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乱风月栖情19楼:媒体札记:“有图有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24:59
2011年01月07日 07:18 AM

媒体札记:“有图有真相”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评论[13条

2011年1月6日

面对楼市中的人心惶惶,最贴近中南海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现在双管齐下,一边宣告中央政府调控之决心,一边劝解“房奴”们树立理性消费观。中共中央机关报将今日《民生周刊》封面版全给了房价,标题分别是“楼市调控很坚强”、“量力而行求安居”,以及反问句“房地产必定是支柱产业吗”。

晚间,中纪委发布的“落马”高官动向成为各家网站头条。通稿称,康日新、黄瑶、宋勇、李堂堂、许宗衡、张春江、宇仁录等大案要案均已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最新的反面典型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张敬礼,被指收受巨额钱款、诬告陷害他人。根据人民网推荐的发布会实录,中纪委副书记干以胜在现场反驳“反腐败无效论、无用论”,强调腐败分子或严重违纪的党员只是极少数,中共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

河南正阳水利局长轮不到中纪委出手,已被当地县委宣布免职。此前,河南电视台播出现场视频,显示当地一名妇女“阻挠施工”后死于挖掘机车轮之下。在被冠以“执法者围观嬉笑”的标签后,此段手机拍摄画面得到广泛传播,激起与钱云会案一脉相承的民愤。虽然正阳宣传官员们做出紧急“澄清”,但显然收效甚微,因为不仅是中原之外的各地都市报高呼“有图有真相”,连新华社也加入到了死亡事件调查中。这篇电稿在引用了“多数居民认为李莉是施工人员故意碾压致死”的指控后,还将关注点指向了被突然“修改”的河道规划,称“施工方的操作与公告上说的严重不符”。

在对正阳官方“推卸责任”“回避质疑”的如潮指责声中,腾讯之怒尤为突出。除了推荐来自《新京报》的“有证据才有真相”观点外,还转载红网之作《耳听的靠不住,眼见的也靠不住?》,在将标题改为“正阳命案:且看官方如何自圆其说”后,编辑给出评论提要:“这一次,你会以为千真万确了。——错了,通过视频被网友认定的几件事,比如‘被轧死’、‘面带笑容’、‘冷漠旁观’等一些关键细节,都被官方一一否认。”

《新华每日电讯》刊出了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的观点,叹息“为何碾压悲剧频发仍唤不来平等对话”。在论述了当地政府所强制施工的本是一项惠民的“公益工程”后,作者呼吁在关乎利益的纠葛中打通对话通道:信仰法律的力量,应该是利益纠葛双方,尤其是为政者始终持有的理性。

发生在山东泰安的那场警匪枪战,让舆论至今惊魂未定,《南方都市报》在报道中形容这起枪击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恶性刑事事件”。根据《新京报》引用的目击描述,疑犯系两兄弟,围捕中哥哥受伤倒地,其弟手持双管猎枪向其胸部开了一枪,而后自杀未遂。而《南方日报》提供的质疑反思也得到了搜狐、腾讯推荐:如何完善警用器械配备,如何在抓捕罪犯执行重大任务时提前做足预案,警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技巧,以避免造成更多的伤亡,这或许是不时发生的警察办案遇袭伤亡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齐鲁晚报》的主基调是赞颂,用四个版面刊出专题,追悼前日遭遇枪击身亡的泰安警察,在头版素色的“祭•恸”大标题下写道:“他们无愧于自己的职业,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相比而言,齐鲁银行的名字就不太适合被山东媒体频繁提起,直至晚间,央广引用济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消息,称主要嫌犯已抓获归案,涉案资金也被扣押,“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保证资金安全,相关的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是正常的,资金准备充足,居民和社会单位的存款安全”。

同是央广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处境就不安全得多了。根据《中国之声》记者白宇的描述,其在采访当地“那达慕”坍塌事件中受阻,而当地宣传副部长称“不让拍照是上面的要求,不让报道是因为这么大的工程出现了事故担心影响不好”。在这篇得到搜狐推荐的广播实录中,终以最后一段发问:“现在记者也存在这样的疑问,这个耗费巨资建成不到半年的那达慕会场坍塌,究竟是工程质量的问题还是其它的问题?为什么不让拍照?是否有故意隐瞒的嫌疑?”

另一个被钉在当下耻辱柱上的地方政府是湖北竹溪。“被精神病” 的郭元荣总算是在春节之前回家了,引发的是媒体对“卖身救父”维权困境的集体反思。凤凰网制作专题,强调假若没有制度的保障,就像电影《飞越疯人院》里一样,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他人以超越社会“公理”之名送进精神病院,每个人都将陷入不能免于“被精神病”的恐惧。《中国青年报》以“‘情色’营救计划的黑色幽默”为题,在头条评论中嘲讽道:郭元荣“被精神病”14年的沉冤,最终靠一则虚拟的情色网帖给昭雪,这样的黑色幽默应入选吉尼斯世界大全!人民网那篇允许竹溪官方强调“公务员被送精神病院14年”程序合法的文章,得到了搜狐和腾讯的共同推荐,但也都共同加上了“官方称”的标题前缀。《东方早报》的评论作者干脆用“羞耻”和“ 打击报复”二词来形容竹溪官方批评“卖身救父”是“欺诈”的回应。

与胡锦涛谈心的“77元廉租户”郭春平究竟是不是欺诈工具?继南都之后,《人民日报》属下《京华时报》今亦刊报道,称那位被异议者认定并非困难户的母亲面对记者“情绪低落几次落泪”:“我就说了句实话,为什么被这样质疑?”、“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个犯人,我需要向大家证明自己吗?”

神州处处怨气升腾,基层政府公信力名存实亡,郭春平或许真是一个恨屋及乌的受害者。值此危机时刻,人民网今日重点推荐中共中央机关报评论部署名文章,呼吁“别让干群关系出现‘民意赤字’”:很多领导干部反映,今天的群众工作更难做了。确实,在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的时代,群众已不再是抽象的“整体概念”,而是具体的“利益个体”。能否密切干群关系,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能否协调“利益关系”,能否厘清“公利与私利”的关系,能否摆正“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在新年的第一期报纸里预测了“中美今年都不想再闹僵”后,《环球时报》继续为胡锦涛访美烘托气氛,引用美国外交智囊布热津斯基的话,将胡奥本月会称作“继30多年前邓小平访美以来中美最重要的高层会晤”。今日更刊社评《中美:宁做假朋友,莫做真敌人》,表达期待:“与这样的美国交朋友,是很令中国人累心的一件事。但是交一个经常与我们离心离德的朋友,而不让美国成为我们的公开敌人,让中美之间的全部竞赛都在市场、而非战场上展开,这将是中华文明21世纪的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