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六肖期期准免费: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30:04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22 22:21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23 21:23
  一七 周公盖棺,毁誉纷纭
  
  治国四字真言
  
  现在谈一谈周公的思想。
  《尚书•周书》中的《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洛诰》、《多士》、《无逸》、《多方》、《立政》等十篇,都是周公的言论。《尚书•周书》一共传下来十九篇,其中周公的言论占半数以上。可以说,在周朝初年,周公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国家的指导思想,周朝奉行的是“周公旦主义”。
  十篇文字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很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是“敬德保民”四个字。
  德,得也,原来是获得的意思。怎样才能获得?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但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你要获得,别人也要获得,于是便产生了争;争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谁也不能达到目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需要靠人们的自觉进行调节,这就使“德”具有了道德的含义,成为维护人际关系的准则。《说文》说“德”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已”。“外得于人”就是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已”是加强内心修养,于心无愧。
  殷、周人都相信天命,但他们对天命的认识存在着分歧。殷人认为天命是不能改变的,所以纣王自恃“有命在天”,暴虐日甚而不知改悔。周人却认为“天命无常”,天命是和德相联系的。君主有德,天就保佑你;君主没有德,天就抛弃你,而让另外的有德君主重新受命;这就叫做“革命”。用德来制约天命,使天命与君主的行为联系起来,这是周人天命观的一大进步。而周公就是这种观念的倡导者。
  周公建成洛邑后,把殷的“顽民”(随从武庚叛乱的贵族)迁徙到这里来,集中居住,以便监管。周公对他们训话说:
  “诸位先生:不是我这小国敢于夺取殷商的天命,只是因为上天不保佑那些胡作非为的人,所以才帮助我们。我们怎敢凯觎王位?……我听说:上帝禁止淫乐,夏桀却不知节制淫乐。上帝便降下天命对他进行劝诫。可他不听从上帝的劝诫,仍然大肆淫乐,并且怀疑上帝的命令。因此上帝不再保佑他,要终止夏朝的国运,对他进行惩罚。于是便命令你们的先祖成汤革了夏朝的命,任用贤才治理天下。
  从成汤到祖乙,没有人不宣明德政,认真祭祀的。因为上天帮助治理殷国的贤人,殷国的君王也不敢辜负天意,也像上天一样施恩泽于百姓。而如今他们的后嗣纣王,很不理解天意,又怎么会体念先王勤劳家国的遗训呢?他大肆淫乐,不顾及天命和百姓的疾苦,所以上帝不保佑他,降下亡国灭身的重大惩罚。”(《尚书•多士》)
  这就是周公的“革命论“,他把殷革夏命,周革殷命的历史变革说得很清楚。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君主是否有德,有德者昌,无德者亡,天命以德为转移。
  德的内涵很丰富,有治国的理念和措施,有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有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德政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保民”。在《尚书•周书》的“周公十篇”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周公有关“保民”的议论。现在就摘要列举在下面。
  “天考忱辞,其考我民。”(《大诰》)
  (上天通过龟卜用真诚的语言帮助我们百姓。)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康诰》)
  (那伟大贤明的先父文王,能够发扬德政,慎用刑罚,不敢慢待那些鳏寡无依的人。任用应该用的人,敬重应该敬重的人,威慑应该威慑的人,关怀重视百姓。用这些理念在中原地区缔造我们的国家,与一二友邦共同治理我们西方的国土。)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康诰》)
  (还要探求古代圣王保护百姓安居乐业的方法。)
  “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康诰》)
  (看到百姓有罪,就好像自己有病一样,要让百姓彻底除去各种犯罪行为;像保护婴儿一样爱护百姓,百姓就会生活安宁,容易治理。)
  “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酒诰》)
  (古人说:人不要把水当镜子照,应该把百姓当镜子照。)
  “王启监,厥乱为民。曰: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梓材》)
  (王者分封诸侯,主要是为了百姓。王者告诫诸侯说:不要相互残害,不要相互施用暴力,对于鳏夫寡妇,对于孕妇,有罪也要加以宽容。)
  “(文王)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仄,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无逸》)
  (文王为人和顺谦恭,关怀保护百姓,爱护鳏寡无依之人。从早晨到中午,直到太阳西斜,忙得连吃饭的功夫也没有,这是为了使广大百姓都生活得幸福和谐。)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多方》)
  (上天寻求可以为民作主的人,便让这光荣美好的使命降临在成汤的身上,消灭了夏朝。)
  从以上的引文可以看出,“敬德”和“保民”是周公的政治思想的基础,“德”和“民”两个字几乎成了周公的口头禅。《周书》里还出现了“民主”的字样,尽管这是“为民作主”的意思,和我们今天的百姓自己当家作主的概念不是一回事;但在三千年前,既或是“为民作主”,也是一种光辉的进步的思想。就是在今天,真正能“为民作主”,不腐不贪,没有高高在上的官僚习气,没有“不作为”的惰性的官员,又有多少?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周书》十篇中,周公的言论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殷顽民”说的。对于曾经是敌对阵营中的人,给予出路,用“敬德保民”的善政对待他们,甚至对他们“如保赤子”,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时至号称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对照一下美国大兵对伊拉克人民的所作所为,对照一下关塔那摩的虑囚事件,不是更能说明我们传统思想的魅力吗?
  周公是儒学的先驱者,周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他的“敬德保民”思想,被孔子发展为仁学。周公思想有两个轮子,也可以称为两翼,就是德和礼;二者是一脉相承的,无怪乎孔子在不甚衰老时,要常常梦见周公了。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24 21:14
  吐哺归心
  
  周公的德行,是非常高尚的,在古代可以称为典范。
  忠:对武王和成王忠心耿耿。如武王有病,周公愿意替死,辅佐未成年的成王,国事多艰,任劳任怨。
  信:成王长大成人,周公还政,决无栈恋权力的表现。
  仁:“保民”,关怀鳏寡无依之人。
  孝:对文王尽孝,告诫康叔要“父慈子孝”(《康诰》)
  勤俭:《尚书•无逸》记载了周公训诫成王之词,要知道稼樯(农业生产)之艰难,体会小民之疾苦,不要骄奢淫逸。
  周公最大的德行是“谦德”,就是谦恭,谦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骄傲自满、不张扬、低调、不盲目乐观,有忧患意识。据《韩诗外传》记载:成王把周公的儿子封到鲁国去,周公告诫伯禽说:
  “往矣!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也,吾予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职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备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卷三,三十一章)
  (去吧!不要因为作了鲁公,就对士人骄傲起来。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又在辅佐天子,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但我洗一次头要多次握着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吐出口中的饭,去接见士人,唯恐失去天下的士人。我听说德行高尚,保持谦虚的,算是荣(有好名声);地盘广阔,保持俭约的,算是安(稳定);禄位很高,保持低调的,算是贵(难得);人多兵强,保持畏惧心理的,算是胜(胜利在握);聪明智慧,总觉得自己愚昧的,算是哲(开明);知识渊博,却以为自己浅薄的,算是智(明智)。这六个方面,都是谦德。没有谦德,而失去天下丢了命的,那是夏桀和殷纣王。能不谨慎吗?)
  《史记•鲁周公世家》也有类似的记载,当是取自《韩诗外传》。后者的作者韩婴,是文、景时人,比司马迁稍早。
  有人可能认为:这种谦德是一种窝囊,没有自信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辩证法。任何事物本身都具有互相对立,自相矛盾的两方面。比如:强中有弱,弱中有强;智中有愚,愚中有智。骄傲自满的人,只看到自己强的方面,而没有看到自己还有弱点;只觉得自己聪明,而没看到自己的不足;那就要导致失败。反之,强,守之以弱;智,守之以愚,便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古人的最大的智慧。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待士精神,也是谦德的具体体现。这已经成为千古佳话,也是诗文中常常称道的典故。,《乐府诗集•君子行》: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曹操《短歌行》: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天不嫌高,海不嫌深的意思,比喻接纳贤才,越多越好。)
  握发(一作捉发)、吐哺的典故,有的古书(如《吕氏春秋•谨听》、《淮南子•汜论训》说是大禹的事。宋•黄震《黄氏日抄》说:
  “此形容之语,本无其事也。”
  但它是“形容之语”也好,至少反映了古人的一种观念,一种优良的思想传统。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我们不禁要问一下居于不同层次的领导人:你有这种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意识吗?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25 21:17
  在历史的审判台上
  
  儒家称周公为圣人,周公在古代享受了很高的荣誉,被看成是治国的样板,道德的典范,历史的功臣。但他也不是毫无争议的人物,当初管蔡二叔怀疑他,德高望重的召公怀疑他,成王也怀疑他,认为他有篡位之嫌。尽管他通过还政于成王的实际行动,以及“金滕之匮”的释疑,很多人解除了怀疑,但古往今来,仍然有些人对他持有异议。
  在魏晋之前,对周公就有一些微词。《庄子•盗跖篇》说:
  “王季为适(嫡),周公杀兄,长幼有序乎?”
  这是说:文王的父亲王季,是太王的少子,却继承了王位,两个哥哥泰伯和虞仲只好逃亡在外。周公又杀了哥哥管叔。请问:你们周人算是长幼有序吗?
  《淮南子•汜论训》说:
  “诎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兄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
  这是说:卷曲一寸,伸长一尺(意为优点大于缺点),这是圣人的作法;小处弯曲大处直,这是君子的行为。周公背着杀兄的包袱,齐桓公有争国的名声。但周公能以合乎道义的行为弥补缺点,齐恒公能够以功绩抹掉丑恶,而都成为贤人。
  但对周公的这些微词,仅仅是指出他杀兄的瑕疵,还无损于对周公的全面评价。至于他的哥哥该不该杀?议者并没有作任何论证。杀兄又怎么了?难道周公的哥哥大逆不道,作为执法者的周公,不应该大义灭亲吗?
  到了魏晋之际,随着玄学的盛行,出现了一个名士的沙龙,有七位名士经常在竹林里喝酒聊天,被称作“竹林七贤”。其中有一位嵇康(224-263),写了一篇《管蔡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为管蔡翻案。
  文章认为:管、蔡本来都是好人,他们“服教殉义,忠诚自然”(服膺礼教,忠诚坦率),所以才受到文王的重视,武王和周公又委以重任。及至武王逝世,继承人姬诵(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周公“思光前载,以隆王业”(想要光大先王的基业,使国家兴旺发达)。这本来是一种“圣权”(圣人在非常时期的权宜之计,就是今天所说的从实际出发的机动灵活的政策),而管蔡却“不达圣权”(不懂得圣人的权宜之计),以为周公要篡位,因而“欲除国患,翼存天子”(想要为国家除掉祸患,保存天子的地位)。于是便兴兵作乱,“斯乃愚诚愤发所以激祸也”(这是愚忠义愤所激起的祸乱啊。)因为他们“称兵叛乱,所惑者广”(兴兵叛乱,影响极坏),所以周公才“隐忍授刑,流涕行诛。示以赏罚,不避亲戚”(忍痛用刑,流着眼泪斩了管叔。赏罚分明,不回避亲族贵戚。)。
  嵇康又进一步指出:如果认为管、蔡是坏人,那就表明三位圣人(文王、武王、周公)是昏庸的。圣人是不会犯错误的,不能重用邪恶凶残之人,所任用的必然都是忠良;管,蔡既然被重用,就必定是忠良了。至于管、蔡怀疑周公,那也不足以表明他们不是好人。周公摄政时,召公不也产生过怀疑之心吗?
  结论是:周公是圣明的,摄政是对国家有利的权宜之计,杀了哥哥是赏罚分明,大义灭亲。管、蔡是好人,不能说他们是顽凶。他们既然被“三圣”所发现和重用,就必然是忠贤。怀疑周公和兴兵作乱,是因为不懂得权宜之计,而主观上却是想为国除患,保护天子。
  总之,这是一出好人反好人,好人杀好人,忠臣反忠臣,忠臣杀忠臣的悲剧。
  其实,从嵇康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来看,他是在借古讽今。当时是曹魏的末年,司马氏的权势炙手可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正在积极地准备篡夺政权。嵇康是皇亲国戚,他的夫人是曹操的孙子谯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他站在曹魏的一边,当然是反对司马氏的篡位阴谋的。当时在淮南先后发生了王凌、毌(音贯)丘俭、诸葛诞起兵反对司马氏,被称作“淮南三叛”。而嵇康的这篇文章,正是站在了“三叛”的立场上说事。以周公比喻司马昭,以管、蔡比喻“三叛”,他搞的是“影射史学”。正如明人张采所说:
  “周公摄政,管蔡流言;司马氏执政,淮南三叛;其事正对。叔夜(嵇康字)盛称管、蔡,所以讥切司马氏也。”(《汉魏别解》)
  嵇康自称“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他在文中口口声声称周公为圣人,却隐含着讥讽之词。他的本意是说:周公(喻指司马昭)有野心,就是要篡位;管、蔡(喻指“三叛”)绝对是好人,起兵是为了绥靖王室,挽救天子的命运;不过在文网森严的年代里,不便明说罢了。但他终于还是被司马昭杀害了,死时只有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