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人民政府网:长亭离别情依依--一叶飘然烟雨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6:51
柳永《雨霖铃》一词,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作品之一。内容为作者即将离开汴京与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作者主要运用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将这份情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一、别前环境凄凉冷落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开头三句描写环境,融情入景,点染离情。在送别的长亭外,深秋的傍晚中,潇潇暮雨刚刚停歇,高树上传来了寒蝉衰弱的嘶鸣。秋天本已肃杀凄冷,何况是风雨刚过的黄昏?而黄昏中秋蝉嘶鸣的衰弱无力,给本已肃杀的环境平添了几许凄凉。冷落凄凉的景象与离别之人痛苦忧伤的心境切合一致,外在写实的景象特征衬托着离人心中难舍的别情,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
二、别时执手相看泪眼
在这样的环境中,离别之人出场了。他们设帐对饮,依依惜别。可是,“无绪”的心情下,精美的食物难以下咽,醇香的美酒不能入喉。哪能吃得香,饮得畅啊。这时,不懂离情的舟子却已经开始了无情的催促。是呀,雨停了,天晚了,不得不出发了。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两双手紧紧相握,透过迷朦的泪眼痴痴的凝望。两情依依,难舍难分。词人没有描写相恋之人心中是如何的忧伤难舍,却用实实在在的“执手”“相看”“泪眼”“凝噎”的简单白描,把离别之情直接展示在我们眼前,使人如临其景,为离别而伤感。
终于,凝噎的口中冲出“去去”两字,可是,去到哪里呢?乘船而行,渐行渐远,去到那浩渺的烟波江上,暮霭沉沉的黄昏中,辽阔无边的楚天下,天地浩淼,哪儿是我的归宿?暗淡黄昏,哪年是我的归期?只觉旅人前途茫茫,分离爱人相见无期!离愁之深,别恨之苦,难于言表。这里看似写景,实则借景抒情。而同时眼前实景已经逐渐转为虚想之景了。
三、别后千种风情难言
下片转为心中的设想。词人先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领起,将自己此时的感受扩展开来,那离别的伤悲从古到今概莫能外,而自己清秋时节离别的孤独凄凉更令人伤怀。
先写今夜酒醒后的情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借助想象,描写自己与爱人离别后从醉中醒来,一定会在柔情的杨柳岸边,身受着砭骨的晓风,头顶必然是一弯孤独的残月。柳者留也,杨柳深情的枝条如爱人留恋的手儿,可是,再从哪里能把握得到呢?晓风寒冷,冷月残破,这几句虚景,将离人的凄楚惆怅、孤独忧伤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凸现了离别之后难以再见的凄婉伤感。因景设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不愧为千古绝唱。
再设想今后的孤独的日子。从今以后,“良辰好景”对我而言是“虚设”,不可能再有“千种风情”了,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即便还能产生一些感受,可“更与何人说”呢?这几句步步假设,层层退让,直写自己的心如死灰,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画得细致入微。写尽了自己的孤独和对爱人深切的依恋。
总之,全词紧扣“伤离别”,上片写实,重在勾勒别前环境,别时情态,下片写虚,重在刻画心理;同时上片写环境重在借景抒情,下片写别后时注意因情设景,真正做到了虚实相生,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