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门票: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4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28:51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1-25 21:30
敬告网友
  《二十四史沉思录》“史记五帝三代卷”已经全部发完,蒙广大网友点击与顶帖,本人由衷地表示感谢。
  下一部《史记春秋卷》正在筹备中,大约两个月后贴出。
  希望对此卷的不同意见能展开讨论。并希望评议。
  再一次表示感谢!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7-01 21:16
  二十四史沉思录
   (《史记》•春秋卷)
  
  序篇
  
  (壹)《春秋》、春秋时代
  
  一部书与一个时代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了逃避犬戎之祸,舍弃了旧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南),迁往东都雒邑(今河南洛阳市),称为东周。
  在历史上,东周的前半期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称为战国时代。春秋时代由《春秋》这部史书得名。因为这段历史的纲要,基本上记在这部书上,所以就用一部书的名字代表一个时代了。
  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说法,并不是那么严谨与精确的。
  东周:平王元年(前770,东迁雒邑)——赧(nǎn)王59年(前256,赧王死,周亡于秦。)共515年。
  春秋时代:有两种说法
   1、平王东迁(前770)——三家分晋(前476)。这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说法。共295年。
  2、平王东迁(前770)——韩、赵、魏列为诸侯(前403)。这是《资治通鉴》的说法。共268年。
  《春秋》所记年代:鲁隐公元年(前722)——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这表明:《春秋》一书的年代和春秋时代的年代相差53年(《史记》)或26年(《资治通鉴》)。
  战国时代:1、周元王元年(前475,“三家分晋”的第二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共255年。
  2、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共183年。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平王东迁——秦始皇统一中国),共550年。
  东周比春秋、战国之和少35年。原因是:周朝在秦统一中国前35年已经灭亡了。
  这就是概念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差异,概念是从具体事物归纳出来的,但概括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一般特性,并不排除与具体事物会有差异。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7-05 21:05
  年代学上的乱账
  
  这是年代学上的乱账。但如果再认真地考察起来,乱账比这还多。
  下面要谈的问题,和儒家经典的今古文之争有关系,我们必须简单地讲一讲“今文经”和“古文经”是怎么回事,这是古代经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懂得这个问题,国学就不能入门,我们下面的问题也没有办法讲下去。
  早期的儒家经典有《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部,合称“六经”。后来《乐经》佚失,就只剩下“五经”了。
  经过秦始皇焚书,古代经典遭到了一场浩劫,损失惨重。西汉初年,国家开始搜集整理经典,有些经典得以复出。有的经典是用古代的篆字写下来的,称为“古文经”;有的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下来的,称为“今文经”。“古文经”“和”今文经“各有传授,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二者不仅是文字书写上有差异,在版本、篇章、解释方面也有不同。特别是在义理的发挥方面,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思辨体系。从汉初到近代,二者对立和争论了将近两千年,情况很复杂,真是一言难尽。大家都熟知的戊戌变法的导师康有为,就是一位著名的今文经学家。
  简单地介绍一下经今古文之争,我们就可以继续讲下去了。回到原题:年代学上的乱账。
  《春秋》一书,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开始,但它的结束年代,却有不同的版本。
  1、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这是“获麟绝笔”说。这件事,《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史记•孔子世家》均有记载。说是鲁哀公十四年春,哀公在大野(今山东巨野一带)狩猎。给叔孙氏赶车的鉏商,打死了一只不知名的动物,请孔子观看。孔子一看,一面用衣袖擦着眼泪,一面抽泣着说:“这是麒麟啊!你为什么要来呀!你为什么要来呀!”又说:“吾道穷矣!”
  相传麒麟是一种仁兽,有王者它就出现,没有王者它就隐没不出。如今天下动乱,它却出现了,而且还丧了命。孔子认为这很反常,一切都乱套了。这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已经不能实现了,所以他很伤心。
  《春秋》的今文经,就结束在获麟之年,说是从此就绝笔不写了。
  2、止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死在这一年,当然就不能往下写了。这是《春秋》古文经的说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春秋》。是附在《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里面的。《公羊》、《谷梁》都是今文经,所以把《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西狩获麟”; 《左传》是古文经,所以把《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卒”。今文和古文所传的《春秋经》,除了中止年代差二年之外,内容基本上没有分歧。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7-06 21:35
  谢谢大园蟒的更正。我年龄大了,打字太慢。是手写稿,托人打字,打字出差,我校对疏忽了。你看得这么仔细,很欣赏你的学风,现在太难得了。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7-07 21:10
  《春秋》是专名还是通名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也称为《鲁春秋》。仅仅是鲁国的编年史称为《春秋》,还是其它国家的编年史也称为《春秋》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春秋》的署名权问题。当然,古代并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我们只是要搞清事实。孟子说: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孟子•离娄下》)
  (圣王时代采诗的制度废止了,《诗经》就不能编辑下去了,然后就有《春秋》的创作。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性质是相同的。)
  《乘》和《梼杌》,都没有传留下来,我们不知道它们的体例。但也应该像《春秋》一样,是编年体的史书。从世界各民族古代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来看,最早出现的史书,多为编年史。
  按照孟子的上述说法,晋、楚的史书都不叫《春秋》,似乎《春秋》是鲁史的专名。但从其它的各种记载来看,好像事情也未必如此。《墨子》提到过周、燕、宋、齐之《春秋》、《墨子•明鬼》甚至说他还见过《百国春秋》①;据《汲冡琐语》:还有《夏殷春秋》,记载商朝太丁时的史事。《国语•晋语七》,司马侯对晋悼公说:
  “羊舌肸(音希)习于《春秋》。”
  《国语•楚语上》:楚国大夫申叔时谈到教育太子的课程就有“教之《春秋》”。
  晋国和楚国所学习的不可能是鲁国的历史,必然是其本国的历史,可见晋、楚的史书也叫《春秋》。那么孟子所说的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又是怎么回事?也许是晋、楚《春秋》的别名吧?
  可见《春秋》不是鲁史的专名,而是上古各国史书的通名,不过其它各国的《春秋》都已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保留下来而已。
  《春秋》之名,对后世影响甚大,战国以后,又出现了许多《春秋》,如《晏子春秋》(假托晏婴之名)、《虞氏春秋》(虞卿、战国人)、《吕氏春秋》(吕不韦、秦人)、《楚汉春秋》(西汉陆贾撰)等等,都袭用了《春秋》之名,但已经不是编年体史书了。直到今天,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上还有“甘将热血洒春秋”的唱词。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7-10 21:12
  为什么不叫“夏冬:?
  
  我国古代的编年史,为什么称为《春秋》?古今学者对此有许多说法。其中,晋人杜预在《春秋左氏传序》中的说法,为许多学者所认同。他说: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事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杜预之说,有两个要点:一是说:《春秋》是编年史,是把历史事件按照日、月、时(季节)、年的顺序编排起来的。“春秋”代表的是时间概念。二是说: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如果史书称为《春夏秋冬》,就显得太啰嗦了;所以“错举”(间隔地举出)“春秋”二字,代表一年四季。
  但既然可以“错举”春秋,为什么不可以“错举”夏冬?鲁国“错举”了春秋,难道其它国家不可以“错举”春夏、春冬、夏冬、秋冬吗?为什么都要雷同?太没有个性了。杜预的说法,看来是说不通的。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说法。
  唐•徐彦《公羊传注疏》说:
  “春为阳中(阳气集中的时候),万物以生;秋为阴中(阴气集中的时候),万物以成。”
  这是说: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在一年四季中,春种秋收,春和秋是最重要的季节,因而以春秋代表一年四季。
  但夏天是生长的旺季,对农作物也很关键,没有生长,哪有收获?为什么不以春夏或夏秋代表四季?看来徐彦之说也说不通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了声子答子木的话说:
  “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古代统治百姓的人,用赏赐来鼓励百姓而慎重用刑,经常体恤百姓的疾苦。春夏行赏,秋冬用刑。)
  有人据此认为《春秋》一节就是根据“赏以春夏,刑以秋冬”的意思来命名的。寓褒贬于其中。
  但春夏都行赏,秋冬都行刑,称为夏冬,又有何不可?看来这种说法仍然说不通。
  还有人认为:“春获麟而秋成书,所以称为“春秋”。
  这说法毫无根据,不值一驳。
  那么,究竟为什么称为“春秋”呢?
  已故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1896——1984)先生发现:在甲骨文中,一年只有春秋两季,而没有夏冬两季。在《今文尚书》28篇中,也没有夏冬两季。表明我国古代在早期并没有春、夏、秋、冬四时的划分,这种划分萌芽于西周末年。不仅中国是这样,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在早期也只有春秋两季。因而在中国早期春秋就代表一年的全过程。编年史书以“春秋”为名,是一个古老的传统。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7-13 21:00
  《春秋》是孔子作的吗?
  
  相传《春秋》为孔子所作,在古籍记载中,以《孟子》为最早。《孟子•滕文公下》说: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世风道德衰微、荒谬的学说和暴虐的行为又起来了,有臣子杀死君主的,有儿子杀死父亲的。孔子很忧虑,便著作了《春秋》。著作《春秋》本来是天子应该做的事;所以孔子说:‘理解我的,恐怕只因为《春秋》吧!责备我的,恐怕只因为《春秋》吧!’)
  到了汉代以后,孔子作《春秋》,基本上成为学者的共识。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和《太史公自序》中都肯定了《春秋》为孔子所作。在《孔子世家》中写道: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敢赞一词。”
  (孔子出任司寇审理诉讼案件时,文辞有可以和别人商量的地方,他并不武断。至于写《春秋》,却是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就连子夏那样有文才的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句话。)
  但尽管孟子言之凿凿,汉代人又表示相信,而孔子作《春秋》的说法,却是大有问题的。从宋代以来,直到近现代,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综合各家之说,并附加愚意,可以提出以下的一些反证:
  第一,这么重大的事情,在记录孔子言行的比较原始的著作——《论语》中,却不见一字记载。在儒家六经中,《论语》提到过《诗》、《书》、《易》、《礼》、《乐》等五经,唯独没有提到过《春秋》。
  第二,孟子提到作《春秋》是“天子之事”,起码也应该是诸侯之事。孔子既不是鲁侯,也不是鲁国的史官,怎么可以修国史?孔子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不是史官,跟着瞎搀和什么?他当过司寇,算是公安部长,公安部长也不能管历史研究所的事啊。再者说,修国史的档案资料都在宫中,由史官掌管。那时候,既没有复印,也没有印刷,那一捆一捆的竹简,除了史官,别人是很难利用的。
  第三,《左传•昭公二年》记晋大夫韩宣子访问鲁国,在太史那里参观鲁国的藏书,见到了《易》(《易经》)、《象》(政治档案)和《鲁春秋》,惊叹地说:
  “周礼尽在鲁矣!”(周礼都保存在鲁国了。)
  时在前540年,孔子才12岁。说明在孔子以前,鲁国就有《春秋》一书,此书不可能是孔子所作。《春秋》的作者是谁?答案很简单,是鲁国的史官写的。后世因为孔子的名声大,就附会为孔子了。
  有许多学者不同意孔子作《春秋》之说,却认为《春秋》经过孔子的整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春秋》的史实应该是鲁国的史官所记,书中的观点应该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吧?但事情并非如此。《春秋》的编写和整理都是史官之事,和孔子都没有关系。对于《春秋》,孔子既没有著作权,也没有修改权。还是那番话:公安部长跑到历史研究所去改专家的著作,专家能答应吗?
  从《论语》的记载中,可以反映孔子整理过《诗经》。《论语•子罕》: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诗经》的音乐整理出来,《雅》归《雅》,《颂》归《颂》,使它们各得其所。)
  原来古代的《诗经》是和音乐相结合的,每个篇章各有其曲谱,所以《诗经》的各篇章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而在流传的过程中,各篇章的次序被搞乱,曲谱也不正确了,孔子把它们更正过来了,所以称为“乐正”。 《史记•孔子世家》说:
  “古者诗三午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按:《韶》为舜乐,《武》为武王音乐,《雅》、《颂》是贵族音乐。《诗经》中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民歌,通俗唱法,《雅》、《颂》是高雅唱法,相当于现在的美声唱法。
  《诗经》原来是不是三千余篇,是不是孔子整理后剩下305篇,我们还难以肯定,但因为孔子“正乐”之说见于《论语》,应该是可信的。但在《论语》中,连《春秋》的书名也没有出现过
  也许有人会说:孔子既能整理《诗经》,为什么不能整理《春秋》?我们在《左传》中可以看到:那时的贵族在聘问(外交访问)、宴会等场合,常常吟咏《诗经》上的诗歌,表明《诗经》在贵族社会中是通行的,而《春秋》作为国史则束之高阁,除了史官,一般人是接触不到的。上面谈到:韩宣子到鲁国访问,在太史那里看到了《鲁春秋》,表明在别处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