的时段集中在2010年,自2010年11月11日某券商一份评级为“中性”的报告后,各大券商便不再对绿大地出具研究报告了。

    与此同时,一度看好绿大地的某私募人士也无奈地表示:我们曾看好绿大地而大举买入,之后内部出现了分歧, 一位投资经理坚持看好绿大地毅然辞职了,我也认为绿大地有投资价值而跟随一起辞职 谁知道绿大地管理层这么没有诚信。


    T O P ↑
拷问“绿大地”:会否成“强制退市”第一例?

    如果绿大地是欺诈发行上市的,上市公司会被强制退市吗?绿大地是否会成为被强制退市的第一例?

    从以往的相关事例看,这种可能性似乎并不大。但监管部门对绿大地董事长及上市公司将进行何种处罚,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当年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的丑闻,促成了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诞生(简称《萨奥法案》) 当时,美国安然公司因财务造假,导致股价从90美元暴跌至30美分,最终走向没落。受其影响,为安然服务的著名五大国际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也倒闭关门,并由此引发美国世通公司的丑闻,后者随之宣告破产。

     《萨奥法案》代表了一个新的资本市场监管时代的到来 。它明显改变了以往会计公司实行自我管理的作法,规定设立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对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注册管理。

    上市公司负责人(CEO和CFO)被要求对该公司出具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作出承诺和保证,并且必须负担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职责。

    该法案是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政府制定的涉及范围最广、处罚措施最严厉的公司法律。《萨奥法案》生效以来,已经有超过500家美国公司的财务问题被揭露。

     从长远角度看,为加强公司内控所付出的高昂代价是必要的,因为一旦发生公司丑闻,投资者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上市公司为适应法案所付出的成本

    与之相比,在A股市场,财务造假或欺诈上市的违规成本却要低得多。虽然我们也启动了投资者保护机制,但效果相当有限,因此才会有大庆联谊、 蓝田股份、东方电子的肆虐,才会有绿大地董事长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逮捕事件的产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更需要中国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这不仅 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更是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基本诉求。


    T O P ↑
拷问“绿大地”:欺诈发现机制何时完善?

    中小板上市公司“绿大地”的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逮捕,其涉及案件仍在侦查中。

    早在2010年3月17日、12月30日,中国证监会就曾因其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对绿大地立案调查。但前两项调查都没有公布具体结果。

     这次很可能指向IPO期间的违法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7年12月21日上市后,绿大地除了在2009年进行过一次无疾而终的增发之外,未经配股,也没有发行过可转债。这就意味着,绿大地原董事长何学葵所涉嫌的欺诈发行股票罪很可能就是指向其IPO期间的违法行为。

     绿大地涉嫌欺诈发行并非个案 。去年,胜景山河因涉嫌造假在上市前被紧急叫停,苏州恒久因招股说明书中涉及专利与事实不符而被撤销上市资格,而江苏三友也被披露涉嫌IPO材料造假和定期报告虚假陈述。

制度“缺口”已然明了

    ●造假动力充足——市盈率越高,违规行为发生得越多。国泰君安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目前,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市盈率居高不下,企业包装、造假上市的冲动十分强烈。

    ●欺诈事实的发现机制亟待完善。现有发行审核制度的缺陷则为企业造假上市、欺诈发行提供了可能。目前, 国内欺诈事实的发现机制仍不够完善:目前发审委的审核主要是形式审查,而实际上,就欺诈来说“这些文件本身都是真的,但文件的背后是假的,所以‘欺诈’往往通过看文件是看不出来的。”

    ●保荐制度缺口待堵。当前,业内“受人之托、纳人之财,就得为人谋事”的潜规则横行。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往往就是 “谁找我们,我们就对谁负责”,而不是对于未来的投资者负责任

    另外出现问题后,保荐机构也是“收费多,罚款少”,中介机构违法成本偏低。

    这是一个很大的制度缺口。何时能真正树立起对公众投资者、公共债权和社会公共利益负责的新的信托理念,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中介机构的行为?


    T O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