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物娘的相伴日常歌曲:读《奥修瑜珈》 (依仁山人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25:30

读《奥修瑜珈》

奥修的《瑜珈始末》共十卷,仅读了第一卷,遗憾未见其他几卷。《奥修瑜珈》是辑录,借帕坦伽利的“五戒”,阐述了静心者真正的生命和人生。

瑜珈是单纯的科学,帕坦伽利则可说是人类的奇迹,是最上乘的。它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它从不谈论上帝,上帝不存在,相信上帝只是一种技巧。它让祈祷变得可能,透过信仰上帝,臣服比较容易了。但臣服与祈祷并不是上帝。

  佛陀不信仰上帝而达到最终真理,他选择了自己的途径,帕坦伽利也一样。可以有无数条道路回家,道路不是目的地,上帝只是回家的一条路。帕坦伽利从不否定从不假设,是绝对科学的。

  西方思想总把宗教定义在上帝中心的认知,他们震惊于东方传统——朝向真理的无神之道!

  韦尔斯(H.G. Wells)描述佛陀说:佛陀最不信神却最虔诚。他从不相信也从不要任何人相信神,然而他自己却是神性的高峰和极致。玛哈维亚同样在没有上帝的途径上达到了真理。

帕坦伽利不认同技巧,是绝对科学的。信仰只是一种工具,没有问题就不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照样可以达到目的地。

帕坦伽利只是很单纯地显示蜕变的途径与法则。神不是必需品,只是途径之一,不信神并不表示没有宗教性。瑜珈是法则、实验、静心——透过实验与法则的方法。

帕坦伽利的《瑜珈经》不偏不倚,是稀有独特的;有偏爱就无法全然地完成。佛陀、玛哈维亚、耶稣、穆罕默德是慈悲的,但有失偏颇,他们都有既定途径而否定其它。

佛陀会因慈悲而妥协,他不是科学的而是非常人性的……他甚至会为了帮你而替你说谎,而帕坦伽利只说事实,绝不会妥协。

帕坦伽利从不使用任何寓言,他是“爱因斯坦加佛陀”——非常稀有的组合,有着佛陀内在的观照、爱因斯坦的头脑。有神论是神话故事,无神论反神话故事。帕坦伽利对传说、神话没有兴趣,只关心赤裸的真理。

不杀生(ahimsa)、不亏心(satya)、不窃盗(achaurya)、心不离道(brahmacharya)、不役于物(aparigra),这五戒是瑜珈的基石。这能保证了练习瑜珈产生的超能力不会被误用。真正实践这五戒,不是作秀、不是展示、不是玩神迹。奇迹出现,但不会去施展。五戒完完全全砍掉自我。瑜珈是个无限神通的世界,不真正丢弃自我,神通力随时都会被误用,整个努力都会徒劳无益。

五戒净化你,使能量成为良性的影响和祝福。

持戒(yam)意为“死神”,是“内在的规范”。

地球上还没有一个文化发展到完整至善。西方,性是完全的自由,但死亡是被抑制的;东方,性被压抑,但死亡可以自由谈论。东方存在着一种死亡的色情文化,就像西方对性的猥亵与病态一样。

死亡与性是生命的两极,社会压抑性就会表达死亡,压抑死亡就往性发展。性代表生命,生命来自性。生命是性的现象,死亡是它的结束。生命和死亡是同一能量的两种状态:主动与被动,阴与阳。了解这,就超越了二元性,瑜珈的整个努力就超然。

只有觉察死亡,才能过自持的生活。逃避死亡,死亡就进入潜意识——就无法创造出自我修持的生活。修持是为了不放纵,吃、喝、玩、乐没什么错,但只是生命的一部份,把部份当全部就完全错失了生命。

当死亡成为生活的一部份时,才有自我修持的生活。享受不是永恒的,死亡融入生活的自我修持才能活出亮丽的生与死,生命变得越来越喜乐,死亡成了生命的高峰或顶点。

全然地活出自己,才能全然地死,这就是自我修持的整个意义。自我修持不是压抑,而是活出有方向感的生活。活在全然警觉与觉知死亡的生活中,生命之流就拥有生死两岸,意识之流流动于两岸之间。拒绝死亡的人,只活在生命的一岸。意识之流不完全,就缺少了某些美好的东西,生活就肤浅而没有深度。自我修持的生活是平衡的生活。

瑜珈并不反对纵欲,但讲求平衡,“活生生的同时也要随时准备死亡。享受!但记住,这不是家,这只是短暂的停留。”明天我们都将离去,我们会感激每一个美好的夜晚。心存感激——那美好的时光——但不去要求永恒,求永恒就是走极端,走极端就只活了一半。

   真实意味着准确、如实、不虚假、不带面具、如实的表现,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

  不必去撕掉别人的面具,他们喜欢活在谎言中,那是他们的选择。当他们认为必须真实时,自然会赤裸裸的。对自己真实,不需要去改造这个世界的任何人,能自我成长就足够了。不要当什么改造者,也不要想教导别人改变别人,改变你自己就够了。

真实意味着如实面对自己的本性。绝不要听别人指手画脚,永远聆听内在的声音并照此去做。真实面对内在的声音,或许会引导你进入危险状况。进入这个危险,保持真实的内在声音,有一天你会达到与内在成就共舞的境界。照你的本性去做,不要让别人操纵控制,你生命的蓝图和指南在你内在深处。

对自己真实非常危险,很少人做得到,做到了就达成了。实现了美、优雅与满足,这是无法想象的喜乐。挫折的人从不曾倾听过自己内在的声音。

  为利益放弃爱而攀高枝的婚姻,虽能得到物质满足,但内心是缺失的,出卖了全部的生命,浪费了整个人生的生活是丑陋的。

我们的周遭有无数的诱惑,就像超市。闭上眼睛,聆听你内在的声音,这就是静心的全部,是持戒的第一件事。

绝对不要带面具。生气就生气,不要假装微笑……内心充斥着愤怒,却带着微笑,就成了虚伪的人。虚伪的人,到了真想笑、真想爱的时候也就无法办到了,整个机体的组织结构都乱掉了。这样的生命黯淡无光、毫无生气,作为一个人,实在可怜!身体会自然地与压抑的情绪相应,长期压抑,机体就变异了,你不再是个正常的人!

随时保持在当下。因为所有的虚假不是来自过去就是来自未来。过去已过去,未来未发生,何苦用无谓的担心摧毁现在!真实面对当下、处于此时此刻就是如实。没有过去未来!这个片刻就是一切,这个当下就是永恒。

据说瑜珈有个传统,当一个诚实正直的人说谎时,谎言会成真,因为真实的人无法说谎。古老的经典记载着:“如果你正在学习真实,小心不要说任何不利于任何人的话,因为这有可能成真。”真实的泉源中无法产生谎言。整个存在都跟随着真实的人,甚至他自己也无法抵消他所说的话。人们去找伟大的先知,请求他们的祝福,因为他们的祝福会成真,这就是真实的意义。“要真诚,然后任何你所说的话就会成真。”

头脑是个超级小偷,专偷别人的思想。帕坦伽利说:“不偷窃”。不论是物还是知识或思想都不应该偷,你应该保持自己的原味。要不断提醒自己“这些东西不是我的。”保持净空是最好的,塞满了偷来的东西就失去了原创力。装满了别人的意见、想法毫无价值,只有出于自己内在的东西才有价值。人只能拥有来自自己内在的东西,除此之外无法占有任何东西。

小偷不会安然自在,即使没人逮住他,但偷来的总是偷来的,这会在本性中成为一种持续性的负担。帕坦伽利说:“不要当小偷……无论在任何方面、任何层次。”这样,原始的创造力得以施展,内在的空间如花朵绽放了。

无欲(Brahmacharya)译成“禁欲”、“独身”都不准确,无欲意义很广泛,意为“神仙般的生活,生活在神性中”,神仙和神性的生活,性就自然消失了。无欲是性能量的蜕变,而不是简单地反对。性能量进入较高的能量中心,就是禅定(samadhi)。

沉溺于性就摧毁了自己的能量,等于自杀。这就像用钻石换回水晶还以为自己赚了便宜!性能获得一点点短暂的快乐,却丧失不少能量。同样的能量如果移到更高层次,会有难以言喻的喜乐。

反对性就无法蜕变,你对某样东西怀有敌意,你怎么可能去了解?了解需要赞同、同情心、友善;反对就看也不要看,就会撤回、逃避。

性能量有无限的潜力,那是未经洗炼的神性。性是未加工的三摩地。整个瑜珈就是蜕变、转化、由低级变成较高级的途径。整个瑜珈的艺术就是把铁炼成金的内在本性的炼金术。

试着(Brahmacharya)了解性能量、了解性能量在身上的移动,了解性欢愉真正的出处——两性的汇集、性能量的释放。做一个观照者,不久你将会明白和发现,这个喜悦是来自其它某处的。

   性交时,整个身体会产生很深的冲击、震撼,这是能量释放的冲击、震动。在这个冲击中,思绪停止了,就像电击一样。医生电击疯子,电流传入他头脑,每件事都停止了。电击之后就会忘记一切,新的能量又开始运转。

  性也能创造能量,借着两性的动作、想象与欲望,你创造出能量。所有的能量都移向海底轮——性能量中心,集中在那里。然后积聚成为一个高峰,再突然爆发震撼全身,最后和平到来。这和平的代价是大的,是宝贵的生命力的破坏。和平能得到一点点快乐的瞥见,但无法永恒。能量很快流失会有挫折感,想保持极乐不是透过冲击,而是透过能量向更高层次的转化。

  性是第一个能量中心,第二个是海底轮。能量转移到了丹田,你会感觉到不朽与永恒,恐惧消失了,觉知到死亡并不存在。这种感觉的撞击在肚脐的附近。肚脐是死亡与不死的中心,甚至当有人要杀你,你都无所畏惧浑然不觉,因为你有了不死的感觉。

和平的中心点就在肚脐的上方,肚脐的下方是死亡与不死的中心,上方则是和平与紧绷的中心。如这里没有能量,你会觉得紧绷、恐惧,充满能量紧张会消失;你觉得非常非常的平和、安静、沉稳、宁静与镇定。能量再上移就到了心轮,爱的能量是从这里升起的。人们通常所说的爱只不过是乔装在美丽字眼下的性而已,爱只有当能量到达心轮时才能发生。沉浸在爱中——爱整个存在、爱每样东西、你就是爱。能量再上移到第五个能量中心——喉轮。这是宁静的中心——宁静、思绪、思想、说话。说话或不说话,都在这个中心。大部分人的喉咙只在说话时部分运作,而不知道宁静部分,不知道如何进入宁静。发现自己静下来了,充满着宁静,声音成了音乐,每句话都散发着细微的诗韵,宁静比说话更有意义。

接下来,能量移向第六个能量中心——第三眼。在那里你会看到光——觉知、意识。这也是沉睡、催眠产生的点。当你把双眼固定在一个点上,你的第三眼就进入睡眠,这就是催眠让第三眼沉睡的诀窍。

能量达到第三眼,就会感到充满着光……所有的黑暗消失了,无限的光明围绕在周围。西藏有个最古老的说法:“当一个修行者在觉知中悟道,就不再有任何影子落入他的身上。”这不是字面上的解释:身体会制造影子,而内在深处,没有源头的光充满着每一个角落……光产生影子,没有源头的光不会有任何影子。

至此,生命有了一个不同的意义与层次。你依然行动于这个地球上却不再属于这个地球;就好像你在飞翔,你已来到最接近佛性的境界。你首次有了对佛的全然了解,之前只是片断的、点滴的。最后能量移向第七个能量中心——萨哈斯拉,你变得无欲、神性。你不再是凡人,你成了神,这就是无欲(brahmacharya)。

达到无欲的境界,你就拥有了这个世界,却不去占有它。有占有欲,显示你还是个乞丐。拥有了,就不需费力去占有了,因为你已经是主人了。

想占有某人,表示你并不是真爱。为了占有,就制造种种所谓的安全措施,布满诡计、狡猾地去栓住,这扼杀了爱。爱是自由的,爱给予自由,爱活在自由里。爱最本质的核心就是自由,限制摧毁爱。深深拥有爱了,还需要什么呢?索求是肤浅的!真的拥有不会去占有,这必须自我训练、自我觉知。其中顶多是使用,但使用要不忘感激。

占有是贪婪和吝啬的行为,贪婪吝啬的人无法分享。贪婪导致精神便秘症和精神疾病。敞开一切,分享任何你所有的,你就会更充满,越分享就越成长,不断给予就会不断补充进来。泉源是无限的,千万别吝啬。无论是什么,爱、智慧……分享了,就不是占有。

当你住在森林里时,你会去占有森林?为什么不能毫不占有地居住、生活呢!妻儿财产就是妻儿财产,这不是问题,你只需要丢掉“我的”这个概念。他们都是甜美、神圣、有自身价值的,他们使你有机会去经验、服务、爱、使用,但不要说是“我的”,什么都不属于你,所有的一切都属于未来和整体。你只是个通道、工具,而不是所有者。

面对任何已经发生的状况,没有占有欲地生活,然后,突然间,内在的花开始绽放开,能量流动而不再被堵塞,你成了生命之流。

五戒是五项内在的自律,不论你属于任何阶级、地方、时间或环境,不管你生在现代或五千年前。帕坦伽利说,不论在哪里你都能够成道。不管你的种族、国度、宗教、贫富、受教育程度、时间、地点、环境全都不是问题,重点在于觉知。人有各种差异,外表上或许有许多的不同,但在最深处的核心都是一样的。

在瑜珈与谭崔之间无法找到一个综合体,就像男人与女人之间没有第三性。谭崔绝对是与瑜珈对立的,它们把你带往不同的向度,达到相同的顶点和高峰。它们在顶峰相会,相会就是高潮。男人与女人身体彼此交融,不再是两个个体,阴阳相合彼此的能量形成一个圆。生物能的高点就是相会,然后再度归于平静。

谭崔是阴性,瑜珈是阳;谭崔是臣服,瑜珈是意志;谭崔不努力,瑜珈极度努力;谭崔被动,瑜珈主动;谭崔像大地,瑜珈像天空。谭崔没有愧疚或罪恶的概念。当能量朝向性时,只要保持警觉,看着事情的发生。觉知,留意正在发生的事件。不要尝试控制,让它自然发生。

男女移向对方,两者成为一个圆,而你仍然是个观照者。透过观照与放下,谭崔会达到一个超然的点,性消失了,超越了性就是超越本能。瑜珈不把能量浪费于性,完全避开性,节省你的能量,不被本能愚弄。对抗本能,要有意志力,要控制本性不到处漂浮。

  整个瑜珈的方式就是不进入本能,你是主人,不让本能走自己的途径。这是武士的方式——完美无瑕的武士精神,不断的奋斗,透过奋斗而超越。

无论你选择谭崔还是瑜珈,只要你选择了,就坚持下去,不要受任何诱惑。练习瑜珈只是经验到一部分,除非它也能经验到谭崔。瑜珈与谭崔是对立的、彼此互补的。生命中没有互相抵触的事,所有的矛盾抵触都是互补的,谭崔与道必须被共同体验。

  瑜珈有非常好的纪律洞见,而道在自发性上有其卓越的领悟。表面上它们是相对立的,除非自律使你更自然,或自然使你更自律,否则无法成为整体。瑜珈控制,谭崔不控制,两者都需要。需要发生时能彻底在秩序中运作,但规则不能订死,否则就成了机械人。应该随时从体系、纪律中跳出;需要产生时,能变得自发、漂浮、放下。这只有透过谭崔的技巧,没有其它方法,不是瑜珈僧就是谭崔修练者。我只相信生命,不相信逻辑,生命是两者的总和。

生命需要纪律,因为你需要与人相处。但只活在纪律中,忘了自然本性,人就成了机器。要活得有警觉、有意识、有觉知、有纪律,同时也有自然本能。工作并非生命的一切,生活应该忘了所有的纪律。

只有瑜珈太严肃,没有玩笑、享受,不会放松;只有谭崔会混乱、自私、不在乎任何人、忘了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彻底的混乱,也无法生存。两者的中间点就是在任何需要时都能移向两端,并随时能从两端移开——流动性、机动性。生活在固定的模式、死板的形态里,生命不会美好。能做到对立的蜕变、互补,才算知道了真理。只有当你的生活保持均衡,正向与负向之间有个平衡点就超越了。超越是金色花绽放的时刻。

     现代人太匆忙了,帕坦伽利是急躁匆忙的解药。

顿悟是剎那间发生的,却需要长时间的准备。生活太匆忙仓促了,就没有任何永恒能在你身上发生,永恒需要无尽的等待,匆忙仓促是没用的。帕坦伽利是匆促急忙人的解药,而禅适合那些不急不徐的人。而事情总是颠倒的:匆忙的人对禅有兴趣,不匆忙的人对帕坦伽利有兴趣。

宗教说断食会净化人,那么世界上几百万饥饿的人们就应该是最净化无须帮助了?为了要消灭恶魔,所有白痴式愚蠢建议都出现了,本来就没有恶魔,因此任何建议都不切题,毫无意义。

  折磨自己无法使你蜕变,任何倒立或瑜珈体位的扭曲身体都上不了天堂。瑜珈或许会使你健康,但无法净化你。运动使你更健康,但无法把不好的蜕变成好的,它无法带给你觉知。

吃得太多,身体得不到休息会成为一种负担;而盲目断食是头脑的暴力。断食带有侵略性、愤怒与破坏,你不是在净化而是在毁坏身体。清理镜子和打破镜子不是同一回事。你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就不会去清扫房子,身体没有东西可以消化,就会开始自动清扫。

偶尔断食是很棒的,不做任何事情也不吃,只是放松休息,尽量喝水休息,身体就会被清理干净。正确、净化的断食之后,你会感到更清新、年轻、干净、没有负担、更快乐,身体的运作会更好。事实上,饮食正确的人不需要断食,只有长期错误饮食的人才需要断食。

瑜珈不是教义而是一种修行,它是某种你必须去经验的东西。不是好奇也不是哲学的思索,是一种生与死的探索。

修行意味着创造出你内在的秩序。戈齐福(Gurdjieff)很像帕坦伽利,他也尝试让宗教的核心变成一种科学。他说:你还不是“一”,你是群众,你的内在有许多的“我”、许多的自我。戈齐福总是说,人无法承诺。谁会承诺呢?第二天一早那个承诺的“人”已经不在了,“人类的第一特征就是无法承诺。”

  幸福意味着绝对的宁静,只有当你处于和谐中──所有冲突的碎片都合而为一,没有群众,只有“一”时,才可能宁静。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没有别人在时,你是幸福的。家里全是客人,而你这个主人缺席,缺席的主人怎么会幸福?

帕坦伽利的主旨就是修行(Discipline),修行这词很优美,它跟disciple出自相同的根源,意为“学习的能力,领悟的能力。”但是,除非你已经到达了“在”,否则无法了解、学习。

佛陀从来不曾说过这个世界处于苦难中,佛陀说:“你就是苦难”、“生命是痛苦的”、“人类是苦恼的”,而不是这个世界。

    帕坦伽利是宗教界的科学家,跟帕坦伽利在一起,你绝不会恐惧,他知道你在哪里会有恐惧。他把步骤切得很小很小,几乎就像是走在平坦的地面上。他非常缓慢地带引你,所以你察觉不到那个“跳”和界限的跨越。他是诗人、神秘家……没人能与之相比!

瑜珈很古老,在帕坦伽利之前好几世纪就已存在了。瑜珈不是发明者,但是它几乎成为发明者与创始者,它是稀有的综合。瑜珈等待着一个像帕坦伽利的人,帕坦伽利把它说出来之后,每一样东西都归正定位了,他涵盖了所有不可能包含的元素,他几乎成了创始者。谈到瑜珈总会联想到帕坦伽利。

帕坦伽利就像圣母峰一般矗立,帕坦伽利是天才的逻辑学家、天才的诗人、天才的神秘家。亚里士多德、Kalidas和谛洛巴只是其中一角。帕坦伽利的帮助良多,他能变成你自身的基础和核心,一步一步带引你,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你。他看着你,试着说你能够了解的话,他不只是师父,更是伟大的导师。克里虚那穆提、谛洛巴是师父,但不是导师,他们只能让顶尖的人了解;帕坦伽利适合所有的人,并不只是少数精英。

帕坦伽利并不反对身体,他教导你优雅。优美的身体才会有优美的意念,出自内在的优雅就是神性的展现。帕坦伽利称优雅的身体为阿撒(asan)体位。

身体如同乐器,必须正确弹奏。乐器形状不对或不正确,如何弹出优美的旋律?瑜珈体位必须是稳固的,能带来极大的喜悦与舒适;折磨身体,强迫自己保持不舒服的姿势是毫无价值的。帕坦伽利瑜珈的体位稳固且舒服,不一定强迫身体做莲花坐。坐姿必须能使你忘掉你的身体,舒服就是忘掉你的身体。如果不断记着身体就是不舒服。坐在椅子上或地上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舒适。身体觉得不舒服,就无法渴望更深层次的喜悦,要到达内在狂喜,舒适的身体是最基本的。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对你好的姿势对其他人未必一定好。你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姿势,不需要任何指导,舒适的感觉是最好的指导老师。一旦找到对的姿势,内在的每一样东西都将沉静下来而进入宁静。

   没人能强迫任何人做任何事,也没人需要遵循任何人的纪律。你的戒律或许对你很好却可能毒害他人,你的药未必适合所有的人,不要老是拿它给别人。愚蠢的人才会需要规则。

   瑜珈体位稳如泰山,着眼于舒适、放松、安适。身心舒服安顿的感觉围绕着你,这就是判断的标准和尺度。

心情改变时,身体也随之改变。身体真正处于舒适放松之中,身体之火不再摇晃,时间像停止一般,无风无雨,每一件东西都静止下来,安定、深度的平衡、沉稳、镇定……二元性及二元性带来的不安都消失了。心念被干扰时,身体浮动无法静静的坐着。帕坦伽利清楚地知道身体与心念并非两回事,身心是相连的。达到瑜珈体位的第一件事是放下努力,这是困难的。

在西方,埃米勒?库尔 (Emile Coue) 发现了一项独特的定律,他称为“反效用定律”,这是人性头脑最基本的东西之一。有些事情,如果你想去做,刚好达到相反效果。睡不着,不要试着去睡着;你越试,睡眠离你越远。太努力地去尝试,就根本不可能睡着。努力与睡眠是对立的,唯有当你放松下来不再用力才行。保持漠不关心,只是享受着、放松着、不想结果……就睡着了。

帕坦伽利早在五千年前就知道这个定律了。他说“放下努力。你太用力,就不可能发生。没有努力(No-effort)才会到达。”透过努力,你不可能达到涅槃(nirvana)。放松是完全不同的次元,正好与政治相反。帕坦伽利不是“权力意志”,而是对整体的臣服。爱无法被要求,祈祷不行、瑜珈体位也不行。你必须用感觉,感觉完全不同于意愿。“藉由放下努力而能精通体位,并进入宽广无限的静心之中。”放下努力,不要强迫它,让它自然发生。这是一个很深度的放下,不要强迫,要允许它自己发生,否则你将扼杀它。

瑜珈并非玄学,它不关心那些遥不可及的问题,它不问前生或来世、天堂或地狱、神或上帝。瑜珈关心自己贴切的问题,越贴近的问题就越有可能解决。解决了最靠近自己的问题,就已跨出了内在朝圣之旅的第一步,整个瑜珈探询的就是把你带回内在之家。

   瑜珈是科学的、实用主义的、经验主义的。科学专注于外在的客体。瑜珈说,不了解主体——你的本性,如何能了解客体?如果内在的光没点燃,外面灯火通明也没用。内在之光才能照亮你自己的道路。

  玄学、哲学和所有形而上的思维只会混淆你。你思考时,专注于思绪;你静心时,就专注于觉知。

  整个瑜珈的努力是要达到那个不被降为客体而只成为主体性的状态。如何回到意识觉知就是瑜珈整个精髓。瑜珈行者就是意味着成为你本然的样子。

瑜珈是一种寂静觉知的科学,瑜珈的科学清楚明确地划分出什么是你,什么不是你,使你照见本来清纯的面目。一旦瞥见你的本性,瞥见你是谁,整个世界都将改变。随着你的意愿而动,却仍保持不动,因为你已到达并触及永恒与不朽。

找到完美的姿势之后,第二步就是呼吸控制。呼吸控制的说法其实不够恰当,Pranayam绝不只是呼吸控制,直接的意思是“生命能量的扩展”。生命力的扩展,以这样的方式呼吸,与整体合而为一。这不是个人的呼吸而是与整体同呼吸。彼此相爱的人会一起呼吸,彼此憎恨就绝不可能。与整体一起呼吸,成为永恒整体的呼吸,生命能量持续扩展到树、山、天空和群星……你成佛的一天,你完全消失了。呼吸停止的片刻,你面对着死亡,面对死亡就是面对神性。当你消失,神就活在你里面。

找到了完美姿势,控制了呼吸(pranayam),透过停止呼吸让死亡进入。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瞬间停止呼吸,在这个片刻死亡进入了。做这些练习,空隙之门就越宽,你就越能感觉到它。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份。停止呼吸时思绪也会停止,思绪与呼吸都属于生命……在彼岸,神的生命不需要呼吸、不需要思想。思想与呼吸是物质世界的一部份,无念无息属于永世。

  帕坦伽利说,停止内在、停止外在、瞬间停止……然后有一个属于永恒的第四。这个第四就是佛陀再三强调的,他称之“安般念瑜珈”(anapana sata yoga)他说:“不要试着停住呼吸,只是看着整个呼吸过程。”不要错过任何一点,持续观照着。然后会有个停止,自动的停止,看着这个停止,不要做任何事,仅是个观照者。然后呼吸开始往外的旅程,继续观照。当完全呼出,同样地看着那个停止。呼吸继续来来去去——你只是观照。这就是第四——借着观照从呼吸中脱离。从呼吸中分开也就与思绪分离。身体的呼吸与头脑的思想是平行的。思绪在头脑中移动,呼吸在身体里移动。它们是一体两面,是平行的能量。

“内在本质中第四的领域”——观照,它超越其它三者。帕坦伽利倾向身体运作,佛陀倾向思考运作。

帕坦伽利说第四超越三者,但他从没使用过它。他不断讲述瑜珈能够被说的细节。没有遗忘任何一个重点。帕坦伽利的《瑜珈经》已完美到无法进一步修改的地步。 

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单独创造了完整的科学。一个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两千年来还没有被修改过,一直保持完美。另一个就是帕坦伽利的瑜珈科学,瑜珈胜过逻辑千万倍,它无法被改良和修改,它完美无瑕。

任何努力和奋斗都会制造瑜珈路上的障碍,武士的态度可能是最大的障碍,因为没有人可以斗争。在内在,你是单独的,如果你对抗、奋斗,那简直是把自己劈成两半。奋斗是没用的,没人会赢,因为你本身就是对抗着的双方!

外在世界致胜的方法只有斗争,世界有史以来就是不断的斗争。内在世界刚好相反,没人与你对抗。内在世界致胜的方式是放下、臣服、不抗争、允许内在本性之流。

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代表外在世界,老子、帕坦伽利、佛陀代表内在世界。马基雅维利说攻击是最好的防卫:“不要等待,不要等别人来攻击,否则你已失败。要先出击,不要等着挨打,要永远当个侵略者。这是致胜唯一的方法。”老子、帕坦伽利、佛陀谈内在的胜利。在内在,狡猾、欺骗、斗争、侵略都没用,因为没有对手,你是单独的。

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说“达到内在的本性,你不需要学习任何东西。你只需要忘记。学习只会帮助你往外,丢弃、忘记才会有所帮助。”带着天真、孩子般的质量移向内在,没有防卫、接受,只是打开,这就是信任( shraddha)的意义。“任何外在世界需要的东西都将成为进入内在的障碍”。

   瑜珈八支行法:持戒(yom) ——精进(niyam)——体位(asan)——调息(pranayama)——摄心(pratyahar)——凝神(dharana)——入定(dhyan)——三摩地(samadhi)。这是帕坦伽利瑜珈的成长顺序,是整个瑜珈的主干,它是一个内在的统合,有机的统合体。它们不可分开,是和谐一致的运作。 

持戒并不是自我抑制,而是导入正确的生活。持戒意味着给生命力一个方向,没有持戒的生活是错乱的。生命力是有限的,浪费在愚蠢没有方向的道路上,一事无成实在可惜。方向创造中心感,中心给予方向感,两者相辅相成。

精进就是纪律、修养与规律的生活,而不是闹哄哄的生活。一个人只有生活在有修为的生活里,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只有在八个步骤全部达成时,真正的主人才会出现,这就是终点——成为胜利者、佛、觉醒的人、基督、救世主。

体位法只是静静的坐着。放松的体位,稳定地待在这姿势里,一点不移动身体,这样的片刻和瞬间就超越了身体。瑜珈体位只有当生活有自制、修养时才可能做到。深度的放松中,许多事都将有可能。

禅偏爱自发性——饿就吃、渴就喝,帕坦伽利瑜珈喜欢规律性。真的发自内在就会变得有规律,真的有规律就会变得有自发性,这不需要调和。身体是优美的生命构造,一定的时间饿了、困了、去吃、去睡,生活将变得有规律。帕坦伽利适合不健康的人,适合那些被文化与非自然讹用、被文明与宗教荼毒、被牧师与神父破坏的人,帕坦伽利是一个治疗。禅适合本性没被腐化的人,适合天真的孩子般的人。有一天世界变得美好愉快了,帕坦伽利将会被遗忘而禅会继续存在;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政治化社会化,禅就会消失。大自然是自动自发的,人们干扰了气候、搅乱了生态,否则大自然是完全可以预测的。

调整呼吸、更深入的往内前进,呼吸是身体与灵魂、意念的桥梁,调息就是拥有超越心念的力量。谭崔在性与性的超越、在呼吸韵律上下了很多的功夫。呼吸有节奏,身体就会吸收能量,能量将不会被白白丢出去。调息是无法教导的,必须自己去探索。呼吸是个体独特的现象,适合你的或许对别人会有害。自己的韵律必须自己找出来。当你感觉与树和鸟儿合一,与河流、岩石合一,与海洋、沙一体时——观照。你会发现呼吸有很多种韵律节奏。找到自己的韵律、练习它,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份。渐渐进入潜意识中,生活将变得如瑜珈行者般——没有愤怒、没有太强的性欲、不会充满敌意或憎恨——这是质的蜕变。调息是个内在旅程,透过自我发现与觉知,学习自我本性的呼吸韵律,就达成了目标的一半,调息最具意义。

摄心意味着回归、回到内在、回到家。处于爱、慈悲、祈祷、感激的氛围中,就非常靠近回家的路了。

然后是凝神。摄心回归,往最内在的核心接近之时,就处于本性的门前。凝神就是集中意识于一点——生命能量正确的方向。专注凝神于一点,就达到入定的状态。所有的寺庙、教堂只能引导你到达凝神阶段而无法带你超越。

入定意味着纯粹的主体,不是凝视于某物,如仅是凝视于某物那就变成了专注。入定意味着静心冥想:没有任何东西在那里,每一样东西都被放掉了,只剩下你待在一个极度觉知的状态,客体丢掉了,主体没沉睡。但仍然有“我”的感觉徘徊着,仍然感觉到你自己。这不是自我,自我已不存在,只是它的影子还在。入定的静心冥想像处于清晨——太阳还未升起,雾蒙蒙的。

这时你仍然随时可能退回去。一个轻微的打扰——某人正在讲话而你听到了——静心状态就消失了;你退回了凝神专注的状态。如果你不只是听而且还开始思索,那么凝神专注也不见了;你退回到摄心回归状态。如果你不只思考甚至还与思绪认同,那么摄心回归的状态也不见而掉入了调息状态。当思绪占据你太多的空间使你失去了呼吸的韵律,调息的状态也就消失了,掉回了体位状态。如果思绪和呼吸被严重打扰,身体会开始摇晃,体位状态也消失了。一个人可能会从静心状态跌落。静心冥想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点,是你所可能跌落下来最高一点,可能跌得很惨。瑜珈称“被三振出局的人”为:yogabhrasta,这词既褒亦贬。Yogi是瑜珈行者,是表示对高度的评价;yogabhrasta却是谴责,意为“从瑜珈跌落下来”。

三摩地(samadhi)是一种超意,一种狂喜的状态,是超越一切的。到达三摩地就不会再退回来了,三摩地状态是一个不再轮回的点。处于三摩地状态的人是神性的、是佛陀、是马哈维亚、是神。进入三摩地的人不再属于这世界,成了这世界的局外人。他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却不活在他心中。

这就是瑜珈八步骤,你必须从第一步持戒开始。持戒是你与别人间的桥梁,自持意味着管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你必须改变与别人的互动,必须在与人互动中有所蜕变。一个持戒的人约束自己却不会管束别人,他只给予别人自由。他充满着爱,能够与人分享自由。自重自爱自我约束,不随便浪费能量,把能量导向一个方向。

持戒是一个更有意识的行为,你不会无意识反应,不会机械反应。你变得更觉知更警觉,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做出反应,同时试着响应而不是反弹。反弹是机械反射,回应是有意识的。葛吉夫(Gurdjieff)说,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的祖父即将过世的一剎那改变了,他当时只有九岁。祖父告诉他:“如果有人羞辱你,过二十四小时后再响应他。”葛吉夫是这个世纪达到最高意识的人之一,他是个佛。精进的遵行和体位跟你的身体有关,调息是身体与意念之间的桥梁,摄心回归与凝神专注则是意念的准备。入定是意念与灵性之间的桥梁。三摩地内在旅程的达成。它们相互连结成一条链,是整个生命的过程。

精进遵行与体位是为身体而设计的,规律的生活对身体来说是非常健康的。生活不规律容易混淆身体运作,要让食物蜕变成纯净的能量,规律的生活是必要的。调节有序的身体能散发出优美的气氛——训练有素的能量总是炙热强烈的,绝不会昏沉枯萎。身体也就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散发着新的觉知。

   调息、深度呼吸是意念与身体的桥梁。透过呼吸能改变身体与意念。摄心回归与凝神专注属于意念的蜕变,入定是进入三摩地的桥梁。三摩地是个很美的词,代表着从现在开始每一件事都溶解了、每一件事都完成了,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越它,你已经到家了。

瑜珈是纯粹的科学,是一种纯粹内在本性的数学。瑜珈世界中帕坦伽利是最伟大的,他是稀有的,无人可与之比拟。他首次将宗教带入科学,使宗教成为科学,揭示了定律原则就不再需要信仰。

科学是经验,经验不需要信仰。瑜珈是存在主义、经验主义、实验主义的。瑜珈不需要信仰与信念……唯一需要的是勇气。

转换信仰就像换衣服,没有实质上的蜕变。信仰是容易的,不需要做任何事,只是表面的打扮装饰……任何时候都可以置之一旁。

   瑜珈不是信仰,它比较接近存在主义之道。不是透过信仰而是透过自己的经验与了解到达真理。也就是说,必须完全蜕变旧的观点、生活方式、意念。原来的精神灵魂必须完全粉碎,新的东西才能创造出来,唯有新东西才能与真实连结。

瑜珈既是死亡也是新生。不死,新的东西无法诞生;新生隐藏在内在,就像种子。瑜珈包含死亡与新生,除非你准备好死,否则无法重生,这与改变宗教信仰无关。瑜珈不是哲学,是必须经验而不是思考的东西。思考来自头脑,并非真正根植于本性。思考不是你的全部,只是你运作的一部份。

瑜珈与你整个本性、你的根有关,它不是哲学。帕坦伽利试着了解其最终的定律、蜕变的原理、如何消失再重生的法则、存在新秩序的定律。

帕坦伽利是非凡的珍品,他与佛陀、克里虚纳、马哈维亚、穆罕默德、查拉图斯特一样是个成道者。但他的道路不同,他的方式更科学。帕坦伽利像佛界中的爱因斯坦。

在佛陀的言辞中可以找到诗……当佛陀表达他自己时,就变得诗意盎然。狂喜的国度、最终领悟的世界是如此的美妙富有诗意。

帕坦伽利正确地、尽所能地、一步一步地、完整详细地描述了每一个能量中心——每一个脉轮的运作和超越以达到第七个能量中心萨哈斯拉(sahasrar)。

第一个中心是性能量中心——最原始、最自然的中心。男女交会时来到一个点,这个点有片刻的爆开,外在与内在融合为一。这就是性的美妙,高潮是两种互补能量的相会合一。这短暂的瞬间,透过最粗糙的元素——身体达成。身体只触及表面无法真正进入另一个人。融化为一才能进入彼此的核心,融化了就没有“你”和“我”、没有内在和外在。性能量中心会有某种特定的整合,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如此渴望性的原因。性虽美妙与欢愉却短暂,只停留在神殿门口,只给你短暂的瞥见。

第二个能量中心是丹田。丹田是生死交会之处,是更高层次的高潮整合。是生命与死亡、太阳与月亮的相会、内在的相会,这个会合比较持久稳定,也不依赖他人,这是内在的男女的交会。

第三个能量中心是肚脐。这是正负极的交会,更高于生死的会合。它存在于生命之前、死亡之后。生命与死亡因生物能量而存在。生物电能的会合处就是肚脐。正道轮(nabhi)使你经验到更高层的整合。

第四个能量中心是心轮。心轮是低层与高层的会合,性(prakriti)与灵魂(parusha)、入世与出世、天堂与地狱的会合……这是破晓时分、是开端——看得到太阳正从地平线升起。心轮是一般人所能到达的最高最精练的境界——爱的经验。爱的经验是大地与天空的会合。爱既有尘世味又有天堂般的感觉。耶稣把上帝定义为爱,因为人类的意识中,爱是最高的瞥见。

一般人不会超越心的能量中心,达到心轮已很不简单了。大部分的人只停留在性能量中心阶段。如果深入瑜珈、空手道、气道、太极的训练,将会到达第二个能量中心丹田。更深入呼吸训练将会到达肚脐能量中心。学习观照超越俗世、超越身体,深入敏感地观照,将不再被局限在尘世中。而精致敏感会像第一道光,穿越进入内在……唯有如此,才能到达心轮中心。

  所有巴克提瑜珈的途径都着重于心轮中心,而谭崔开始于性能量中心,道家则从丹田的中心进入,瑜珈从肚脐的能量中心开始。巴克提瑜珈走奉献的途径,苏菲及其它宗派走爱的途径——都从心轮开始。

  比心轮高些的是喉轮,这是另一种整合……更优秀,更精致。这是一个接受与给予的能量中心。成千上万的人全都渴望、寻求着爱,却没人试着给予。人们都认为自己付出了爱却没得到爱,只要给予,自然会得到。给予的剎那,爱涌现了。这与他人无关,只与神圣的宇宙能量有关。

  喉轮是接受与给予的会合处。这就是基督“你必须再度成为孩子”的意义。基督的话译成瑜珈术语就是:你必须再度来到喉轮中心。

有创意的人都是给予者,为你唱一首歌、跳一支舞、写一首诗、画一幅图、讲一则故事……这些都是喉轮给予的能量,接受和给予的能力是最伟大的整合之一。

接下来是第三眼,第三眼是左右相会的地方,汇集进入中脉(sushumna)。脑的左右两半球相会在两眼中间的第三眼。这是很高的结合,是人类所能描述的最高点。

最终的结合出现在冠轮——萨哈斯拉的地方。冠轮是运转的,君王不规束自己,如何规束人民?王冠的形状隐藏着一个奥秘,这奥秘代表个人已达到了冠轮:本性最终的会合。只有成为自己的主人,才会对别人有所帮助。到达了萨哈斯拉,王冠将会在内在绽放,如千瓣莲花。王冠只是个象征,门徒真的接受和臣服,会突然感觉有一股能量从性能量中心上涌至萨哈斯拉。

  最后一个会合是客体与主体、外在与内在的结合。性高潮中外在与内在的结合是短暂的,萨哈斯拉则是永久的结合。从性开始一路经历到三摩地(Samaddhi),百分之九十九是性,百分之一是萨哈斯拉;萨哈斯拉中,百分之九十九是萨哈斯拉,百分之一是性。在深度的能量之流中,它们是相连的。享受了性,但不要让自己一直待在那里。性只是萨哈斯拉的瞥见,萨哈斯拉将会释放出千万倍的极乐与祝福。外在与内在的会合,我与你的会合,男人与女人的会合,阴阳的会合,是绝对完全的会合,不再分裂不再分离。

这就是瑜珈(yoga),就是二者的合一。基督教神秘主义称它为神秘的结合(unio mystica),刚好就是瑜珈之意:神秘的、不可思议的结合。萨哈斯拉是最初与最终的相会、是开始与结束。

性能量是开端、性是开始,三摩地是最终。开始与最终相会了,就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结合,否则将无法摆脱不断受苦的命运。只有在这最高的结合高峰上,才会感到满足与实现。

帕坦伽利相信声音是宇宙的基本元素,瑜珈行者也认同。声音和电是同一现象的两种形式,这现象是个未知,我们所知道的都只是这未知现象的转变。无论如何,这无形的现象将继续保持未知状态。

听古典音乐会得有某种特别的宁静,因为身体内在的能量改变了。坐在成道者的身旁,你会觉得每一件你内在的东西都掉入同一韵律。剎那间,你感到一种不同质的能量从你内在升起。帕坦伽利说:重复念诵“嗡”,在这声音中静心会消除所有障碍。对帕坦伽利而言,疾病(disease)意味着不自在(dis-ease),内在的生物能量不和谐,不舒服的感觉影响着身体。帕坦伽利绝对赞同针灸疗法,针灸跟成道无关,但使身体舒适。针灸发现了身体中七百多个与内在生物能接触的穴位。穴位没依正常循环流动时,疾病就出现了。针灸不需要任何药物,只要让生物能像圆圈般完整循环,疾病就会消失。五千年了……针灸几乎诞生于帕坦伽利还活着的时代。在帕坦伽利的年代诞生了气的原理——生物能。这就是中国的针灸、印度的整个瑜珈体系。

身体能量没有正确的流动是因为有空隙存在于体里——破洞使得你觉得失落了某些东西,这就是疾病的开端。开始时,这种感觉先在头脑中出现,先从无意识中被感觉到。对帕坦伽利而言,疾病是身体的氛围、灵气、生物能、电能受到干扰,所以透过重复诵念“嗡”能得到治疗。在古老少人去的寺庙,坐在圆屋顶下大声发出“嗡”的声音,在这声音中静心。让声音回荡,雨点般洒向你。几分钟之后你会忽然间觉得全身变得平和、沉着、安静,身体能量渐渐平静了。

帕坦伽利把身体健康当成首要条件,身体不健康你根本走不远。对帕坦伽利而言,神性是最远的点。到达这个点需要许多能量,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意念、健康的本质是必需的。

能全然的念诵而使念诵者完全消失——只剩下纯粹的意识、火焰的光、声音——能量逐渐圆满成为一个圆圈,这会是生命中最心满意足的片刻。当能量逐渐成为圆圈、变成和谐,没有不协调、没有冲突,你就成为了“一”,但通常疾病会成为阻碍。

   帕坦伽利瑜珈体系与阿尤维得(Ayurveda,印度传统疗法)是同期发展的。阿尤维得疗法与对抗疗法正好相反。对抗疗法是压抑疾病,压抑了这里,别处就迸发出来。对抗疗法让你从一个疾病换到另一个疾病,没完没了。阿尤维得认为疾病不该被压抑,而是应该被释放、宣泄。疾病必须被丢出去,内在能量再度和谐,健康就从内在重现。单纯地生活在大自然中,生病是罕见的,健康是正常的;现在则刚好相反,因为人们远离了大自然。

   透过“嗡”的静心,低层的能量将会变高。能量通常会从身体的手指、脚趾等尖的部位流失,却不会从头部流失。头是圆的,任何圆的东西帮助身体保存能量。瑜珈完美体位的莲花座(padmasana) 使整个身体成为圆的。眼睛释放几乎百分之八十的生物能量,眼睛闭着将不会那么累。瑜珈行者会试着尽可能的保持眼睛闭着、双手与双脚交迭而使得能量流向彼此而不丧失。伸直脊椎坐着比其它坐姿保存更多的能量,垂直的脊椎使地心引力无法从你身上拉走太多的能量,而靠着、斜坐着是在渗漏能量。保护能量,保存越好精力越旺盛;能量不释放,人会疯的,性是释放能量最简单的方式。以创造的方式使用能量,会给你一个重生复活的机会。透过它,将经验到无数愉快安乐;透过它,使你进入越来越高的境界,它是触及神性的梯子,带引你跨出朝向神性的第一步。

谭崔把性当成一种方法,帕坦伽利则要你绕过性。半数的人适合谭崔,半数的人适合瑜珈。你自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或者两者都使用,因为两者都能到达终点。

“嗡”是宇宙的万灵药,“嗡”会在你内在创造出“湿婆林伽(shivalinga)蛋形能量圈。花几个月的时间,闭上眼睛念诵“嗡”和静心,你将会看到内在的你——身体消失了,只剩下生物能量的电流状态——较高的能量层。

进入帕坦伽利必须有决断力、必须做决定;一旦决定,就丢掉所有怀疑。“嗡”的静心帮你变得宁静、平和、容易做决定。如果只是反复念诵“嗡”而没有静心,将会变成催眠。念诵它,保持觉知将会成为一种反催眠力,它会摧毁社会、操纵者与政客所制造的各种催眠。

肉欲是累积的能量,能量累积在第一个性能量中心,静心者能让能量向上流动,成为一个蜕变者——自然本质蜕变到超自然现象,物质转变为意念,意念转变为超意念,最低的成为最高的……这是一种重大意义的感觉。能量流动,内在的你将变成为一个圆圈,性能量中心就不再是唯一运作的中心,你全身成了一个圆圈,能量从性能量中心上升直到第七个中心,能量成了一个内圈,流经每个能量中心。

 帕坦伽利说:如果你带着觉知唱诵“嗡”,妄想将消失。妄想表示你迷失于梦境。你的人已不在,只有梦在。你在“嗡”上静心,成为观照者,你人在那里,你的“在”不允许任何梦幻出现。即使梦幻出现,你也无法与梦幻在一起。你在,梦幻将消失;反之你消失。两者无法同时存在,梦幻与觉知从不相会。

  无能也一样,觉得自己无能没用、无法做任何事、毫无价值。你可以假装自大,但假装底下正显示你什么都不是。唱诵“嗡”时,会首次感觉到你不再是个孤岛,你成为整个宇宙之音的一部分。首次感觉到自己强有力,且需要暴力、侵略。真正有力量的人从不会有侵略性,无能的人才会用侵略性来证明自己。

  断断续续做事具有不稳定性,必将一事无成。要继续不断在同一个点上钻洞,“嗡”会让你尝到个中滋味。帕坦伽利说,“嗡”的静心使不稳定性消失,使你首次感到被丢进宇宙,成为你的快乐。观照“嗡”的一切,障碍就消除了。

“痛苦、绝望、颤抖、不规律的呼吸是狂乱意念的征兆。”极度的痛苦总是充斥着焦虑不安、撕裂、悲伤、绝望、忧虑的念头。身体能量没以圆圈的方式流动时,就会微细的颤抖、恐惧以及不规则的呼吸。呼吸无规律就无法成为一首歌、无法和谐融洽。狂乱意念需要一个归于中心的意念,唱诵“嗡”会使你归于中心。呼吸有规律了,身体的颤抖消失了。快乐取代了悲伤,喜悦与幸福感绽放了。“嗡”的静心清除了狂乱意念的征兆,灵气——“嗡”是宇宙的声音(pranava-Aum)。

对“嗡”的阐述,同样适用于“护”。帕坦伽利是五千年前的人,那时的人单纯天真、容易信任、不过度用脑。他们不是头脑取向的人,他们比较顷向新的感受。“嗡”是温和的声音——柔软、非暴力、没有侵略性。如果你唱诵“嗡”,声音会从喉咙来到心。对倾向心的人,“嗡”就够了。温和的药方、顺势疗法的药方足够了。

   对现代人来说,“嗡”的帮助就没那么大,而“护”会比较有帮助。“护”是苏菲的咒语,“护”是苏菲为具有侵略性、暴力的国家与种族创造的咒语。“护”是真主阿拉的最后部分。重复念阿拉-阿拉-阿拉……就会变成阿拉护-阿拉护-阿拉护……前面的部分丢掉就成为:拉护-拉护-拉护,最后连“拉”也不见了,就变成了“护-护-护”。它非常强有力,直接打击你的性能量中心,敲击你的心轮。现代人的心几乎不运作了,爱不见了,只剩下性。性能量中心运作着而不是心轮,所以“护”帮助更深入。

性能量中心被直接敲击而使能量往上升起。做一阵子“护”的静心之后,觉得不需要这么强烈,就可以使用“嗡”来静心。当你觉得自己比较接近心而远离性中心时才使用“嗡”。而“护”能涵盖整个“嗡”的方法。你可以一直用“护”来静心。“护”的药效很强,做“护”静心时,能够感觉到能量往胃部而去——丹田的中心,然后进入性能量中心。它迫使性能量即刻往上流。

  头脑取向的人比较倾向性,心倾向的人充满爱,性只是爱的影子。

心倾向的人一点也不会想到性事,当性发生时就发生,就像身体的需要。性跟着爱的影子而来,不会直接发生。心处于头脑与性中心中间,性被满足之后就会移向心。性欲升起时,你从不会在中间停留,就如钟摆从不停在中间,而静心的人活在头脑和性的中间。

印度教徒会因为念诵“阿拉”而羞愧,回教徒会因为使用“嗡”而有罪恶感,而我不会挑剔这种事。只要“阿拉”和“嗡”有用,都很好。所有的宗教引导人们到达相同的点,所有的宗教以不同的途径引领人们来到相同的顶峰,融合为一。一切依你而定,哪个途径离你最近,就是你需要的。

健康地活着需要净化身体,清除毒素。生活的法则有两种:万有引力把你往下拉,优雅却引你向上。科学只知道万有引力,瑜珈还知道优雅,瑜珈比科学还科学。每一项定律都有其对立,地球拉你向下,一定会有种东西引你向上,否则地球能把你拉下来吸进地球而消失。相对的两极之间一定有某种平衡,任何定律都与其对立面同时存在,这另一端就是“优雅”。

某些东西使你轻盈,某些东西却使你沉重。使你沉重的东西是不纯净的,使你轻盈的东西就是纯净的。纯净是轻盈的,不纯净是沉重的负担。健康的人轻松自在,不健康的人负担过重。

  瑜珈有三个词,Sattva是净化,rajas是能量,tamas代表沉重、黑暗。你所吃的东西造就了你的身体,吃肉就会比较沉重;只是喝奶吃水果就会比较轻盈。偶尔断食,会觉得没有负担,好像身体的重量不见了。身体没东西消化,就从每天的例行公事中休息了。能量流动,而无事可做,这成了身体的假期,你会觉得放松、优美。

  小心所吃的食物,身体建构在吃进去的食物之上。吃多、吃少、吃得刚刚好,会有非常不同的影响。吃得刚刚好会觉得比较快乐、不沉重,能量变得流动而不阻塞。要飞进内在世界、触及内在的核心,必须很轻盈,否则无法完成内在的旅程。谨慎饮食,留意照顾好身体。饮食的小事都很要紧,都与内在旅程很有关系。

沐浴是美好的事情之一,享受它,成为身体的一种静心。坐在莲蓬头底下享受水洒在身上,摇摆着身体、哼歌或咒语,你会加倍有力。哼着“嗡”,水洒在你身上,“嗡”洒在你意念里。水洗净了身体,“嗡”的咒语净化了你的心念,等于洗了两次澡。沐浴之后,你会想祈祷。哼着咒语的沐浴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质量与氛围萦绕着你。

纯净包括食物的净化、身体的净化与意念的净化,你的本性、你的“在”——不需要净化,它不可能受污染。你最内在的核心永远是纯白洁净的。你是纯净的,别的事物会立刻对你敞开,事物都是环环相扣的。改变生活,总要从最初开始。

    抑止的方法不适合现代人。怎么可能用自己的某一部份抑止自己的另一部份呢?就如用右手来打败左手一样。压抑性,就不可能“自我节制”,失败的人一生都在与自己抗争,却一事无成。

压抑只是假装它不存在,让头脑从你的真实分散开。做一个观照者,身体才会因你的合作而活着。身体无法有任何感觉,是你的本性有感觉。身体或许会饿,但是身体无法感觉,它没有接收器。马哈维亚与佛陀的断食完全不同于耆那教徒或佛教徒的断食。马哈维亚的自持也完全不同于耆那教的自持。马哈维亚并没有逃避,他只是观照。观照,它就消失了;逃避,它会跟随着你;不但跟着你,还会纠缠你。压抑无法达到佛性;只能透过觉知去达成。

受虐狂认为越折磨身体就越有灵性,折磨身体是朝向灵性之道,这是受虐狂的认知。折磨身体是暴力,暴力从来都不属于宗教。

  身体提供你敏感度、感受与感官,让你享受而不是折磨。折磨,身体会越来越麻木,麻木的身体无法感受存在的祝福。宗教性的人需要更强的敏感度,而不是削弱。越敏锐就越能在每个角落发现神性。越敏锐生命就越丰富,越迟钝生命就越贫乏。身体完全麻木僵硬毫无感觉,哪有生命可言!

  简朴意味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复杂的生活会削弱敏感度。有钱人费力地累积财富,这使他的感觉麻木。累积财富,一定会变得麻木。有钱人必须让感觉麻木,否则就无法压榨别人以致富。简朴简单的生活不是刻意贫穷,刻意修练和贫穷会再度消弱你。简单朴素的生活是一种深度的领悟,不是刻意修练,不是要练成穷人。简单朴素的生活并非培养贫穷的生活,不要把贫穷当成目标。身心越简单、越不沉重,就越能穿透存在。没有负担,就能够直接连结真实。帕坦伽利说:简朴,就是简单,不要刻意欲求……刻意的朴素就不是单纯。越复杂就越麻木,越麻木就越远离存在,越敏锐就越来越靠近存在。

对本性的每个根源都非常敏锐,突然间你就消失了,只剩下觉性。这时,每样东西都美妙、鲜活,没有任何死寂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是意识——不生不死、没有任何无意识的东西,世界因你的敏感度而改变。在最后的片刻,敏感度达到最全然、最终的顶峰时,世界消失了神性显现了。你无法找到神性,但必须找到敏感度。在全然的敏锐度中,没有任何的保留,蓦回首,神性就在那里。

  简朴就是单纯,就是领悟的生活。不一定要住得简陋、赤裸身体。只要了解单纯的生活,了解才有帮助,勉强自己贫穷肮脏是没用的。更灵敏、更简朴,不靠练习靠领悟。单纯,事情就变得美好;复杂,就问题重重。需求无缺的单纯生活,不会有疯狂的欲望。有人爱你,有人让你爱。享受生命不需要满足任何条件,是一种无条件的邀请。单纯的心享受任何可以享受的东西。越享受这个片刻,就越有能力享受下个片刻。这能力变得越来越大——无限宽广,无限制的享受就是神之所在。

神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目标,他就是享受当下生命之道。神是一种态度——没有任何理由的祝福。复杂的心念导致没有任何理由的受苦。简朴的人知道快乐是生命的本然,不需要任何原因和理由就可以快乐,为活着而高兴,生命就是快乐与祝福!

富有不是问题,想富有的态度才是问题。想拥有这、想拥有那,就永远不会快乐,简朴意味着降低你的需求。

   生活的必需品是本然的,而欲望是疯狂的。生活降到只有生活必需就会快乐,快乐的人就是具宗教性的人。不快乐的人、没有宗教性的人怎么祈祷?即使祈祷也只会是抱怨和牢骚,祈祷是感激不是抱怨。占有越多越不快乐,越不快乐越远离神性、祈祷、感激。简朴的生活,需求无缺就够了;欲望只会打扰平静,无法使人满足。

帕坦伽利说:感到不满时,就冥想它的反面,专注在满足的事情上就会平衡。有了生气的念头,就把慈悲带进来。相同能量的两极,带进一方,就缓和另一方,这不是压抑是升华。不论任何情况,带入相反的质量,观照你内在的发生,你就成了自己的主人。能量没有不同,只要知道如何去正确引导。帕坦伽利的方法完全不谈发泄,不懂升华秘诀就只好使用发泄。学问、艺术可能会被遗忘,而诀窍是某种达到你本性深处的东西,升华就是一种诀窍。发泄是浪费能量,升华看起来像是压抑,所以看来发泄是唯一可行之道。释放自己——让自己轻盈、无负担才能学会升华的艺术。升华把能量用在更高层次,用在不同质量上。

克里虚那穆提是对的,无论吸大麻、做瑜珈调息、断食,身体都会产生化学反应,所有的经验都是化学反应。透过注射、吸食都是来自外面,它们是入侵者,这是吸毒者所为。透过断食、呼吸法改变身体,是东方瑜珈行者所为。外面输入身体很难超越,会因为依赖而丧失你的生活、丧失你生命的魅力,与毒品为伍。练习瑜珈,透过身体内在的化学转变,绝不会依赖而能够超越。

饥饿的时候,世界看起来会不同;吃得太饱,世界又有不同景象。贫穷的人有自己的世界,富有的人也有不同的世界观,他们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女人和男人都有不同的世界,他们的化学成分都不同。

宗教的整个重点就是超越经验。超越了所有客体性的经验,就来到了观照的点——没有经验可以被经验,只剩下经验者。真正宗教性的经验是做个观照者,知与不知、可知与不可知都消失了,只留下观照本身。只有意识才是真实的,其它任何东西都必须被超越。

这是读电子书《奥修瑜珈》所感。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日——十二日、五月七日——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