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汐与眠王4:提倡“师道”抗流俗--一叶飘然烟雨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11:05
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35岁的韩愈担任四门博士,为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写下了《师说》一文。文中阐述了教师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归纳起来主要解决了如下三个问题:
一、何人为师
韩愈首先给“师”下定义,他所说的师是那些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其中“传道”是为师的首要条件。韩愈认为,那种能以传授孔孟之道为核心,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人生疑难的人就是我们的老师。这种人或许地位尊贵,或许地位低贱,或许比我们年长,或许比我们年少,但是,只要他懂得“道”,能“传道”,就应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就应该向他们学习,所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坚决反对门第观念、尊卑观念,是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师道”的坚决维护。
同时,韩愈还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即使是师生之间,如果谁先懂得“道”、学业上又有专长,这样的人也可以称为“师”,即某些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也能够成为“师”,这样进一步打破了学生只能跟从老师学习的戒律,使“师”的概念进一步扩大,也使师生之间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成为可能,无疑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对传统观念的伟大突破。
二、向谁学习
韩愈不仅以自己为例,说明那些懂得“道”、能帮助自己解决人生问题的人都值得学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更以古之学者和圣人以例,向我们说明了该向谁学习的问题。《师说》开篇即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说明“道”和知识都来源于从师学习;次段又指出,“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故而“圣益圣”(即道德更崇高、学问更广博),说明向有道者学习是我们达到圣人境界的唯一途径。而第三段中,作者更是进一步以孔子为例,说明圣人不仅“无常师”,而且也积极向“贤不及”自己、但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人学习,就因为那些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向他们学习,可以以其所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各方面都得到提升。因此,在谁为老师的问题上,韩愈的回答是得道者和某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只有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在各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学习什么
韩愈反对那种只为识字断句的学习,他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并不是说,韩愈反对识文断句,而是说那只是基础性的工作,而不是学习的核心。那么,真正求学的人应该学习什么呢?韩愈提倡我们应该学习“道”。从历史看,韩愈所说的“道”应指孔孟之道。孔孟之道是当时的正统,能给当时的人们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等问题。虽然此“道”不免有历史的局限,但是,韩愈提倡的“师道”中将思想性放在首位,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的观念,到今天依然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具有跨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师说》是针对当时士大夫不肯学习的现状而写作的,因此,文中作者运用大量对比,将古圣人和今众人对比,将士大夫让孩子学习句读和自己不肯学习对比,还将士大夫陈腐观念与手艺人相互学习对比,从现实入手深入批判士大夫什么都不肯学习的错误清香,展现了作者“奋不顾流俗”的战斗精神。而最后盛赞学生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的好学精神和谦虚态度,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他关注现实,敢为人先、提倡学习的精神尤其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