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黑鱼泥鳅挂法图片:媒体札记:政令疲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7:09:33
2011年07月08日 15:59 PM

媒体札记:政令疲软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评论 

(2011年7月8日)

中国官方处罚地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员的消息,是市场化媒体今日头条首选。若是赞许,便如《现代快报》,标题作“土地问责动真格:73名官员被处分”;若是平铺直叙,便如《京华时报》,《首次土地问责73官员受处分,新一轮土地问责有望9月底开始,将追究每一地块责任人》;若是略感失望,则是《新京报》或者搜狐的标题做法,“最重处罚为降级”或者“仅涉三四线城市”。在那句“国土部称合情合理”的概括下,这两家媒体还引用央广采访录音,突出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表态,“这次问责做到了精准问责、合情合理、让被问责对象心服口服。”

同样转载一篇纸媒稿件,凤凰网“无中生有”,在首页标题中发明“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形容方式;网易则擅对比,除了“仅涉三四线城市”的主标题外,再配上“未涉京沪广深以及省会城市”、“官员最重处罚仅为降级”的副题说明,最后加注“国土部:确实动真格”。《第一财经日报》有心调查,据其今日头版头条所云,“经过本报记者仔细核对发现,国土部的土地问责官员中,仅一人降级,但无一人撤职,且有官员早已升迁。”

同样招致媒体人士“政令疲软”非议的,还有“三公”消费公开。公款招待、公务出境及公务用车这三项经费支出的“糊涂账”状态长受诟病,民间人士连年累月呼吁公开监督。今春,官方通报称,国务院决定6月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纳入“三公”经费支出,而后,5月底,温家宝宣称“中央国家机关要带头严控‘三公’支出”更是成为一时热语,媒体据此多有期待。

然而,6月底的时间表已到点,虽然延时一周,却也只有2家做到了“由本部门向社会公开”。最新消息是,继科技部和中国工程院后,国家文物局昨天在其官网上公开了“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其中包括去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和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数。

除了播报这一进展,《新京报》和《京华时报》均刊出对北京律师李劲松的访问,由其讲述“申请公开三公消费数据,发改委等3部门拒绝”的经历。文中更引全国人大代表、预算专家叶青之言,称“6月份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财政部公布的中央单位三公消费总数据,来自于每个部门的数字叠加,这说明各部门数据早已计算统计出来,因此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不公开。”

社论上阵。《新京报》直斥“拖拖拉拉、遮遮掩掩”:“现在看来,首先是对公开的时间缺乏问责等硬性约束机制。应对各部门的拖延战术,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制定明确的细节公开的标准”;《南方都市报》则自叹当初“似乎过于浪漫了一点”,批评“各部门的岿然不动既是对中央政府的失职,更是对公众的一种失信……这种呼吁在任何一个有责任感和廉耻感的公职人员耳里,应该自有其分量”;《京华时报》评论员劝上一句,“三公消费早公开顺大势得民心”:“我们期盼更多的中央部门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地方当好表率”。

《东方早报》独辟蹊径,宣布“‘三公’经费公开再无回旋余地”。由《北京青年报》评论员潘洪其撰文,分析媒体和公众对3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产生“误读”、对大多数中央部门没有公开“三公”经费产生了“误解”,进而强调:“这种‘误读’和‘误解’本身,反映了公众对全面公开中央财政预算和决算,特别是全面公开‘三公’经费的强烈吁求和殷切期待——以至于无暇严格区分一些专业性概念,而‘本能’愿意相信国务院下达过今年6月中央部门须公开‘三公’经费的要求。被‘误解’的中央部门似乎有些冤枉,但反过来看,谁能说媒体和公众有多大过错呢?” 

在中国当下意见市场中,《环球时报》坚持为中国官员整体形象辩护、呼吁民众宽容体谅国情,今天社评是《别让坏消息破坏我们的心情》,建议民众要理解媒体争相报道坏事的规律“既真实,也构成空间上的虚假”。

不过,胡锡进们已是异类,尤其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公现象频发与言论自由相对放开使得批评声浪如今是此起彼伏,民众将有理有据或者捕风捉影的怨言全部倾泻在一个“官”字上。同样出身中央媒体,央视主播张泉灵今晨微博有言,“为郭美美牵出一个红十字,实在没必要搭上一个公安局。‘200平米漏油’伤了中海油,没必要赔上海洋局。当然哭着喊着跳着跑着主动要搭上的另说。政府信誉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给烂事破机构擦屁股的。何况信誉本身储备也不丰富,学会认清自己的民众服务者,利益监管者身份。不壮士断腕,就一丘之貉了。”

搭上的“公安局”是北京警方。新华社昨日发出电稿,引用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消息,“警方接受报案后,经依法开展工作,现查明,郭美美(女,20岁,湖南省益阳市人)及其母与中国红十字总会无直接关联。”据警方通报,郭美美称“是今年3月份在与深圳商人王某交谈中,知道了王某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相关单位的合作意向。后郭美美认为原来在微博上注册认证的‘主持人、演员’身份层次较低,为满足其炫耀心理,于5月自行杜撰了‘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提交微博网站审核通过并加‘V’认证。”

于是,郭美美重回头版。《广州日报》在封面写上一句“都是美美一人的错”,财经网更是将风波进展推荐在首页头条,由记者质问“谁在监管商红会”:“商红会这样一个多方面合法性存疑的机构,其十年存在与运行便处在既无人监管,又找不到谁该为此负责的状态下。如果不是‘郭美美事件’出现,这种状况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不知还要存在多久?”

虽然陈丹青批评“人肉”郭美美是一种文革遗风,但那些高喊“还钱”的人们,还是在坚持探寻中国官办慈善机构的贪腐罪状,不放过炫富少女,更不放过红十字会。不过,中红博爱翁涛供出王军之后的真相在望,如今却也变得扑朔迷离了。

周二,在发现多家媒体引述证言,称自己是中红博爱董事“二奶”后,郭美美微博发言,否认王军是自己的男朋友,“我男友是1986年的并非网上传言的那些人,整容女的照片也不是我。希望某些人不要再凭空捏造事情扭曲事实。”于是,正如本期《时代周报》所言,在这场“炫富罗生门”中,“郭氏母女财富的来源,郭美美和红总会的关系,一切都又回到原点。”

但红十字会是肯定回不到原点了。在这场注定要写入中国网络反腐史的标志性风波中,由这位90后美少女掀起的惊天骇浪已经令红会声誉跌至冰点,虽然官方极力否认关联,虽然也的确尚无铁证相佐,但就在那些或真或假的指控中,中国官办慈善机构乃至整个慈善事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之相比,此前喧嚣一时的陈光标“诈捐”事件简直是小菜一碟。

在这样的全民持续关注下,记者们各出神通探访郭美美与其母的发家史,美术编辑花一整版来绘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南方周末》甚至把自己首先揭发的中海油漏油事故放进导读标题,腾出更多头版来讲述“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会。摘要立论,“在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异化为这样一种组织——它与权力体系走得太近,又与商业世界结交甚欢。这几乎让人们忘了它作为民间组织的中立、独立的人道主义初衷。”

作为注脚,新浪虽然已经不再在新闻首页推荐郭美美事件,但评论频道有文,《李娜怕某些基金会,耐人寻味》。这位新科法网冠军回国庆功时,除了引发湖北官方该不该奖励60万的争议外,更因“就是怕某些基金会”的表达招来唏嘘。在这篇原刊于《中国青年报》的评论中,作者王石川再引演员伊能静那句“我们拼命捐钱捐物做慈善,最后都变成了别人的玛莎拉蒂。很可恨”,感叹:“所有的慈善机构都应该反躬自省,做到取信于民。简言之,李娜怕某些基金会,是给所有慈善机构出的一道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