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水湾那家酒店好:《兰亭集序》中的几处难点--一叶飘然烟雨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29:48
《兰亭集序》是我教授古文时感到颇有难度的一篇课文。有些地方,课本上的注释我以为解说得不够明白或准确,特选出数句进行探讨;同时,文章的过渡也是难点。本人不揣冒昧,写下下面的内容,算作教学反思,以就教于方家。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这里注释上说:取诸,从……中取得。怀抱,胸怀抱负。悟言,对面交谈。“悟”通“晤”,面对面。这种说法虽被广泛采用,但我认为未必恰当。我认为,这里的“诸”是兼词,“之于”的意思;“之”代之悟出的道理。而“悟”也没有通假现象,应该理解为“觉悟、顿悟、明白”等意思。
为什么呢?我的理由是,从整句话看,因为这里是用“或”引起的两种情况,分别说不同的人的行为。根据后文“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看,一静一动,形成对比。“躁”的应指“放浪形骸之外”之人,那么“静”的呢?就应该指“悟言一室之内”之人了。如果在室内与人敞开胸怀面对面畅谈,那么,能说此人是不同于“躁”的“静”吗?很明显,在室内畅谈肯定也是一种“躁”。所以以我的看法,前者指的应该是一个人在家中安静地思考,深刻关照自己的内心(即“取诸怀抱”),所谓“悟言”,应该类似于道家的闭门修炼,一个人在一边,抛弃世俗的一切名利和种种杂念,苦苦思索到一定程度,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若合一契”,课本注释为“像符契那样相合(意思是感触相同)”。这个注释中的“感触相同”的主语要明确,它指“昔人(即“古人”)兴感之由”,而非作者的“每览”。是作者阅读古人的作品时,发现他们对生死感慨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后面的“临文嗟悼”是古人的文章引起了作者的感情共鸣,而“不能喻之于怀”则是指心中却不明白那“兴感之由”为何能“若合一契”。这里不算什么大问题,但需要讲明白,便于理解。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固”,注释上说是“本来,当然”的意思,我倒觉得有些通假字的意味。像是“固”通“故”,因此。意思是,因此我明白了把生与死看成一体是不真实的,把长寿与短命看成相同的是虚妄的。不然不好与后面“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意思连接起来。
那么,“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怎么理解呢?我觉得是指后来的人看待今天的人,就像我们今天的人看待古人一般,面对生与死只能有相同的感受,却不能理解他们“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的原因,这种情况才叫人悲伤。所以作者才要积极行动,将自己得到的感受和认识写出来,使“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因此后面的“斯文”不仅仅是“这次集会的诗文”,更应该包括作者的这篇序。
另外,文章前面的写景叙事和后文感叹议论的关系过渡也是难点。我的认识是,作者认识到这次聚会虽然人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大聚会当然快乐)、景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事乐(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但是毕竟盛宴不常,很快便风流云散了。由此作者感受到快乐的短暂,进而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归于死亡(“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当然就痛由心生了。这样讲过渡,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吧。