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h65与h62哪个耐磨: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3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28:55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12 21:14
  烽火戏诸侯”
  
  褒姒何以能够灭亡西周?见于古书记载的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是争立事件。
  幽王的王后是申后,她是申侯的女儿,生了太子宜臼。而褒姒原来只是一个妃子,她生的儿子叫伯服(一作伯盘)。幽王宠爱褒姒,在褒姒的怂恿下,幽王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这件事加深了王族内部的矛盾,也引起了申后的父亲申侯的不满,成为动乱的祸根。
  第二件事是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烽火戏诸侯”。
  这褒姒虽然长得非常漂亮,却是一个冷美人,不好笑。为了让她笑,幽王想尽了办法,都没有成功;于是便在烽火台方面打起了主意。
  周王朝的烽火台,设有缝燧和大鼓,用来报警,是古代的一种通讯手段。《史记索隐•司马相如列传》引韦昭注:
  “烽,束草置之长木之端,如挈皋(桔槔),见敌则烧举之。燧者,积薪,有难则焚之。烽主昼,燧主夜。”
  这是说:在烽火台上有一个桔槔式的长木竿,上面绑着草把。桔槔,是提水工具。起重机的原始形式。有敌情,就点燃草把,把木竿升高报警,这是烽。燧,是在烽火台上堆积柴草,有敌情点着柴草报警。烽,在白天用;燧,在夜间用。但也有相反的说法:白天为燧,夜间为烽。如果按照故事所说,在镐京点着烽火,全国各地诸侯都知道消息,那就必须在全国遍设烽火台,从镐京向外延伸,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座,下一个烽火台看见上一个烽火台燃起烽燧,也跟着点燃起来,依次传递消息。
  且说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在京师没有敌情的情况下,竟下令点起烽燧。各地诸侯见到报警的信号,便纷纷带兵前来勤王。到京师之后,发现没有敌情,只好率兵退回去了。来时慌里慌张,退时在尴尬中还夹杂着困惑甚至愤怒,真是五味杂陈。平时难得一笑的褒姒,看到这种恶作剧,便大笑起来。幽王见美人笑了,自然是非常高兴,以后还故伎重演,多次搞起这种“烽火戏诸侯”的勾当。
  再说废立事件。幽王废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的父亲申侯对于女儿和外甥的被废非常愤怒,便联合西方的犬戎③共同进攻镐京。幽王急忙下令点燃烽火,向各地诸侯报警,召唤他们前来营救。但各路诸侯对幽王的烽火报警已经不相信了,以为又是“狼来了”的玩笑,没有人带兵前来。幽王派孤军迎敌,被打得大败,带着褒姒,伯服以及珍宝东逃,幽王和伯服都被追兵杀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之下,褒姒和珍宝都被掠走。
  这个“一笑倾国”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著名的典故,也成为人们谈话的资料和诗人词客吟咏的内容。辛弃疾《满江红》:
  “绝代佳人,曾一笑,倾城倾国。”
  《东周列国志》有诗曰:
  “良夜颐宫奏管簧,
  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
  止博褒妃笑一场。”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13 21:09
  烽火传奇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传奇故事,并没有历史真实性。
  第一,这件事只见于《史记•周本纪》记载,而在《诗经》、《国语》、《左传》、《竹书纪年》等比较原始的古籍中,都没有什么记载。我们不知道司马迁何所取材,很可能是战国时期甚至秦汉以后的杂著,原书已经佚失了。
  第二,就目前所知,烽火台大约起源于战国时期。《墨子•号令篇》说:
  “出侯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
  (派出的侦察兵不要超过十里以外。在地势较高的合适地方树立标记,命三个人看守。一直到城邑共树立三处标记,与城上的烽火台遥遥相望。白天举烽烟,晚上点火。)
  在秦统一以前的《新妻卩 虎符》刻辞中,也有“烽燧”一词,指的就是烽火。
  但早期的烽燧,都是近距离传递信息;用烽燧长距离地传递信息,是秦汉以后的事,那是通过长城的烽火台来完成的。别说我们现在不能证实西周有烽火台的设置,就算是有其萌芽,顶多也不过像《墨子》所说的那样近距离地传递信息。西周还不是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在诸侯林立,物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怎么会有庞大的烽燧网络呢!
  第三,退一步说,就算是西周有长距离的烽燧网络,各地诸侯因为距镐京的远近不同,率兵前来的时间也不会相同。而且由于运输工具只是车马和船,大部分士兵还要徒步行军,道路的情况又很差,到达镐京并非易事。有的要经过几天或十天半月,有的要经过一两个月甚至几个月。由于到来的时间参差不齐,褒姒就是坐在城楼上看热闹,也不能一览无余。而且要坐等很长的时间,早已没有兴致了,怎么能笑得出来?不能像戏曲舞台上那样,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饮酒,各路诸侯带领人马在“急急风”的锣鼓点中陆续快速出场,从上场门出来,下场门进去,一切都发生在同一时间,那倒是很热闹,也很好笑;但生活的实际怎么会是那样的?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15 10:38
  末世征兆一:无力抗天灾
  
  周幽王时期,是西周的末世,西周终于亡在了幽王的手里。西周为什么灭亡?原因很复杂,有主要原因,有次要原因;有现象,有本质。为了深入而全面地研究西周灭亡的原因,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我们先从现象入手,看一看幽王时期有哪些末世的征兆。
  先说天灾。《国语•周语上》说:
  “幽王二年(公元前780),西周三川皆裂。伯阳父曰:‘周将亡矣。……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公元前771),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三川”,就是泾水、渭水和洛水。幽王二年,西周发生地震,岐山崩裂,三川断流。大夫伯阳父认为这是西周将要灭亡的征兆。过去伊水、洛水断流,夏朝灭亡了;黄河断流,商朝灭亡了。现在周朝的命运好像“二代之季”、就是夏、商的末年桀、纣年代。伯阳父的话应验了,过了十年,西周果然灭亡了。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国语•周语》只强调了地震。在伯阳父看来,地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这是说:地震是自然界阴阳失调,阳为阴所镇的表现。大山崩坍,河的源头必然被堵塞,水土必然不能通畅,万物必然不能生长,这就使百姓缺乏财用,生活恶化,社会矛盾激化,国家必亡。
  这场天灾,持续的时间很长,破坏性很严重。除了地震之外,好像还有水、旱之灾相伴随。在《诗经》的二雅中,对幽王时期的天灾有许多描述。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小雅•节南山》
  (上天不断地降下灾祸,死丧祸乱很严重。)
  “昊天不庸,降此鞠讠凶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小雅•节南山》
  (苍天不善良,降下这么大的灾祸。苍天不仁慈,降下这么大的苦难。)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冡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雅•十月之交》)
  (电光闪烁雷声隆隆,百姓不得安宁。众多的河流在沸腾,山顶突然坍崩。高崖变成深谷,深谷变成山陵。)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昊天疾威,弗虐弗图。”(《小雅•雨无正》)
  (广袤辽阔的苍天,不能对人间施恩德。降下丧乱饥馑,残害天下四方。苍天如此暴虐,不考虑民生的疾苦。)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癫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大雅•召旻》)
  (苍天暴虐,降下严重的丧乱。把灾荒饥馑播散人间,百姓都到处流亡,一片荒芜直到边疆。)
  看来天灾是非常严重的,与地震、河川泛滥或断流相伴随的,应该还有水旱等灾荒。百姓不能安居,流离失所,百姓在挨饿,挣扎在死亡线上。
  天灾对于政府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如果政府是英明的,政治效率是高的,率领百姓与天灾进行斗争,便可以大大减少天灾的损失,缓解社会的矛盾。晁错《论贵粟疏》说: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无)捐瘠者,以畜(蓄)积多而备先具也。”
  (所以唐尧、大禹时有九年的水灾,商汤时有七年的旱灾,然而国内没有抛尸路旁的情况发生,是因为事先把粮食和救灾物质储备充足了。)
  归根结底,天灾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天灾与人治相结合,或者与人祸相结合,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15 21:13
  周幽王是一个荒淫的君主。即或“烽火戏诸侯”之说不能成立,他宠信褒姒,荒废朝政,甚至造成政治危机的事,还是不能抹杀的。《诗经•大雅•瞻印》就反映了褒姒祸国的情况: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音痴)。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聪明的男人可以缔造邦国,聪明的女人可以倾覆邦国。唉,那个聪明的女人,好像枭鸟和猫头鹰一样邪恶。④她有一条长舌头,那是祸乱的根源。祸乱并非降自于天,而是来自女人的谗言。不可教诲的,是那女人和宦官。)
  幽王的幽是谥号。根据《谥法》:“动祭乱常曰幽”、“壅塞不通曰幽”。前者是违反祭祀制度,败坏伦常道德的意思;后者是政令不通畅,上下不通气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政治不透明,暗箱操作。幽,是一个恶谥,他以昏君的形象,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上的昏暴之君,往往手下都有奸臣辅佐,给他们出坏主意。周幽王手下的奸臣,最重要的就是虢石父。和《诗经》上的“皇父”,大约是一个人。虢,姬姓,文王弟虢叔的后代。《史记•周本纪》说: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
  看来这个虢石父,奸诈乖巧(佞巧),心术不正,鬼点子多,而且还善于逢迎,贪财好利。从司马迁的上面的记载来看,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是他出的坏主意。
  《史记》的这段记载,来源于《国语•郑语》。《国语•晋语一》还说:褒姒“与虢石父比”。就是说:褒姒与虢石父是同党,二人狼狈为奸。但《东周列国志》说:“烽火戏诸侯”是虢石父出的主意,却没有古书印证,不过是想当然的推论而已。
  近年来有些论者为虢石父翻案,说他是一个忠臣、改革家,他和幽王进行了一场改革,可惜失败了。
  又是改革!在有些人的眼里,历史上有些昏君佞臣,都是改革家。殷纣王改革,周厉王改革,周幽王也改革。这些遗臭万年的昏暴之君,都是臭豆付,闻着臭,吃着香。
  说虢石父和幽王搞改革,史料实在是太匮乏了,只能沾边赖,闻风就是雨。主要有两条:
  一条是:“虢石父好利”。
  这个“好利”,本来是贪财的意思,却被解释为“发展经济”了。但他有什么好的经济政策,谁也不知道。
  另外一条是:谥法的“动祭乱常”,本是违反祭祀制度,败坏伦常道德“的意思,并非是打破常规,锐意改革的意思。不能认为凡是败坏伦理道德的事都是改革。现在子女弑亲和青少年杀人的恶性案件时有所闻,贪官的荒淫无耻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都是”乱常“的,难道都是改革吗?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15 22:35
  这一段发稿出了错,小标题应该是:
  末世征兆二:天子昏乱,女宠干政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16 21:06
  幽王的昏庸暴虐,除了“烽火戏诸侯”和废立事件外,古书上再没有更多的记载。倒是《诗经》上的记载却很丰富。《诗序》⑤说:《诗经•小雅》74篇中,有35篇是“刺幽王”之作;《大雅》中还有两篇,共37篇。尽管《诗序》未必完全可靠,但《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青蝇》;《大雅》中的《瞻卬》、《召旻》等8篇,则大体上可以相信是刺幽王之诗。在这些诗篇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幽王时代许多亡国的征兆。如天子暴虐昏庸、荒淫腐朽,信用奸佞,不纳忠言;朝政紊乱,谣言蜂起,世风日下,善恶颠倒;天灾不治,饥馑遍地,百姓流亡,哀鸿遍野……读之令人触目惊心。下面仅录《小雅•小旻》一篇,以见一斑。这个诗歌表现了一个忠正的朝臣,对于谗臣当道,天子偏听偏信,不纳忠言,不用贤才,以至朝政日非,社会动乱等情况的忧虑与愤怨之情。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谋犹回遹,何日斯沮。
  谋臧不从,不臧覆用。
  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皇天太暴虐,降祸于下方苍生。
  朝廷的谋划俱昏庸,不知何时能改正。
  良谋善策不听从,歪门邪道反重用。
  我看朝廷的决策,实在犯了大毛病。)
  
  “潝潝訾訾,亦孔之哀。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
  谋之不臧,则具是依。
  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叽叽喳喳诋毁人,使人无限伤情。
  谁有什么好谋略,他们全都不听从。
  对于那些坏主意,却都采纳去执行。
  朝廷所做皆弊政,走到哪里算一程?)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谋夫恐多,是用不集。
  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占卜的灵龟已厌倦,不再向我报吉凶。
  谋臣策士虽然多,没有善政可成功。
  议论纷纷满朝廷,谁敢指出其弊病?
  好像道听与途说,哪有良计可听从。)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
  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
  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如此决策使人悲痛,先人的经验不遵从,远大的计划不经营。
  浅薄之言王爱听,肤浅之见互争宠。
  好像把宫室建在大路上,这种谋划难成功。)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
  民虽靡朊,或哲或谋,或肃或艾。
  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国家虽然无礼法,仍有圣人在国中。
  百姓虽然很贫弱;有人明哲,有人足智多能,有人仪表端庄,有人说话条理分明。
  人才像泉水流去匆匆,不及时任用,终难成功。)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战战竞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不敢空手打老虎,不敢徒步涉水行。
  人们只道我不勇敢,却不知到处有险情。
  我每天都是战战竞竞,好像临近深渊,好像脚踏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