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学院女生宿舍:新闻话题 2011-6-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32:15
新闻话题
【今日话题】致命毒黄瓜背后藏更大危机阅读原文

致命毒黄瓜背后藏更大危机导语:近日,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全球性话题。被称为台版“三聚氰胺”的塑化剂事件到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损害健康的报告,而“毒黄瓜”已经导致十余人死亡,近五百人罹患尿毒症,感染总数达一...全文↓

致命毒黄瓜背后藏更大危机
导语:
近日,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全球性话题。被称为台版“三聚氰胺”的塑化剂事件到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损害健康的报告,而“毒黄瓜”已经导致十余人死亡,近五百人罹患尿毒症,感染总数达一千五百人以上,情况显然更为严重。
虽然已经有报道指出,之前被指控的“西班牙黄瓜”是被冤枉的,疫情的源头尚未找到,不过德国政府仍然警告不要吃黄瓜、西红柿与生菜。因为这次疫情的病原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仍然很有可能是污染了蔬菜才使疫情爆发的。这种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与中国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问题还有所不同,其背后潜藏着更大的危机。
致命大肠杆菌显微镜下照片
2011-06-02 第 1682 期
今日话题
是什么让欧洲人谈黄瓜变色?
大肠杆菌在人体里起作用的位置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本次疫情的罪魁祸首
据最新报道,到目前为止,在德国本次疫情已经造成了17人死,1534人感染,470人则因感染而罹患严重的并发症——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引起本次疫情的病原体,全称叫做“O104:H4血清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E.coli),是一种在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常见的细菌。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无害。然而,一些菌株,例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可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大名鼎鼎的“O157:H7血清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就是最出名的一种,O157大肠杆菌近十年来频频肆虐日本、美国、香港,曾引发无数恐慌。这次引发德国大疫的“O104大肠杆菌”,以前也曾经出现过,但很罕见,可以算是“O157大肠杆菌”的“同门师弟”,然而造成的危害更大——不仅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受感染的成年人比例特别高(18岁或18岁以上的人占86%),尤其是妇女患者(67%),而不光是集中在幼童和老人等通常的高危人群。
一般症状:腹部绞痛和腹泻 严重者会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腹部绞痛和腹泻,一些病例可能发展为血性腹泻,还可能出现发烧和呕吐。疾病潜伏期为3至8天。大多数病人10天内能够康复,但约有10%的病例可能发展为威胁生命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而本次“O104大肠杆菌”感染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比例,远较10%为高。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特征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溶血性贫血以及低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症)。该病主要影响儿童,但也影响其他人。它源于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据估计,在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患者中,多达10%的患者患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死亡率可高达5%。
另外,约25%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患者可发生神经并发症,例如癫痫发作、中风和昏迷。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
传播途径:可以是吃了黄瓜,可以是人传人,也可以是动物传人
按前日的检验结果,此前所说的“西班牙黄瓜”并非传播疫情的凶手。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确实很有可能感染到蔬菜。对于蔬菜来说,会被感染是因为在种植过程中,接触到了鸡、牛、羊等等带来的病菌,或者是含有病菌的水(水也是被这些动物污染的)。
一般而言,这些病菌都是附着在蔬菜表面上的,可以洗的干净,但是,也不乏这个病菌已经深入到了蔬菜的结构中去的可能。
另外,人和其他一些动物都有可能是这类病菌的传染源,并且已经治愈出院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者还有可能排泄出病菌,从而对周围人构成威胁。
中国人对“毒黄瓜”尚不必过于忧虑
黄瓜其实没有那么可怕
疫情目前仍集中在欧洲
在这场以德国为中心爆发的大肠杆菌疫情中,目前仅有两例感染大肠杆菌和溶血性尿毒症患者与德国没有直接关系,一例来自与德国毗邻的丹麦,一例来自挪威(患病前曾接待来自德国的客人)。总体来看,疫情还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虽然目前尚不知道通过人传人感染病菌的总人数,但与当年“非典”和09年墨西哥爆发的甲流相比,传染性应当有所不及。
另外,中国与欧洲相距较远,因成本、时效原因欧洲蔬菜进口到中国的数量也比较少,人员往来交通也不如欧洲内部方便,再加上国内检疫部门已经及时做出反应,O104型大肠杆菌疫情在中国爆发的可能性至少目前来看还比较低。
做好卫生工作,大肠杆菌也不可怕
在本次“毒黄瓜”事件中,据外国专家推荐,只要在个人卫生、食物储存、准备食材、食物烹饪等四个环节遵循以下措施,感染各种细菌(包括大肠杆菌)的机会就能够大幅度降低。这些意见对我们同样也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1.个人卫生
上完厕所后必须要洗手,处理食物前以及处理完生肉后也必须要洗手。
2.食物储存
检查冰箱冷藏的温度,要在0-5摄氏度之间,新鲜的食物要放在冰箱里;调料瓶、罐的盖子要弄紧,剩菜要用保鲜纸密封放在冰箱里;剩菜不要放超过两天;熟肉与生肉要分开放;生肉要放在冰箱最下层,防止肉汁滴到别的食物上。
3.准备食材
准备食材前必须洗手;洗手后手要弄干,湿手容易传播细菌;生鱼、生肉要与别的食物分开,与做好的食物也要分开;切过生鱼、生肉的刀千万不要直接再用来切别的食物;蔬菜沙拉必须要洗,即使买来之前已经洗过了;让厨房维持干净。
4.食物烹饪
如前所述,用合适的温度烹饪食物就能杀死绝大部分细菌,食物没做熟往往是食物中毒的主因。食物的所有部分都需要在70度以上加热2分钟(生活中很多的细菌在70度时就会被杀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霉菌)。肉类更是需要彻底煮熟,尤其不能残留血迹在表面上。
相比起西方、日本的饮食方式,中国人更推崇熟食,这让中国人在饮食上感染细菌的机会降低不少。然而在夏天,拍黄瓜、凉拌西红柿等生拌蔬菜也往往受到喜爱,蔬菜沙拉也逐渐在城市变得十分流行。那么,在处理这些食材的时候,至少要彻底洗干净。
总的说来,“毒黄瓜”事件的危害目前距离国人尚远,大肠杆菌疫情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大规模爆发的先例,但这也不代表中国人可以高枕无忧。“毒黄瓜”事件并非孤例,其反映的,是食品安全方面更深层次的问题。一旦类似的新型病菌在中国爆发,其危害可能更加可怕。
毒黄瓜背后真正危机:滥用抗菌素让细菌强大
可怕的是滥用抗菌素
“超级细菌”为何层出不穷?
造成本次疫情的O104大肠杆菌以前也曾在德国出现过。德国科学家称,2001年就曾从两名感染者处采集到这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样本。而据研究,样本菌在过去10年中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同时新菌株毒性是2001年的原始菌株的两至三倍。
这一情况与目前德国感染者病程发展的总体情况也相互印证。据德国各地一些接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者的医生报告,目前住院治疗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重症患者中有约半数出现神经系统衰竭的现象。医生认为这是病人体内毒素增加造成的。
毒性增强,耐药性增强,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曾在南亚首先出现,并在全球蔓延致多人死亡的的“NDM-1”超级细菌。所谓“超级细菌”,即指那些对抗生素(即抗菌素)具有极强抵抗力的细菌,并不是指一种特定细菌,而是具有同样特征的一类细菌。超级细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出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多药肺炎链球菌 (MDRSP)等等,这些细菌能够在数种抗生素作用下存活,而去年的“NDM-1”超级细菌更是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这即是说,人类医学文明呕心沥血发明出来的药物,对这些细菌没有作用。
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有耐药基因的细菌更容易在抗菌药环境下存活,并突变出新的耐药基因。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可以防治已有的抗药病菌,但是迟早又会产生新的抗药病菌。对于大肠杆菌这种广泛存在,与人类抗生素斗争了几十年的“老牌”细菌,变化出强耐药、强毒性的新变种并不奇怪。
细菌的抗药性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并不是不可控制的。导致“超级病菌”流行的重要原因是滥用抗菌药物。现在不仅医院、农场、养殖场不必要地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甚至日常生活中,也频繁使用抗菌药物,无意之中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在对细菌进行筛选,使耐药细菌有更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超级病菌”等强力细菌越来越流行。
世卫警告:世界正朝常见感染不再能被治愈的时代前进
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是关于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致辞中极为严肃地强调了这个问题:
“当20世纪40年代首次使用抗生素时,它们被歌颂为‘灵丹妙药’,现代医学的奇迹。每年扼杀数百万人生命的大范围感染现在得以治愈。重大疾病如梅毒、淋病、麻风病和结核病大大失去往日的威风。死于极为常见的脓毒性咽喉炎,甚至只是儿童膝盖擦伤的可能性基本上消失了。”
“这些药物的强大影响激发了新药发现方面的革命。人类的情况向着好的方面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平均寿命也被大大延长。”
“然而,在今天,我们的世界,正处于失去这些奇迹般治疗的边缘。”
“耐药病原体的出现和传播正在加剧。越来越多的基本药物失去效用。治疗药物的资源正在缩水。药物失效的速度远远高于替代药物的发展。事实上,研发规划中新的抗菌药几乎已经枯竭。换言之,耐药性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研究的速度。”
“其带来的影响已经相当清楚,在缺乏亟需的矫正和保护行动的情况下,我们的世界正朝着后抗生素时代前进——一个多种常见感染不再能被治愈、 死亡持续下去的时代。”
中国的情况:滥用抗菌素情况极为严重
有专家指出,中国抗生素的滥用目前极为严重。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外科手术则高达95%,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院内使用率仅为30%。以上海为例,90%的感冒病人习惯向医生索要抗菌药物。近5年上海市40多家样本医院使用的各类药物中,抗菌药物的费用高居首位,年消耗5亿至9亿元,约占全部药品费用的1/3。在所有药品消费前10位中,抗生素如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占去半壁江山。
这还是近些年政府对抗菌素进行限售下的情况,但政府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世卫组织的报告中,中国仍然属于“抗菌素处方不受管制并可在药店随便买到”的国家。在这种环境下,出现强力细菌的风险一点也不能小视。
可以借鉴的经验
尽管这次新型大肠杆菌爆发在欧洲,但欧美国家在致力减少抗菌素使用的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法国有一个减少抗生素使用的国家公众信息规划,称为“抗生素不是自动的”,结果在五年中抗生素用于流感类综合征(主要为病毒感染)的情况减少了26.5%。加拿大“需要为细菌用药吗?”规划使社区级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减少了近20%。还有其它一些例子,包括美国明智使用抗生素的“擦亮慧眼”规划。这些做法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在于重视宣传,只有让人们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人们才会自发去减少使用抗生素。
结语:
“毒黄瓜”并不仅仅是一起食品安全问题,在它的背后,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可怕恶果。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今日头条】端宏斌:社保其实就是庞氏骗局阅读原文

端宏斌经济学者在各地方的“十二五”规划中,有29个省份提出实现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如何保证居民实现收入增长,将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如果我们把整个经济看作是一个蛋糕的话,做大蛋糕是一方面,...全文↓

端宏斌 经济学者
在各地方的“十二五”规划中,有29个省份提出实现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如何保证居民实现收入增长,将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如果我们把整个经济看作是一个蛋糕的话,做大蛋糕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公平地切蛋糕。我们来看看最近几年蛋糕是怎么切的。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比上年增21.3%,这个增幅接近GDP增幅的一倍。国土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卖地收入2.7万亿,同比增70.4%。
接着我们来看看居民的情况,中国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只增长9.7%和8.9%,这两个数字同政府财政收入和卖地收入相比可以视为空气。2010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4810.9亿,这个数字刚好等于2010年财政收入的增幅——政府收入的增长就足以全部覆盖中国的社保总支出。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万亿,只占GDP的37.5%——中国人大部分的劳动成果,实际上都没被大部分人享受。
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当年日本在高速发展期的时候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因此日本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曾实施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有鉴于此,人社部拟定了一个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预期年均增长15%,五年翻番。收入倍增本是好事,可是却遇到了不少反对声,反方意见认为,政府其实无法控制私营企业的薪酬——能控制的只有公务员工资,为了达到年均增长15%的目标只能给公务员大幅加薪,以此来完成任务,多数人的工资只是“被增长”而已,这只会扩大贫富差距。
政府希望企业给员工加薪,但是企业考虑的是用工成本,如果能既不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又能增加职工收入,那么相信没有哪个企业会抵制。事实上,企业用工成本与职工可支配收入是两码事,其中蕴含着令人吃惊的“剪刀差”,这也正是中国人赋税水平高企的体现。以一位在沪白领为例,税前收入5000元,实际到卡的每月3910元,可是企业的支出却是7200元,因为企业还要承担四金的大头。3910元与7200元之间有着3290元的差异,假如这部分蛋糕全部给员工,那么他的可支配收入瞬间就能增长84%,与此同时企业用工成本保持不变。
可是现在这块蛋糕给谁了呢?3290元之中,有2200元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有经济学家戏称,所谓的社会保险其实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即下家交了钱给上家用,必须要找到更多的下家,整套系统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崩溃。
这回我们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政府的,别人动不得,国企的利润是国企的,别人也动不得,老百姓的养老金就需要老百姓自己来负责了。那些退休的老人已经干了一辈子革命,目前养他们的钱都是从他们的儿孙辈每个月的工资里扣除。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福利还没享受到,却承担了最高的隐形税赋,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等你老了之后,未来还有多少年轻人能缴纳足够的养老金呢?
其实国民收入倍增的方法非常简单,政府的财政收入兜底社保支出,同时国企上缴20%的利润给社保基金并提高社保覆盖面,在职员工则大幅降低社保负担,节余出来的蛋糕直接发放给职工,由于企业并不增加负担因此必然会支持。但是,这有可能会实现吗?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舆论动态】人民日报:政府知错即改比一贯正确更可信阅读原文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原题: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 今天的中国,民众的诉求日益多元,舆论质疑时有耳闻。各级政府的回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执政水平、检验执政理念的重要标杆。以近期新闻为例。一是故宫失窃,...全文↓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原题: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
今天的中国,民众的诉求日益多元,舆论质疑时有耳闻。各级政府的回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执政水平、检验执政理念的重要标杆。
以近期新闻为例。一是故宫失窃,一是广州“举牌哥”。同样面对质疑,从“失窃”、“错字”,到“经营会所”,故宫的回应左支右绌、不如人意。而广州地铁公司则一周内三次主动回应,约谈学生“举牌哥”,赢得舆论一致好评。仅从回应能力而言,广州更胜一筹。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州有过多次面对群众问政的历练。从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到与建委对话的“口罩男”事件,经常面对诉求和质疑,才使得“权力”尊重“权利”的意识日益提高。
近些年来,正是在中央“公开及时、准确透明”的明确要求下,在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中,不少领导干部逐步形成共识:对批评或质疑,不必过于敏感,甚至将其视为不和谐声音,能捂则捂,能压就压;也不能玩弄技巧,将其视为“危机公关”,忙不迭撇清责任。这样的共识,正在促进各级政府执政理念的提升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当初的陕西华南虎事件,历时两年不断质疑与被动处置,耗费了极大的社会成本,也透支了地方政府公信。这些年,“躲猫猫事件”、“钓鱼执法事件”、“梧桐让路事件”、“高速公路天价收费案”,政府回应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回应的态度在不断改善,回应的方式在不断调整。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一次次的进步,成为撬动事件解决、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支点。
尽管也还有“没工夫跟你闲扯”的粗暴、文过饰非的搪塞,但总体而言,面对网络爆料,很少有人再会一厢情愿地怀念“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面对舆论质疑,“无可奉告”之类的遁词不再那么振振有词;面对突发事件,隐瞒、封锁等手段也逐渐不再是“最优选项”。相反,直面质疑,北京市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首次上网直播;回应期待,卫生部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入学、就业的限制条件。迄今为止,已有17个省区市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将网友留言办理工作纳入制度轨道。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正由社会治理的“选答题”变成“必答题”。
不少人常有这样的误解,以为没有质疑声音,才算工作平妥;以为掩盖了问题,才算治理有方。事实上,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有矛盾暴露,有冲突产生,有分歧出现,正是多元多样利益和价值在寻找渠道相互对话、彼此辩驳。对话胜于对峙,从倾听民众的诉求中改善治理,在回应舆论的质疑中寻求进步,实现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现代行政的基本理念。
在百姓眼里,从善如流、知错即改,远比“一贯正确”更加可信、可敬、可亲。纵观这些年的情况,大凡能够及时回应公众质疑、正确对待社情民意的,往往会在良性互动中提升政府公信力。就此而言,群众的诉求、媒体的监督恰恰是党和政府宝贵的执政资源。
时刻关注民意的温度和风向,以公开透明化解疑虑,以闻过则喜树立公信,以真诚维护群众利益赢得民心,在良性互动中促进社会共识、完善公共治理,这是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目标和现实途径。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世袭之祸】鄢烈山:世袭招聘到底是什么人之常情?阅读原文

鄢烈山杂文家原题:“世袭招聘”是人之常情的说法很启蒙 “世袭招聘”,即因照顾特定人而设置应聘条件的所谓“萝卜招聘”以及“官二代接班”,这几年已曝光好多起。这次不幸“中彩”的是温州市公管处。网帖举报后...全文↓

鄢烈山 杂文家
原题 :“世袭招聘”是人之常情的说法很启蒙
“世袭招聘”,即因照顾特定人而设置应聘条件的所谓“萝卜招聘”以及“官二代接班”,这几年已曝光好多起。这次不幸“中彩”的是温州市公管处。网帖举报后,新华社记者赴当地采访,追问之下,温州公管处政工科科长不得不承认,被明确曝光的36人中,有15人的确是温州交通系统领导直系亲属……
面对舆论的责难,公管处的官员给出了两种说法。一种是,聘用多名领导亲属是巧合,这种掩耳盗铃的狡辩不值一驳。另一种说法是:“一些领导在单位干了几十年,让子女进来是人之常情。”有人评曰“仿佛这些领导这么些年没有领过工资”似的!这话虽然有理,却不见得有针对性;人家讲的不是理,而是情:“人之常情”。
如上所说,从道理上驳斥这种说法很容易,可以义正辞严,但若论“人之常情”,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说法十分坦率、十分真实、十分透彻,具有洞察人性弱点的智慧。
别生气,我这样说并不表示认同公管处官员的做法和辩解,因为“情所必至”,并不等于“理所当然”。诚如那位发“臭不要脸”论的局长大人所言,官民从来都是不平等的,这是客观事实、历史真相;但是,并不等于就该永远官民不平等下去呀,更不等于你应该滥用公权自肥而肆意扩大不平等,而是应该尽可能合理缩小这种不平等。
本文想说的是,前述“人之常情”论,在“认识论”上有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
即我们应该承认: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这是常情常理,任何血肉之躯的人都不例外。孔夫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因为好色根于情欲,是人的本性,而好德是后天的修为。他说一个“未见”,与耶稣说自己没有看到一个“义人”一样,是对人性弱点的真切感慨。而在佛陀看来,凡是没有超脱六道轮回者,包括人、阿修罗与天界的众仙,都不脱“贪嗔痴”之病根。正因为人性有自私自利这样的“弱点”(人的本性本无善恶之分别),所以即便英雄豪杰也可能为私欲所驱使,“始为天下忧,终为天下羞”。
承认了这一点,我们对“世袭招聘”这种事,对山西省国资委干部“团购”超低价住房这种事,对于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2011年全国“省级财政透明度平均不到30分”的结论,甚至对于国际足联高官们的腐败案,诸如此类,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可思议,假如他们有机会这么干的话。老百姓把这种以权谋私看得像“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一样自然而然。
问题也就在这里:确认自私自利是“人之常情”这一点很重要,但由此接下来,可以导致两种迥然不同的“结论”。经济制度上,是因势利导搞市场经济提高生产效率,还是“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是放任巧取豪夺、贫富悬殊,还是纠正“市场失灵”、扶困济贫?
从政治制度上讲,从前的臣民们相信“家天下”是别无选择,“国一日不可无君”,否则就争战不已;因此,也只能寄希望于“好皇帝”和“清官”。尽管开国之君鉴于历史教训一再禁止宦官干政,到明清宫廷最终也逃脱不了太监的控制,因为独裁者对任何有家有室的正常人都免不了猜忌;当君主不得已“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时,就必然要通过封妻荫子来笼络他们,仅科举方面就有“恩贡、恩生、恩监、恩荫、恩科、恩榜、恩例、恩门”等一大堆照顾官二代的名目。
而现代政治学,承认自私自利是“人之常情”,却不再承认“家天下”的合法性,也不再寄望于官员们的道德自律,而是要用合理的权力架构来制衡权力,用独立的司法和严密的制度来规范权力,并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防止官员以权谋私。
警惕公权力失范,对官员等公众人物搞“有罪推定”似的全方位监督,所谓“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现代政治理念,难道不正是建立在对掌权者极可能以权谋私这一“人之常情”判断上的吗?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价格管制】刘戈:跨国巨头打了发改委一耳光阅读原文

刘戈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评论员原题:想罚跨国巨头,要有充分依据联合利华终于还是涨价了。尽管在听到发改委以散布涨价谣言罚款联合利华200万元的消息以及联合利华“温婉”的回应后,我们就很容易断定,这...全文↓

刘戈 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评论员
原题:想罚跨国巨头,要有充分依据
联合利华终于还是涨价了。尽管在听到发改委以散布涨价谣言罚款联合利华200万元的消息以及联合利华“温婉”的回应后,我们就很容易断定,这价肯定还是要涨的,但我们还是没有预料到,这家跨国公司会这么迫不及待———在接到罚款通知不到一个月就毅然涨价。这一次他们学“聪明”了,没提前散布涨价“谣言”,而是说干就干、毅然决然。
联合利华被罚款是因为散布涨价谣言。判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中的第三款: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按照笔者的理解,作为八项不正当价格行为中的一项,此款条文表达的一种行为的起始、动机和结果,只有这三项都满足的情况才构成一项完整的违法行为。也就是说,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开端,还要有“哄抬物价”的动机,最后要有“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结果。而我们看到的判罚依据仅仅是“散布”一项,既不能证明人家有哄抬物价的动机,也不能证明人家推高了商品价格。无奈之下,举出“导致抢购”的理由。所以在一次名不正言不顺的判罚之后,“了解中国国情”的联合利华毫不客气地采取突然部分涨价的方式。
尽管此前因为散布涨价信息,又因被约谈而主动撤回涨价行为,最后再因“言而无信”被判罚,联合利华因此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国的国情”。在笔者看来,这种底气来自于对中国法律的了解。
按照《价格法》第三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的制定应当符合价值规律,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肥皂、洗发水应该属于市场价,涨价发改委管不着。
按照《反垄断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属违法行为,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一)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二)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三)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而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0年联合利华洗发类、洗肤类、衣物洗涤类产品分别占到12%、12.6%和15.2%的市场份额,显然它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
因为了解中国的法律,联合利华毫不留情驳了主管部门的面子。对于那些急于要为宏观经济大局做贡献的行政部门来说,在执法过程中既不能为舆论而故作姿态,也不能为体现部门权威而乱开罚单。
在讨论对联合利华的处罚依据时,常常被提及的是欧盟对几家日化巨头的罚款,颇有“和尚摸得,我为啥摸不得的”的愤懑。但认真了解,你就会发现两笔罚款的本质不同。同样是处罚,此前欧盟对宝洁和联合利华处以总额近3.2亿欧元的反垄断罚款,就有理有据得多。欧盟的调查报告提供的证据显示:2002年年初,宝洁、联合利华和汉高三家日用消费品巨头共同展开研发,以提高洗涤产品环保性能,但它们却以此为名,协调操控价格,并从事其他有违公平竞争的行为。
跨国巨头不是摸不得的老虎屁股,但摸的时候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也要有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而不能因为短期宏观政策目标仓促行事。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国际视角】邓聿文:朝鲜会改革开放吗阅读原文

邓聿文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年内第三次对中国的访问已经结束。对于是次访问,外媒普遍猜测,除了向中国寻求金援和对金正恩的支持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推动...全文↓

邓聿文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年内第三次对中国的访问已经结束。对于是次访问,外媒普遍猜测,除了向中国寻求金援和对金正恩的支持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推动朝鲜改革开放。为佐证这种说法,韩国媒体还抛出了一份材料,称已经掌握了朝鲜要推进经济改革的文件资料,也就是所谓的朝中“关于共同开发并管理罗先经济贸易地带和黄金坪岛经济地带的总体计划纲要”。
金正日的访华路线图似乎也印证了朝鲜有意要推进改革开放。不过,对这种说法,我总是表示怀疑。在金正日以往的几次访华中,虽然中国事后也说他是为了学习经济发展经验,且每一次访问,外媒都猜测金正日可能会放开朝鲜经济,努力让这个国家走出贫困,但结果总是落空。难道这次会例外?
朝鲜会不会像中国30年前一样,在内外交困中不管主动还是被迫,走向改革开放之路?对于每个国际研究者和关心朝鲜时局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一具有挑战性的话题。我的看法是,在内外压力下,朝鲜不排除会选择某个点试探性地进行对外开放。开放的对象主要是中俄以及西方国家中对朝鲜不那么刻薄的国家,其中又主要面向中国。上述名为“关于共同开发并管理罗先经济贸易地带和黄金坪岛经济地带的总体计划纲要”的文件其实就透露出了这样的意图:朝鲜准备与中国联手开发图们江流域的罗先特区和鸭绿江下游的黄金坪,把这两个地方打造成朝鲜的包含石化、汽车、机械、造船等重化工业和计算机、通信装备、生物医学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进综合制造业基地,和以软件委托加工与来料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园区。文件显示,中朝开发的这两个地区,将实行比韩朝开城工业区更大尺度的开放,外企可以自行招收和解雇朝鲜工人,保障私有财产权,还可以使用有线电话、网络和手机等。
但是,朝鲜不可能像30年前的中国一样,把改革尤其是开放上升为国家的根本国策。不是金正日不想改革开放,而是不能改革开放,要是可以改革开放,我相信朝鲜早已就改革开放了,不至于拖到今天还犹疑不决。这里的根源就在于,时易势移,朝鲜已丧失了中国当年决定推行改革开放的内外环境和条件。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时,世界共产主义体系还未瓦解,这使得从意识形态上看,中共的合法性还存在。但今天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剩下三、四个,除中国外,其他几个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朝鲜改革开放后支撑其政权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因素,不能如中国当年一样得到外部支持。
其二,中国大陆打开国门时,虽然海峡对岸的台湾经济比大陆发达,人民生活也更富裕,但由于信息的获取远没有今天这般方便;加之台湾在体量、面积、人口、军力诸方面都没法与大陆相比;更重要的是,国民党当年是被共产党从大陆赶跑的,人民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还记忆犹新;此外,大陆和台湾中间还隔着一条海峡。所以,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不用过于担心台湾和平演变。
然而,朝鲜则始终存在国门打开后,人民对政权的认同和支持问题。因为朝韩是被韩战分裂成两个国家的,相对于韩国,朝鲜政权并不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另外,韩国也不比台湾,无论国土面积、人口规模还是军事力量,都与朝鲜相当或超过。韩国还是国际社会的新兴发达国家,加之韩朝两国领土连接,当朝鲜打开国门后,可以预见,一条三八线是无法阻挡人们向南的。尤其是在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的情况下,一旦朝鲜开启自由化的改革,由于有韩国这个同宗同源的参照系存在,人民对现政权几十年的腐朽统治不可能容忍。这是朝鲜领导层最害怕的地方。现在朝鲜民众之所以还对政权比较支持,根本原因是无法接触到外界的信息,无从了解外部世界以及本国政权的比较劣势,就像中国改革前一样,总以为全世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惟独自己最幸福。
其三,中国能够改革开放还与美国的支持分不开。美国当年为了与苏联争霸,需要中国的帮助,所以美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持欢迎态度。但即便如此,中国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80年代中后期,也发生了全国规模的学生运动,造成很大的国际风波。很难想象,今日美国会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而来扶持这个美国人民眼中的“邪恶”政权。所以,最可能的是,一旦朝鲜实行开放政策,美国会伙同韩国发起和平演变攻势,因为这个时候和平演变成功的概率更大。这也是朝鲜领导层不能不考虑的。
综上所述,朝鲜实行中国式的改革开放的几率微乎其微。事实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也有如理性人一样,首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和统治。当某种事物和举措会危及到自己的统治乃至生存时,哪怕从长远来看,其对国家和民族有利,也很难会被这个政党和政权所采纳和实行,除非在这个政党和政权内部出现了超越于党派利益的政治变革领袖。但对一个威权政权来说,这样的政治领袖很难出现。何况,朝鲜政权还不同于一般的威权政权。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部经典著作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传统的威权国家向现代化过渡中所面临的危机,这是因为威权国家的改革和社会转型会带来利益关系的重组,而威权国家很难在利益重组中做到公平公正,完全满足人们的权益要求,从而容易引起社会抗争。所以,威权国家的社会动荡一般发生在转型过程中,而不是变革前。可想而知,一旦朝鲜实行改革开放,很难不引起大规模的社会抗争和社会运动。这也就是金正日为什么对来自中国的改革建议迟迟不接受的原因,不开启这个转轨进程,是朝鲜现政权最保险的做法。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