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600怎么样?: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5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24:08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21 22:08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24 21:05
  天子求乞
  
  周王室东迁后,由于地盘缩小,财政收入有限,而各诸侯国又很少向天子进贡,而天子的排场又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下去,这就使得王室在经济上经常处于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地步。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有向诸侯乞讨了。当时与王室关系最密切的是鲁国,据《左传》记载:周王室向鲁国求乞的事就有数起:
  鲁隐公三年(周平王51年,公元前720),平王死,周王朝派人向鲁国“求赙”(音富)。《玉篇》:“赙,以财助丧也。”求赙,就是向别人乞求丧葬的费用。看来东迁仅仅半个世纪,王室已经穷得连为平王出殡的经济能力也没有了。当然,为天子出殡,排场甚大,随葬品也很多,开支是很惊人的。
  鲁隐公六年(周桓王3年,公元前717),“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
  这是周王室的地盘上发生了饥荒,周王室没有饭吃了,只好向鲁国求助。而鲁国似乎也没辙,只好向别的国家“请籴”。买谷为籴,“请籴”就是请求这些国家出卖粮食给王室。至于谁花钱,传文不详。大约周王室是买不起的,可能是鲁国出钱,各国打折优惠吧?
  鲁桓公十五年(周桓王23年,公元前697),“天王使家父来求车。”家父,周大夫。这时周桓王连车子也置不起了,只好向鲁国乞讨。《左传》评论说:
  “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但天子已经穷得没辙了,是否合乎礼制就不必较真儿了。
  鲁文公九年(周顷王元年,公元前618),“毛伯卫(周大夫)来求金。”求金,就是讨钱。周襄王去年8月死,这时还没有入葬,讨钱是为了办丧事,和隐公三年的“求赙”一样。
  从《左传》的记载来看,天子求乞,基本是面向鲁国,其它国家则少见记载。据《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这一年(周景王18年,公元前527),周景王的王后穆后逝世,晋国派大夫荀跞(音洛)参加葬礼,以籍谈为副使。安葬完毕之后,周景王设宴招待晋国使者,把鲁国进贡的壶做为盛酒器。周天子对荀跞说:
  “伯氏,诸侯都向王室进贡礼器,惟独晋国没有,这是为什么?”
  荀跞一时很尴尬,无词以对,便向副使籍谈作揖,让他回答。籍谈回答说:
  “当初诸侯受封的时候,都从王室接受了礼器,以镇抚其社稷,所以能把彝器进献给天子。晋国住在深山里,与戎狄为邻,而远离王室,天子的威福达不到这里,征服戎狄还来不及,怎么还能进献彝器?”
  周景王说:
  “叔氏④,你忘了吧!当年唐叔是成王的同胞弟弟,难道反而没有分到赏赐吗?密须的鼓和大路(车名),是文王通过田猎用来检阅军队的,阙巩国所出的甲,是武王用来攻克商朝的,唐叔都接受了,居住在晋国,境内有戎狄。以后襄王所赐的大路,戎路(二者都是车名),斧钺、香酒、彤弓(红色的弓)、勇士,文公都接受了,有了南阳的土地,安抚和征伐东方各国。这不是分到赏赐又是什么?子子孙孙不要忘了这些事,这就是所说的福。不记住这些恩赐,叔父还算是有心之人吗?从前你的远祖孙伯黡(音眼)掌握晋朝的典籍,所以称为籍氏。及至传到辛有(平王时人)的次子董到晋国,就有了董氏的史官。你是司典的后代,怎么就忘了呢?”(以上是按照原文翻译,略有删节。)
  籍谈被周景王数落得哑口无言。他们走出去之后,周景王说:
  “籍谈的后代恐怕不能兴旺吧!数典而忘其祖(举出典故,却忘记了祖先)。”
  “数典忘祖”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现在用来表示忘本或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这个著名的故事表明,在春秋时代,像晋国这样的姬姓大国,对于王室已经不进贡了,周王室的寒酸可想而知。周景王以鲁壶为名,对晋国的使臣发了一顿牢骚,暗示让晋国进贡,实在是枉费心机,那种万邦来朝的局面,已经成为在梦里追寻的历史陈迹了。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24 21:09
  霸主听讼
  
  东迁后的周王室,由于国力衰落,权威扫地,与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往往自己难以解决,要依靠霸主的干预、调解,甚至通过诉讼的方式加以解决。
  周顷王六年(鲁文公14年,公元前613)春,周顷王逝世。《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和《晋世家》都记载了“公卿争政”四个字,但内容不详,只有《左传》记载了事情的经过。原来争夺政治权势的是太宰周公阅和卿士王孙苏。周公阅是周公旦的后代,王孙苏是周僖王的孙子,二人都是王族。周朝的太宰,总管王室事务,是王室的大管家;卿士主管朝政,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宰相,周王室设卿士二、三人。周朝的官制异说甚多,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搞清了。总之,周公阅和王孙苏在朝廷中地位都很显赫。新登位的周匡王,对于二人的争端,也无力解决。匡王起初许诺帮助王孙苏,后来又变了卦,改为帮助周公阅。匡王派遣卿士尹氏和大夫聃启到晋国替公孙阅告状,晋国派执政大夫赵宣子(赵盾)来调解,“平王室而复之”,就是帮助王室把事情摆平,让周公阅和王孙苏二人都恢复原来的职位。
  此外,在《左传》上,还有这样两则记载:
  鲁宣公十五年(周定王13年,公元前594),王孙苏又与另外两个卿士召戴公、毛伯卫争夺政治权力,王孙苏派人杀了召戴公和毛伯卫,王室大乱。到了第二年秋天,召、毛的亲族和党羽进攻王孙苏,王孙苏逃奔到晋国,晋国又帮助他回国,恢复了职位。冬天,晋景公派执政大夫士会到王室来,调解了卿大夫之间的矛盾。
  鲁襄公十年(周灵王9年,公元前563),周王室的两个卿士王叔陈生与伯舆争夺政治权力。周灵王袒护伯舆,王叔陈生一怒之下离开了京师。走到黄河边上,灵王派人挽留他,而他没有回去,就暂时住在黄河边上。晋悼公派大夫 士匄(古丐字)到京师来处理此事。士匄坐在王庭,受理双方的诉讼。王叔陈生的家宰(大管家)和伯舆手下的大夫瑕禽代表二人在士匄面前对质。最后士匄判决伯舆胜诉,王叔陈生逃到晋国去避难。
  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到:周天子已经无力平息内部的政争,只好请霸主来调解或裁决。更有甚者,连周天子本人也要在霸主那里打官司。鲁成公十一年(周简王6年,公元前579),周简王与晋大夫却至争夺鄇田(鄇地的土地,鄇,在今河南武陟西南),周简王派刘康公、单襄公代表自己到晋国去打官司。在晋国,双方争论了一番之后,晋厉公为了照顾天子的面子,命令却至不要争了。尽管在这次诉讼中,周天子赢了官司,但堂堂的周天子,为了一小块土地,竟要到诸侯那里去打官司,面子已经丢尽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我们以上所谈的周天子权威衰落,是贯穿于整个春秋时期的一个渐进的过程。这里有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在周桓王十三年(鲁桓公5年,公元前707)周郑繻(音儒)葛之战以前,周天子的权威还没有完全扫地,诸侯还轻易不敢冒犯他。这是一种习惯的力量,一种旧的秩序,旧的观念,往往不能一下子改变。这就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选•曹冏(六代论)》)⑤。华国锋上台后,提出“按过去方针办”和“两个凡是”⑥,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说在繻葛之战以前,周天子的权威还没有完全扫地呢?请看下面的几个事例:
  1、《诗经•王风•扬之水》所反映的背景是:周平王为了防范楚国侵犯周王室的南部屏障申国(都城在今河南唐河县境内)和吕国(都城在今河南南阳市境内),派兵去戍守。表明在平王时,周王的军事力量还不算太弱。
  2、《左传•隐公四年》(周桓王元年,公元前719)记载:卫庄公庞姬的儿子州吁杀了庄公的嫡子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州吁暴虐无道,国人不服,向大夫石碏(音确)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回答说:“王觐为可。”意思是:只有朝觐周天子,取得合法地位,才能使君位安定下来。石碏所说,是当时通行的观念。
  3、周桓王时,晋国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都城在翼(今山西翼城县东南),而在曲沃(今山西闻喜东),还有一股割据势力,其力量大于晋侯。据《左传•隐公五年》(周桓王2年,公元前718)记载:这年春天,曲沃庄伯联合郑国、邢国伐翼,周桓王也派兵帮助。翼侯(就是晋鄂侯)打败,逃到随(今山西介休东南)。但到了夏天,曲沃庄伯却背叛了周桓王。于是桓王命令虢公带兵征伐曲沃,收复了翼,立鄂侯之子为晋君,就是晋哀侯。
  由此可见,周桓王还有力量参与晋国之事,用武力打败了曲沃庄伯,立了一个新晋侯。
  4、《左传•隐公九年》(周桓王6年,公元前714)记载:“宋公不王”,就是宋殇公不来朝觐天子。于是在周王室任左卿士的郑庄公“以王命伐之”,在第二年,郑、鲁、齐等国联合伐宋。《左传》认为郑庄公是“以王命伐不庭”。不庭,是不到朝庭来朝觐的意思。又因为郕国(在今河南范县一带)没有响应号召共同伐宋,冬天,郑,齐的军队又攻入了郕国,“讨违王命也。”当时还把“王命”当回事。
  从以上的四个事例可以看到:在东迁之初平王、桓王时,周天子还有一定的威信和实力。而到了繻葛之战(鲁桓公5年,周桓王13年,公元前707)郑庄公打败了周天子以后,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实力也日趋削弱,在下坡路上滑下去了。
  “百尺之虫,死而不僵”,只是个暂时的现象。
  关于繻葛之战,我们在下面还要详细介绍。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周本纪》、《晋世家》、《十二诸侯年表》
  2、《左传》有关部分
  3、《论语》:《八佾》、《颜渊》、《季氏》
  4、《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下》
  5、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
  ------------------
  ①酒泉:地不详。不是今天的甘肃酒泉。应在今陕西省东部。
  ②仲子,鲁惠公的夫人,鲁桓公的母亲。鲁隐公和鲁桓公是同父异母。桓公是惠公的嫡子,隐公是庶子。惠公死时,桓公年纪小,由隐公代替桓公摄政,所以隐公要祭祀桓公的母亲。
  ③这个“道”字,有学说、道德、真理、主义、本体等义,也指理想中的政治理念,规范,用现代词语很难对译,可以会意,不可以言传。所以我们就不硬行翻译了。“有道”、“无道”的说法,现代人都明白,但又不能用另外的字句准确地表达。杨伯峻把“天下有道”译为“天下太平”(《论语译注》),也有译为“天下政治清明”的(北京出版社:《论语》),皆不确。
  ④周王对于同姓的诸侯或卿大夫常称呼“伯氏”、“叔氏”或“伯父”、“叔父”,是一种习惯的称呼法,与当时的辈份没有直接关系。
  ⑤百足,虫名,就是马陆。约一寸长,躯干20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⑥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说的都是对的,凡是毛主席的指示必须坚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